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乘雲氣、騎日月、游乎四海之外,他眼中的道是啥樣的

Posted 文字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莊子乘雲氣、騎日月、游乎四海之外,他眼中的道是啥樣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莊子乘雲氣、騎日月、游乎四海之外,他眼中的道是啥樣的

莊子所處的春秋戰國時代,是歷史上著名的混亂時期,諸侯國間之競爭激烈而紛亂。
如此的背景,導致各國莫不積極延攬人才,而人才之選用,則皆以「政治實用」為取用之標準。
莊子之思想,皆以本歸自然之態度,去尋求人生真實的解脫與安身立命之法。如此反對「外求」與「人為造作」的思想體系,放諸在現實功利主義下的春秋戰國,實在難以被治國者選用。
然而,莊子在科學知識有限的時代中,竟然提出了不同於以往認知的宇宙觀,為現實人生帶來了完全不同的思路,亦提供了「在世為人」精神層面上的安定與滿足。
莊子的理論,雖然無法得到治國者之採用,然而其深奧的哲學思維,充滿寓言的論述方式,以及辯證的思考模式,都對後世影響深遠。
莊子的思想體系,與老子相同,二者皆以「道」為本體。萬物因「道」而生,因「道」而存,因「道」而周始循環。它,是宇宙一切事物的本源。莊子如此描述「道」:
這是莊子在《齊物論》中的一段話。他說到:所有事物的變化,就像有一個真正的主宰者掌控一樣,可是,我們卻看不到它的實體、它的形跡。
除了「真實存在」卻「不見其形」外,在《知北游》中,莊子又借孔子之言,這般形容了「道」——「道」是「物物者」,是造化萬物之「非物」。
這句話如何理解?
「道」不是一個「物」。它在天地初生之前,在未始有物之前,就真實存在;而既然先天下萬物而存在,自然就不能稱之為「物」,而僅能以「非物」來稱呼了。
另外,《大宗師》中,也有一段話,將「道」的本體,表述得相當清楚。下面玲瓏簡單地概括一下。
「道」是真實存在的;無為而沒有形體;它自己就是自己的根本,自古存在至今;它創生鬼神與天地;在太極之上而不算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算深;它的存在,先於天地卻算不上長久,早於上古卻不算老。
由此可以得知,莊子欲表達一個重要的概念——「道」,沒有人世間的價值觀念,因此不能用人為的時間性、空間性去形容,亦不能用高、深、久、老,諸如此類的人為價值觀去描述。
「道」,無形無象,卻真真實實存在,不以人為價值觀念的好惡、喜樂來影響萬物;萬物卻因循這個「道」,而生滅循環。
這就是「道」最重要的概念,也是它最重要的形象與本質。
如前所述,莊子的「道」,是一個「非物」。那麼,若借人類的語言文字,來描述、表達「道」,就絕對無法真實地傳達。
任何一種語言文字,都必然有其限制性,尤其對於抽象而超越個人經驗之物,要藉助語言文字傳達真實形象,都容易因為個人的人生經驗值有所差異,而產生不同面貌,形成如同「瞎子摸象」般的誤解。
實際物體尚且如此,更何況「道」。它無形無象,抽象、深奧而完全超越了眾人世俗的經驗。若使用人為語言文字來形容,只是誤導了真實的「道」,甚至更偏離了「道」而已,就是所謂「道可道,非常道」之理。
因此,「道」就具有了不可言說的特性。真實的「道」,只能借內省修行的功夫來體會、領悟。
莊子在《知北游》中的一個寓言故事,將「道」的不可言說性,描述得相當生動:
「知」往北方遊歷,到了玄水之濱,向「無為謂」詢問如何知道、安道、得道之方,「無為謂」卻不知道如何回答;因此,「知」又問了「狂屈」,「狂屈」卻忘了回答;最後「知」詢問了「黃帝」,才得到答案。
知因此對無為謂和狂屈有了疑惑,而黃帝卻是這麼回答的:
「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聖人行不言之教。」
在黃帝眼中,無為謂真正懂得「道」,狂屈近似「道」;黃帝自己與知,則不能近「道」。
因為,真正懂得「道」之人,是不以語言文字來描述「道」的;能夠將「道」清楚說出來的,就不是真知者了。
「道」,是如此深奧廣博,變化萬千,語言文字畢竟有限,又怎能將無限的「道」說明呢?老子也說「不說」,佛教也說「不說」,其理皆同。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這是莊子極其著名的言論。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窮的;若以有限的生命,去探究無窮的知識,那就勞形傷神了。
同理,語言文字是有限的,而「道」的狀態,卻是變化萬千、無邊無際的。以「有限」去言說「無限」,是不可能的。
莊子的這個說法,在佛教思維上,也同樣得見、同樣強調。所謂「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並非是因為固守傳承而不外傳心法,而是因為「有形有象」的方法,如語言、文字,可能會誤導真實智慧。
南北朝高僧釋僧肇,在其著名「般若無知論」中也提到:
「聖智幽微,深隱難測。無相無名,乃非言相之所得。」
般若聖智,是如此幽暗深邃,非常情常理所能臆度;既無形無相,也非世俗言語所能理解、描述。
再者,人類的語言文字,包含了太多人為價值觀念。
譬如什麼是美?什麼又叫做丑?在不同族群、不同時空里,就有了不同的標準。
什麼叫做「是」?什麼又是「非」?發生在不同人身上、不同立場上,又可能出現完全相反的標準。
到底什麼是「仁義」,什麼又叫做「是非」,該用什麼人的價值觀來分辨才是對的呢?要用人類自我價值的觀念,去描述沒有人世價值、公平給予萬物的「道」,這實在是太容易走向偏頗,甚至是誤入歧途了。
這就是「道」,不可以用語言文字多加敘述之理了。
莊子還特彆強調了「萬物齊一」。
《齊物論》中的論述,是讓人驚艷的。玲瓏在初始接觸、未予深究之時,看莊子的文字,著實是一頭霧水,摸不著其學說的脈絡方向,甚至覺得其中理論似乎前後矛盾。
然而,在深入探究,並且研讀了諸多學者之分析論述後,玲瓏實在對莊子的深奧智慧五體投地、佩服萬分。
《齊物論》其實是一種從「形而上」看世間萬物的宇宙觀。宇宙萬有,在現實有形有象的形態中,是不齊的,也是不平等的;它們擁有不同的形象、特質。而這些,是萬物承接了「道」之後的不同表象。
然而,在本質上,萬物卻是齊一的。
若以「形而下」來論說,宇宙萬物是不齊一的。然而,莊子的齊物理論,講述的並非是「形而下」的世間樣貌,而是就萬事萬物表現在「形而上」來論,所以「無物不然,無物不可」,因為回歸到「道」的本質,就沒有什麼叫做「不是」,沒有什麼叫做「不可以」了。
價值觀念,都成自於「我見」兩個字。所以,「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道路是人走出來的,萬物的名字是人們給予名稱叫出來的,「道」作用在人世間的萬事萬物上,就各自有了區別。
莊子畫像
然而,若脫離事物「形而下」的各種樣貌,回歸「形而上」的本質,一切都成了無形無象的能量。
所以,無論是細小的草莖,還是巨大的柱子;無論是醜陋的女人,還是美若天仙的西施,這些,在回歸「道」的本質來看,都是互通為一、沒有差別的。
正所謂「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以「形而上」的本質來看,萬物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以莊子的觀點來看,人世的價值、倫理,皆並非絕對的概念,似乎可以隨意崩解。世間萬物,在莊子眼中顯得何其薄弱!
畢竟所謂大、所謂小,所謂長壽、所謂夭折,都只是人世間所創造出來的相對觀念,甚至連「生」、「死」的藩籬,都能在這樣的概念下被瓦解。
生與死、可與不可、是與非,這些只是「道」作用於「形而下」,而形成的各種相對概念。只有真正回歸「道」本質,才是宇宙絕對不變的真理。
而一切事物,若能夠回歸原本面貌,就自然能到達乘雲氣、騎日月、游乎四海之外的莊子眼中,那「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了。

相关参考

莊子眼中的顏色

《莊子》中「五色」歸類,先秦諸子對色彩的解讀,體現出他們的哲思和對宇宙人生的把握。孔子曰「非禮勿視」,不符合禮制的不要看,主張以禮來規範色彩的使用,推崇的是「青、赤、黃、白、黑」五種正色;墨子用「墨」

莊子眼中的顏色

《莊子》中「五色」歸類,先秦諸子對色彩的解讀,體現出他們的哲思和對宇宙人生的把握。孔子曰「非禮勿視」,不符合禮制的不要看,主張以禮來規範色彩的使用,推崇的是「青、赤、黃、白、黑」五種正色;墨子用「墨」

神仙都长什么样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古人最初把神仙想象为一位肌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不食人间烟火,还可以乘

老红军眼中除了长征之外一生“最苦的时期”是何时

核心提示:在101岁的老红军伏全斌眼中,1947年挺进大别山是他一生中除了长征之外“最苦的时期”。挺进大别山纪念雕塑资料图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黎云,梅世雄,陈辉,王经国,刘永华,樊永强,原题:刘伯

來之不拒,去之不留,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莊子: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泉水乾涸了,魚兒被困在陸地上,用唾沫互相潤濕得以生存,卻不如從來都不曾相識,各自暢遊在江湖之中。莊子用魚兒相濡以沫的場景,形象的道出了人們

莊子妻死,莊子為何會鼓盆而歌

莊子,名周,字子休,戰國時宋國人。他和梁惠王、齊宣王是同時代的人,而較孟子稍晚。他一生視仕途為草芥,因而過得窮困潦倒,靠講學、釣魚、編草鞋維持生活。《莊子》一書是否都是莊子的著作,歷來有很多爭論。但無

朱元璋梳洗刑是啥

古代有著各式各样的酷刑,除了有名满清十大酷刑之外,其中严格治国的皇帝朱元璋,任内就流传著一项名为「梳洗之刑」的刑罚,它究竟是什么?为何让犯人一听瞬间绝望,近期就有历史专栏讨论这项话题。这项刑罚的残忍程

清末西方人眼中的北京城 塵土飛揚臭氣熏天

公元1151年金完顏亮在北京建都,直到1214年爲躲避蒙古的威脅而遷都開封,北京作爲金中都開啓了自己作爲封建王朝統治中心的開始。隨後在1215年金中都被蒙古騎兵佔領,改名燕京,蒙古人在佔領之後發揚了自

晚清第一美女長啥樣

慈禧太后是清帝國後期的掌門人,眾所周知慈禧太后是個寡婦,從27歲開始,一寡就是46年,真的挺不容易的。當時的晚清,雖然中國還處於極其落後的時代,但是世界上的新技術發展已經日新月異,照像技術做為當時歐洲

唐代的貴族女性,日常生活究竟是啥樣

相對中國歷史上的其他朝代而言,唐代的女性,尤其是上層女性,享有較大程度上的自由、地位和權利。她們的日常生活,引起很多人的遐想。我們可以跟隨「她」的視角,去看看一個唐代上層已婚婦女,在日常衣食住行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