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对老子学说的负面想法

Posted 老子

篇首语: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后人对老子学说的负面想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后人对老子学说的负面想法

管理科学与管理哲学有着不同的思想视野。管理哲学旨在提供哲学智慧,而不是创造知识。限制与自由、有为与无为等管理实践中遇到的矛盾,都离不开智慧的指引。对此,思考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老子“治大国如烹小鲜”,直至无为而治,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实乃管理的至高境界。管理哲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总结和探索管理实践中的智慧。智慧来自对生活实践的观察,也来自于先哲们的沉思默想。从先哲那里获得灵感,寻找社会生活包括管理实践的智慧,是一条方便的法门。老子,就是一个精神依然生活在我们当代的先哲。它的无为思想,对于现代管理依然有着积极意义。管理中的有为与无为何谓管理哲学?

何谓管理科学?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何在?康得说:“如果想要把一种知识建立成为科学,那就必须首先能够准确地规定出没有任何一种别的科学与之有共同之处的、它所特有的不同之点;否则各种科学之间的界限就分不清楚,各种科学的任何一种就不能彻底地按照其性质来对待了。”体现二者根本不同的,首先在于哲学与科学的分野。最初的西方哲学那里,哲学无所不包,是科学之科学。而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哲学与科学相剥离,分别有着不同的致思领地。在管理领域,哲学与科学也应该不同。泰勒的管理思想,将管理这门古老的学问纳入了科学的轨道,在现代西方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管理成为了一门可以精密计量的科学。

它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基础,就是韦伯所谓近代的工具理性的发展,并构成理性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哲学在管理中还有何种存在的合理性呢?这就要明确管理哲学的定位。本文以为,如果说管理科学是知识,管理哲学则是智慧。管理哲学以形而上的视角审视人类管理的现象,并加以归纳、概括和抽象,从而成为管理实践的思想灵魂。根本上讲,这就是管理哲学的价值所在。如此,管理哲学就要思考管理实践中最为根本的一些问题。如管理中的有为与无为、约束与自由等,就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管理,作为组织的管理,首先是一种约束,一种制度化的控制,借助这种行为控制而达到组织的既定目标。

总之,“有为”是管理的基本内容。所以,一个规范的跨国公司,有着周密的制度设计,有着极其细致的行为规范,人们的每一步都有着既定的安排,组织就如同一台大“机器”。在一个法制化国家里,政策、法规、法律等制度安排更是庞大而周延。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讲,自由是生命的最高价值,也是生命成长和价值实现的必要环境。那么,实践中是多一点约束好,还是多一点自由好呢?是倾向“有为”还是注重“无为”呢?在管理实践中如何实现约束与自由、有为与无为的辩证统一?这是一个管理哲学的理念问题,需要智慧。对此,老子的哲学为我们提供了启发。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的哲学并不是一种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学体系,而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一种对“道”的追寻。

老子“道”的学说,就是对宇宙万物的形而上的把握。它的宗旨,不在玄远的空洞世界,而在生活的实践之中。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它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则是一种达至善治的智慧。虽然老子思想以“玄之又玄”而著称,但其背后的济世情怀,却值得反复体味。老子的哲学是一种大智慧,对于人类一切事务,包括管理在内,都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其中,无为而治的思想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无为”,在老子那里意味着“道法自然”,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即自然”,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观点。老子将“道”视为宇宙之本,而道之本性则是“常无为而无不为”,即“道”对于宇宙万物是“侍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就道生成万物、成就万物而言,道是“无不为”的;就道对于万物“不辞”、“不有”而言,道又是“无为”的。从本质上讲,这是“无为”与“无不为”的有机统一。天地万物的生成与存在,皆是“无为也而无不为”的。老子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认为治国安民,要反对“有为而治”,而主张“无为而治”。在他看来,“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圣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把“无为”看作圣人“取天下”和“治天下”的手段。老子既反对儒家推行“以德治国”,又反对“以智治国”。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混乱,有忠臣。”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同时老子也反对兵家的“以力治国”,反对暴力战争。

认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主张“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只有推行无为而治,才能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为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理想社会。无为而治思想是老子整个道学理论的一部分,应该从老子思想的整个体系中去理解和把握,不能断章取义,生搬硬套,实用主义地取而用之。无为而治思想之所以是一种智慧,就在于它超越了生活的形而下的层面,透过感性生活的表层达至宇宙和生命的深处,从而散发出智慧的光芒。所以,老子道学的体系,宗旨是一个形而上学的体系建构,是在建立一个宇宙论体系的基础上,为生命寻找一个根基。在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大道理,具有普遍的意义,对现代管理同样如此。

老子无为思想的管理学意义现代管理无疑是建立在科学之上的,科学理念是管理的基础。但是,在这种科学的背后,老子的智慧却是将管理引入新的境界的“大道”。不过,老子的智慧不是可以即学即用的工具,而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和方向的指引。实践老子的无为理念,首先应该准确理解老子的辩证思想。将老子的无为思想运用到现代管理艺术中,就是将日常事务的决策权下放,充分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致力于战略方针的确定,各司其职、协力前进。管理者不置身于琐事,不费力于枝节,而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组织的共有价值观,在平和自然的气氛中实现组织的目标。但是,无为而治并不是排斥任何管制行为,而是要把握好组织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以不破坏事物的自然状态和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为原则。

其实无为的思想最易被误解,西方学术界起初在翻译和介绍《老子》一书时,就往往是从字面出发来理解,从而偏离了本义。对此,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指出:“所有的翻译家和评注家都把'为'字原原本本地译成'行动'(action),于是道家最大的口号'无为'就变成了'没有行动',我相信大部分的汉学家在这一点上都错了。无为在最初原始科学的道家思想中,是指'避免反自然的行动',即避免拂逆事物之天性,凡不合适的事不强而行之,势必失败的事不勉强去做,而应委婉以导之或因势而成之。”李约瑟对“无为”的理解,深得老子思想的要领。老子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不为中实现有为。

实践老子的无为理念,要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之融会于现代管理之中。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办公自动化和资讯化迅速发展,虚拟空间的存在也日益渗透到管理实践中。美国管理专家毕可斯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由于资讯技术的日益进步,未来企业的办公室内,看不到一个员工,有人选择在家或工作室工作,有人在外面拜访客户,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通过网路进行。迹象表明:虚拟的办公室工作状态,已逐渐成为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恰恰也为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打破了传统的权威管理和严格管理,意味着组织的分权,把权力从领导者手中分散到组织成员手中,成员获得了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领导者则支援、指导、协调成员的工作,激发成员的智慧。这时领导就是集体智慧的网路,大家通过网路分享资讯,形成一种“无为管理”的管理理念。所谓“无为管理”并不是取消管理,而是管理进入更高层次和更高的境界,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

管理达到如此境界,才能使领导者摆脱日常事务,面对未来,纵观世界,审时度势,筹谋大计。貌似无为,事实是更加有为,更加有效率。对于中国社会发展而言,无为理念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互相掣肘,政府包办一切却又什么都办不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政府总的趋势是将权力下放,就是要由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由无限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就是要减少不必要的干涉和控制,为社会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服务,尊重经济社会固有的运行规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老子的自然无为之道,是一种高度的政治智慧,是一种高明的管理方式,反复体味这一思想,从中汲取政治智慧和管理智慧,可以使我们减少失误,少走弯路。

相关参考

历史上孔圣人孔子的学说对后世有什么负面影响?

导读:孔子的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取决后来历代帝王的统治需要,统治阶级需要什么,影响就是什么?秦朝是以法家立国的,儒家的思想和学说影响只在民间,所以才会有“焚书坑儒”的事情。汉代开始的时候是以道家的无为立国

老子与庄子思想有什么异同

老子思想在整个中国古代哲学史中,最具有哲学底蕴的当首推道家哲学。道家以老庄并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对道的推崇,在学说的许多方面都有一致性,因而二人的学说可以互释、互明。但庄子的思想并不只是对老子思想

老子、孔子、孟子等思想家有何不同

老子老子(前57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着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

老子(道德经)思想学说内容及篇章所在

道德经五千言,授古体以立论,治世修身,皆可用也。道德经,首讲「本体论」,以「道」为基本概念,说「道」为宇宙万象的真体,宇宙出于「道」,无「道」即无宇宙。说「至道」即真理,即自然,即「天地之根」。这种说

你看看人家东周,有孔子、老子、孟子,咱西周一个子都没有

引言公元前770,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我国历史进入了风云变幻的东周时期,在一系列的大变革、大动荡之后,文化思想较西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社会变革产生了不同想法,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了。

我有孔子、老子、墨子,西周:我一个子都没,我不要面子吗

引言公元前770,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我国历史进入了风云变幻的东周时期,在一系列的大变革、大动荡之后,文化思想较西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社会变革产生了不同想法,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了。

法家李斯、韩非子为何师从儒家的荀子

先秦百家以老子道家为尊,花开百枝,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在那个思潮澎湃的时代里,各种学说都在探讨国家、王权、人民之间的关系,提出各自的治理国家的办法。这其中,老子对旧制度是完全失望的,批判甚至放弃努力

朱元璋出一上联 ”老子天下第一”,一才子对出下联,为何被杀

文/炒米视角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最终爬到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的宝座,中间经历了无数秘辛。他的成功激励着很多后人,但是同时在他成功的路上也伴随了无数的智慧、血腥、阴谋、

为什么说晋朝对中国历史几乎没有贡献全是负面影响

其实话不能说这么绝对,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晋朝的破坏性可能的确大于建设性,当然最终也导致晋朝的早夭,我们就从最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来看看晋朝都有哪些乱象。1. 混乱的政坛可以说自西晋以

杨虎城后人西安事变幕后推手不是中共?

有人说西安事变的发动,幕后主要的推手是中共中央?其实不是。中共中央当时根本不知道。至于解决西安事变的方式是不是受中共中央的影响比较大?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本来就是要和平解决,只是和平解决的内容不一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