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矮子肚里疙瘩多”,古人的智慧不可不知道

Posted 俗语

篇首语: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间俗语“矮子肚里疙瘩多”,古人的智慧不可不知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间俗语“矮子肚里疙瘩多”,古人的智慧不可不知道

古代人很喜欢研究面相,往往他们会从这个人的面相来推断此人的性格还有未来的仕途如何,这也是由于劳动人民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在与别人打交道中积累的经验,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带来一句关于识人的俗语:“矮子肚里疙瘩多。”

在解释这句俗语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句话是怎么来的,这句俗语出自明代沈骡写的一本叫《义侠记》里面出的一段对话,具体的内容是小丑的肚子被踢了,但是他却说自己踢出了很多疙瘩,小旦不解询问为何有疙瘩?小丑回答说:“矮子肚子里有疙瘩,怎么不提出来。”

其实《义侠记》是昆曲的曲目,后来为了表演给大家看才写的剧本,其实我们看京剧都知道里面很多的坏人大多都是丑角,而且眼神都比较犀利,行为鬼鬼祟祟,身材也都是比较矮小的。

而一些好人大多数魁梧挺拔的形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制造出一种人物反差的戏剧效果,也能够更加凸显出人物的形象,这也会让剧情更加吸引人。

我们再回头看看这句俗语的意思,它是要告诉我们,有时候一些身材矮小的人比别人更精于算计,心眼儿也很多。这种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希望总是占便宜不吃亏,这也挺符合作者写书的目的,而且又让人物形象非常切合实际,也达到了戏剧的效果。

从这里我们也就看出来,这句俗语不是单单针对那些身材矮小的人而下的负面结论,而是为了让戏剧演绎出更好的效果,才下的定义。

生活中,我们的身高往往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这也不能是考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标准,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身材决定一个人的好坏,我们应该更宏观的观察一个人,因为一个人的品德和他的身高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名字叫做晏子使楚,故事中的晏子身高就不高,据说他的身高“长不满六尺”,而且外表看起来很不起眼。

但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小个子,却拥有非常厉害的外交和政治才能,他官拜齐国的大夫,这可是非常高的爵位,但是他却从不嚣张跋扈,而是去遍访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制定了很多有益于百姓的政策。在朝堂上他敢于说实话,敢弹劾那些贵族,正因为如此,他的事情也被编入了史书之中,他本人也名留青史。

有一次晏子出使楚国,为了为难他,楚国人特意修建了一座狗洞来羞辱他,但是晏子却说只有去狗国拜访,才会从狗洞进去。楚人知道后非常惭愧,于是立刻打开了大门,而晏子也用他的才智替国家争得了面子。

晏子的故事已经告诉我们这句俗语不是绝对的,只是一句戏剧的表演,但慢慢就变了味。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多观察人,不要光看外表就去评定一个人的好坏。

相关参考

民间俗语“老牛吃嫩草,吃鸡要趁早”,背后有什么道理

俗语在农村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先祖们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与凝练。相比辞藻华丽的文言诗句,平淡质朴的俗语好似难登大雅之堂,但不可否认,在俗语平淡无奇的外表下,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人生

民间俗语“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儿亲戚”,短短12个字看透人性

古人的智慧常常会让我们感觉惊讶,在物质缺乏的时代,人们并不曾因此懈怠,反而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宝贵的财富。在那些璀璨耀眼的宝藏中,俗语似乎并不耀眼,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能让我们顿悟人生,看透人性。从远古时

民间俗语“驴马共槽,瘦马不瘦驴”,老祖宗的智慧你懂吗

在以前的农村,似乎每家每户都会有牛,马,驴或者是骡子的存在,因为这些家畜可以为农民们分担农活,像一些重体力的劳动,农民们是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的,所以就需要借助这些家畜辅助自己种田。在曾经的那段时期

民间俗语“猪来穷,狗来富,猫来开当铺”,究竟有没有道理

俗话说得好:猪来穷,狗来富,猫来开当铺。在我们生活中,肯定少不了与这些动物接触,古人还以这些动物为载体来告诫后人一些人生道理。首先来看猪来穷,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以前在农村,猪是家家户户的宝贝,每逢过年,

俗话说“老牛吃嫩草,吃鸡要趁早”,古人的智慧你理解吗

生活之中,我们时不时就会听到身边的人讲一些俗语,而俗语也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虽说是古代人民流传下来的,却也很适用于当今生活,当然,也会有一些俗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了原本的含义。小编今天要给大家讲的

民间俗语“龟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究竟有无道理

过去的时候,农村人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没有那么多圣贤书可读,更没有所谓的“修身治国齐天下”的志向。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们是愚昧的。那么,过去没有读过书的人们是怎么学习为人处世和交友之道的呢?答案就是从那

俗话说,男靠出生时,女靠出嫁日,古人智慧,如今多数人不懂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俗语民谚就是先人从工作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若是从黄帝置礼仪教化四方的年代算起,中华文明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大家都知道,古人虽多以耕读传家为家训,但在

民间俗语“钱有3不借、路有3不走、礼有3不随”,你明白其中道理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充满智慧的老祖先,靠着勤劳的双手吃饭、致富,且创造出了一项优秀的民间文化——俗语,它们历千年而不衰,靠着口口相传,愣是传承几千年,后人不断的“取其精华,去除糟粕

古人常说“十分聪明用七分,留下三分传子孙”,你明白其中的智慧吗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变得十分聪明,希望成为一一个优秀的人。大多数的人也喜欢与聪明的人交往,毕竟与聪明的人说话做事都会简单很多。可为何古人说:“十分聪明用七分,留下三分传子孙"?其实这一句俗语中的“

民间俗语“人生有三宝“,除了丑妻和薄地,还有一个是什么

俗语是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历史文化,它和其他文化一样,经历了五千年的沉淀,仍能经久不衰。俗语有一大特点,那就是通俗易懂,这是因为俗语都是由古时候的农民们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我们都知道,古时候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