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家書只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Posted 宰相

篇首语:同时赶两只兔,一只也捉不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千里家書只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千里家書只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春秋時期,晉文公為當上中原霸主,就四處討伐。當時,齊國和楚國比較強大,晉文公要想成為中原霸主就必須打敗齊、楚。正巧,這時楚國攻打宋國,宋國向晉文公求救,此時晉國已有了與齊、楚爭霸的條件,便準備救宋。
晉文公擴充隊伍,建立了三個軍,浩浩蕩蕩去救宋國。公元前632年,晉軍打下了歸附楚國的兩個小國——曹國和衛國,把兩國國君都俘虜了。
此時,楚成王本來並不想同晉文公交戰,聽到晉國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叫成得臣退兵。可是成得臣以為宋國遲早可以拿下來,不肯半途而廢。他派部將去對楚成王說:「我雖然不敢說一定打勝仗,也要拼一個死活。」
楚成王很不高興,只派了少量兵力歸成得臣指揮。
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晉軍,要他們釋放衛、曹兩國國君。晉文公卻暗地通知這兩國國君,答應恢復他們的君位,但是要他們先跟楚國斷交。曹、衛兩國按晉文公的意思辦了。
成得臣本想救這兩個國家,不料他們倒先來跟楚國絕交。這一來,氣得成得臣雙腳直跳,他嚷著說:「這分明是重耳這個老賊逼他們做的。」他立即下令,催動全軍趕到晉軍駐紮的地方去。
當初楚王曾經幫助過晉文公,晉文公曾在楚王面前答應過:如果兩國交戰,晉國情願退避三舍。所以,楚軍一進軍,晉文公立刻命令往後撤。履行曾許下「退避三舍」的諾言,主動後撤了90里,到了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才停下來。恰在這時,秦國、齊國援宋的軍隊,也先後到達,與晉軍會合一處,形成了晉方四國聯軍。
成得臣率領楚軍,一路追殺,眼見晉軍連退三舍,以為晉國帥將士卒都是貪生怕死之輩,越發趾高氣揚起來。楚國副將斗勃對成得臣說:「晉國的國君不願跟楚國打仗,一躲再躲。咱們應該及時退兵,一來保持了面子,二來也好向楚君交賬。如果執意與晉軍交戰,因小失大,可就不好說了。」成得臣哪裡肯聽,他驅兵直入,一下追到晉軍門外。
這時戰場形勢是:一邊是晉、齊、秦、宋四國軍隊,一邊是楚、陳、蔡、鄭、許五國軍隊,雙方齊集十多萬兵馬,準備決一勝負。
晉文公與各國盟軍統領,經過了周密的部署後,便同趙衰等大臣到有莘山上觀戰。剛開始,楚軍元帥成得臣驕傲自大,不把晉軍放在眼裡,見晉軍元帥先軫詐敗,就率領大軍,直撲晉軍,光軫且走且戰,到了伏兵的地方,晉軍、齊軍、秦軍、宋軍一齊殺出,把楚軍先後截成幾節,切斷了他們的歸路,大敗楚軍。
晉文公主動後撤了90里,表面上是吃虧,但是,實質上他佔了更大的便宜。他履行了曾許下「退避三舍」的諾言,博得了民眾的同情。最重要的是誘使楚軍尾追,為援兵的到來爭取了時間,從而取得最終的勝利。
清代康熙年間,當朝人稱「張宰相」的張英與一個姓葉的侍郎,兩家毗鄰而居,葉家重建屋子,將兩家公共的弄牆拆去並侵佔三尺,張家自然不服,引起爭端。張家立即發雞毛信給京城的張英,要求他出面干預,張英卻做詩一首:「千里家書只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老夫人看見這封家書,立即命人退後三尺築牆,而葉家深表敬意,也退後三尺。這樣兩家之間即由從前的三尺巷變成了六尺巷,被百姓傳為佳話。
老子曰:「不爭而善勝。」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古人還言:「宰相肚裡能撐船。」都是這個意思。因此,我們遇事不要斤斤計較,要忍讓、寬容,把心胸放寬些,這不但是人格涵養,也是一種處世哲學,這樣,看起來是吃虧,實是利己、積福。
漢代公孫弘年輕時家貧,後來成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儉樸,吃飯只有一個葷菜,睡覺只蓋普通棉被。就因為這樣,大臣汲黯向漢武帝參了一本,批評公孫弘位列三公,有相當可觀的俸祿,卻只蓋普通棉被,實質上是裝模作樣、沽名釣譽,目的是為了騙取儉樸清廉的美名。
漢武帝便問公孫弘:「汲黯所說的都是事實嗎?」公孫弘回答道:「汲黯說得一點沒錯。滿朝大臣中,他與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當著眾人的面指責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蓋棉被,生活水準和普通百姓一樣,確實是故意裝得清廉以沽名釣譽。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麼會聽到對我的這種批評呢?」漢武帝聽了公孫弘的這一番話,反倒覺得他為人謙讓,就更加尊重他了。
公孫弘面對汲黯的指責和漢武帝的詢問,一句也不辯解,並全都承認,這是何等的一種智慧呀!其實,汲黯指責他「使詐以沽名釣譽」,無論他如何辯解,旁觀者都已先入為主地認為他也許在繼續「使詐」。公孫弘深知這個指責的份量,採取了十分高明的一招,不作任何辯解,承認自己沽名釣譽。這其實表明自己至少「現在沒有使詐」。由於「現在沒有使詐」被指責者及旁觀者都認可了,也就減輕了罪名的份量。公孫弘的高明之處,還在於對指責自己的人大加讚揚,認為他是「忠心耿耿」。這樣一來,便給皇帝及同僚們這樣的印象:公孫弘確實是「宰相肚裡能撐船」。既然眾人有了這樣的心態,那麼公孫弘就用不著去辯解是不是沽名釣譽了,因為自己的行為不是什麼政治野心,對皇帝構不成威脅,對同僚構不成傷害,只是個人對清名的一種癖好,無傷大雅。
這就是寬容、謙讓的美德。凡事讓步,表面上看好像是吃虧,但事實上由此獲得的比失去的多。有句俗語說的好:「大人不計小人過。」即遇事不要與人斤斤計較,應該把便宜、方便讓給他人,這樣你與他人之間的矛盾就會減少,人際關係也會融洽了,這才是君子風範,君子的處世之道。在處世名著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之根基。」這也可以稱作是一句至理名言。
小陳大學剛畢業沒多久,就進入了一家出版社,在編輯部工作,他人活潑機靈,又十分熱心。同事們有事去找小陳,絕對沒二話,小陳的口頭禪是「吃虧就是佔便宜」。出版社的工作一般都是很忙的,老闆又不願增加人手,所以編輯部的人有時還要兼顧一些發行部、業務部的工作。其他的一些人多干一些活總是會提出抗議,怨聲載道的。只有小陳像旋轉不停的陀螺,卻總是樂呵呵的,指揮他做什麼事,他很快就會去做。
有時甚至讓他做一些搬書、裝書的力氣活兒,小陳也從來不抱怨,有同事悄悄對他說:「圖什麼呀?又不給加工資,你一個編輯,他這是拿你當苦力啊!」而小陳卻只是一笑:「吃虧就是佔便宜嘛!」同事們見他這樣,只好無奈地搖搖頭。
後來,老闆支使最多的人就是小陳,他像每個部門的臨時助手一樣,一時人手不夠,連員工都知道可以去叫小陳幫忙。取稿、跑印刷廠、郵寄、直銷……所有的業務流程,小陳全都參與做過。
漸漸地,小陳把整個出版社的運作狀況都熟悉了個遍,幾年之後,他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那些「吃虧」時鍛鍊出來的經驗,幫了他的大忙,他一上手運作,很快就投入了狀態。
因為還年輕,所以閱歷淺、經驗少,尚不是計較報酬高低的時候,要知道,這時候你人生的一切都是雛形,你不斷學習、開拓,才能讓你自己成長的更快。你做一件事,就是為自己累積一些人生的經驗。有機會多干一點活,對你來說不是什麼吃虧,而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
有些聰明人說希望在年輕時多經歷一些挫折磨難,因為還有再來一次的機會。多干一點,也證明你可以在另一個舞台上表現自己,讓你充分發現自己另外一方面的能力,也許你會從中找出更多的機會,你人生的道路也會更多一次選擇的機會。
也許很多員工都認為老闆是不公平的,但從另一個意義上來說,老闆使用一個員工也是一種投資,他指派你去多干一點活,也是在為你提供一次機會,是一種冒險。我們的人生也是一種投資,今天你投入的多,運作得當,將來你就收穫得多。如果你不肯投入,不願付出努力,你註定以後會一無所有。
無論對待哪個人,成功都是最公平的,它不管你吃虧沒吃虧,它只知道你付出,它不以金錢作為記量單位,你心智的成熟、人生閱歷的增長,在它那裡有完善科學的指數,它給你最公正的打分。但機會卻是調皮的,它願意光顧那些吃虧的人,他們的每一次努力都是在一步步地向機會邁進。
吃虧就是佔便宜,讓我們記住這句話,它將對我們以後的人生,有莫大的貢獻。即使是看起來是「吃虧」的事情,也可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反之,你若處處不想吃虧,處處都想賺便宜,就會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壞。若動輒生氣、發怒,將直接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而在生活當中,你遇事不忍讓,不願吃虧,往往是一件小事會變成一件大事,甚至還會造成流血事件,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要害怕吃虧,只要精通方圓處世的技巧,吃虧並不是壞事,吃虧是在為我們自己培植福德,成為佔大便宜的基石。

相关参考

揭秘秦始皇修建萬里長城背後真正動機?

秦始皇在北擊匈奴已取得大勝的情況下,為什麼沒有北伐到底?我想他更多的擔心還在國內。一旦北伐失敗,會給六國殘餘一個反撲的機會。所以,在匈奴下風之際,他沒有鼓勵將士一鼓作氣,踏破賀蘭山闕,而是退而守之,修

揭秘秦始皇修建萬里長城背後真正動機?

秦始皇在北擊匈奴已取得大勝的情況下,為什麼沒有北伐到底?我想他更多的擔心還在國內。一旦北伐失敗,會給六國殘餘一個反撲的機會。所以,在匈奴下風之際,他沒有鼓勵將士一鼓作氣,踏破賀蘭山闕,而是退而守之,修

天安門的六大祕密

中國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我們瞭望著兩千年前建造的萬里長城,心想著雄壯的兵馬俑;有形象生動的甲骨文,有龍飛鳳舞的狂草;有筆直端莊的正楷,有流暢連綿的行草;唐詩宋詞,各有千秋,都體現了中國的歷史是多麼

被誤讀了千年的歷史

提起秦始皇,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統一天下、修建萬里長城,再者就是焚書坑儒了。別看“焚書坑儒”四個字是連在一起的,但它實際表示的是兩件事情,而且這兩件事並不是同時發生的,然而始皇帝最令後人詬病的地方也就

蒙古國、土耳其、韓國爭搶匈奴歷史,中國該怎么辦

在古代,中原王朝的外部威脅主要來自北方草原。匈奴、鮮卑、突厥、契丹等游牧民族不斷南下劫掠物資,擄掠人口。中原王朝則修築萬里長城,不斷反擊。中國歷史就是一部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斗爭史。幾千年間,無數的游

蒙古國、土耳其、韓國爭搶匈奴歷史,中國該怎么辦

在古代,中原王朝的外部威脅主要來自北方草原。匈奴、鮮卑、突厥、契丹等游牧民族不斷南下劫掠物資,擄掠人口。中原王朝則修築萬里長城,不斷反擊。中國歷史就是一部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斗爭史。幾千年間,無數的游

錢鍾書只愛過楊絳一人

錢鍾書與楊絳,是一對著名文化人,也向被視為之死靡二的神仙眷侶。一生意和共住,恩愛逾常,白頭偕老,人間少匹。錢鍾書:「”最賢的妻,最才的女”錢楊姻緣,堪稱現實版的「”金木良緣”。「”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

錢鍾書只愛過楊絳一人

錢鍾書與楊絳,是一對著名文化人,也向被視為之死靡二的神仙眷侶。一生意和共住,恩愛逾常,白頭偕老,人間少匹。錢鍾書:「”最賢的妻,最才的女”錢楊姻緣,堪稱現實版的「”金木良緣”。「”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

《唐代詩詞300首大全集 》中卷(101—200篇 )

唐代:李白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望邊邑一作:望邊色)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唐代:杜甫岐王宅里尋常見

2000多年前的兩封家書,秦士兵絮絮叨叨,但充滿人性

家書,與家里人相互來往的信,往往包含着濃濃的親情,成為維系家人情感的一個載體。在特定條件下,家書具有特別的意義,甚至具有不菲史料價值。唐·杜甫《春望》詩雲「”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詩中描述的是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