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世人皆知,為何長大後的孔融,老師從不提起

Posted 孝廉

篇首语: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孔融讓梨世人皆知,為何長大後的孔融,老師從不提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孔融讓梨世人皆知,為何長大後的孔融,老師從不提起

東漢末年名士孔融,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他的大名,中國歷史上,孔融一直是一個孝順的典範,他四歲的時候,便懂得主動讓好的梨子給長輩們吃,而孔融十三歲的時候,父親孔宙去世,孔融悲痛過度,竟然需要人攙扶,才能夠站立起來,為此州郡裡面都稱讚他的孝行。
《後漢書》:「年十三,喪父,哀悴過毀,扶而後起,州里歸其孝。」這樣出色的人物,為何老師卻從來不說他長大之後如何了呢?其實是因為不好說。
如果是對三國歷史感興趣的讀者,又或者閱讀過《三國演義》,心裏面都清楚孔融的下場,那就是被曹操所殺害。長大後的孔融在朝中做官,因為不滿曹操獨攬朝政,曾經多次和他對著干,曹操兒子曹丕娶了袁熙的妻子甄姬,孔融便趁機寫信給曹操: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了周公。來諷刺曹操的這種做法,這也導致曹操越來越厭惡孔融,因此在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多項罪名將孔融處死,並且誅殺了其全家。
以孝道著稱的孔融,在長大後對於孝順父母又有什麼看法呢?據《後漢書·孔融傳》載,孔融對禰衡說:「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莫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
孔融的意思是,父親和兒子有什麼情分可言呢?孩子只不過是夫妻情慾的一種附屬品而已了,而母親和孩子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嗎,只不過是儲物與容器之間的關係,當物品取出兩人同樣也就沒有任何的糾葛了。
孔融的這一番話可以說是石破驚天,能夠讓不少人感到震驚不已,別說古代了,孔融的這種說法即便是現代人也接受不了,這還是過去那個因為父親離世,而哭到昏厥不能自拔的孔融嗎?其實孔融的這段言辭,本意並非如此,歷史學界還專門將這段孔融討論孝道的故事叫做「孔融非孝」。
原來在東漢以及魏晉南北朝,做官主要還是以「舉孝廉」為主,除了廉潔以外,自然就是要看兒女對父母是否孝順了,然而很多做官心切的人,並沒有真正體現出對父母的愛戴,卻是流於形式,比如說專門給他們修築華麗的房子,但是從來不住在一起,就連去看望也懶得看望一下,只不過做做樣子罷了。晉朝的葛洪曾經寫下《抱朴子》來諷刺這種現象:「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
對於這種現象,孔融同樣是深痛惡絕,憤憤不平,他認為,這都是封建禮教過於強調僵化的「孝道」,而並非真心實意想要對待父母所導致的一種不正之風,因此氣憤之下,孔融才對禰衡說出了那樣的一番話。孔融的本意,實際上是對封建禮教孝道的非難和疑問,具有反封建禮法的積極意義,孔融非孝同時對魏晉玄學思想有較大的影響。
但是對於涉世未深的學生來說,這番話卻很難理解,以至於能歪曲誤解孔融的意思,因此老師自然不會將長大後孔融的言行,放在課堂上來討論了。

相关参考

孔融臨終前哀求曹操放過他兒子,9歲兒子卻說了8個字,成千古名句

孔融臨終前哀求曹操放過他兒子,9歲兒子卻說了8個字,成千古名句導語:孔融讓梨的故事想必我們都耳熟能詳,作爲大儒孔子的傳人,孔家的後人一直以嚴謹的家風聞名於天下。當年孔融的父親從外面帶回來一袋梨子,當時

孔融不過就是在家裏讓了個梨,爲何一下搞得天下聞名流芳千古

“孔融讓梨”的故事,最早記載在《後漢書》中,“(融)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後來通過歷代兒童啓蒙教材《三字經》的廣泛傳播,“孔融讓

为什么曹操一定要将名士孔融处死?

孔融无人不晓,“孔融让梨”的故事成为了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典范,孔融也因此给世人留下了品性善良、尊进兄长的形象。长大后的孔融在乱石中从政失败,以不孝、谋反之最被处死,给世人留下一个难解之谜:为何曹操欲

她們共同被流氓才子拋棄,不料卻生下11個兒女,長大後個個都很牛

相信提到郭沫若,很多人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在當時他在文學和古物方面都有著很高的成就,然而提起他的私生活方面讓大家都覺得十分不檢點,他不僅多次拋棄了自己的妻子,甚至還讓一對姐妹花為其自殺,在當時他也

她們共同被流氓才子拋棄,不料卻生下11個兒女,長大後個個都很牛

相信提到郭沫若,很多人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在當時他在文學和古物方面都有著很高的成就,然而提起他的私生活方面讓大家都覺得十分不檢點,他不僅多次拋棄了自己的妻子,甚至還讓一對姐妹花為其自殺,在當時他也

四岁让梨的孔融,十岁怎么样了

大家知道孔融,想必都是年少时读《三字经》的那句「”融四岁,能让梨”知道他的。之所以被后世广为人知,是因为当时年仅四岁的孔融被视为神童,小小年纪还有「”四岁让梨”的佳话广为流传,被世人交口称赞。孔融是东

你們孩子長大後會自盡,後怎樣

「早期比翼赴幽冥,不料中途失健翎。結髮糟糠貧賤慣,陷身囹圄死生輕。青春做伴多成鬼,白首同歸我負卿。天若有情天亦老,從來銀漢隔雙星。」這是楊憲益先生在愛妻戴乃迭去世之後寫下的一首緬懷詩。60年來他們形影

揭秘曹操为什么要杀孔融 曹操杀孔融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三字经》说:“融三岁,能让梨。”所以说孔融一直是谦虚的典范,而且他还敢于对曹操直谏。这样一个谦谦君子,为啥被曹操所杀?曹操为什么要杀孔融按照历史记载,孔融饱读诗书,为人刚正...

揭秘曹操为什么要杀孔融 曹操杀孔融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三字经》说:“融三岁,能让梨。”所以说孔融一直是谦虚的典范,而且他还敢于对曹操直谏。这样一个谦谦君子,为啥被曹操所杀?曹操为什么要杀孔融按照历史记载,孔融饱读诗书,为人刚正...

揭秘曹操为什么要杀孔融 曹操杀孔融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三字经》说:“融三岁,能让梨。”所以说孔融一直是谦虚的典范,而且他还敢于对曹操直谏。这样一个谦谦君子,为啥被曹操所杀?曹操为什么要杀孔融按照历史记载,孔融饱读诗书,为人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