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面竟是百姓的奢华美食
Posted 甘薯
篇首语:愁人苦夜长,志士惜日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米、面竟是百姓的奢华美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米、面竟是百姓的奢华美食
虽说清初历经康雍干三朝,经济复苏且繁荣,但百姓的生活却普遍只够糊口,对清代平民百姓而言,白米饭、肉、鱼等都算是奢侈的享受,也因此易造成一遇天灾人祸即成饥荒的困局。
米面是百姓的奢华美食
一般认为南方主粮是米, 而北方是麦,然而根据很多明清叙述地方生活轶事的地方志中可以发现,当时乡下百姓大部分时间都以甘薯、玉米等维生,能吃到真正用米煮的饭跟麦做的面并非一件易事。如河南地方县志提到:「全年食麦面者,百不抽一」。
甘薯大约在十六世纪末,亦即明朝中叶以后从南洋传入中国福建一带,由于甘薯耐水旱和蝗虫,能适应各种土地,栽种简易,因此很快就传至北方,成为不分南北的主要食粮。北方人以甘薯制面,南方人则以甘薯混合米一起煮食,称为「薯饭」。
人们多有饲养禽畜,但主要为贴补家计,能吃到肉的机会并不多,一般来说多是菜食为主,因此蔬菜非常重要,北方因为天气寒冷,不如南方一年四季能栽种植物,食物,特别是容易腐烂的蔬菜,其保存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关键。
明末清初,结球白菜开始普遍出现在中国北方,由于它可以长期贮藏,成为冬季的主要蔬菜,其他不能久放的新鲜蔬菜,农家改以腌渍的方式保存,跟今日韩国常见的泡菜类似。
清朝百姓的三餐极为简单
清朝百姓的饮食通常极为简单,大部分的人家一天只能吃两粥一饭,更差的只能三餐以稀饭为生,一般的配菜亦只有蔬菜、腌渍的咸菜、豆腐、豆干等,以素食为主,饲养的家畜多为补贴家用之用,平日食用的机会不多。
不过遇到喜庆节日,虽然吃的不如宫廷丰盛,但仍有机会吃到平日难得吃到的肉食, 像青菜炒肉片、煎鲫鱼、炒蛋、炒虾、豆干等,今天看来不过是一般家常菜,但在当时的社会中,却并非一般老百姓每天均可吃到的珍馐美味。
但若遇上天灾人祸,则只能采食野菜及挖草根树皮为生。生活较为宽裕的百姓,可以有外出用餐的机会,如小说中不时可见到向小二点一壶热酒、一盘牛肉、两碟小菜的情节,又如《儒林外史》中曾描写炖鸡、鱼、红烧猪肉都是官员宴客的菜式。
虽说入关后经历了康、雍、干盛世,但人口增加远超过耕地增长的速度,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粮食不足的情况。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上以严厉着称的雍正皇帝,一生之中自己最为中意的养生保健秘方,就是33味良药的龟龄集方。其中,最重要的一味良药,就是人乳。慈安太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高兴地说:妹妹,收拾了恭王,这下你高兴了吧?现在...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本来人在囧途,应该随遇而安,但是太后毕竟是太后!在西逃53天中,她却大把花钱,大口吃喝,遍尝了山西乡土特色,品尽了山西美食味道。从老百姓田间地
臊子面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道传统美食,喜欢吃面食的朋友肯定都知道臊子面。其实臊子的意思就是肉丁,而臊子面的做法也并不复杂,除了臊子在准备一些蔬菜自己就可以在家做出一碗美味的臊子面。臊子面拥有悠久的历史,
京族米粉俗称米壹丝,又称南方米粉,大米经石磨成浆,由大火经锅烫成外型雨伞样大小,熟后放上竹架在太阳下晒干,压平约两个小时后,手工切成丝,摆成扎型后经烈日曝晒成为成品。其与虾米、海螺混合炒熟,味道可口,
达斡尔族的主食以饭(巴达)、饼(午图莫)、粥(兴恩巴达)为主,每顿饭总配肉类和粗菜。米面较之,以米为主。住在黑龙江北岸时,兽肉曾经是主食之一。迁徙嫩江流域以来,肉类减少,菜类增加了,粮食逐渐变为唯一主食了。主...
达斡尔族的主食以饭(巴达)、饼(午图莫)、粥(兴恩巴达)为主,每顿饭总配肉类和粗菜。米面较之,以米为主。住在黑龙江北岸时,兽肉曾经是主食之一。迁徙嫩江流域以来,肉类减少,菜类增加了,粮食逐渐变为唯一主食了。主...
同为罗马,在共和前期,人们饮食简朴,而到了共和末期和帝国时期却讲究奢华和享受,两个时期为何会如此截然不同,有着天壤之别?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罗马人放弃了原先朴素的美德?这种变化并非偶然,它有着深刻的内在原
南宋奸臣秦桧以「莫须有」之罪害死岳飞,一向为历代百姓所痛恨。位于杭州的岳坟有以铁铸成的秦桧夫妇跪像,不断地被人咒骂、踢打、吐口水。 关于秦桧夫妇铁像,有一个很「臭」的传说。话说有个姓秦的浙江巡抚
西晋是很特别的一个封建王朝,混乱与秩序同在,豪富与赤贫共存。统治阶层醉生梦死,普通百姓艰难求存。虽说贫富两极分化各朝都有,但像西晋这么严重的就比较少见了。而且西晋的上层人士有个不大含蓄的爱好:炫富。别
老百姓过年最讲究的是年夜饭,清朝皇帝也不例外。清朝皇帝平时一天正式的饭是两顿,早上6点多钟早膳,下午2点多钟是晚膳。年三十这天,因为是过节,所以晚膳推迟至下午4点。皇帝一家平日里是难得在一起用膳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