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代的戰功處理與對戰行為稱法

Posted 家臣

篇首语:我们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本戰國時代的戰功處理與對戰行為稱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日本戰國時代的戰功處理與對戰行為稱法

?在戰國時代的日本,鐵炮尚未大規模普及並武裝大名軍隊之前,其交戰模式大同小異。開戰前,雙方互射弓箭即象徵著一場戰鬥的開始。
戰鬥的雙方在開戰伊始時,會各自派出一名射術精湛的武士高高射出一支箭矢越過對方隊列。隨後,雙方將領,武士頭目便互相大喝對方的姓名,尋找捉對射殺的機會。這種由來已久的交戰模式早在《平家物語》等很多日本史詩故事中都對著名武士間的對決有所記載,雖然其中很大部分內容都存在極大的誇張成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武士戰爭中,個人性的決鬥本身也是戰場上重要的組成部分。每一次戰鬥的背後,無論成敗與否,論功行賞都是雙方在戰後必不可少處理的環節,而戰國時代的戰功評定,也是一項繁瑣浩大的工作。
首實檢
在實際的對戰場合上,有時候很難判斷勝敗結果,不過若是敵方已經敗逃或是投降,就能確定己方勝利。作戰結束時大多會有勝利歡呼,一般來說類似於大河劇那樣大將帶頭歡呼,周圍士兵應聲附和的情景在實際上卻有所不同,獲勝方進行的活動也不盡相同,事實上這個勝利歡呼是以為中心進行的。
接著,凱旋歸來後也有許多細節,不過這仍是在軍師指示下進行。像是在敵方首級處理上也有規定,根據《出征日記》記載:
因此凱旋歸來時,若取得與自己同層級敵將首級,要掛放在馬鞍右方,若是大將等地位高的首級,則要掛放至馬鞍左方。事實上永祿三年(1560年),桶狹間之戰結束後,信長就將敵方總大將今川義元的首級掛放在馬鞍左方凱旋至清須城。另外,有時候歸來與首實檢的順序也會相互調換。即在特殊情況不得不在戰場上直接進行首實檢,那麼就會在首實檢後才。若是先歸來,就會在之後進行首實檢。
由於首實檢與之後的論功行賞有一定關聯,所以是很重要的一個儀式,而這儀式需要在軍師的帶領下進行。不過首實檢並非一一檢查每個取得的頭顱,而是將雜兵首級聚集在一起後,再由某位具備軍師身份的家臣仔細看過後即可。但如果是大將或重臣首級,一般來說就會很小心地處理,這是基於對死去的敵人的敬意。此外會因為等級不同,首級所放置的木桌大小也會不同。例如像大將等級的人,就會以高約48公分的四方型木桌放置首級,有時甚至連木桌的材料與厚度也都有一定規格。
完成首實檢的首級,有時候也會直接暴晒在外或送回敵方,不過大多都是直接就地掩埋,通常在古戰場附近都會有所謂的「戰人塚」墓地,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普遍存有「含冤而死的鬼魂會作祟」的觀念,所以會因害怕而為亡魂超度誦經,以各種方式去供養這些亡魂。
死者的身體其他遺骸會根據地位的高低進行甄別,若是雜兵或者農兵大部分會直接就地埋葬,不過有時並不特別將其土葬,而會直接暴屍荒野或沉入河底,湖中。前者稱為「林薨」,後者稱為「水薨」。戰敗者身上的武器,用具甚至衣物等都會遭到掠奪。
論功行賞
戰後最重要的當然是論功行賞,當時的家臣以及部將們因為戰功獲得主君認可,並因此增加俸祿,進而產生成就感。日文中有「一生懸命」的說法,即「一所懸命」表示由主君所賜予的「一所」,象徵著部將以及家臣為了獲得認可而拚命去達成主君的某項目標。
部將們之所以在戰場上拚命,主要是對戰是評價武者優劣的標準。同時需要讓其獲得等同於勇氣的賞賜。當然,如果由某人自己評價自己在戰場上的戰功,難免欠缺客觀,這時候就需要做出初步客觀的判定了。
當時也有名為「軍忠狀」的文書存在,這是拿來記錄自己在何時何地,哪次合戰,以及取得多少敵軍首級,還有自己的部下有多少人因此犧牲的書寫記錄,根據這些資料進行綜合判斷而論功行賞。
要想自己的戰功被他人承認,就必須成為率先出擊的最大功臣,一馬當先沖向敵軍陣營再以竹槍攻擊敵方,之後在論功行賞時,最先被主君點到的人就能獲得非常豐厚的報酬。不過也會因為實際情況不一,而有不是由率先出擊者成為最大功臣的事出現。比如永祿三年桶狹間之戰時,織田信長所認定的最大功臣,並非率先刺傷今川義元的服部小平太,也不是取下今川義元首級的毛利新介,而是在織田家中幾乎默默無聞,名為簗(zhù)田出羽守政綱的武士,因為此人正確地向信長報告了今川義元在桶狹間之戰期間的具體活動與方位。
當時信長非常清楚情報的價值,而不以槍術實力作為評價的好壞。另外,也不單單只以增加領地俸祿的方式來傳達主君的肯定之意,有時候戰國大名本人也會將與自己有關的物品拿來作為賞賜,主要有馬匹,刀劍,飾物……織田信長則會將所謂的名物茶具,作為一種獎勵。這也有「茶道御政道」的說法,也就是家臣們得到能夠舉辦茶會的許可,這是織田信長巧妙的論功行賞方式。
除此以外,有時候由於情況特殊,深入敵營展開對戰時,由手持長槍的足輕會從側面發起攻擊,所以有「橫槍入」(出自《謙信家記》)的記錄。而觀察槍戰勝敗的狀況稱為「槍色見」(出自《愚耳舊聽記》)。如有可能因此戰敗,則會說是「浮足立」(出自《播州佐用軍記》)。若是眼見就要落敗卻沒有撤退,繼續留在原地奮戰,就會形容這種勇敢舉動為「崩際的高名」(出自《小畠景憲家譜》)或是「崩口的高名」(出自《松原自休手錄》)。
當然,要是奮戰不懈讓己方軍隊有足夠時間撤離,這樣的對戰英姿稱為「殿樣」(出自《松鄰夜話》),此功勞也足以與「一番槍」戰功匹敵。在追擊戰中取得敵軍首級稱為「追討」「追落」(出自《愚耳舊聽記》),以追擊方式順利擊退敵軍為「追切」(出自《賀用鬪諍記》)。然而若是在戰場上連一個敵軍也無法擊殺,這是非常丟人的事,甚至有時出現反過來奪取己方取得的首級,這種行為被稱為「奪首」(出自《籾井日記》),所以就算是同一陣營也要特別小心。而《甲陽軍鑒》是將一番槍,一番首以及二番槍都當作是傑出的戰功行為,稱為「一番高名」。

相关参考

日本戰國第一美女,為什麽要在天守閣自殺

日本從1467年應仁之亂後進入戰國時代。戰國時代的日本幕府的命令幾乎不能執行,各大名在自己的領地建起獨立的“大名領國”。隨著大名領國的誕生,各地區自然形成的封建秩序開始制度化,在大名分散林立的基礎上建

第8集 宇喜多秀家終結日本戰國時代

這一期是《宇喜多の野望》最後一集,看宇喜多家如何從三足鼎立之勢轉變為一統天下。三足鼎立之勢宇喜多家主力大軍在九州島征戰,其它領地只是防禦。宇喜多家與伊達家的同盟期過了以後,宇喜多家沒有與其續盟了,宇喜

解密日本性史觀

16世紀的戰國時代,為了傳教來日本35年的葡萄牙傳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曾對日本人的性開放感到震驚。「男女混浴」、「女性失貞後也不會名譽掃地,依然可以結婚」、「有的女性竟然有過20次的墮胎經驗」、「日本

解密日本性史觀

16世紀的戰國時代,為了傳教來日本35年的葡萄牙傳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曾對日本人的性開放感到震驚。「男女混浴」、「女性失貞後也不會名譽掃地,依然可以結婚」、「有的女性竟然有過20次的墮胎經驗」、「日本

有可比性嗎

歷史上一般把1467年的應仁之亂作為日本戰國時代的開端,而將1568年織田信長征服京都作為其終結。但因為戰亂實際上並未結束,也有將其後的「安土·桃山時代」(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統治的時代)也包括進去,將

有可比性嗎

歷史上一般把1467年的應仁之亂作為日本戰國時代的開端,而將1568年織田信長征服京都作為其終結。但因為戰亂實際上並未結束,也有將其後的「安土·桃山時代」(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統治的時代)也包括進去,將

為什麽戰國時代被稱為“古今一大變革之會”

戰國時代,是“古今一大變革之會也”。由於生產技術的改良、城市商業的興起、封建制度的瓦解、戰爭形態的改變等因素,致使戰國時代群雄並起、逐鹿中原,開啟了一個光輝燦爛的歷史新頁。生產技術的改良周朝時,無論是

“千年一遇的美少女”層出不窮,爲什麼日本人喜歡給人取外號

今天我們聊一聊“爲什麼日本人喜歡給人取外號?”這個話題。衆所周知,日本人對於給別人取外號有一種“迷之執着”。早在日本的戰國時代,日本武將們崇拜武力和神鬼,紛紛給自己取上一個嚇人的外號,希望在開戰之前,

飽受誤解和忽略的戰國行政專家

作者:鄭渝川申不害的名字,對許多人而言未必熟悉。這位戰國時期的改革家,長期被歸於法家代表人物,相當關注“術”。為此,有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商鞅重“法”的說法。“術”很多時候被認為是君王秘而不

日本天皇的第一次大規模造反——“承久之亂”

眾所周知,日本天皇在幕府時代淪為武士的傀儡。但不是所有幕府時代的天皇都甘於忍受傀儡的地位,有幾位天皇就起來反抗幕府。這種天皇起兵反抗幕府的行為有一個可笑又可憐的專有名字——禦謀反。日本歷史上大規模的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