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变法有多牛逼
Posted 楚王
篇首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吴起变法有多牛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起变法有多牛逼
公元前382年,吴起正式担任令尹后,楚国朝中一下子炸开了锅。
这小子,初来乍到(刚到楚国满一年),何德何能,大王竟给他封这么大的官。
面对满朝的流言蜚语,楚王不为所动,他郑重的告诉吴起:楚国的军政,就此托付给令尹您了。
吴起也毫不谦让,一上任,就雷厉风行的进行变法――史称“吴起变法”。
变法,其实就是改革,在战国时期颇为流行。之前的李俚,后来的商鞅,都进行过变法。和他们相比,“吴起变法”的内容最少,名气最小,时间最短,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不起眼的变法运动。
当然,他的变法也有显著的优点:见效最快。
其他人变法,少说花个三五年,更多的是十年八年甚至十几年。而且变来变去的,还不一定有效。
吴起变法从推行到见效花了多久?
一年!
是的,你没有看错,楚国在吴起变法的推动下,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脱胎换骨,强势崛起。
他是怎么做到的?这一点,我们只需看下具体的变法内容。
从吴起变法的资料来看,共分为四大总纲,另附有许多实施细节。鉴于本文篇幅有限,在这里我只用八个字简单概括。
打压贵族,整肃军队。
三毛钱的药同样能治病,简单并不代表就没效果。吴起的速成型变法,对当时的楚国,可算是对症下药。
在战国诸强中,楚国的君权最弱。很多贵族平时都逍遥法外,就算是楚王,有时也拿他们没办法。更严重的是,楚国还是历史上君主被弑几率最高的国家。比如楚悼王的老爸――楚声王,就被人稀里糊涂的给暗杀掉了(声王六年,盗杀声王)。
随便一个盗贼就敢杀国君吗?必然是楚国的贵族在暗中搞鬼。楚国历代国君,被各种暗杀活动搞得焦头烂额,特意立下一条法律:楚王死后,凡用兵器触碰到王尸的,一律处死,并罪及三族――不管是谁杀的我,只要对我亮过刀子,一律咔嚓。
这就是所谓的白色恐怖。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些楚国的贵族们。
吴起身处如此环境下,却毫不畏惧。他的变法工作一启动,很快就罢免了许多混饭吃的世袭贵族和官员们;不仅如此,即使有些人立过功,不在被免职的名单内,吴起也将他们的封地和俸禄一压再压。至于那些平日横行乡里,无法无天的败类,他同样快刀斩乱麻:直接全部发配到南海去搞扶贫!
(补充一句,这个发配南海不是指把他们扔到海里喂鲨鱼,而是指如今的广东、广西一带,在那时是人迹荒芜的偏远地区。)
这下楚国的权贵们没日子过了,碍于吴起武艺高强并且兼掌军队,他们只得跑到楚王那里去告状:“大王,如此下去,楚国必将大乱!”
楚悼王轻蔑的看着这些告状者,回答道:“这些都是寡人的主意,如何,你等有意见?”
“这……”权贵们这下都傻眼了。
出于对吴起工作的支持,楚王还特意唱了一出双簧:他下令,所有来告状的,不用追究爵位高低、官职大小,统统任由吴起发配。
好了,这下官位、钱财、土地都大量的腾出来了,吴起变法也进行到第二阶段:整肃军队。
不消说,这更是吴起的拿手绝活。
他将“魏武卒”的训练模式,在楚国进行大面积推广。由于他是令尹,不但管军队,还拥有任命权,因此训练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肯苦又听话的,重用;肯苦不听话的,待定;不肯苦但听话的,后勤;啥都不行的,打一顿,赶走。
以上就是吴起变法的核心内容,简单,方便,见效快。
战国时期的所有改革家,李俚也好,商鞅也罢,包括不算有名的申不害,所做的工作说到底都是为国家战争机器服务的。吴起变法既然已有成效,楚国军队也就跃跃欲试了。
楚国的最大敌人当然是强大的魏国。楚悼王见吴起变法初有成效,就迫不及待的想和魏国一较高下。
吴起听说大王想让自己领兵伐魏,赶紧婉言拒绝。他对楚王分析道:“如今三晋关系密切,楚国尚不具备以一敌三的能力;当务之急,是消除楚国东、南、西三方的威胁,然后等待三晋之间出现分歧。到那时,楚军无后顾之忧,只需一心向北,魏国可轻易打败。”
楚王听后深以为然,改变了伐魏的初衷,委任吴起执行上述战略构思。
吴起得令后,立即亲率五万楚军东进讨伐越国。
越国自从勾践过世后,状况是一代不如一代。他的子孙丢弃了先祖那份“卧薪尝胆”的精神,自以为有长江天堑,北可以挡齐国,西可以拦楚国,平时不整饬军备,只顾肆意享乐。
吴起大军开到长江岸边,越国毫无准备,被打得大败。只一战,就几乎把越国赖以生存的众多战船焚烧殆尽。越王见来势不妙,赶紧写信求和,答应向楚国称藩并献出大量的财物。吴起无意孤军深入,也见好就收,将矛头转向,对准了楚国南方的百越部落。
在此注明下,这个百越和上面的越国不是一个概念,是当时地处云南、广西一带的少数民族。玩过《仙剑奇侠传》的朋友应该知道,游戏里有个邪教叫做拜月教,地处苗疆――“百越”、“拜月”,呵呵,原来如此。
战国时期的所有改革家,李俚也好,商鞅也罢,包括不算有名的申不害,所做的工作说到底都是为国家战争机器服务的。吴起变法既然已有成效,楚国军队也就跃跃欲试了。
楚国的最大敌人当然是强大的魏国。楚悼王见吴起变法初有成效,就迫不及待的想和魏国一较高下。
吴起听说大王想让自己领兵伐魏,赶紧婉言拒绝。他对楚王分析道:“如今三晋关系密切,楚国尚不具备以一敌三的能力;当务之急,是消除楚国东、南、西三方的威胁,然后等待三晋之间出现分歧。到那时,楚军无后顾之忧,只需一心向北,魏国可轻易打败。”
楚王听后深以为然,改变了伐魏的初衷,委任吴起执行上述战略构思。
吴起得令后,立即亲率五万楚军东进讨伐越国。
越国自从勾践过世后,状况是一代不如一代。他的子孙丢弃了先祖那份“卧薪尝胆”的精神,自以为有长江天堑,北可以挡齐国,西可以拦楚国,平时不整饬军备,只顾肆意享乐。
吴起大军开到长江岸边,越国毫无准备,被打得大败。只一战,就几乎把越国赖以生存的众多战船焚烧殆尽。越王见来势不妙,赶紧写信求和,答应向楚国称藩并献出大量的财物。吴起无意孤军深入,也见好就收,将矛头转向,对准了楚国南方的百越部落。
在此注明下,这个百越和上面的越国不是一个概念,是当时地处云南、广西一带的少数民族。玩过《仙剑奇侠传》的朋友应该知道,游戏里有个邪教叫做拜月教,地处苗疆――“百越”、“拜月”,呵呵,原来如此。
相关参考
吴起变法的影响吴起变法,可以说是在战国时期诸列国中刮起一股改革风潮,也算是第一例使国家在变革中得到成长、变得富强的革命。那么单将吴起变法当做一例改革的话,吴起变法究竟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吴起变法的影
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哪个更早虽然两人的变法都是在战国初期,而且对各自王朝的发展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吴起的变法要早于李悝。吴起变法是在楚悼王当权时期,楚国是老牌大国,是战国七雄中重要的力量,但是楚国政
吴起变法时间一场革命,从发动到结局,都会历经一段时间。那么吴起变法时间具体是哪一年到哪一年?吴起变法时间历时多久?如果从按时间线索划分,吴起变法可以划分成几个时间段呢?翻阅典籍,一同去解析其中的答案吧
吴起变法的内容:公元前四世纪八十年代吴起变法,是楚国历史上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对楚国历史的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总结这一历史现象,一方面要弄清变法产生的背景,即楚国国情之所然,另一方面又要弄清既
吴起变法的影响:春秋战国之际,楚国开始出现封君,战国时期封君人数不断增加,封君制的兴起逐渐成为楚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楚国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传统观点多认为,封君制是“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
吴起变法的影响:春秋战国之际,楚国开始出现封君,战国时期封君人数不断增加,封君制的兴起逐渐成为楚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楚国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传统观点多认为,封君制是“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
李清照到底有多牛?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一個女子是否能算是頂級才女,是要看她能否比得上李清照分毫的。清代有位農家才女,名叫賀雙卿,本來名氣並不算太大,存世的作品也不算多,但她寫詞有個特點:愛用疊字,這就很
李悝的变法在战国时期帮了魏国很大的忙。他主张废除世袭的贵族特权,在用人上选贤举能,在经济上他实行尽地力,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魏国也一度崛起,李悝汇集各国刑法,加强封建社会的法制。公元前403年,韩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五代到北宋时期,当时天下大乱,稍微有点实力的人物,都纷纷登基称帝,一时间皇帝几乎成为很普通的“职业”。当时有一位牛人,三次被封王,兄弟九人都是镇守一方的军事名将,三个女儿皆被封为皇后
随着一份流传千古的表文《出师表》的问世,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正式拉开了帷幕。这一次北伐,诸葛亮进行了颇多的谋划,先是策反新城太守孟达,却被司马懿火速剿灭,而后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作为诱饵吸引曹魏主力,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