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体诗是谁创立的
Posted 齐国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骚体诗是谁创立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骚体诗是谁创立的
中国人称文学造旨高绝为"风骚"。这个"骚"指屈原的名作《离骚》,也指屈原创立的"骚体诗。"屈原一生力主改革以富国强兵。他以全部热情和宝贵的生命谱就了一曲忠贞爱国的悲壮乐章。他的高尚人格与杰出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光照两千多年,至今犹熠熠生辉。司马迁赞屈原及其艺术时说:"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我国大多数地区,人们都在端午节吃粽子,南方一些地区还有赛龙舟的习俗。传说,这些习俗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一一屈原。
屈原姓屈名平,"原"是他的字。公元前340年诞生在三峡附近的屈是(今湖北秭归县他是楚武王儿子瑕的后裔,和楚怀王是本家。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深得怀王信任,被任命为左徒,参与国家政令的起草和外交工作。
当时楚国正处在由盛转衰的时期。国内旧贵族骄横跋扈,政令难以推行;国外正是战国纷争打得不可开交的时侯,西方的秦国由于任用商鞅变法,国力最强,积极准备独霸天下。这时能与秦国抗衡的只有楚国和齐国。
屈原主张在外交上坚决推行联齐抗秦的"合纵"策略,在内政上任用贤能,限制贵族特权,改革政治,变法图强。这就是他的"美政"理想。怀王赞赏屈原的主张,派他出使齐国,签订了齐楚联盟。公元前318年,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在楚国郢都会盟,楚国当上了"约纵长"。在内政上,怀王密令屈原起草《宪令》,准备实行改革。
屈原的改革行动引起了以南后郑袖、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和上大夫上官靳尚为代表的旧贵族的恐慌,他们勾结起来进行疯狂的反击。一天,屈原正在书房专心致志地起草《宪令》,靳尚闯了进来。屈原马上机警地把书帛卷了起来。靳尚一边假惺惺地向屈原表示问侯,一边故作随便地把手伸向书帛。屈原一把按住书帛,严肃地警告:"上官大夫,请自重!"靳尚见自己的阴谋被识破,索性嬉皮笑脸地说:"都是自己人,看看何妨。"说着就要强行扯夺。屈原气得脸色煞白,朝靳尚胸脯用力一推,把他推了个趔趄,厉声斥责你这是干什么!"靳尚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掉了。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靳尚又和郑袖、子兰分头散布谣言,离间屈原和怀王的关系,说屈原起草的《宪令》内容连平民都知道;屈原还夸口这几年颁布的几条法令使楚国富强起来,全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别人根本做不到等等。怀王果然大怒,疏远了屈原,派他去作三闾大夫。
这时,秦国正准备攻打齐国,又担心楚国帮助齐国。得知屈原被逐的消息,认为是好机会,派张仪去游说怀王,以割让600里土地的条件破坏齐楚联盟。怀王果然与齐国绝交。并派宋遗去齐都把齐王骂了一顿。事后,楚派使臣去秦国接收土地,张仪却耍赖说当时答应的是割让6里土地,不是600里。怀王大怒,派兵攻打秦国,结果被秦军打得大败,死伤8万多人,不仅没报了仇,连汉中也丢掉了。由于楚背信弃义,其它国家也来攻打楚国。楚国内外交困,日益狼狈。屈原听到这些不幸的消息,写下了《国殇》来追悼为保卫国家而阵亡的将士,热情讴歌了烈士们勇武的形象和不屈的忠魂,身虽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内政外交上的失败,使得怀王稍稍醒过点味来,又召回屈原,派他第二次出使齐国。屈原到了齐国,充分发挥了论辩的才能和外交才干,说服了齐王重新建立了齐楚联盟。正当屈原满怀信心赶回楚国的时侯,怀王却再次受了张仪的骗,屈原的这番努力又成了镜花水月。
秦昭王继位以后,对楚国实行软硬兼施的政策,佯装与楚国和解,把汉中归还楚国,邀请怀王去武关会盟。怀王在压力和诱惑下,决定赴约。屈原攀车苦谏秦国是虎狼之国,不可轻信!"但怀王在子兰等人的诱惑下,不理睬屈原的规劝,终于去了秦国,被当做人质扣留,再也没有回来。
顷襄王即位后,任命子兰当令尹。屈原上疏指责子兰在怀王被扣这件事上的罪行,再次向顷襄王建议变法图强。但子兰把屈原的奏疏扣留,并断章取义地向顷襄王诬告屈原。顷襄王比他的老子更无能昏庸,竟一气之下把屈原流放到湘江流域。
应该说,屈原的悲剧是恶势力迫害造成的。但就他个人而言,他的愤世嫉俗的性格、冲动而直接的斗争方式、特别是他触及了王权王位这一敏感问题,也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他在政治上的不够成熟。这是屈原被逐的根原因。
在长达15年的流放生涯中,屈原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命运、人民的疾苦。他以诗做武器继续抗争。面对民生凋敝的现实,他发出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呼号;在《涉江》中写道:"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驰而不顾。"表明了面对严酷的现实仍要一往无前的决心,阐明了"余将董道而不豫兮"的坚定的政治立场。
公元前278年,62岁的屈原走到了人生旅途的尽头^这一年,秦国大将白起率兵攻占了楚国郢都。国家灭亡在即,屈原悲愤交加。他在茫茫无际的荒野上流浪着,面容憔悴,举步维艰。一个渔夫发现了他,上前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弄成这个样子?"屈原长长叹了口气,答道:卩这个世界到处是一片混浊。我要做一个干干净净的人,所以就被流放到这里来了。"渔夫想了想,又问:"到处是混浊,先生何不就跟着那些人一样行事呢?"屈原坚定地回答说,我是个洁白的人,宁愿举身赴江葬身鱼腹,也决不和那班臣同流合污!"于是,他作了一首《怀沙》,决心以身殉国:"定心广志,余何惧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就这样,肝肠断的屈原抱起一块石头;纵身跳入汩罗拉中。一颖忠贞的赤子之心、一个上下求索的灵魂终于和他热爱着祖国山河酿为^体一
人们听到这不幸的消息,纷纷驾舟打捞他攸尸体;担心他的尸体被鱼吃掉,又用糯米包成粽子丢到江里喂鱼。以后,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做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流传下来了。
屈原做为一个政治家是失败了。但在文学上,他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在长期的创作实践N,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创建了"楚辞"这一崭新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诗歌的四言或五言的固定格式,字数多少不定,句式延长,长短句师用,灵活变化,使诗前容量加大,思想感情更丰富酣畅,表现力更强。这一变化,直接促进了汉代的^"和后来的七言诗的产生。楚辞的第二个特点是多用"兮"字,并且使用位置多变,虽然它只是个虚字,但却是诗句的有机构成,耶以用来表达和加强感情色彩,调整和加强诗的节奏,增强了句子的整体和谐性。另外,屈还把犬量的楚地方言和"巫"文化的内容(如神话中的虬龙、鸾凤、香草、神怪及亩然现象等)引人作品,大大丰富了文学语言,对后世的创作启发很大。
屈原的诗流传到现在的有:《九歌》11篇,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9篇,包括《惜颂》、《涉江》、《哀郢》、《柚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另外还有单首的诗《招魂》、《天问》、《离骚》等二十儿篇。这些诗大部分是他流放时写成的。
爱国主义是屈原作品思想的主旋律。"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王舆之败绩",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人民贫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关注,讴歌为祖国的生存和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们,鞭挞内奸和蛀虫,对"美政"的追求等涌注在他的作品中,构成了屈原作品爱国思想的和声共鸣。
追求人格完美是屈原作品主题的另一侧面。在许多作品中,表现了自己追求纯洁和正义,追求人格独立和道德完美的心声。在《离骚》中他这样写道:"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以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明屈原注重修养,建设价值人生的观念。"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诗句又体现出他的人格力量。
在艺术风格上,他的作品呈现出积极和浪漫主义色彩。突出表现为诗中充满了奇妙瑰丽的想象,运用大胆的夸张手法创造出瑰奇雄伟、绚丽璀璨的理想世界。在恢宏奇丽的艺术境界中,作者的精神、思想得到酣畅的发挥,浓郁到喷薄欲出的程度,产生了惊心动魄的艺术魅力。这种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后来发展为与现实主义并驾齐驱的创作手段。唐代的诗仙李白就曾受到屈原的影响,创作出了大量的浪漫主义风格的传世之作。
《离骚》是屈原的一篇自叙情的抒情长诗,全诗373句,2490字。在这首诗中,主要记叙了自己政治生命的历程,从为富国强兵而进行改革,同旧贵族进行斗争,到改革失败后,又怎样不畏艰险继续前进的过程。整个作品涌动着作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嫉恶如仇的思想感情和追求光明理想的强烈愿望以及保持纯洁的心灵、刚强的性格、不屈的意志的斗争精神。可以说《离骚》是屈原创作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代表作。
屈原以他高超的才华,战斗的一生创作出的大量诗篇,大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宝库。人们常把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作品和《诗经》中的《国风》相提并论,称之为"风骚",成为夸赞文化造诣高妙的代名词。屈原虽然故去两千多年了,但他高尚的情操、正确的政治丰张和他那些不朽的诗篇却永垂青史,"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屈原定为国际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并进行纪念活动。这说明屈原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也是受世界人民景仰的伟大文化名人之一。我们为祖国有这样一位伟大诗人感到骄傲。
相关参考
请问木兰诗是什么朝代的?1、《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2、《木兰诗》简介《木兰诗》是一
纣王在女娲庙里写的诗是什么?新版的是四句诗:芙蓉帐里国色香,闭月羞花神魂荡。但得妖娆能举动,娶回长乐侍君王。中国哪些地方有女娲庙?秦安女娲庙 除女娲庙外,秦安县郑川乡邢泉村,又有娲乡神母宫。相传建于
中国最可怕的一首诗,周恩来写了一首包含中国所有省份的诗是哪首诗
周恩来写了一首包含中国所有省份的诗是哪首诗?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中国的第一首诗是哪首?《弹歌》(根据央视CCTV-9纪录片频道播出的《诗词中国》第一集中的介
核心提示:十大元帅中,有六位在毛主席之前去世,而毛主席亲自参加的,只有罗荣桓和陈毅两个人的葬礼。《七律·吊罗荣桓》这首七律也是毛主席惟一的一首严格意义上的悼念战友的诗。罗荣桓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历史,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他也许是知名度最高的清朝诗人之一了。纳兰性德是一个真正的官二代,父亲纳兰明珠是康熙朝的权臣,他本人饱读诗书文武全才,深受皇帝赏识,是康熙帝的一等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他也许是知名度最高的清朝诗人之一了。纳兰性德是一个真正的官二代,父亲纳兰明珠是康熙朝的权臣,他本人饱读诗书文武全才,深受皇帝赏识,是康熙帝的一等
清代一对夫妻的对诗,妻子诗是想批评不直说,丈夫诗借坡下驴更绝
千年文坛,从来不缺浪漫。只是与如今我们的浪漫不同,那时候的浪漫写在纸笺上,满满的纸短情长。这种浪漫发生在大诗人身上,是一首首流传千年的爱情经典,如李商隐写给夫人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苏轼的诗词在北宋时期影响有多大?苏辙有两句诗是这样说的: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大苏是谁?苏轼。大辽的文人见到大宋的学士,问的都是苏轼是否有新作问世。此言是否有点夸张?1元祐3年(1088年)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后来看到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诸多的烦恼,萌生了出家修行的念头,后来不顾父王的劝阻出家修行,最终在35岁的时候在菩...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后来看到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诸多的烦恼,萌生了出家修行的念头,后来不顾父王的劝阻出家修行,最终在35岁的时候在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