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非要迁都,刘伯温只说了九个字,朱元璋听后立马放弃
Posted 凤阳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朱元璋非要迁都,刘伯温只说了九个字,朱元璋听后立马放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元璋非要迁都,刘伯温只说了九个字,朱元璋听后立马放弃
公元1352年,正在皇觉寺里做和尚的朱元璋,接到了发小汤和的一封信,看了信中的内容后,他顿时热血沸腾,立马做出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即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反元起义军。由于作战勇猛,且办事灵活,很快得到了老大郭子兴的器重,逐渐成为起义军的一把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经过十几年的打拼,曾经的放牛娃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称帝,定都于南京。众所周知,南京被誉为“六朝古都”,但凡是在此定都的王朝,国运都不是太好,没有一个能够持续太久,这一点明太祖朱元璋也非常清楚,就有了迁都的打算。
几千年来,有不少城市都曾是无比繁华的都城,如长安、开封及洛阳等,这些城市都在朱元璋所考虑的范围内。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朱元璋突然提出迁都到自己的凤阳,也就是自己的老家。在一天上朝的时候,朱元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表示要将都城迁到凤阳,并以此询问一下大臣们的意见。
满朝文武都知道皇帝的脾气,若是坚决反对的话,肯定没有好果子吃,但毕竟迁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他们作为臣子,必须要为朝廷考虑。不少大臣都提出了自己看法,认为江山初定,百废待兴,迁都可能会劳民伤财,不如从长计议,但也有大臣赞同迁都的意见。
洪武二年,明太祖就开始称凤阳为中都,在全国调集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等,数以万计,大兴土木,建造了中都皇城。当时的凤阳,建有内、中、外三道城,严格遵循传统的对称原则,着重突出的是中轴线上宫阙的建筑布局。究竟当时的中都有多繁华?曾有诗这样写道:“中都丰镐遗,宫阙两京陟。千里廓王畿,八屯拱宸极。”
几年后,凤阳宫殿基本完成,其他建筑还在继续,却已经消耗了太多银两,国库捉襟见肘。大臣们认为,若照此下去,肯定还需要投入巨额白银,才能将中都全部打造完成,由于这座皇宫太过奢华,让民间怨声载道。但是,此时没有人敢直谏,都怕得罪了皇帝。
或许明太祖朱元璋也听到了一些言论,就找到了能掐会算的刘伯温,让他发表一下看法。刘伯温经过短暂的思考,然后回道:“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凤阳不适合作为都城。另外,刘伯温还从风水学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解释,这让朱元璋放弃了迁都凤阳的想法,并于洪武八年停止修建。
相关参考
朱元璋打算处死一大臣,马皇后只说了19个字,他立马改变了主意
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生,绝对称得上传奇,他从几乎吃不饱饭的放牛娃,开创了延续276年的大明王朝,除了自身的能力和刘伯温等人辅佐外,还要感谢发小汤和及结发妻马皇后。朱元璋原本并没有多大的志向,当他在皇觉寺做
对于古代的皇帝来说,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即选择合适的继承人。秦始皇驾崩前,没有明确册立公子扶苏为太子,以至于赵高和李斯有机会篡改遗诏,逼迫扶苏自杀,拥立不学无术的胡亥坐上皇位,导致秦朝的灭亡。从此之
提起明朝开国功臣,人们最为熟悉的莫过于刘伯温。在林林总总的野史逸闻中,刘伯温被塑造成诸葛亮一般的人物,堪称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大明王朝的头号开国功臣。其实这些都是评书戏曲的误导。真实历史中的刘伯温,在朱
胡惟庸,是明朝开国功臣中比较特殊的一位,由于他的原因,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从此明朝就再也没有丞相。胡惟庸出生于元末濠州定远,而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人,两人算是半个老乡,关系相当亲近。公元1355年,胡惟
朱元璋所处的时代,相对于秦朝末年,略有不同。秦朝虽然用暴政统治,但本质上文化有认同感,元朝末年统治者是蒙古人,和汉文化有较大的区别,所以中原百姓除了要忍受苛政意外,还要受种族压迫。当韩山童和刘福通在开
绍兴十年,金国突然撕毁协议,兀术统帅金兵大举南攻,由于没有防备,宋军连连败退,城池相继失陷。就在危险之际,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率将士,大破金军铁浮图和拐子马,把
闻太师对封神之事不满,姜子牙只说了14个字,闻仲吓得立马跪下
闻太师不满姜子牙封神,姜尚只说了14个字,吓的闻仲立马下跪!成汤六百多年的基业,就因为商纣王亵渎了女娲娘娘,就给商朝带来了灭顶之灾,不过虽然纣王昏庸无道,但是商朝却有两位朝廷重臣做为支柱,一位是武成王
我们都知道李自成是明末的起义领袖,外号“闯王”,也是农民出身,一路打翻了大明江山,还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也算是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辉煌的一笔。李自成起义可以取得成功,不可否认他自己的能力是非常超人的,也许
状元宁死都不愿娶公主,但宰相只说了8个字,状元立马与公主成婚
对于古代出身寒门的学子来说,科举考试几乎是他们做官的唯一途径,许多人埋头苦读,只为有朝一日金榜题名,从此便能光宗耀祖。如果能有幸考中状元,而且被皇帝赐婚于公主的话,绝对是前途无量,这也是许多人的梦想。
朱元璋能得天下,与他慧眼识人、求贤若渴有莫大关系。与同时代的其他各路反王诸侯相比,他手下的人才储备厚度无与伦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在其他势力之上。武将中的徐达、常遇春、邓愈、李文忠、傅友德、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