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轮不到诸葛亮掌权? 庞统、法正不死

Posted 诸葛亮 庞统 法正

篇首语: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蜀国轮不到诸葛亮掌权? 庞统、法正不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蜀国轮不到诸葛亮掌权? 庞统、法正不死

2、历史人物 诸葛亮和法正谁的权利更大?法正在世就没诸葛亮的出头日

蜀国轮不到诸葛亮掌权? 庞统、法正不死

刘备手下可以称得上名字的文臣便只有诸葛亮,庞统,法正三位,诸葛亮在以往的形象中是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而庞统也是一般,只是死得较早,没有诸葛亮那么出彩,而法正其人,一般人的印象可能不深,但是在蜀国的历史中,法正也是重臣一名。诸葛亮的事迹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也不多说。庞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刘备领了荆州牧之后,庞统来投,却只让他做了个县令,后来还被免官,鲁肃和诸葛亮为他说了好话之后,刘备才肯真正地认识这位才士,让他和诸葛亮一样做了军师中郎将,并且随刘备入蜀,中途中箭而死,死时36岁。法正一开始在刘璋手下做事,后来去出使和刘备交好,见了刘备之后为刘备的英雄之气所折服,转而为刘备做事,里应外合帮助刘备夺取益州,后来作为谋士帮刘备打下汉中,功勋卓越。

自从《品三国》之后,诸葛亮从很多人心中都走下神坛,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忠心老臣,甚至于很多人质疑诸葛亮的能力,认为庞统,法正都比诸葛亮要强,而且如果他俩不死,刘备在托孤之时的大臣可能就不会是诸葛亮,蜀国后期的掌政之人也就不会是诸葛亮!果真如此?

一,分析一下三位能臣的职位,功绩,能力以及其各自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1,如果我们仅仅以结果来看三位的影响,那么诸葛亮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诸葛亮帮刘备谋分天下,而后又经营蜀国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份坚持和忠诚是无可否认的;而法正以其谋益州,汉中,为刘备征战出谋划策,功劳也是非常的大,应该排在第二位;庞统为刘备打消取益州的疑虑,并多次献良策取益州,是帮助刘备取得益州的第一谋臣,但是中途意外而死,便不能与前两位相比了,所以庞统只能排在第三位。按照结果来排的话,只能说诸葛亮占了活得久的优势,并不能说明能力,也不能说明他在刘备心中的就是第一文臣。

2,从能力上来分析三位,诸葛亮善治理,治政治军都是一流,并且能够依据形势,制定相应的政策。入蜀前刘璋太过泛滥的仁政,使得益州虽然和平稳定,但人人不感刘璋仁德之恩,反觉其暗弱,投降刘备的人很多,欢迎刘备的人也很多,所以入蜀后诸葛亮制定相对严苛的刑罚制度,目的就是要益州的官僚士民都有约束标准,不能像之前那般散漫。诸葛亮治军也是严明有法度,治下的军队整齐严明,纪律性很强,斩马谡一事诸葛亮不庇亲信,军纪肃然。所以,诸葛亮在管理上是一位天才,其军事能力也是很强,前面的文章也有分析,但是并没有真正地施展开来;而庞统其能力较孔明而言略有不同,庞统善谋略,庞统为刘备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开刘备入蜀的疑虑,刘备怕取了益州会失信于天下,庞统就说了:“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

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於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虽然这有点强词夺理,但是刘备还真听从了庞统的劝说,当时入蜀是大势所趋,但是孔明等人都没有能为刘备解开这个心结,庞统做到了,所以庞统对刘备心里的想法抓得很准,这也与他之前喜欢评价别人相呼应,识人能力强。而后入蜀,庞统曾劝刘备在宴会之时拿下刘璋,这样益州就轻而易举地拿下,不用兴刀兵之苦,刘备感觉这样不符合他之前树立的形象,因此拒绝,后来庞统又连献上中下三策以取益州,刘备纳其中策,终降服刘璋。庞统在历史上的形象比诸葛亮应该更有谋略,比诸葛亮性格也洒脱活泼一点;法正则是庞统之后,刘备的参谋长,法正在取益州时,帮刘备辅助性地出谋划策,而且给刘璋写了一封劝降信,一定程度上帮助刘备和平地解决了冲突。庞统死后,法正成了主要谋臣,劝说刘备抓住时机,拿下汉中,并作为临阵军师,谋略得当。从能力上来分析,三人各有千秋,不分上下。但是我个人认为,庞统,法正善于奇谋,这种在战争时期是很有用的,但是对于国家来说,更多地是整体的协调,诸葛亮为大才,庞统诸葛亮为偏才。

3,从职位上来看,诸葛亮在荆州时和庞统是正副军师中郎将,所以诸葛亮一直在庞统之上。进益州之后,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属左将军府事,而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从这里表面上看,法正好像官职多一点,军师将军和扬武将军都是属于杂号将军,没有比较性,蜀郡太守,这一个职位是益州地区的最高长官,而诸葛亮虽然没有名义上的官职,但是有个属左将军府事的职务,这个职务表面上没有官阶,但是实际上左将军府中的大小事务都是诸葛亮来处理,这个可就大了,也就是说刘备如果出征在外,益荆二州诸葛亮才是实际的最高长官。而且《三国志》法正传中有一段记载: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有人打法正的小报告,是跟谁打的,是跟诸葛亮打的,也就是说法正当时功劳权力很大,有点肆意妄为了,引起很多人不满,别人想到能打压法正的,也只有诸葛亮了,而诸葛亮选择的是宽容大度,也有人说是忌惮法正,法正此时是刘备跟前的红人,虽然诸葛亮地位很高,但是也不能与法正争锋。但是至少在职位上,诸葛亮是在法正之上的。从职位来比,诸葛亮第一,法正次之,庞统居末。

所以从以上几点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庞统法正与诸葛亮的地位来说还是没法比,若庞统法正能和诸葛亮一样一直活那么久,庞统或许能和诸葛亮并驾齐驱,而法正最多就是得宠,对于蜀国的重要性来说,法正比不上诸葛亮、庞统。

二,为什么会有人说法正,庞统不死会超过诸葛亮?

说法正比诸葛亮强的,无非是因为以下两点原因:一是法正刘备活着时候唯一见谥的人,二是诸葛亮曾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两点体现出什么?1.在刘备生前受宠2.说话有用3.军事谋略甚高。但是这几点不能体现法正的能力和地位在诸葛亮之上,首先,这句话是诸葛亮说的,诸葛亮不可能表达自己不如法正这个意思,而是表达在劝谏刘备的方面,法正更有话语权,第二,诸葛亮说法正也许可以劝得住,即使劝不住,也可以出谋划策,不至于倾危,但是这只能说明诸葛亮知道法正的话对刘备管用,而不是法正有多高明,另外法正谋略甚高,也许可以帮助刘备化险为夷!诸葛亮并不是说法正活着就一定劝得住,就一定能帮刘备赢得东征。也是无奈之下的叹息而已!而说庞统比诸葛亮强的,恐怕就在于诸葛亮介绍庞统的时候说庞统之才十倍于己了吧,除了这句话,从别的地方说比诸葛亮强的,都是猜想而已。如果这句话当真那就是小孩子了。

三,若法正,庞统在世,刘备会托孤给谁?

实际历史上刘备托孤给的是诸葛亮,李严。那么要是法正庞统不死,还会有诸葛亮李严什么事吗?我认为,诸葛亮是全才,执政领军样样精通,然而法正庞统相比于诸葛亮,治政的才能则毫无显露,庞统不能说没有,因为诸葛亮和鲁肃说他非百里之才,那意思就是千里万里之才,那么说明庞统也是有治政能力的,但是由于其半途夭折,我们不好判断,而法正最凸显地莫过于其奇计,连诸葛亮也佩服他的想法,不过不能曲解其中的意思,不是诸葛亮不善奇计,而是法正造诣更高,诸葛亮既然能和法正探讨这些,那么如果诸葛亮一窍不通还探讨个什么?而且诸葛亮的胸怀博大,处事谨慎,看的是蜀国的大局,他可以不在意法正一些事情上犯的错误,这是宰相之度,而法正却会为自己的私人恩怨,与人报复,引得旁人不满,这说明法正并不像诸葛亮那样会协调整个朝局的关系,而且气量狭小,怎能独自担当蜀国大业。庞统的地位,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庞统和诸葛亮之前就相识,而且两人并驾齐驱,时人认为是能力相当,来到刘备这里,庞统一直都是副于诸葛亮,所以庞统如果不死,反而地位有威胁的是法正,而不是诸葛亮,诸葛亮一直抓着政治,而庞统生前一直担任的是军事参谋,如果庞统不死,谋主应该是庞统,法正最多是个副谋主,之后的汉中之战的功劳可能会归于庞统名下,那么法正又何来的受宠如此。所以三人若长久一般,托孤主臣必然还是诸葛亮,而副臣则看刘备是怎么考虑的了,若是一内一外,则必为庞统,若一荆一益,则必为法正。也许刘备会托给很多人,也说不定。

历史人物 诸葛亮和法正谁的权利更大?法正在世就没诸葛亮的出头日

蜀国的谋士不止诸葛亮一人,但是各种原因导致诸葛亮成了最出名的那位,不过要是法正还在世的话可能就没诸葛亮的出头日了。法正是刘备身边第一谋士,计谋比诸葛亮和庞统都要高深许多,而且也是依靠法正让刘备前期打下了不错的基础,不然也不会有以后的蜀国还能成为三国鼎立中的一员。法正的死也是让刘备感到惋惜不已。

法正是刘备手下的一名重要谋士。原来在刘璋手下,但得不到重用。在一次和刘备交流后,觉得刘备是一个可以辅佐的明主,他建议刘备先取益州,然后凭借天府之国的天然优势成就大业。

公元214年,刘备攻占益州后人命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其实法正人品是不怎么样的,他在为人斤斤计较,锱铢必较,所以很多之前得罪了他的人,有的被杀有的被打,然而诸葛亮知道后不但不告状反而帮他说好话。诸葛亮说法正功劳很大,对于功劳大的人就应该让着点,没必要计较,本身法正又是制定法律的人。

在刘备率军围攻成都时,法正劝说刘璋献城投降,之后他又随刘备进取汉中,献奇计将曹魏名将夏侯渊斩首,击退曹操,为刘备占据西川、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法正足智多谋,长于以奇用兵,并屡建功勋,深受刘备、诸葛亮的信任与敬重。

刘备夺益州后,法正协助诸葛亮制订了蜀汉的第一部律法——《蜀科》,一举改变了刘璋时期蜀郡法纪松弛,政令紊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颓废局面。所以,与其说诸葛亮不敢惹法正,不如说他敬佩、欣赏、信赖法正。

法正功劳太大了,身居高位,而且智慧过人,丝毫不亚于诸葛亮,诸葛亮没有理由也没有实力得罪法正,要知道法正用了五六年的十年让刘备从一个小集团到拥有益州等十几个郡的势力,地盘人员都有扩张,法正在刘备那里几乎就和当时郭嘉在曹操那里一样,诸葛亮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是蠢。

其实诸葛亮不是不想收拾法正,只是力量不足,形势不允许,时机不成熟罢了!以法正飞扬跋扈、睚眦必报的性格和所作所为,刘备最终不可能托孤给他,甚至在其生前必然会除掉法正,因为他必须为扶不起的性格懦弱的刘禅扫除一切障碍。只是法正在220年就死去了,享年45岁,第二年221年刘备才称帝,所以诸葛亮才没有机会与法正争夺蜀汉的最高统治权,否则鹿死谁手还真是尚未可知!

正毕竟刚投靠过来,还立了大功,是四川人在刘备集团的代表人物,他过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其他四川人对刘备的看法。如果诸葛亮在这个时间处理了他,其他蜀人肯定会人人自危,对刘备集团的稳定性造成极大打击,也会对之后吸纳蜀地人才造成很大的困难。

刘备称王,法正高居尚书令,成为实际上的丞相(汉朝自武帝废丞相,以三公代之,三公位尊而无实权,皇帝通过尚书台决策政务,尚书令就是实际上的丞相,三公不加“录尚书事”者即为虚职,不能与闻政务),而诸葛亮依然是”军师将军,属左将军府事”,要知道此时刘备已经纳还了左将军官职,左将军府不过是一个留守机构,刘备的政权机构已经是汉中王府了。试问,这样爵高职显,风头正劲的法正,诸葛亮怎么敢惹。

相关参考

如没诸葛亮庞统法正刘备就是别人嘴里一道菜

...了,一直到晚年,在军事才能上面也是很菜的,要是没有诸葛亮、庞统、法正的帮助,刘备就是个渣!纵观刘备的征战史,在进入荆州归附刘表之前,刘备就像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N姓家奴,虽然打着恢复汉室的名号,四处招摇...

刘璋对张松和法正不薄,为何二人却要勾结刘备

  文/寂寞的红酒  张松和法正是汉末三国时期益州军阀刘璋的手下,一个是益州别驾,一个是代理军议校尉。两人的待遇虽然说不上位高权重,但也是职位不低,拿着刘璋的高工资,吃喝不愁,生活的非常舒坦。刘璋对两

庞统若不死还会有诸葛亮喝的汤

在三国演义这本书里面,曾说道,当今天下有一龙一风,得其一者可得天下。“龙”当然是指诸葛亮,“凤”则是庞统,然而诸葛亮和庞统两人都曾经是刘备的谋士,可是人们更多的是记住了诸葛亮,忽略了庞统。可是能够在三

庞统如果不死,刘备是否能一统天下

最好的情况是,诸葛亮/庞统中的一人留荆州,另一人在中央。到刘备进攻汉中,张飞很可能还要被抽调到汉中作战。然后明确一点,以孙权和吕蒙的战略短视(也称不上短视,如果他们只是想偏安一方的话),吕蒙偷袭荆州是

刘备为何派关羽反击曹军

三国时期的蜀国,是刘备一手创建起来的,刘备蜀汉依靠的就是“刘关张三结义”及赵云等人的兄弟伙核心集团,再加上所谓“仁义布四海”策略收买了人心,最终吸引到诸葛亮、庞统、法正等大批天下奇才人物加盟而建立的。

此人不死,蜀国就乱了,处死此人后,蜀国更乱

诸葛亮临终前说:此人不死,蜀国就乱了,处死此人后,蜀国更乱导语:历史上的诸葛亮可谓是神一样的存在,当年刘备还是一个落魄的将军,奉命驻扎在新野抵御曹操,求贤若渴的他以诚意打动了诸葛亮,请诸葛亮出山以后直

入蜀功臣法正

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给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奏章中,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政绩评价极高,认为诸葛亮治理蜀国时:“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达到

庞统用24个字告诫刘备,刘备却未听从,导致关羽惨死蜀国衰败

庞统虽然和诸葛亮齐名,但他的人生就没有诸葛亮那么幸运了。虽然有才华,但投奔孙权,因长相上的硬伤,被孙权冷落,毕竟有个周瑜在身边,孙权自然也就高傲了些。庞统心想,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那就改投刘皇叔吧

法正为什么可以善终

>法正>  就性格、智谋、能力,或者对集团的贡献类型而言,庞统和法正都很相像。>>  庞统(179—214),字士元,别号凤雏,荆州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人。年轻时,庞统被荆州著名的人物评论家司马徽誉

法正究竟有多牛

刘备的一生中,封侯的第一人是庞统,第二人是法正。庞统我们并不陌生,法正到底是何人物,能让刘备这么对待他,把他放在这么高的地位?法正,字孝直,早期在刘璋手下做事,一直没得到重用,几年时间也没晋升多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