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跟老子有什么不同
Posted 庄子
篇首语: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庄子跟老子有什么不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庄子跟老子有什么不同
著名的道家-老子
老子的生平
老子(约前604-约前531)大体生活在与孔子(前551-前479)相同的时期,是道家思想的奠基者。根据《史记》的记载,他真正的姓名是李耳。他的家本在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境内﹚,后来到了周的都城洛阳做了王朝的史官。在这,他曾经与孔子相遇,孔子向他请教过关于礼的知识,所以说起来还可以算是孔子的老师。老子做了很长时间的史官,由于对周王室的衰败感到失望,所以辞官隐居。据说他在西去出关之时,应关尹的请求,写下了五千言的《老子》,即后人所说的《道德经》。
老子的一生,基本上由史官和隐者这两段生活构成。史官因为负责天道、礼法、记录历史等的关系,所以拥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广博知识。他也靠这种知识成为天子及贵族的顾问,所以与政治有比较密切的关系。隐士的经历则使老子可以摆脱职业的束缚,以一种较自由的心态去反思现实社会。这样,丰富的知识、自由的思考,再加上动荡的社会,共同造就出体现于《道德经》中的深刻的思想。
"道"的提出
面对动荡的社会,老子思考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它保持稳定,为此他提出了"道"的观念。
"无为"与"自然"
虽然老子强调"道"是万物的本原,但"道"的提出并不是为了解决诸如万物的来源等宇宙论的问题,而是给现实生活中的君主们提供一种有效的统治方法。这种方法特别体现在"无为"的观念中。
老子中的"自然"指的是万物或百姓自己原来的状态。因此,"道法自然"的真正含义乃是"道"随顺万物之自然。总括来说,"无为"是对"道"或君主的要求,"自然"则指"道"或君主"无为"之下万物或百姓的自主状态。统治者"无为",则百姓"自然"。
"柔弱"与"不争"
"无为"表现的乃是一种柔弱的态度。当一般人都以刚强为美德的时候,老子却发现了柔弱的价值。他认为,"道"正因为其柔弱而能永恒长存。同时,老子还通过水的例子证明柔弱胜过刚强。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水滴石穿的道理。
由贵柔的主张,老子引出居后不争的政治与生活态度。老子的贵柔、不争并不意味懦弱或者消极,他是以退为进,以柔为刚,以弱为强,表现出很深刻的智慧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庄子
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人常常把他与老子并列,合称老庄。庄子名周,宋国蒙城人。庄子的生活非常清贫,身穿粗布且带补丁的衣服,有时还要向他人借粮充饥。
庄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庄子》这部书中。《庄子》最早有52篇,十多万字。后来经过一些人的陆续删节,到晋代郭象那确定为33篇,七万多字。整部《庄子》可以看作是庄子学派的文献。
庄子的思想
以生命为主题
与老子主要关心治道不同,庄子思想的重心放到了个人生命的问题上。处在混乱无道的时代,又逢昏庸残暴的君主,庄子对政治完全失去了信心。有见于此,庄子提出"圣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的主张,即人应首先保全自己的生命,然后才能照顾别人的生命。
庄子对"道"本身的理解上,主要强调的是其"虚"和"通"这两个特点。虚即虚无,庄子认为,道不仅是无,而且是无有。同时,正因为是纯粹的虚无,所以它与任何事物都不会牴触、对立,在这种意义上,道就是"大通"。从这样一个虚、通的道出发,庄子发展出很多独特的思想。这些思想主要是心斋、坐忘、齐物、逍遥等。
心斋和坐忘
心斋和坐忘的主要内涵是虚心,是追求心与道的合一。庄子说:"虚者,心斋也",因此,心斋也就是使心排除耳目心知的干扰,保持虚静的状态。坐忘也包含这方面的意义。庄子说:"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是谓坐忘。"这也是要求抛开形体和心知的限制,达到心与大通即"道"合一的状态。
齐物
所谓"齐物",就是超越事物的差别,了解到万物一齐的道理。就一般的情况而言,人总是以己为是,以人为非,不能摆脱是非的对待。究其原因,庄子认为是成心在作怪。只要以虚心破除成心,就会知道,尽管万物在表面上看起来有大小、长短、高低、美丑的差别,但究其实,这些差别都是相对的。
逍遥
庄子追求的理想是实现逍遥游,这是一种心灵境界,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
庄子的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庄子对生命的关注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是在布满荆棘的人世间中保护生命免受伤害,尽其天年而不中道夭折,这是全生的问题;二是在与"道"的合一中发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使生命在面对现实的无奈中,也充分享受精神的自由。比较起来,后一方面更能表现出庄子思想的特色,它丰富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了解。
相关参考
老子思想在整个中国古代哲学史中,最具有哲学底蕴的当首推道家哲学。道家以老庄并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对道的推崇,在学说的许多方面都有一致性,因而二人的学说可以互释、互明。但庄子的思想并不只是对老子思想
老子和庄子的区别老子是最初提出道家思想的核心人物,是这一学派的始祖,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主要思想,使其延续。同为道家这一门派大师级人物的老子和庄子,在思想上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将道家学派的思想发展壮大。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春秋楚国人,曾为周政府守藏室官员,孔子曾向其问礼。现在通行的老子书,都分为上下篇,上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下篇的第一句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因此后人取上篇的「道」和下篇
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老子起码比庄子早100多年,因为老子生卒年虽然不详,但是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而孔子出生于西元前五五一年,因此老子出生时间铁定比这个时间早很多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
嵇康的思想嵇康作为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在当时可以说非常有代表性,也许正是因为地位的原因,嵇康和一般士人的思想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嵇康的思想作为“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嵇康喜欢研究老子庄子的道家
相近于《老子》的中国哲学巨著《庄子》补儒家哲学不足,别为一宗。它向宇宙本原的探索发起了大胆冲击,提出天地固有常,日月固有明自然自身运行论。书中论述了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的哲学思辩,又有庄子妻死,鼓盆而歌
庄子是哪里人?这个问题的答案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这里的蒙究竟在哪里?庄子故里之蒙以及漆园又是什么地方?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可谓
庄子达生达生是庄子写的一本哲学文章,收录在他著作的外篇里。庄子是战国后期著名的道家人士,汉族,也叫做庄周,生于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庄子是当时思想家、哲学家,还是一个文学大家,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
庄子,姓庄名周,道家主要代表,也称庄子,和老子学术成就相当,两人在历史上被称为老庄。战国中期时代的宋国蒙人。蒙,现在的河南一带。相传,庄子是宋国君王后代。在宋国做过漆园吏,大概当官时比较有傲气,后来又...
庄子,姓庄名周,道家主要代表,也称庄子,和老子学术成就相当,两人在历史上被称为老庄。战国中期时代的宋国蒙人。蒙,现在的河南一带。相传,庄子是宋国君王后代。在宋国做过漆园吏,大概当官时比较有傲气,后来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