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步行千里奔赴圣地延安,两人牺牲,六十余年后烈士遗骸被找回
Posted 烈士
篇首语: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七人步行千里奔赴圣地延安,两人牺牲,六十余年后烈士遗骸被找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七人步行千里奔赴圣地延安,两人牺牲,六十余年后烈士遗骸被找回
1978年,时任昆明军区后勤部副政委的罗义淮积劳成疾,患了胆管癌,转到北京就医。他感觉自己时日不多,便让大儿子罗小兵准备了一张中国地图并把他叫到病床边,给他画出了当年自己和其它六名爱国学生一起从家乡四川万县(现在的重庆万州)徒步到延安参加抗战的路线图。说起这段经历,罗义淮很激动,40年前,七位热血青年不顾艰难险阻,毅然放弃安逸生活投奔延安圣地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罗义淮
罗义淮,1918年1月3日出生,四川省(今重庆市)荣昌区西北复兴场人。1935年开始在四川省立万县师范学校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外围群众组织抗日活动。1937年底,他与李新、王方名、李成之、胡其谦、陈寄宇、周极明六名爱国学生一起从万县步行奔赴延安。几个月后,七人于1938年3月10日到达革命圣地。随后,入陕北公学学习。同年6月30日,罗义淮成为正式党员。12月参军,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曾任抗大胶东支校宣传股长,山东5师宣传科长,27军宣传部长,军事学院、高等军事学院秘书长,昆明军区后勤部副政委。1955年授上校军衔。1960年晋升大校。
据罗义淮回忆,他们七人经过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介绍进入延安边区后,就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队,投入到前线的战斗。此后,七个人再没有聚齐过,因为周极明和陈寄宇牺牲在了战斗中。
1957年,七位先辈中剩下的五人在北京重聚过一次,多年未见,物是人非,感慨颇深,他们一面怀念两位牺牲的烈士,一面感慨国家的解放。虽然五人的际遇各自不同,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却始终未减。
1978年11月18日,罗义淮病故于北京。
罗小兵,原解放军报理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大校军衔,2009年退休。
2010年,接连传来两个消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周极明烈士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陈寄宇烈士的遗骨、坟茔先后被找到。这让一直关注着寻找两位先辈遗骨、坟茔过程的罗小兵非常激动,他写道:“读到这些消息,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岂止是感动,简直是一种震撼!”
周极明:手榴弹掷完了,便和敌人拼刺刀
周极明到延安后就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青年音乐家。1939年他奔赴太行山抗日前线,到晋东南长治民族革命艺术学校和晋东南鲁艺分院音乐系担任音乐教员,不久又调八路军野战政治部鲁迅实验剧团负责音乐工作,曾在组织各种宣传演出之余,编辑出版《太行歌声》刊物,创作《新妇女》《我们要武装》等歌曲。他经常教村民们唱革命歌曲,在村中很是活跃。
1942年2月21日,周极明牺牲在太行山左权县上口村。李新在回忆录中写到这段经过:“从村干部和群众中知道‘二月扫荡’时他没有随学校转移,而是留在村里和民兵一起打游击。一次敌人来村,他掩护群众撤离,等群众都走完了他才走。敌人追赶他,他先是利用有利地形射击,等敌人逼近了,他便掷手榴弹,手榴弹掷完了,便和敌人拼刺刀。他虽然身体强壮,又经过训练,但敌人多,他一个人孤身奋斗,怎能敌得过呢?最后死在敌人的刺刀下面。敌人为了解恨,死后还捅了他好几刀,以致尸体残缺,血肉模糊。我听后非常愤慨,在他的坟前鞠躬致敬,默哀了许久许久才回麻田。”
战后,八路军把周极明烈士埋在村里的一颗大花椒树下,有一年山洪暴发,墓地被冲走,不知道冲到了何处。
3月23日,晋东南鲁艺分院为周极明和一起牺牲的3位艺术家烈士开了追悼会,朱德亲题挽联。28日,新华日报刊登了“艺术家的国殇”,记述了周极明等烈士的生平和壮烈牺牲的事迹。当时在重庆的周恩来获悉后,亲笔致函周极明的父亲周奉章,希望他节哀。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向周极明家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
新中国成立后,周极明的亲人一直在寻找他的遗骨。
1994年,上口村的农民赵亚飞修房挖地基时,在屋下挖出了一具遗骨,遗骨胸前有一块怀表。经村里曾参与埋葬周极明烈士的老红军来仔细查看后,确认是周极明烈士的遗骨。于是他郑重将遗骨重新埋葬在后山坡上,一边主动守墓,一边寻找烈士家人。他先后与左权县民政局、党史办、统战部,以及寻亲组织等联系,也曾在网上发帖,但一直没有线索。这一守一找就是16年。
罗小兵在博客中写到:“难能可贵的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了,一个从未经历过战争的30岁普通农民,能够怀着一颗朴素的感恩之心真诚地为烈士尽寻亲义务,恰恰说明这个民族自有后来人、大有希望,一个不忘本的民族永远是不可战胜的!”
2010年,重庆电视台和《重庆商报》均报道了赵亚飞的事迹,一起为周极明烈士遗骨寻亲。烈士的3位亲人很快就有了回声。周极明参加革命时,女儿周传慧才100天,对父亲根本没有印象。她曾听母亲说过,父亲到了延安以后,有时会写信回家问候。她四岁那年还记得出去照了张相寄给了父亲,却再没有回音。
周极明烈士长女周传慧
周传慧很快到了左权县,拿着父亲的照片给当地老人看,老人更加确定。赵亚飞戴着白手套将烈士遗骨用红布包裹好,小心翼翼地将那块锈迹斑斑的怀表交给她,她泪流不止。在赵亚飞家门口,村民们按当地习俗自发组成锣鼓队,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为烈士送行。遗骨在巍巍太行滞留了68年后,终于回到了家乡重庆。合川区民政局组织了迎接英烈回家的仪式,市民们纷纷自发赶到合川殡仪馆,拉起横幅,胸戴小白花,手捧百合花,静静地迎接烈士归来。当地人民政府正式为周极明修建烈士墓,并举行隆重的安葬仪式。
寻找烈士陈寄宇:三代人,六十余年终圆梦
同一年,陈寄宇的墓地被发现。和周极明情况不同的是,直到墓地被找到前,陈寄宇家人不知道他的生死和去处。
陈寄宇到达延安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于1939年转赴山西参加“抗日决死队”,后又转战到山东解放区。他于1948年3月担任刚成立的安徽阜南县柴集区委书记,同月底又调至赵集区担任区委书记、区队指导员。6月,国民党阜阳清剿部队突然窜到刚解放不久的赵集镇,挨家挨户搜查共产党员。由于叛徒出卖,陈寄宇在撤退时被敌人打成重伤,壮烈牺牲。国民党军队撤走后,阜南县委为陈寄宇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新中国成立后,建起了烈士陵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但是陈寄宇家里人并不知情,1946年2月11日,陈寄宇从山东临沂寄给长子陈体均最后一封信后,再无音讯。家人一直试图找到他,曾给民政部写过信,也辗转奔赴多省打探,却一直毫无音讯。几十年寻亲未果,妻子和两个儿子带着遗憾,接连去世。三儿子已经白发苍苍,寻亲的重任落在了孙辈陈源波身上。
2009年清明节期间,陈源波的侄女在网上搜索“祭奠革命先烈”文章时,猛然间发现一个和曾祖父“陈寄宇”只有一字之差的先烈名字出现在安徽阜南某网站的一篇文章里。该文章介绍说:清明节期间,阜南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群众给陈继宇等革命烈士扫墓。
抱着一丝希望,陈源波随后与阜南党史办取得联系,带着爷爷早年的照片、同事的回忆和家信等珍贵资料,从重庆出发前往阜南。党史办根据大量档案材料综合分析,调查走访了当年见过陈继宇本人、现在仍健在的老同志,确定了革命烈士陈继宇就是陈源波等人一直在寻找的祖父陈寄宇。
当陈源波一行终于来到祖父的墓碑前,他们噙着泪水,终于圆了全家60多年的祭拜心愿。在陈继宇的墓前,陈源波用手机给远在重庆的老父亲打了电话,告知找到爷爷的消息,电话那边传来阵阵抽泣声,并表示明年清明节如果他还活着,无论如何都要来扫墓,不然死不瞑目……
陈寄宇烈士三子陈明德(右二)
得知陈继宇烈士的后代来寻亲,赵集镇的乡亲们围拢上来,不断议论着烈士当年牺牲的经过。“虽然陈指导员已经牺牲60多年了,但他的事迹在我们这里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相关参考
关于革命圣地-延安的资料地理状况延安市位于陕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北接榆林市,南连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
抗日英烈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加拿大人。加美援华医疗队医生。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诺尔曼白求恩烈士简介诺尔曼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并亲自讲课。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高度...
抗日英烈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加拿大人。加美援华医疗队医生。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诺尔曼白求恩烈士简介诺尔曼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并亲自讲课。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高度...
这个河北人,是国共都承认的烈士,1938年在江苏牺牲,妻子却贫病而死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河北保定满城籍的抗战烈士,朱家麟。1892年,朱家
这个河北人,是国共都承认的烈士,1938年在江苏牺牲,妻子却贫病而死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河北保定满城籍的抗战烈士,朱家麟。1892年,朱家
众所周知,抗战时期有个英勇无畏、把鬼子带进八路军伏击圈的少年英雄,名叫王二小。但鲜为人知的是,同样是抗战时期,江苏淮安也出现过一位于王二小有相似事迹的少年,却蒙受了数十年的不白冤。他年仅15岁就为抗日
从大学生到团政委,27岁邯郸人血洒山东,和他一起牺牲的还有127位烈士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提起从大学生到八路军指战员的例子,大家或许会想起电视剧《亮剑》中的赵刚。
2018年11月12日,一座位于山西平遥丰盛村后山上的烈士荒冢被确认,墓主人是1945年7月在平遥战役中牺牲的八路军干部邹开胜。就此,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才为人所知,也让人不得不对守墓人由衷敬佩。咱
著名史学家孟森先生曾对《明史》中的循吏做过专门的数据统计,他说:“全传百二十人,宣德以前六十余年时得百人以上,正统至嘉靖百三十余年间十余人,隆庆、万历五十余年间仅两人,天启、崇祯两朝无一人。……宣
井冈山会师后,他任红四军参谋长,牺牲后,毛泽东亲自为他起草挽联
「”……儿何尝不思念着骨肉的团聚?儿何尝不眷恋着家庭的亲密?但烈士殷红的血迹,燃烧起儿的满腔怒火,乱葬岗上孤儿寡母的哭声,斩断了儿的万缕归思。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