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终身没有参加科举是因为自视甚高、还是有其他原因
Posted 李白
篇首语: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白终身没有参加科举是因为自视甚高、还是有其他原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白终身没有参加科举是因为自视甚高、还是有其他原因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自从韩愈大吼这几声之后,李白、杜甫在盛唐的卓绝地位,已成为定论。按「官方」的说法,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同时出现在盛唐,组成璀璨夺目的双子星座。这两座高峰,屹立百代,垂范后世,也使得盛唐诗篇,成为空前绝后,不可逾越的不朽经典。
当然,李、杜二人的仕途,都不怎么风光,李白虽有翰林之名,但只是翰林供奉而已,远非后来参与机要的翰林学士,而杜甫更是四处寄人篱下,依托亲故,屡屡求乞。但正如白居易〈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所说:「翰林江左日,员外剑南时,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意思还是我们经常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清.赵翼〈题元遗山集〉)其实有时想想,杜甫倒还罢了,像李白那样天马行空,不受羁縻的人,如果真给他拴个中书舍人之类的官职,每天把满腹才华都用在写敕书上,那才是浪费人才呢。所以说,唐玄宗把李白「赐金放还」,其实还是很正确的。但是「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这郁闷谁替李白解脱呢?
众所周知,李白有「谪仙人」之称,他的身世也是十分的扑朔迷离,和一般的唐代文人大不相同。对于他的出生地,有的说是山东,有的说是四川,有的说是陇西,甚至说是远在中亚的碎叶。
山东之说,出自《旧唐书》,已被证明完全不符合事实,陇西是李白自认的祖籍所在,在他自己写的〈上韩荆州书〉等文章中,都白纸黑字的写着,但这是祖籍,并非他的出生地。
除了他自己的叙述外,最原始、最权威的记载大概就是其族叔、宣州当涂县令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的记载,这其中的叙述,同样是充满了神秘的悬疑色彩: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皓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为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细读这一段话,会发现其中似乎在用曲笔隐藏着惊人的秘密。所谓「凉武昭王皓」,是指十六国时期西凉的建立者李皓,李唐皇族也是奉他为祖先的,这里的意思是说,李白无疑和李唐皇室是一家人。其中的「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也是别有意味。「穷蝉」一词出自《史记.五帝本纪》,即帝王世系:「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穷蝉至帝舜皆微,为庶人。」如果李白出身并非皇室谱系,那是不会用到「穷蝉」这个生僻的专用词汇的。
固然,唐代李姓皇族都人丁兴旺,像李渊就有二十二个儿子,章怀太子的儿子李守礼竟然生了六十多个子女,李白和李唐皇室同宗也不算稀罕,唐人又习惯往自己脸上贴金,姓卢就认范阳,姓杨就说出自弘农,如果只是这样写,也没什么好惊奇的。
然而,接着又出现了一段颇为刺目的字句,像一个奇怪的谜团浮于纸上:「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为名。」李白的父辈或祖辈,因为躲避罪责和灾祸,就跑到「条支都护府」(碎叶城是其中心城市)来,更名换姓,一直躲到武则天神龙元年,才又潜回四川。
这里的「中叶非罪」,到底是什么罪呢?李阳冰闪烁其词,没有说清楚。后来,李白故交之子「宣、歙、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为李白重新修整了坟墓,并写了〈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其中说得更清楚点: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谍。公之孙女搜于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已来,漏于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所取象。
这里点明了是「隋末多难」,但是正所谓:「一句谎话,要十句谎话来圆」,既然是隋朝时避难,那李渊一创建大唐,岂不完全可以风风光光地返回中原了?为什么一直到武则天的「神龙初」,才敢潜回广汉(四川)?李白父亲一直化名为「客」,不敢以本来的姓名示人,他在躲避什么?这一切,都说明那句「隋末多难」是谎话。
我非常怀疑,李白就是唐朝开国初期「玄武门之变」中被杀的太子李建成或齐王李元吉的后代,正因为他是这种身份,才会在初唐时期一直东躲西藏,到了武则天篡唐为周后,方觉得舒了一口气,胆敢悄悄地回到中土来了。
当然,既然李白当时就不敢表明身份,那么经过了上千年,我们更加无法拿出铁的证据,来验证他的真实身份。不管怎么说,李白这种神秘兮兮的身份,对他的仕途是没有什么帮助的,相反,还给他参加科举造成一些麻烦。
当时参加科举,要有真实详细的「家状」,写清楚应试者的籍贯,祖宗三代都是什么人之类,有人说,李白之所以终生没有参加科举,正是因为他的身世暧昧难明,拿不出身份证明。但这恐怕也不是唯一的原因,我们知道,唐代很多胡人都能当官,武则天时「左台胡御史,右台御史胡」(唐.张元一〈叙可笑事〉),满朝不少胡人官员,而且像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正是和李白同时代的人,竟然也参加了科举,而且中了进士。李白如果真心想参加科举,还是有办法的。
但是李白的理想大概就是不想流于常俗,总是觉得自己就是高人一等,不想从科举登第后一步步从县尉什么的干起,想和姜子牙、诸葛亮一样,被皇帝一请去,就当权倾朝野的大官,干一番风云激荡的事业。
相关参考
号称「诗仙」的李白,15岁起开始多次向高位者自荐,希望借此谋求一官半职,但最终却只当上写诗娱乐唐玄宗的翰林学士,令人觉得讶异的是,才华洋溢的他却未曾参加科举,难道他真的不屑参加科举考试?最重要的原因是
本文原载于《百家讲坛》2008年第3期(篮版),原题为:“李白参加过科举考试”唐代大诗人李白才高八斗,壮志凌云,要么当高官做大事,不然就从道参禅,浪迹山水。由是,不少人(包括研究他的专家学者)都认为: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宋江作为108好汉中的大哥大,一直以昂扬正气、大义凛然的形象示人。在书中的描写里,宋江不管是对兄弟还是陌生人都十分讲义气,为人慷慨豪迈,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堂堂正正的君子为什么终
战国四公子,在那个叱咤风云的时代,格外扎眼,其中尤其是以信陵君魏无忌最有才华,也最为正义。但是,其他三位公子都是出将入相,掌握国家的实权,如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都做过丞相。而春申君黄歇更是因为有功执...
战国四公子,在那个叱咤风云的时代,格外扎眼,其中尤其是以信陵君魏无忌最有才华,也最为正义。但是,其他三位公子都是出将入相,掌握国家的实权,如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都做过丞相。而春申君黄歇更是因为有功执...
战国四公子,在那个叱咤风云的时代,格外扎眼,其中尤其是以信陵君魏无忌最有才华,也最为正义。但是,其他三位公子都是出将入相,掌握国家的实权,如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都做过丞相。而春申君黄歇更是因为有功执...
虽然李白因为出身不能参加科举,但恰恰是仕途的不顺畅才成就了千年大诗仙。他不仅是诗人,也是唐朝大明星、著名的旅行家、摄影大师和吹牛大王!有多少人被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的景象所
唐朝大才子李白,因为当代语文教材的原因,他给国人留下的印象只是豪放派诗人,而关于他的私生活,国人知之甚少。史料中关于他的婚恋,最详实的资料也只有魏颢《李翰林集序》中的一段话:“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
秦始皇为什么终身不立皇后?秦始皇不立皇后的原因:第一.也是最大最被认可的原因是秦始皇被女人伤害过,这个女人是他的母亲赵姬。相传这位大姐这在生活作风上比较开放,《史记·吕不韦传》记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行
自称十全老人的清乾隆皇帝弘历,自视甚高,很少有人能入其法眼。但他承认,有三个帝王,却为他所佩服,一是他的祖父康熙玄烨,二是唐太宗李世民,三是宋仁宗赵祯。 关于前二人的功过是非,论说可谓已汗牛充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