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之争,为何楚国惨败

Posted 强者

篇首语: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强者之争,为何楚国惨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强者之争,为何楚国惨败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制霸,占领主导地位几乎是每个诸侯王梦寐以求的,但是纷争时代强者为尊,没有实力谈什么称雄争霸?当然不自量力者亦有之,如宋襄公。泓水之战楚军势力强盛,即便没有宋襄公的仁义,楚军想要获胜也并不难。面对晋国就不一样,势均力敌,弄不好就会两败俱伤。但是楚军的结果却是惨败?这是为什么呢?

战争并不是两军对垒那么简单,跟各个方面的因素都息息相关。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城濮进行了一场关键性决战。在晋文公的带领下国力复兴的晋国,出奇制胜赢了势如破竹的楚国,奠定了晋国百年霸权地位。

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这场强者之争的胜负呢?

首先从内部情况来看。

晋文公的御下能力要比楚成王出色。晋文公擅长收拢人心,继位后一系列的政策都是维稳民心,很快就站住了政权。随后对于处于对外关系,都非常谨慎,人才济济,出谋划策,上下一心,政治基础非常牢固。

反观楚国,君臣意见不一,楚成王心知晋国强大,不愿直面争锋,但是楚军统帅却非战不可,甚至不听君王劝诫。这里之所以不说是君王号令,主要在于楚成王退兵的意愿其实并不果决。犹犹豫豫,国君对一场战役的态度竟然是抱着侥幸心理,这也是导致楚军惨败的一大原因。

其次从外交手段上看。

晋文公很显然是长袖善舞型的。晋楚之间必有一争,但是晋却把自己的位子摆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晋军是打着救宋国的旗号伐楚的。按今天的说法就是,站在了舆论有利的一面。

本来楚国就被中原列国视作蛮夷,中原人民难免排外,如今还被人打到家门口,是可忍孰不可忍。晋国出征就是扛起捍卫中原列国颜面的大旗,有着如此光明正大的借口,晋国自然就趁机开始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也为晋文公后来称霸奠定了基础。

晋文公老谋深算,深知楚军强大,跟楚军并不直面相碰,而是利用楚国与齐、秦之间的矛盾,拉拢盟友,保存自己的实力。同时又接着实现退避三舍承诺的借口,一直示弱,一面诱敌深入,一面使自己处在占理的一方,从而获得政治上的主动。

而楚国这个时候孤军深入、后援难济,还陷入联盟瓦解的状态,即便如此了,统帅都没有清醒过来,刚愎自用,以为晋军畏惧,一味追击。

最后,从城濮之战的战略方针上看。

终于前期该铺垫好的都铺垫好了,晋军也不再退让了,两军在城濮交锋,大战一触即发。

这个时候就看出晋军先前铺垫的作用了。退避三舍让楚军轻敌,而且长途追击,楚军已经有些疲倦了,那么这个时候彼竭我盈,晋军占得先机。

城濮决战时,晋军依然选择避其锋芒的策略,先攻楚军右师,而后以佯装溃败诱敌深入,反击楚军左师,最后两翼尽师,楚军不得不匆忙收兵。

城濮之战,可以看出晋军战略严谨,战前指挥有方,前线配合有度,从一开始就如一支利箭,指哪儿打哪儿。而楚军明明察觉到晋军退却是以逸待劳,却仍然轻敌中计,决战之时,左右回援不及,指挥失当,被敌军各个击破,最终落得全面溃败的结局。在这场战役中,有两个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是晋文公,一个是楚成王。

尽管城濮之战有诸多以上的因素,但是这场战役中人的影响力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晋军一方的领袖,晋文公对待战争的态度是严谨的。多年的流亡生活让晋文公为人处世十分灵活,并不讲究虚无的面子,该退就退,该示弱就示弱。同时非常懂得知人善任,身边聚集了一批忠臣良将,上下一心,协同作战,对这场战争的胜利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而楚军这边,的确统帅尹子玉要为这场战争的惨败负责,骄傲轻敌,视战争如儿戏般随意,想打就打,刚愎自用成为了战事失利的祸根。

但是个人认为楚成王才是这场战争失利的主因。作为一个想要争霸的君主,不应该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这一点楚成王做到了,所以才会有知难而退的想法,但是对子玉的出战不坚决加以制止,处事轻率,首鼠两端。对待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竟然是抱着侥幸心理参战的,这将前线将士的生死置于何地?

从国家实力上看,晋楚都是十分强盛的国家,但是领导人的水平高低在影响城濮之战胜负上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也决定了此后百年的霸权地位该由谁占据。晋之胜利与楚之失败,都值得后人深思。

相关参考

楚汉之争刘邦为什么胜利 项羽为何兵败垓下

  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  刘邦为什么胜利  刘邦出身农户,在起义以前就是一个整日在街头巷尾厮

甲午惊世惨败实为李鸿章狠斗左宗棠的恶果

朋党之争,不仅是中国有史以来一个老生常谈的课题,同时世界史上也司空见惯。然而,奇怪的是,在晚清末年,中日两国同样有朋党之争,但却出现迥然不同的结局。这也成为中日两国的一盛一衰的标志,并最终决定了中日甲

战国末期,楚国难得中兴之兆却止于一女子

秦楚之争历来是史学家和文学家们都十分重视的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个过程中诸如《芈月传》、《项少龙传奇》等诸多电视剧也让普罗大众对这一历史时期充满好奇。然而,秦楚之争,最终以楚国失败告终,除了秦国人才辈出以

战国末期,楚国难得中兴之兆却止于一女子

秦楚之争历来是史学家和文学家们都十分重视的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个过程中诸如《芈月传》、《项少龙传奇》等诸多电视剧也让普罗大众对这一历史时期充满好奇。然而,秦楚之争,最终以楚国失败告终,除了秦国人才辈出以

关羽惨败荆州刘备为何不救

对于蜀汉政权来说,关羽失荆州是一个致命伤。它使得诸葛亮精心设计的《隆中对》战略规划未能实现,“兴复汉室”最终也成了泡影,蜀国因此一蹶不振。关于蜀汉在荆州战役中为何不发救兵的问题,《三国志》中没有记载,

刘备为何惨败夷陵之战

说起夷陵之战,世人皆知“先主征吴赏六军,陆逊营烧七百里”。这场战役看似是刘备与陆逊两个指挥官之间的斗智斗勇,实则他们中间还有一个女人对这场战争产生了诸多影响,剪不断,理还乱。这事还需从“刘备招亲”说起

老外:为何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

早在东汉初期,日本派使者来到洛阳进贡,并请求汉光武帝赏赐国名。光武帝经过思考,就赐了一个“倭国”的名字。《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然而,日本

三河惨败,湘军只损失6000人,为何胡林翼却说元气大伤

1857年5月,翼王石达开一言不合就外出单干,坐拥10余万劲旅却不顾林启容血书求援,九江被李续宾攻破,全城17000将士阵亡。接着,李续宾回到湖北短暂休整,而后挺进安徽,连克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前

赤壁之战时,曹操有四大顶级谋士,为何还会惨败

曹操手下有五大顶级谋士,分别是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可以说,正因为拥有这五大谋士,所以曹操才能击败董卓、吕布、袁绍、袁术、张绣等势力,进而一统北方。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四大

王安石变法毁于一旦, ”五路伐夏”为何惨败

宋神宗在北宋历史上,算是一位比较有理想的君主。他启用王安石变法。在经历十年的改革后,宋神宗趁西夏内部混乱发动对西夏的全面进攻。这场战争虽然过程上看起来宋军节节胜利,其实实际上是按西夏的计划一步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