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出现在什么时期
Posted 孔子
篇首语: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百家争鸣出现在什么时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百家争鸣出现在什么时期
百家争鸣是对先秦时期出现的各种学术流派相互争论、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各种思想主张并存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的总称。后世常常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来鼓励要允许有不同观点,不能禁锢人们的思想的意思。百家争鸣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用来描述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说相互争论的局面。当然百家只是虚指,不是正好有一百个人,而是泛指有很多流派。这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时期,虽然政治上四分五裂,但是文化上却百花齐放,涌现出像孔子、孟子、老子、墨子这样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怀揣着不同见解不同主张的人奔波在各国之间,去宣传推广自己的观点,合着双赢,君王以礼相待,给予高官厚禄,士子竭尽所能报答知遇之恩。不同意也没关系,道不同不相为谋,那就再换另一家了,只要自己有真才实学,肯定会得到赏识的。
后人之所以很羡慕那个时代,一定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君求贤如渴,臣必当誓死效力,君臣之间惺惺相惜,引为知己,这是一个文人士大夫最理想的时代,虽然有战争有杀戮,但这都能阻碍士子们周游历国,推荐自己和自己的学问。这是一个中国社会从来没有过的开放的时代,人人都可以发言,家家可以著书,人能尽其才。百家争鸣是后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不仅对中国,甚至整个东亚文化圈都有深刻影响,形成了迥异于西方文化的独具特色的东方体系。
百家争鸣时期的学术流派非常多,也非常复杂,各种学术门派之间也是互相攻击,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形成了非常活跃的文化大繁荣的开放局面,不管是哪个门派,都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百家争鸣的开端便是发源于儒家与墨家的争论,因为他们代表的利益不同,主张观点也就很大区别。但是无论哪种学派都不是完美的,都是有缺陷的,我们应该辩证地去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孔子是百家争鸣时期影响最大的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仁者,爱人,以人为本,与人为善,他是个杰出的教育家,但不是伟大的政治家,因为在春秋时期奴隶主阶层已经没落,礼乐崩坏,孔子痛心疾首却无能为力,只好主张人们回到周代去,但是那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孔子周游列国,却总是郁郁不得志,因为只要是个有作为的君主,都不可能接受孔子的那一套理论,反而是善于工程建造的墨家和主张严刑峻法的法家占了上风,因为他们的主张顺应了时代潮流,能够为诸侯称霸提供理论。
再比如西汉立国初期,人口凋敝,经济萧条,就需要用道家的无为而治,减少对百姓的干预,让人口和土地能够休养生息,国家迅速聚集很多财富,各种社会问题也出现了,就需要儒家的仁政来选拔人才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还要用法家的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还有农家主张以农为本,因为封建社会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农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同学说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春秋战国,争霸战争层出不穷,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想争当天下霸主,百姓苦不堪言。不过政治上的分裂,往往早就文化上的大发展,大繁荣。由于各国诸侯们都需要人才来辅佐他们实现称霸的梦想,所以对人才尤其是有真才实学的士子都给与很好的礼遇,像齐国的齐桓公就在宰相管仲的建议下设立稷下学宫,专门供各国才子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百家齐鸣的开放局面;燕国的燕昭王专门筑黄金台招揽各国人才,因此才吸引了著名将军乐毅前来投奔。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人员往来很畅通,基本没有什么障碍,那些有才华的各流派的人物终日不辞辛劳,周游列国,寻找欣赏他们能够让他们实现理想抱负的君主,孔子就曾带着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到处宣传他的儒家思想。而且,由于是诸侯纷争的分裂时代,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所以对思想学术的禁锢很小,各种不同观点的人都可以自由发表对天下大势的看法,好往往要著书立说,宣传自己。苏秦张仪这些人靠着一副能说会道的嘴巴就能搅得天下局势的转变,这大大鼓励了民间学术的发展以及一大批思想流派的涌现。只要能被诸侯赏识采纳,往往就是朝为布衣暮为宰相,荣华富贵就是只争朝夕的事情,这极大的促进了当时先进的地主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孔子所说的学而优则仕,就是对这一局面的客观描述。
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解放运动无疑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意义。首先就是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次大总结,通过各个流派流传下来的学术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中国人的思想文化的面貌,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在哪里,中国古代的各种文化除了外来的佛学思想,几乎都能从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百家争鸣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启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思想派别和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中包括: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李斯、商鞅;兵家:孙武、孙膑;名家:邓析、惠施;阴阳家:邹衍;纵横家:苏秦
春秋战国时期的特征有很多,文化上百家争鸣,社会动荡,诸侯争霸。在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各家各国都有自己的思想理念,按照自己心中所想的发展。出现了思想大解放,不再拘束于以前的思想。其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动荡、群雄纷争、百家争鸣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朝代,每个朝代也都曾出现过无数个皇帝,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朝代是秦国,那么您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最后一个朝代是哪个朝代吗?春秋战国
文|飞鱼说史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痈,诸侯曰頖宫。——《礼记·王制》西周的立国,经济基础仍为井田制。这种以周天子所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致使生产资料完全被「”国家”
一、高二历史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历史必修三知识整理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基础解读】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1、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原因及意义】希望对你有帮助1、原因: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1)经济根源:生产力发展出现多种经济基础并存局面.(2)政治状况: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
在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历史中,思想繁荣的现象往往出现在乱世时期,而一旦天下一统,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会选取不同的做法。比如以秦朝为例,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为了劝勉百姓农战,秦始皇甚
在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历史中,思想繁荣的现象往往出现在乱世时期,而一旦天下一统,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会选取不同的做法。比如以秦朝为例,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为了劝勉百姓农战,秦始皇甚
1.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历史必修三知识整理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基础解读】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1、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其中封建王朝占据一半江山,在众多王朝之中有一个朝代让很多人魂牵梦绕,依稀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诸子百家各尽风骚,那是时代越是中国古代文化最灿烂的时候,百家争鸣。而那个时候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