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将入相的吴起为何不得善终

Posted 贵族

篇首语: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出将入相的吴起为何不得善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出将入相的吴起为何不得善终

历史上,吴起作为军事家与孙武齐名,后世论兵,莫不称孙吴;作为政治改革家,他与商鞅齐名。总之,吴起出可为将,入可为相,的确是古今中外历史上少见的一个全能型的人才。但是出将入相的吴起却不得善终,什么原因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出将入相的吴起不得善终的原因。

一、残忍刻薄,德行有亏。

吴起年轻的时候,家里比较富足,饶有资财,在外边求官没有结果,把家产也荡尽了。同乡邻里的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然后从卫国的东门逃跑了。他和母亲决别时,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说:‘我吴起不做卿相,绝不再回卫国。’于是就拜曾子为师。不久,他母亲死了,吴起最终还是没有回去奔丧。当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时,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吴起为了成名立业,便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当然,带兵打仗时的吴起却判若两人,他能做到廉洁不贪,待人公平,取得所有将士的欢心;但这绝不是他的真心,而是他收揽士心的一种策略和手段罢了。这一点并不能拯救他的生命。司马迁说过,吴起向魏武侯讲凭借地理形势的险要,不如给人民施以恩德的道理,然而一到楚国执政却因为刻薄、暴戾、少恩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可叹啊!

二、功高震主,备受猜忌。

吴起在鲁国为将,结果大败齐军。很快就有人看他不顺眼,千方百计地诋毁他,说他为了当上大将,不惜杀害自己的结发妻子;说他母亲死了,他也不回去奔丧,就连曾子都瞧不起他并和他断绝了师徒关系,这是个十足十的薄情寡义的家伙。甚至还把它上升到国际关系的高度,说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于是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在魏国,吴起同样建立了一番不朽的功业。悲剧也在重演,公叔出任国相,并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公叔便耍了个小小的手段,离间了魏武侯和吴起之间的关系,令其互不信任。吴起怕招来灾祸,只得离开魏国,随即投奔楚国。在楚国,由于楚悼王的鼎力支持,吴起如鱼得水,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收获巨大成功的同时,悲剧再次上演,而这一次,备受楚国贵族猜忌的吴起终究未能幸免,他被万箭穿心而死。

三、刚劲自喜,技逊一筹。

尽管吴起有着过人的军事才能,能征善战、运兵如神;也有着杰出的政治才干,经邦济国、无惧无畏,但他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刚劲自喜,就是自视很高,死要面子。这个弱点甚至被公叔的仆人所利用,成为驱逐吴起的利器。为赶跑吴起,公叔问计于他的仆人,仆人说:您可找机会先对武侯说:‘吴起是个贤能的人,而您的国土太小了,又和强大的秦国接壤,我私下担心吴起没有长期留在魏国的打算。’武侯就会说:‘那可怎么办呢?’您就趁机对武侯说:‘请用下嫁公主的办法试探他,如果吴起有长期留在魏国的心意,就一定会答应娶公主,如果没有长期留下来的心意,就一定会推辞。用这个办法能推断他的心志。’您找个机会请吴起一道回家,故意让公主发怒而当面鄙视您,吴起见公主这样蔑视您,那就一定不会娶公主了。当时,吴起见到公主如此地蔑视国相,果然婉言谢绝了魏武侯。作为一代兵家,居然无法识破仆人的诡计,这不仅是性格弱点所致,也是技逊一筹的体现。

四、间人骨肉,失去靠山。

吴起作为一个楚国的外诸侯国人,却跻身于楚国上层贵族之间,仅仅依靠楚悼王的信任,打击大贵族特权和利益,所遇到的阻力之大,反对之烈,是不言而喻的。吴起变法,旨在富国强兵。这就决定其变法的内容是消灭世卿世禄制,任用贤能。在变法中,吴起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皆甚苦之 ,还废除无用、无能的官职,剥夺王室贵族的威权,严重地打击了楚国大贵族既得的政治经济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楚之贵族皆欲害吴起,只是碍于楚悼王的威严和情面,才让吴起得以苟延残喘。他们时刻在等待着,等待着时机的到来。新法推行了一年,楚悼王死去。早已失去耐心的楚国贵戚大臣趁机作乱,即使在楚悼王的灵堂上,他们也不能放过吴起。失去靠山的吴起犹如一只过街老鼠,又如一只落水狗,仓惶地趴在楚悼王的尸体上,仍幻想着死了的楚悼王还能给予他庇护。然而那些愤怒的早已失去理智的贵族们已经不会给他寿终正寝的机会了,当即给了他一个万箭穿心的悲情下场。

相关参考

吴起为何能被评“出将入相”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将入相可以说是一个人才最高的评价了。也即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宰相,这是古代历史上比较推崇的人才水准。在唐朝之前,尤其是武则天设置武举人之前,文官和武官并没有严格的区分。而在春秋战

出将入相的吴起是一个怎样的人

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古人论及春秋战国时的兵家,通常将孙武、吴起并称。然而追溯两千多年来的兵书史籍,对孙武的赞颂有如汗牛充栋,而吴起却备受非议,甚至被视为古来不义之人的典型。吴起出仕鲁、魏、楚三国均

清初名臣苏克萨哈,为何不得善终

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幼年继位的他被顺治皇帝和孝庄太后指定了四大辅政大臣,在其亲政之前辅佐康熙帝处理朝政,这四个辅政大臣分别是鳌拜,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这其中有一个极为终于清廷的人,但是最后却惨死于错

古罗马皇帝为何总是不得善终

君士但丁一世,相信了解古罗马历史的朋友们对这个名字不会很陌生了,他是古罗马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君士但丁一世结束了戴克里先之后的内乱,重新统一了帝国,并且击退了蛮族的入侵,重新建立了君士但丁堡。他还

与范蠡齐名的谋士为勾践复国立下汗马功劳,为何最后不得善终?

与范蠡齐名的谋士为勾践复国立下汗马功劳,为何最后不得善终?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要说到当年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肯定津津乐道、耳熟能详,尤其是他身边的谋士范蠡更让人看成是智慧的象征,传言

为何曹操家的三代媳妇均不得善终

第一代媳妇:丁夫人非与曹操离异不可丁夫人是曹操的正室,自己没孩子,曹操与刘夫人生有一子:曹昂,是长子。刘夫人死得早,丁夫人便将曹昂抚为己子。一个自己没有子嗣的女人,一定会对抚养过来的孩子倾注自己最大限

为何曹操家中的女人们多不得善终

  三国是一个男性英雄的世界,从攻城拔寨的体力活,到运筹帷幄的脑力活,都是男性们在操作。在这幅宏伟绚烂的时代画卷旁边,会有一些无足轻重的花边、流苏,那就是女性们担当的角色。偶或一两个走入画图中心的女性

三国美女甄宓为何两嫁“豪门”却不得善终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自古至今,美女佳人从来都是风流才子、达官显贵争相追逐的目标。最终,或成就一段千古佳话,或留下一段凄凉传说,不一而论,较难把握。很显然,《三国演义》中的甄夫人就是这样的一...

三国美女甄宓为何两嫁“豪门”却不得善终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自古至今,美女佳人从来都是风流才子、达官显贵争相追逐的目标。最终,或成就一段千古佳话,或留下一段凄凉传说,不一而论,较难把握。很显然,《三国演义》中的甄夫人就是这样的一...

一朝天子一朝臣,奠定秦国霸业的5位相国,为何最终都不得善终

可以说秦孝公的即位,让秦国迎来了开挂的时节,各路英雄大批人才都纷纷前往秦国,为秦国的一统天下奠定的人才储备。也正是如此,秦国包括相国在内的大量军政官员,有不少人是来自于东方六国。其中最炙手可热的,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