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
Posted 康熙
篇首语:任何人的知识不可能超过他自己的经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升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升官
说起康熙朝最受宠爱的大臣,李光地肯定是其中之一。李光地何许人也?他是康熙九年的进士,一直活到了康熙五十五年,可以说经历了康熙朝所有的重大事件。因为他的忠诚干练,很受康熙重用。甚至在他年老时,多次请求致仕,康熙因为不舍硬是没有答应他。李光地在文学上的造诣也很高,可以说是著作等,被后人称为理学名臣。
李光地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排在二甲第二名,自然是非常有才华。他和大多数文人一样,喜好风雅,再加上年少得志,自然不免有些放浪形骸。在翰林院期间,他经常和同事在下朝之后去酒馆寻欢作乐,虽然没有耽误工作,但也让人对他颇有意见。不久之后,就连康熙也听说了这件事。
自李光地中进士之后,皇帝就很看重他,想把他培养成自己的栋梁之臣。虽然他现在只是在下朝的时候才去吟诗作对,并没有影响工作,但皇帝还是担心他过度沉迷于诗词小道,耽误了国家大事。
于是,为了让李光地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缺点,在一次上朝的时候,康熙便给他出了个难题。他半开玩笑地对李光地说道:“朕素来知道你才气过人,不仅诗词文章写得好,连对对子也十分的擅长。朕最近也想学习一下对对子,所有想请你在七天之内写出一百副对联来供朕学习,不知可否?”李光地一听,就知道皇帝这是在敲打自己,故意给自己出了个难题,但事到临头,皇帝的话总不能不听,于是他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这件事。
一般来说,接到了这个命令,正常人都会马上闭关在家,加班加点的写对子。但是奇怪的是,李光地还是不慌不忙,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和往常一样饮酒作乐,没见他着急写对联。有人劝他,如果还不抓紧,到了第七天交不出一百副对联来,就犯了欺君大罪,轻则丢官,重则处死。但李光地听了只是笑笑,还是不着急。
七天转眼间就过去了,时间到了,康熙让李光地把一百副对联交上来,李光地却只交上了一张纸。康熙心里清楚七天写一百副对联是强人所难,本来也只是想给李光地一个教训,也没有想过他能写完,但看到他只交上来一张纸,便认为李光地是在敷衍他,顿时有些生气,便问李光地:“这张纸上怎能有一百副对联,爱卿是不是在消遣朕?”李光地叩首说:“请皇上仔细看一下这副对联再降罪于臣也不迟。”康熙听了之后,仔细看了下对联。对联是这样写的:地下七十二大贤,贤贤易色;天上二十八星宿,宿宿皆春。
看过之后,康熙的怒气顿时没有了。这副对联中上联七十二和下联的二十八相加,正好是一百,巧妙的完成了康熙的要求。除此之外“贤”和“宿”连珠使用,凸显了李光地的文字驾驭能力。虽然李光地有取巧的嫌疑,但看到自己手下的臣子这么有能力,康熙也没有责罚他,教训了他两句之后,然后颁发了谕旨:“李光地居官甚好,才品俱优,着升为文渊阁大学士。”这样,李光地正式登上了相位。
参考文献:《清史稿》
相关参考
县尉,在古代是负责一县的治安和抓捕盗贼的国家公职人员,其级别在县令,县丞之下,是县令的主要帮手之一,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局长。在古代的官职中,县令才位居七品,所以县尉则在七品以下。然而就是一个七品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身处困境或遭遇不公平对待时,不要过于沮丧,也许这是上天对你的考验,说不定福气就在后面。唐高宗年间,王爷府上的一位小吏,因惹怒王爷被扇了几巴掌,哭着跑到皇宫告状,结果皇帝给他个惊喜,直
【核心提要】秦法規定:"官爵之遷與斬首之功相稱"、“斬一首爵一級”,斬殺敵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越高。看到這裡,許多人心裡恐怕就要暗想:照此規定,在當時的秦國,普通人升官發財豈不是很容易?事實果真如
世人都说袁世凯是窃国大盗,我们不讨论这个问题,只分享他一步步往上爬的诀窍。 第一招:溜须拍马 袁世凯窃国有方,拍马亦有术,时人谓之日:马屁精。 清朝末年,袁世凯因小站练兵(编者按:甲午中日战
公元875年,浙西狼山守将拥兵作乱,肆掠浙东、浙西诸州。为保家财,土豪董昌纠合族中勇悍子弟组成「”土团”拼死抵御,因功被任命为石镜镇将。公元886年,董昌坐大,击败义胜军节度使,并攫取其位,后被朝廷加
李白的第四次婚姻是与唐高宗时宰相宗楚客之孙女结婚,无子,上元二年,宗氏入邝山学道。据说,此后李白不复再婚,李白的四次婚姻既充满了政治色彩,也不无浪漫色彩。在民间传说中,李白的第四个妻子有如神女。网络配
李白的第四次婚姻是与唐高宗时宰相宗楚客之孙女结婚,无子,上元二年,宗氏入邝山学道。据说,此后李白不复再婚,李白的四次婚姻既充满了政治色彩,也不无浪漫色彩。在民间传说中,李白的第四个妻子有如神女。中国人
导读:在古代,皇帝的话就是圣旨,若是有人胆敢抗旨不遵,轻则被贬官、砍头,重则会被诛九族。然而,早在西汉初年,皇帝派遣心腹去斩杀一位开国功臣,他却故意抗旨不遵,非但没有被问罪,反而升官发财,这究竟是怎么
宋朝在我国历史上是第一个由文人主导的朝代。由于历代皇帝均刻意提倡文事,选拔孔儒出身的官员,所以官场的文化气息非常浓郁,很多官员同时也是享誉一方的学者,极富名望的诗人。可这些饱读诗书的风雅之士为官,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