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一生最后悔的事,并不是处死袁崇焕,而是重用这两个人,否则明朝不亡

Posted 皇帝

篇首语:技艺是无价之宝,知识是智慧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崇祯皇帝一生最后悔的事,并不是处死袁崇焕,而是重用这两个人,否则明朝不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崇祯皇帝一生最后悔的事,并不是处死袁崇焕,而是重用这两个人,否则明朝不亡

公元1644年,李自成带领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投降于李自成,二是自杀殉国。没有任何的犹豫,崇祯帝选择了第二条路,在煤山的一颗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做到了祖训所规定的“君王死社稷”。平时那些趾高气昂的文官,都选择了投降和逃跑,只有一名太监随崇祯帝一起自杀。

崇祯帝自杀前,用鲜血在衣服上留下了遗言,即:“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其至死仍心系百姓的精神,令后人感动不已。

从他的遗言可以看出,在崇祯看来,大明王朝之所以灭亡,都是大臣们的错,自己并没有大多的失误。客观来首说,崇祯在位期间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相当节俭,还曾六下罪己诏,算是一位尽职尽责的皇帝。奈何他天性多疑,曾因相信皇太极的离间计,而下令处死名将袁崇焕,使得岌岌可危的明王朝雪上加霜。

袁崇焕死后,崇祯皇帝也曾后悔过,虽然越权斩了总兵毛文龙,但他毕竟是抗敌有功,也是当时的顶梁柱。但是,崇祯最后悔的事情并非是处死袁崇焕,而是重用了这两个人,他们分别是内阁首辅魏藻德和兵部尚书张缙彦,若不是他们二人,或许明朝不会那么快灭亡,满清也入主不了中原,为何这么说呢?

我们先说魏藻德,他是崇祯十三年的状元,文采相当了得,且深谙皇帝的心思。魏藻德仅做了一个月的大明首辅,也是明朝最后一任内阁首辅,这一个月也是决定明朝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当时国库空虚,为了筹集军饷,崇祯帝命官员捐款,以解燃眉之急。

魏藻德私心很重,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崇祯征饷一事,并且表示自己家已经快揭不开锅了,没有能力捐款。其他大臣看到皇帝的第一助理都不愿意捐钱,也都纷纷效仿,差点把皇帝气吐血。身为内阁首辅的魏藻德,真的没有钱吗?后来李自成攻入京城后,其部将刘宗敏把魏藻德抓了起来,就简单地用了点刑,魏藻德就乖乖地交出了数万两白银,最后还是被刘宗敏处死了。

当李自成兵临城下时,崇祯帝一时间没了注意,就向魏藻德有何对策?平时口若悬河,甚至敢撸起袖子与皇帝开骂的魏藻德,连个屁都不敢放,一直低头不语。其实,魏藻德早已经有了计划,自己只是个“打工仔’,就算李自成攻克北京城,成了天下之主,依靠他的才华,肯定也能捞到一个很高的职位,继续享受着荣华富贵。可惜他失算了,李自成压根就看不起他这种人,得到财宝之后就把他处死了。

再说张缙彦,从小就聪明过人,十岁就能写诗作文,绝对是神童一个,明朝灭亡之前,张缙彦是兵部尚书。但是,作为兵部尚书,他不但拒绝采纳急招士卒固守,号召天下勤王入援的正确建议,还故意向皇帝隐瞒军情。

其实,李自成兵临城下之时,他并没有想过要做皇帝,还曾派人到城内与崇祯皇帝谈判,只要封他为西北王,顺便给点军费,李自成就会立马退兵,而且还会帮助朝廷对抗关外的满清军队。按照当时的情况,李自成所开出的条件并不过分,崇祯皇帝内心绝对接受。但是,犹豫崇祯太过优柔寡断,怕这样做被群臣攻击,就向他们征求意见。

张缙彦及魏藻德等大臣一言不发,不说同意,也没表示反对。于是乎,崇祯皇帝怒道:“朕即定计,有旨约封”,也就是说,管他三七二十一,先答应李自成的条件再说,封他为王。本来让魏藻德拟圣旨,然后派兵部尚书张缙彦把圣旨带给李自成,但魏藻德却回家睡大觉了,张缙彦也不把这当回事。

一直等不到封王圣旨的李自成,认为崇祯帝这是在玩缓兵之计,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就立马带兵攻城。崇祯帝知道魏藻德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思拟圣旨后,几乎气晕过去,直到现在才看出众大臣各怀鬼胎,早就不顾江上与社稷了,估计很多人都为自己找好了后路。无奈之下,崇祯帝自己拟了道圣旨,让张缙彦带着圣旨找李自谈判,只要他答应退兵,一切都要商量。

令崇祯帝没想到的是,张缙彦带着圣旨在城内瞎转悠,压根就没去找李自成谈判,而且为了防止被皇帝发现,他最后还躲在了一个角落没出来。不久后,李自成大军就攻破了京城,而张缙彦和魏藻德率百官迎接,甚至放烟花、鞭炮表示祝贺。得知此事后,崇祯皇帝怒喊道:“文臣个个可杀”,但为时晚矣。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崇祯绝对不会重用魏藻德和张缙彦,甚至毫不犹豫地除掉他们。奈何没有如果,人生更不可能重来。

令人深恶痛绝的张缙彦和魏藻德,他们的结局都是怎么样呢?据记载,魏藻德交出钱财后,就被刘宗敏给处死了。而张缙彦之后有投靠了满清,非但没有被重用,还被没收家产,流徙宁古塔,并最终死在那里,这就是卖主求荣的下场吧!

如果觉得小编写的不好,请多多批评指教,一定多加改正!若觉得写的还可以,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记得转发和点赞哦!

                                        

相关参考

崇祯刚愎自用,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皮肉已尽,叫声不绝,身死国灭

上一篇文章我们说到袁崇焕不是死于反间计,而是死于“己巳之变”。袁崇焕的死真的是一个惨!凌迟至死,凌迟是古代最重的一种刑罚,只有行为及其恶劣的人才会被判凌迟处死的刑罚。袁崇焕在死之前共被割了3543刀,

从民族英雄到凌迟处死,袁崇焕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北京城一派肃杀,凌迟袁崇焕的消息早就不胫而走。多次遭受后金军队骚扰的北京吏民无不欢呼雀跃,在他们看来,袁崇焕这个引狼入室的汉奸终于要遭到应有的惩罚了——袁崇焕是以勾结后金、

崇祯皇帝为什么杀袁崇焕

在袁崇焕死后一百多年,乾隆皇帝在看历史书时发现,原来袁崇焕是死于反间计,于是人们以后在说到袁崇焕的死因时,自然只能是因为反间计了。在乾隆皇帝发现这个千古冤案前;整个中国,也没有几个人知道,袁崇焕之死竟

袁崇焕遭崇祯三问不答是理亏还是绝望

熟悉晚明史的朋友知道,崇祯与袁崇焕的反目,发生在后金军偷袭、京城被围。而后,袁崇焕驰援解围。结果,救驾者不仅没有立功,反而被新账旧账一起算。崇祯皇帝以议饷之名召见袁崇焕入城,实施诱捕。拿住袁崇焕的崇祯

袁崇焕杀毛文龙是因为看他不顺眼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毛文龙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崇祯元年的平台召会后,即便面对朝中几乎一边倒的怨怼,袁崇焕也并没有决定杀掉毛文龙,而是采取观察之后酌情而定的策略,毛文龙最终被杀是因为各自

是死于反间计?实在经不起推敲 袁崇焕之死

...将领袁崇焕以擅自与后金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被凌迟处死。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都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

是死于反间计?实在经不起推敲 袁崇焕之死

...将领袁崇焕以擅自与后金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被凌迟处死。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都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

为什么崇祯杀袁崇焕自毁长城

崇祯皇帝杀袁崇焕等于自毁长城,这话应该这样说才通顺.皇太极在事业发展过程中,有一件事很值得大书一番,这就是巧设反间计,除掉袁崇焕。事情要从源头说起。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

杀袁崇焕是崇祯做的最大的错事吗

袁崇焕的事迹、评论几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正如孟森在《明本兵梁廷栋请斩袁崇焕原疏附跋》中提及,明末时期历史记载十分混乱,主要争议的集中点是袁崇焕杀死毛文龙之过及是否背叛明朝政府等。袁崇焕因为行事作风的问

崇祯为什么会灭亡,他错杀魏忠贤、袁崇焕和陈新甲是一个主要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他勤政爱民,兢兢业业。在他的执政生涯里,不贪图享乐,不近声色。每天殚精竭虑,想把江山治理好。可是,到了最后,他还是成了亡国之君,自缢煤山。他就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我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