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提三退兵条件不过分 崇祯吐群臣误我四字惨亡国

Posted 群臣

篇首语: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自成提三退兵条件不过分 崇祯吐群臣误我四字惨亡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自成提三退兵条件不过分 崇祯吐群臣误我四字惨亡国

1644年,李自成率军兵临北京城下,此时的明王朝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但是胜利在望的李自成却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三条件议和。但崇祯竟拒绝,上吊自杀,且喊「群臣误我」。

根据史书记载,第一,李自成要割据西北并向崇祯索要百万军饷,第二,他可以帮助朝廷剿灭其他农民军,第三,也可以出兵征讨后金,但是李自成不奉诏也不进京与崇祯会面,主要怕有生命危险。

可惜崇祯却拒绝了。崇祯接到李自成议和信息后,询问内阁首辅魏德藻的意见。魏藻德害怕承担责任,一声不吭,一味鞠躬低头。

崇祯气得推倒龙椅,匆匆离去,并回复李自成六个字:朕即定,另有旨。可想而知李自成得到这样的答覆是什么心情,「什么另有旨,老子这么多军队还要跪下等圣旨吗?」

最后崇祯上吊,明朝灭亡。有史家认为,其实此时的崇祯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一个33岁的人在是否接受议和这事上还非要让大臣点头。崇祯在死前还说:群臣误我。

相关参考

这员猛将如果不死,大明也许不会灭亡

崇祯17年3月李自成率大军攻陷北京城。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在煤山上吊自杀,他留下遗言「”诸臣误我”和「”大臣皆可杀”。其实崇祯时期猛将如云,如果他能用好这些大将,明朝根本不会亡国。有这么一位大将,他忠诚

崇祯的"诸臣误我",真的是甩锅?

崇祯的"诸臣误我",真的是甩锅?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围锦州,关乎明朝国运的宁锦大战一

明朝末年后宫女子的悲惨命运 宁死不做亡国奴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期间,清军在北方发展,并开始对边境展开攻势,社会的不安与财政的困乏,都令皇帝日夜焦躁不安,在山西、陕西一带,因连年旱蝗灾害而引起饥荒,崇祯又三次增税,终于迫使贫民造反,李自成的百万大军

李自成:你为何不以死殉国

明朝灭亡的原因比较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作为亡国之君崇祯皇帝,必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都城被攻克的那一刻,崇祯没有苟且偷生,做到了祖训要求的“君王死社稷”。按照古代忠君思想,既然皇帝都自杀了,

贵州一小村庄,满村竟是崇祯皇帝后人,至今不与朱姓通婚

自古以来,亡国之君都没有好下场,能够留得一条全尸就是不幸中的万幸,更不必说留下子孙后代繁衍生息了。众所周知,大明崇祯17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皇帝由于信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崇祯皇帝即

被史学界称为 ”开国即具亡国气象”,南明到底是怎么回事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景山自缢,大明灭亡。北方崩坏,南方却依然保有半壁江山。在崇祯皇帝自缢之后,故明的各大实力派开始行动,准备建立南方小朝廷。在当时,有

如果崇祯皇帝封李自成为藩王,历史会不会被改写

1644年,闯王李自成的部队开启了灭亡明朝的大规模东征;在摧古拉朽的摧毁了京畿附近的防御后,闯军基本上完成了对北京城的包围。但出乎很多后人意料的是,李自成居然向崇祯皇帝发出了带有善意的和平条件:闯王本

如果崇祯皇帝封李自成为藩王,历史会不会被改写

1644年,闯王李自成的部队开启了灭亡明朝的大规模东征;在摧古拉朽的摧毁了京畿附近的防御后,闯军基本上完成了对北京城的包围。但出乎很多后人意料的是,李自成居然向崇祯皇帝发出了带有善意的和平条件:闯王本

崇祯皇帝是如何杀死自己的妃子和女儿的?

...己的妃子和女儿后,自杀殉国。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开始三面攻打北京。到十八日上午,北京城全城被围。到了下午,李自成派人对崇祯直言到“请逊位”。然后下令全线攻城。马上内城便被攻克。崇祯皇帝已经明白...

崇祯皇帝是如何杀死自己的妃子和女儿的?

公元1644年,这一年是崇祯十七年,同时又是大顺朝永昌元年,大西朝大顺元年,清朝顺治元年。明朝在这一年灭亡。身为亡国之君的明崇祯皇帝在杀死自己的妃子和女儿后,自杀殉国。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