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降清后,回家看望家人,母亲一番话令他无地自容
Posted 母亲
篇首语: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洪承畴降清后,回家看望家人,母亲一番话令他无地自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洪承畴降清后,回家看望家人,母亲一番话令他无地自容
洪承畴,本为明朝重臣,二十三岁考中进士,逐渐受到皇帝的器重,曾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后被提拔为蓟辽总督,抵抗野心勃勃的满清军队,立下了赫赫战功。松锦之战中,洪承畴兵败被俘,皇太极亲自对其劝降,但洪承畴却不为之所动,甚至以绝食表达自己的拒降敌的决心。
但是,洪承畴最终还是投降于满清,关于他投降的原因,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流传最广。据说,皇太极见洪承畴软硬不吃,心里相当郁闷,就让最宠爱的庄妃,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试一下。你还别说,这一招还真挺好使,洪承畴最后一道心理防线被孝庄攻破。
皇太极高兴不已,尽管没有立马对其加官进爵,但对洪承畴非常敬重,赏赐了许多金银珠宝。洪承畴不仅建议满清采用明朝的典章制度,还提出“习汉文,晓汉语”的观点。满清入关后,洪承畴被委以重任,奉命招抚江南,他虽为清朝的功臣,但也被后世人骂作奸臣。
后来,洪承畴还被任命为太保兼太子太师,此时他官职显赫,位高权重。有一年,他向皇帝请假回家看望阔别已久的亲人,本以为是衣锦还乡,但乡里人见了他都面无表情,他内心也知道是为什么。就连当年关系不错的朋友,都不愿意与他多说一句话,甚至是避而不见。
回家之后,他斥资重金建造了一座豪华府邸,看起来非常的气派,就赶紧让母亲搬过来居住。母亲依旧穿着破衣服,住在原来的老房子中,看到儿子洪承畴时大怒道:“你这个不忠不义的不孝子,还有脸来见我,就算我没有地方住,也不会住你建造的房子。”
被母亲痛骂后的洪承畴,顿时哑口无言,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灰头土脸地离开了,随后就来到弟弟洪承畯的家中。他认为,弟弟以前与自己的关系很好,现在应该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就想把新建的府邸给弟弟。
然而,当他刚走进弟弟家的大门时,洪承畯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并且对天发誓:“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洪承畯以有洪承畴这个哥哥为耻,变卖家产请人打造了一只船,带着母亲和家人住在船上,看到母亲和弟弟的做法后,洪承畴羞愧万分,感觉无地自容,只好带着悲痛的心情离开家乡。
另外,洪承畴的正妻莲心,在听说他投降满清的消息后,气愤的几天都没吃下饭,本想一死了之,但在家人的劝说下放弃了这一念头。但莲心对洪承畴已经死心,在附近的尼姑庵落发为尼,至死都不愿与他见面。
相关参考
洪承畴降清后隶属镶黄旗汉军,皇太极将他视为入关夺取中原的“引路者”,对其“恩养有加”。据《清史稿》记载:“凡值大祭祀、宴会,必令亲随,赐房屋庄田男女有差,服食无虚日。”但皇太极生前,洪承畴的作用并未得
孝庄皇后色诱降服洪承畴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我们在审阅有关洪承畴降清的所有能看到的史料,却无法找到民间流传的这些内容。民间故事的情节可以根据民间传播者的爱憎进行编造,本不足信。根据这些民间传说,我们可...
洪承畴(汉语拼音:HonɡChenɡchou;1593-10-16~1665-04-21),中国明末降清大臣。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崇祯七年(1634)任兵部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岳忠豪洪承畴(1593——1665)在崇祯朝时官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洪本人善谋略,有将帅之才,曾数破农民军和满清官兵。后在1642年对清松锦之战中战败被俘,归顺清朝。仕清后他也不
TOP10、兼仕两朝功劳卓著的谋士――洪承畴 洪承畴(1593-1665年),字彦演,号亨九。先仕明于松山之败后降清,是明末叛臣之一,但也是清朝定鼎中原的重臣。 出生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1.洪承轴是谁【简介】洪承畴(1593~1665年),字彦演,号亨九。明朝重臣,松山之败后降清,沦为汉奸。满清开国重臣,其所作贡献对于满清的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和睦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出生于
文/蓝梦岛主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公元1644年春天,李自成率领大顺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帝被迫煤山自缢殉国,大明王朝灭亡。而此时的辽东总兵吴三桂手握重兵,镇守在军事重地山海关。君主已
Top12兼仕两朝功劳卓著的谋士——洪承畴洪承畴(1593~1665年),字彦演,号亨九。先仕明于松山之败后降清,是明末叛臣之一,但也是清朝定鼎中原的重臣。出生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
洪熙官,籍贯福建漳州,他是少林弟子,也是洪拳的创始者。广东称得上中国第二武术之乡,出现过无数有名拳师,如蔡九仪,籍贯肇庆,明末清初人,曾随洪承畴部队驻辽东,任军令承宣尉。1642年,洪承畴兵败降清之后
1.对于明末清初重臣洪承畴的历史客观评价是怎么样的洪承畴是一位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历来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笔者认为,洪承畴在明清重大历史变革关头,能审事度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服从清廷统一中国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