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在母親去世後,曹操手中已無人質,為什麼不再次投奔劉備
Posted 百姓
篇首语: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徐庶在母親去世後,曹操手中已無人質,為什麼不再次投奔劉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徐庶在母親去世後,曹操手中已無人質,為什麼不再次投奔劉備
《三國志》里記載了徐庶之母被曹軍俘獲這件事。當時荊州牧劉表病死,繼承他地位的兒子劉琮自覺打不過曹操,準備投降。但先前投奔荊州的劉備不願意,率領自己的人馬往南方退卻,徐庶及家眷也在其中。
逃到當陽長坂坡時被曹軍追上,一番廝殺,劉備丟了妻兒,徐庶的母親也被曹軍抓了。為了保住母親,徐庶只得辭別劉備投了曹操。
《三國志》里沒說徐母后來如何了,自殺這種說法是《三國演義》里的藝術加工。
不過,就算徐母真像小說里那樣自殺而死,徐庶也不會再次投奔劉備,原因主要有三個。
其一、徐庶不願做反覆小人。
三國有很多謀士,但徐庶絕對是最特別的那一個。世上多的是「棄文從武」的人,徐庶卻是反其道而行之,棄武從文。
他出身寒門,本來是個俠客,幫人報仇被官府抓住,險些被肢解都沒招供,幸有朋友們相救才逃得一命。
此後徐庶的觀念發生了改變,不再逞勇鬥狠,放下槍棒拿起書本,一改自己平時的性子前去荊州求學。在此期間結識了諸葛亮,對其才華十分嘆服,後來才會在劉備面前大力舉薦。
但是,雖然已經是個文人了,徐庶骨子裡還有著當初的俠義心腸,性情耿直,不願做行事反覆的小人。既然離開了劉備,他就不會再回去。說得直接點,丟不起那臉。
其二、徐庶對曹操已經產生認同感。
《三國演義》把曹操描寫成一個白面奸雄,但真實的曹操是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治軍治國都很有一套。
統一北方之後,曹操在謀士們的建議下採取了一系列恢復經濟生產的措施,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安置流亡人口等等,使北方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社會趨於穩定,百姓安居樂業。
任何一個謀士,都能從中看出曹操的雄心,而徐庶看到、感受到的更多,也就自然而然地對曹操產生了認同感。
為什麼?因為他是寒門子弟,自小接觸的都是普通老百姓,他的立場也是百姓,那就不可避免的關注到百姓的生活。
對於徐庶來說,曹操是忠是奸是好是壞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讓老百姓過得更好!這不就是自己想像中的那種明主嗎?
但是,雖然徐庶見識過北方的安寧之後認同了曹操,但他之前投過劉備,心裡已有了舊主,表面上改換門庭,內心還有著莫名其妙的堅持。
於是徐庶在別人眼裡就變得很奇怪,既不積極主動地為曹操貢獻自己的力量,也不找機會逃回劉備身邊,渾水摸魚,得過且過。要不是他在劉備麾下有出色的表現,世人都要以為他是平庸之輩了。
其三、徐庶和劉備的關係實質上已經破裂。
不過,雖然徐庶還在內心守著對劉備的那一點忠誠,他也知道自己和劉備的關係實質上已經破裂,再也回不到從前。
長坂坡之敗,讓劉備經歷了人生中最大的狼狽,連老婆兒子都顧不上了,可想而知當時是種什麼狀況。
就在這個時候,徐庶說要走,投的還是敵人。孝道大過天,素有仁義之名的劉備不便阻止,但真的能夠心無芥蒂歡送他嗎?不可能。如果不是看在往日情分上,只怕砍了他的心都有。
因為無論出於什麼樣的原因,事實上這就是背叛,背叛總是讓人傷心氣憤。何況徐庶的離開必然動搖軍心,讓劉備的處境更難。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不會忘記雪中送炭的好朋友,更不會忘記雪上加霜的那個人。劉備的記性向來很好,徐庶要是再次投奔他,雖不至於拒絕,重用卻絕無可能。一次背叛,終身不用。
誰能保證,下一次面臨危機時,他不會又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再次背叛呢?也許就連徐庶自己都不敢保證。
這裡又有個忠和孝的問題,君主欣賞的是忠孝兩全之輩,那麼當忠、孝不能兩全時,君主希望臣子選擇什麼呢?肯定是忠,但徐庶選擇了孝。劉備能夠體諒卻不會再信任。
而且,就算劉備寬宏大量不計較這些,關羽、張飛等性格激烈的武將也不會再次接納他。
可以說劉備陣營的大門已經對徐庶關上了。徐庶也深知其中道理,不會再回去自討沒趣,他有自己的傲氣。
總之,從離開劉備的那一天起,徐庶就回不去了。這既是由徐庶的性格決定的,也是因為和劉備陣營的關係已經破裂。
相关参考
三国时期,有许多谋臣虎将。他们才能的存在,一是为自己谋未来求出路,二则是为了得明主青睐,平步青云,为主分忧。这样的人在三国时期其实并不少见,例如诸葛亮、关羽、程普等等。而今天要介绍的,也是一位谋士——
從秦始皇到溥儀一共誕生了400多位皇帝,這400多位皇帝的平均年齡只有四十歲左右。皇帝吃得飽穿得暖,不存在餓死、凍死的情況,即便有也是極小的概率事件。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皇帝」們的英年早逝呢?現在科
亞洲很多國家,如南韓、越南、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一直都有歡度春節的傳統,但偏偏只有日本沒有保持迎接農曆新年這一個傳統文化。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也是過春節的,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人的新年從中國的春節改成
亞洲很多國家,如南韓、越南、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一直都有歡度春節的傳統,但偏偏只有日本沒有保持迎接農曆新年這一個傳統文化。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也是過春節的,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人的新年從中國的春節改成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鼎盛的朝代之一,它主導著亞洲的經濟、軍事、政治和文化。據統計,在這一時期,依附明朝的進貢國100多個,這些小國家分佈在中亞、東南亞和南亞。那麼,強大的明帝國為何不吞併它的朝貢國,以擴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鼎盛的朝代之一,它主導著亞洲的經濟、軍事、政治和文化。據統計,在這一時期,依附明朝的進貢國100多個,這些小國家分佈在中亞、東南亞和南亞。那麼,強大的明帝國為何不吞併它的朝貢國,以擴
關羽失荊州後,孫權並沒有獲得整個荊州,曹魏依然佔有南陽、襄陽、江夏三地。因此諸葛亮可以從漢中順漢水而下,奪取上庸、新城,和東吳共同配合,奪取曹魏的襄陽和南陽,佔領一部分荊州土地。在佔領南陽後,北上佔領
在《水滸傳》中,王乾娘是一個非常底層的人物,但是嘴皮子比較碎,心貪,愛財,見錢眼開,甚至沒什麼道德底線,平日喜歡東拉西扯點閑碎,搬弄點左鄰右舍點是非,討得無聊中一些歡樂。,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卻成為街
在《水滸傳》中,王乾娘是一個非常底層的人物,但是嘴皮子比較碎,心貪,愛財,見錢眼開,甚至沒什麼道德底線,平日喜歡東拉西扯點閑碎,搬弄點左鄰右舍點是非,討得無聊中一些歡樂。,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卻成為街
土木堡之變,瓦剌首領也先為什麼不殺掉朱祁鎮,並一舉拿下北京?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大舉入侵明境,王振攛掇朱祁鎮親征。由於大太監王振的胡亂指揮,明軍在土木堡被瓦剌擊敗,二十萬明軍精銳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