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位谋士,给袁绍提出一个建议,袁绍若听了,文丑或许不会死
Posted 文丑
篇首语:那就是假话,所谓天才。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一位谋士,给袁绍提出一个建议,袁绍若听了,文丑或许不会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一位谋士,给袁绍提出一个建议,袁绍若听了,文丑或许不会死
众所周知,我们的文化中,一直有成王败寇的成分,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汉末时期,争雄失败的诸侯,其麾下的文臣武将,大都被一笔带过,埋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例如,袁绍麾下的河间四将,即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除了后来投奔曹操的张郃,事迹被记载的非常明确之外,排名在他之前的颜良和文丑,只有殒命的记载,高览则直接下落不明。抛开在真实历史上,如演义中一般,被关羽秒杀的颜良不谈,我们单来说一说文丑,以及文丑的死因。
说起文丑,可能很多受演义影响较深的朋友,都会想到他虽然能战平赵云,战退徐晃,甚至差点杀了张辽,却在对上关羽的时候,三合而心怯,于是拨转马头弃战,最终被关羽斩于了刀下。其实,这些都是演义中的杜撰,真实历史上,两军对峙,不会出现士兵围观主将单挑的场面,所以文丑并没有与赵云、徐晃等人单挑。而他也并非死于关羽之手,而是死于了乱军之中。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解白马之围后)绍于是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公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 之,曰:‘可五六百骑。’有顷,复白:‘骑秒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勿复白。’乃令骑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复白:‘可上马。’公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
意思是说,关羽斩颜良,为曹操解白马之围后,曹操转移了当地的百姓,袁绍不肯放过,于是派刘备和文丑率领大量的骑兵、步兵,一起追击曹操。当时曹操只有六百骑,但是手下的人,劝他回营固守的时候,他并没有同意,反而不慌不忙,仿佛故意等着敌军的到来。后来,敌军将至,他才上马,不过,并非逃亡,而是主动向文丑军发起了攻击。因为文丑的大军,并没有攻击曹操,反而首先朝着曹军押运的辎重下手了。
说到此处,也许很多人会感慨,这是曹操的计谋起到了效果,他敢于犯险、敢于赌,所以才有了这场胜利,有了文丑之死。的确,这与曹操的智计与魄力有关。但是,一支军队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其他,而是纪律!试想,如果曹操对上的,是鲁肃麾下,“治军整顿,禁令必行”的军队,遇上高顺的陷阵营,或者说,面对他自己的部将于禁、徐晃等人的军队,他还敢这么赌吗?
答案是否定的,曹操之所以敢于施行这样一个诱敌之计,除了迫不得已之外,还因为他深知袁绍士卒的秉性,知道这样一个计划,成功的可能性极大。虽然史料中没有详细记载,当时的具体场景,但是罗贯中老先生,在演义中对当时的画面,进行了简单的勾勒:“文丑军既得粮草车仗,又来抢马。军士不依队伍,自相杂乱。……曹兵围裹将来,文丑挺身独战,军士自相践踏。文丑止遏不住 ,只得拨马回走。”这段描写,虽然未见载于史料,但是结合当时的情境来看,应该非常写实。
也就是说,文丑之死,除了因为曹操的计策之外,还因为他的士兵,做不到令行禁止,相当于一群乌合之众。其实,文丑本可避免一死,袁绍原本也可避免这样一场失败,因为有一个名士,早早的向他提出了这一点,只不过他并没有放在心上。这是怎么回事呢?《三国志》记载:“(崔)琰谏曰:‘昔孙卿有言:‘士不可素养,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意思是说,士兵得不到约束,武器装备不够锋利,纵使商汤和周武王,也不能带领他们取胜。
虽然崔琰进谏,主要是劝说袁绍,不要再放纵士兵掘墓,但是,其中要求袁绍下令,约束士兵一事,却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毕竟,一支没有纪律的军队,仅相当于乌合之众。可是,袁绍并没有想到这些,所以,他麾下的士卒,依旧散漫,依旧贪婪;所以他麾下的名将文丑,无奈且悲壮的战死在了沙场。
相关参考
颜良是东汉末期袁绍部下的武将。有威名。颜良与文丑一起作为袁绍军队的勇将而闻名,孔融以颜良、文丑作为袁绍军队的武将代表劝谏曹操小心他们。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出兵攻打曹操。曹、袁两军初战白马,曹操使
演义之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情节很出名,少年时读演义。觉得关羽很神勇,后来渐渐明白真相远非那么简单。在袁绍派遣颜良做先锋的时候,袁绍手下第一谋士沮授说:“颜良性狭,虽骁勇,不可独任。”在沮授看来,颜良
导读:演义之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情节很出名,少年时读演义,觉得关羽很神勇,后来渐渐明白真相远非那么简单。在袁绍派遣颜良做先锋的时候,袁绍手下第一谋士沮授说:“颜良性狭,虽骁勇,不可独任。”在沮授看来
导读:演义之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情节很出名,少年时读演义,觉得关羽很神勇,后来渐渐明白真相远非那么简单。在袁绍派遣颜良做先锋的时候,袁绍手下第一谋士沮授说:“颜良性狭,虽骁勇,不可独任。”在沮授看来
原题:这一次大战,林彪若听了此人的话,就不会打成败仗!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七纵司令员邓华奉命指挥所部于6月上旬协同李天佑一纵攻取东北重镇四平。这时候,经过春季攻势和夏季攻势第一阶段,四平已成为
颜良是东汉末期袁绍部下的武将。有威名。颜良与文丑一起作为袁绍军队的勇将而闻名,孔融以颜良、文丑作为袁绍军队的武将代表劝谏曹操小心他们。建安五年(200年),袁绍、曹操于官渡交战。开战时,沮授劝谏袁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大多认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干的事,但这个建议其实是沮授给袁绍提的。《后汉书·袁绍传》:沮授说绍曰:“将军累叶台辅,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三国袁绍的谋士排名,都没落到好下场(第一谋士乃沮授)”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东汉末年时期群雄并起,董卓专权,而袁绍呢当时是公开反对董卓的群雄之一,后来成为18路诸侯中
...慎,联合就可能变成了引狼入室。本期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时期这种由“借力”而引发的引狼入室事件。一、韩馥让冀州给袁绍在讨伐董卓的联军当中,冀州牧韩馥也是其中之一,大家公推袁绍为盟主,袁绍自称为车骑将军。...
...慎,联合就可能变成了引狼入室。本期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时期这种由“借力”而引发的引狼入室事件。一、韩馥让冀州给袁绍在讨伐董卓的联军当中,冀州牧韩馥也是其中之一,大家公推袁绍为盟主,袁绍自称为车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