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是个什么样的人
Posted 诸侯
篇首语: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斯是个什么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斯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在我国历史上声名显赫,功绩卓著。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做菅理文书的小官,后来,随荀卿学习,拜苟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木、治胫M。在桊始皇统治期间,李斯以杰出的政治达见和本抵才能被任命为丞相。
一、不满现状,仓鼠之感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e,近人犬,数惊恐之。斯人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李斯少年时家境贫寒,但聪慧过人,好学不倦。成人后,因办事干练,被人举荐为看管粮仓的小吏。有一次,他看到吏舍厕所中的老鼠,吃的是肮脏的粪便,又经常受到人和狗的侵扰。李斯来到粮仓,却看到这里的老鼠吃的是堆积如山的谷粟,住着宽大的房舍,而且没有任何人来打扰,于是,心中顿然明白,感叹说:一个人有无出息就像这老鼠,在于能不能给自己找到一个优越的环境。胸怀大志的人要改变当前环境,就要靠努力奋斗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否则将会一无所有。李斯后来之所以会不择手段地残害自己身边的人,其目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卑贱命运!
于是,李斯拜荀况为师学习帝王之术,开始了他飞黄腾达的第一步。论文章和理论水平,李斯不如韩非《但李斯是现实主义的实用大师,与理想主义的理论大师韩非相比,李斯更适于当时的乱世。
《史记》记载了李斯辞别老师时的一番话:……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弛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故垢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营知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司马迁的记载不免带有文学的色彩,但这也足以揭露了李斯对名利追逐的思想。司马迁认为为人应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李斯则认为人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地位的卑贱,而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生活的贫困,一味强调利己主义,是不符合儒家仁义道德和道家清静无为的标准的。于是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欲望恶性膨胀的李斯。
苦于贫贱而贪恋富贵,是李斯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这种思想也是他人生之梦得以实现的动力,也是葬送他身家性命的祸根。一个人的世界观对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少年时期形成的世界观更是如此。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决定了所呈现的视野也会千姿百态。个人的奋斗,支持个人奋斗的理念,个人奋斗的方式和途径,就像西花园里的花朵…样,色彩缤纷,五颜六色。所以,儿时的经历很重要,人生所有的梦想都诞生于此,所有的努力和奋斗都于此汲取动力。李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无论他做的官多么小,也无论他的遭际多么无聊,发生在身边的事总能引起他的思考。也许这就是能人和凡人的区别。能人总是能够看到凡人眼里看不到的东西。
善于思考和观察的人总是对身边的世界十分敏感,一个在寻常人看来十分司空见惯的现象,在他们看来里面就可能隐藏着深奥的道理。即使再简单不过的事,也可能是生活哲学的体现,应该归纳和总结出来,作为人生的指导。
李斯总结的这套老鼠哲学,对他未来的人生追求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说,李斯离开楚国,西入秦国,后来做了始皇帝的丞相,以致最终被腰斩于咸阳市,都与这套老鼠哲学有很大的关系。
二、前赴秦国,施展才能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以闾阎历诸侯,人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由此可见,李斯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他助秦统一天下,结束了战国的乱世,解救黎民于悬壶,却又劝言焚书坑儒,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层。李斯就是这样个功过并重、矛盾重重的历史人物。
李斯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实现远大的抱负和志愿,主要原因在于他善于抓住机会,果断出击。春秋以来,周室中衰,国家分裂,到战国时期,更是战火不断,天下处于一个混乱的状态。秦国通过商鞅变法,逐步成长为诸侯强国,山东六国皆不能与之抗衡,经过战争的演变,强国自强,弱国自弱,所以到秦王A政时期,大有囊括天下之势。这种时代背景下,李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秦国,实在是一种明智之举。
李斯应该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人,他刚到秦国就遇到秦庄襄王去世,历来新君上任都要新选拔一批为新君所看中或信任的人才进入宫廷操理国事,这对李斯来说实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不过李斯进人秦国后,并没有直接面见皇上,而是先在吕不韦门下做舍人。
在得到了吕不韦的赏识后被任为郎官,李斯,才去晋见了秦王,并向秦王献计: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对秦国统一天下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大好时机,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个时机,那么想要统一天下就指日可待了。因此,秦王听了很高兴,不但采纳李斯的建议,而且还任李斯为长史,接着又拜为客卿,命其制定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策略和部署。遂又向秦王献策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这使各国的内部矛盾变得更加尖锐,加速了统一步伐的进程。
李斯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主要就体现在他入秦后由辅秦吞并天下,直至立国后所做出的诸多大事上。每一件都足以改变秦王朝的前途和命运,秦始皇稍有一念之失,都可以使历史重写。
公元前237年,秦国宗室贵族借口韩国水工郑国在秦搞间谍活动事件,要求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其中李斯也在内。这是个关键时期,刚到秦国谋得一官职并得到信任,就这么走了的话岂不功亏一篑?为了能够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限,李斯在被逐离秦途中,写了《谏逐客书》,劝秦王收回成命。在《谏逐客书》中,李斯举了大量的历料说明客卿辅秦之功,力陈逐客之失,劝秦王为成就统一大业,要不讲国别,不分地域,广集人才。秦王看了《谏逐客书》深受感动,立即取消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不久又提升了他当廷尉。如果李斯不在这关键时刻上书《谏逐客书》,那么在青史名册上就不会留下李斯的大名了。
《谏逐客书》为秦国留住了大量的人才。《史记·李斯列传》: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亦在逐中。正是由于在这种情况下,李斯才写了那篇传世名作《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一语中矢,道出逐客之误,等于是把武器借给了敌寇,把粮食送给了盗贼,减少自己的人民来增加敌人的力量。这其中蕴含的深刻政治意义,为秦统一六国起到了重要的主导作用。
《谏逐客书》充分地显示了李斯文学方面的天x、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超的斗争艺术,这为他在政治生涯上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因此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今人遗憾的是,斯手书已汛大多散失。
李斯重新受到秦i王政的重用后,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佐助秦王崴政制定了吞并六国,实现统一的策略和部署,并努力组织实施。结果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就先后灭了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秦朝建立后,李斯被封为丞相。他继续辅佐秦始皇,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屡建奇功。他建议秦始皇废除了造成诸侯分裂割据、长期混战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后增加到41郡),郡下设县、乡,归中央直接统辖,官吏由中央任免。在中央设三分、九卿,分职国家大事。这一整套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从根本上铲除了诸侯王国分裂割据的祸根,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这个制度在秦以后的封建社会里一直被沿用。
秦朝统一后,由于过去各诸侯国长期分裂割据,语言、文字都有很大的差异,这无论是对国家经济,还是文化都十分不利。于是李斯又向秦始皇提出统一文字的建议,并亲自主持这项工作,他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废除异体字,简化字形,整理部首,形成了笔画比较简单、形体较为规范,而且便于书写的小篆(也称秦篆和斯篆),作为标准文字。他还亲自用小篆书写了一部《仓颉篇》,作为范本,推行全国。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秦朝统一后,为使帝国版图得以拓宽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对此,李斯在《自罪书〉》中曾有自述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在他的出谋划策下,历三载而定百越。但对于秦始皇务战不休,欲攻匈奴的军事方针,李斯出于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的实际考虑,是否认轻兵深人的。实事证明,李斯的备胡利越之策,在当时是务实之举。其后,在李斯的积极匡扶下,大秦帝国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版图。疆域之广袤,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南至南海,人口达两千余万。不仅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那个时代,也是一个十分罕见的世界大国。比上世纪西方的亚历山大帝国还要大,而且亚历山大帝国只是昙花一现,而秦王朝建立的中华帝国却一矗立不坠!而秦王朝之所以能如此,大多都出自李斯之谋,李斯真可谓是秦王朝的第一功臣!
相关参考
韩非,也称韩非子(约公元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新郑],韩王室诸公子之一,《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
秦始皇最信任的谋士居然是个骗子,秦国走向毁灭真的因为背叛吗人是会变的,而人性不会。中国历史上最矛盾的人莫过于李斯,此人与韩非子是同窗,他协助秦始皇建立统一了秦王朝成为了不世之能臣,统一文字、度量衡,实
李斯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其实,李斯不仅是秦朝的一个功臣,他还对秦朝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大秦帝国的见证者,也是缔造者。虽然在千百年来,很多人评价李斯是个只知道贪恋爵禄的人,其实李斯对自己的定...
李斯是个天分很高的人,佐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彪炳千秋。不过再聪明的人只要贪图利益,往往也会受辱。即使如李斯这样的人,也会被人忽悠的无可无不可。故事是这样的:当时秦始皇刚死,赵高想让胡亥做皇帝,但是又害怕丞
赵高弑君夺位不得善终李斯死后,赵高名正言顺地当上了丞相,事无大小,都完全由他决断,几乎成了太上皇。羽翼已丰的他,渐渐不把胡亥放在眼中了。一天,赵高趁群臣朝贺之时,命人牵来一头鹿献给胡亥,说:“臣进献一
白族的龙头三弦,其形制奇特,音色圆润,常为白族民歌和说唱伴奏,深受白族人民喜爱。流行于剑川、鹤庆、洱源、大理、云龙和兰坪等地。传说洱海边住着一位白族老人,他有三个儿子,大郎贪财,二郎好吃懒做,三郎爱弹...
白族的龙头三弦,其形制奇特,音色圆润,常为白族民歌和说唱伴奏,深受白族人民喜爱。流行于剑川、鹤庆、洱源、大理、云龙和兰坪等地。传说洱海边住着一位白族老人,他有三个儿子,大郎贪财,二郎好吃懒做,三郎爱弹...
铁饭碗“铁饭碗”这个词,出自改革开放之初。当时的企业,多是国有。而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就是吃“大锅饭”。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工资是按年头涨,福利是按人头发。几乎每个企业,都
李斯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是个有趣又残忍的问题。纵观秦朝,实行商鞅变法后,律法严明。李斯的下场和商鞅一样,都不得善终。但是,他的死法,要比商鞅残忍得多。针对李斯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