弹丸之地的日本,为何敢几次侵略我国,毛主席一语道破

Posted 资源

篇首语: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弹丸之地的日本,为何敢几次侵略我国,毛主席一语道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弹丸之地的日本,为何敢几次侵略我国,毛主席一语道破

早在唐朝时期,大唐军队在韩国的白江口全歼日军,也彻底把日本打怕了。至此之后,近千年不敢再打中国的主意,并俯首称臣。但是,从清朝晚期开始,日本又开始猖狂,几次对我国进行侵略。弹丸之地的日本,为何敢侵略比它大很多倍的中国呢?有一下几个原因。

一、先天地理条件决定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匮乏,而且人口密度比较大。在那时候,只靠它们本国的资源,勉强糊口都成问题,更别说发展了。既然本国资源不够,日本就把目光瞄准了地大物博的中国,心里一直盘算着怎么样从中国抢资源。

二、日本人性格决定

虽然日本的文化基本都是从我国古代学习的,却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有选择的学习,从而形成了独特而变态的文化。日本人的心目中,压根就没有“感恩”的思想。只要它稍微强大后,野心就会极为膨胀,并不惜一切代价抢夺他们所学要的资源。

三、当时清政府的软弱

在晚清时期,清政府腐败不堪,自认为自己很牛,仍以“天朝”自居。同样是被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了国门,清政府却没有在意,只想用割地赔款进行“和解”。反观日本,在被美国打开国门后,就进行了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先进的可就,很快就得到较大的发展。

当日本看到清政府如此腐败后,就立马加入了瓜分中国的浪潮。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惨败,向日本割地赔款,日本用2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大力地发展军事。之后,又加入了八国联军侵华,又从中获得了大量战争赔款。在1931年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一直持续了14年之久,并在我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四、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曾指出:“日本之所以敢欺负我们,主要是因为人们无组织状态,只要我们团结起来,肯定能战胜日本。”之后,中国人就开始团结抗日,最终赶走了狂妄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相关参考

毛主席为何决定不向日本索赔

本文摘自《你是这样的人——回忆周恩来口述实录》,主编:邓在军,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9作者:林丽韫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过程,在毛主席、周总理的亲自领导下,经过20多年的民间推动,点点滴滴,细水长

隋朝為何滅亡的如此之快,其中的原因,被毛主席一語道破

隋朝,這個在歷史上經歷了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的分裂之後最終走向了大一統的王朝。隋朝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僅僅只有37年。但是就是這37年,隋朝展示了什麼叫質的飛躍。隋朝從多方面進行改革,對後世產生了極

毛主席一生只参加过三人葬礼,其中陈毅的追悼会上,为何穿着睡袍?

毛主席这一生没参加过几次葬礼,只有任弼时、罗荣恒和陈毅的追悼会上有过他的身影,不过有照片可以看到,在陈毅的追悼会上,主席穿的是睡袍,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其实在开国的那十大元

毛泽东说他能抵3个林彪 黄埔一期党员里他军职最高

原题:毛主席说此人抵得上3个林彪,深受重视,为何最后却不及林彪?我们都知道,在我国近代战争时期,军中有着一位风云人物,他从18岁起便跟随毛主席一同作战,多次指挥了我国近代战争历史中的几次大规模的战役,

古代日本为何没有太监? 不怕后宫通奸

...实在是好事。英国的斯坦特曾发表论文《中国的宦官》,一语道破:东洋各国如此普通的宦官制度在西洋却不太流行,这完全托基督教的福。然而,我国丝毫不指望宗教的力量,竟然不沾染此一蛮风,岂不

古代日本为何没有太监? 不怕后宫通奸

...实在是好事。英国的斯坦特曾发表论文《中国的宦官》,一语道破:东洋各国如此普通的宦官制度在西洋却不太流行,这完全托基督教的福。然而,我国丝毫不指望宗教的力量,竟然不沾染此一蛮风,岂不

毛主席为何拒中苏联合舰队提议

毛主席与尤金(资料图)1958年,是中苏友好关系受到重挫之年。因为苏联海军远洋潜艇需要岸基“长波电台”来进行通讯指挥,赫鲁晓夫向中方提出,中苏两国在中国的南海岸合作建设“长波电台”,由两国共同管理和使

广东有个“毛主席”

据媒体报道称,在我国广东省罗定市罗平镇湴塘村有一位酷似毛泽东的人,凡是遇到过他的人,都说实在是太像了。那么到底有多像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在他周边生活的居民们都说,他不用化妆,都比那些饰演毛主席的

为何 ”一代伟人”的 ”毛主席”只对 ”它”情有独钟

毛主席《资治通鉴》是一部由「”北宋名臣”司马光历时19年完成,全书成文300余万字,涵盖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1362年历史的「”史学著作”。当

21岁的他,为何在开国大典后得到毛主席接见

近日,中央档案馆公布开国大典彩色视频,网友纷纷围观点赞。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那天,天安门城楼下,有一群「”知识分子”格外激动,十几天后,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他们,其中最年轻的一位名叫郑士德,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