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弟子冉雍个人资料 冉雍的故事介绍
Posted 孔子
篇首语: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孔子弟子冉雍个人资料 冉雍的故事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孔子弟子冉雍个人资料 冉雍的故事介绍
孔子弟子冉雍
《论语注疏》记载到:“雍,(孔门)弟子,仲弓名,姓冉。”,孔子弟子冉雍,与冉耕、冉求都是在孔门十哲之列,世人称之为“一门三贤”。
冉雍画像
孔子弟子冉雍由于家庭是以游牧为生,加上父亲冉离是个品行不好的人,所以很是自卑。但是主张因材施教的孔子针对他的心理状况进行开导。于是孔子就鼓励他说:“用来犁地的牛生下小牛长着红色的毛、端正的角,就是不想把它作为祭祀山神的祭品。但是难道山神也会舍弃它吗?”在中国古代,供祭祀用的牲畜常用红色的牲畜,一般情况下不用耕牛,所以自然也不用犁地的牛产下的子。孔子这番言论的大致意思是,你的父亲虽然是个品行不好的人,但如果你自己很优秀,别人就不会在意你的出身地位低下而抛弃你。
根据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冉雍是孔子弟子里较早一批里边的。这样推算下来那么他成为宰相时也许还比较年轻。在当时仲弓得到季桓子的任命时,将自己要当宰相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并征求老师的意见。从这点就能看出好像仲弓是很开心的,比较乐意接受这个使命,而且有了长期为季氏家族服务的准备。
冉雍以前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做官时,他“居敬行简”,冉雍主要主张“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于是冉雍就辞去这一职,重新跟随孔子。
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是其“德行”科四大代表人物之一。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的极高评价。这是孔子对其他人从来没有过的最高评价。
冉雍的故事
冉雍是中国春秋末期鲁国陶人,字仲弓,是孔子的弟子,也是七十二贤之一,冉雍的故事的故事有哪些呢?
冉雍画像
其实,冉雍的身世并不好。他的父亲冉离是一位品行不好的人,但是他的继母公西氏是个非常知书达理且疼爱孩子的人。她听说孔子讲学,就把三个孩子送入孔子门下学习。在冉雍的故事有很多,都很有趣。
传闻因为父亲的品行不好,偷过东西,所以冉雍一直很自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而且同窗的小伙伴也会看不起他,甚至会欺负他。有时候他们还会觉得父亲是小偷,所以冉雍也会偷东西。孔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准备找一个恰当的时机,教育一下弟子们。有一天,大家外出游玩,看到一头毛色赤红,头角端正的小牛。弟子说老师曾经说过这样的小牛是要用来祭祀山神的。孔子故意说,他的血统不好,不能用。学生辩驳道血统不影响,因为不是用它父母来祭祀。孔子顺势说道,的确啊,人也一样。不能因为一个人父辈的品行原因,就怀疑甚至否定他的一切。弟子们知道孔子说的就是冉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逐渐接纳了冉雍,后来,冉雍也与其他弟子相处的很好。
在冉雍刚入孔子门下时,孔子问他有什么志向,他说愿意把尧舜这样的圣贤之道发扬光大。孔子甚是欣慰,觉得自己有人将自己的思想学说传下去了。作为孔子门下德行科的弟子,孔子称他“雍也可使南面。”即他是可以为官的人。
冉耕 冉雍 冉求
对孔子有研究的人,想必都知道,冉耕,冉雍,冉求都是孔子门下的得意门生。那么冉耕,冉雍和冉求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冉耕 冉雍 冉求
冉耕,春秋末年鲁国人,字伯牛。是孔子门下的弟子,为孔门“德行”科代表人物之一。
冉耕,春秋末年鲁国人,字仲弓。同为孔子弟子,也为“德行”科代表人物之一。
冉求,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有。人称“冉有”,与两位兄长一样,为孔门弟子,以政事见长。
其实,冉耕,冉雍,冉求三人是亲兄弟。他们的爸爸名叫冉离,家里很穷,以牧为业,人称“犁牛氏”。在《冉氏族普》中记载道:冉离娶了颜氏,生下长子冉耕,以及次子冉雍。在颜氏去世后,父亲冉离又娶了他们的后母公西氏,生下三子冉求。后来公西氏听说孔子设学堂教书,便让三个儿子去孔子那里拜师求学。
虽然是亲兄弟,但是三人的命运迥然不同。在孔门学习时,三人均颇受孔子赏识。大哥冉耕被大家公认为最像孔子,只是没有孔子那样博大精深,后来,年纪轻轻的,不幸染了重病,英年早逝,令人叹惋。而冉雍品行端正,为人憨厚,为孔门“德行”科的代表人物之一。孔子称赞他可以做南面王。冉求,素来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其擅长理财。与哥哥们不同的是,冉求虽身为孔子弟子但对孔子不是绝对的服从,他的思想中具有一定的改革精神。
冉求的父亲是冉雍吗
在《冉氏族谱》中这样记载,“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冉离娶了颜氏,生了长子冉耕、次子冉雍。后来颜氏死了,冉离有趣了公西氏,生下了冉求。所以这样就明朗了,冉雍不是冉求的父亲,而是冉求同父异母的哥哥。而且他们两个人,包括冉耕都是孔子的门生。而且冉耕,也就是伯牛,还有冉雍和冉求,都是孔门十哲之一,有“一门三贤”的美称。
冉求立像
冉雍在孔子的弟子中是以德行著称的,孔子对冉雍的评价是“雍也可使南面”,意思就是冉雍可以做一方的长官,古时候以坐北朝南为尊,所以一般官员都是面朝南而坐的。所以这是孔子从来都没有过的对弟子的最高的评价,可见孔子对冉雍德行的认可。孔子临死的时候说,要说贤德首先要讲的就是冉雍了,而且还超过别人很多。荀子在他的《儒效》中就把孔子和冉雍相提并论,这也是对冉雍的德行非常高的认可。
但是冉求在德行方面是不如冉雍的,但是冉求也非常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认识非常的清晰。而且冉求多才多艺,这一点也是受到孔子的认可的。而且孔子也认为冉求是有治世的才能的。冉求在跟随孔子的的时间里,受到孔子的教化,德行上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最难能可贵的是,冉求身上有有一种质疑的精神,并不是以孔子所说的是从。
相关参考
对于何为仁,孔子在回覆颜回及冉雍两人时,离别从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给出了具有必然普适性的谜底。当第三名门生司马牛再问这个问题时,孔子给出的谜底又不沟通,好多学者认为孔子给司马牛的回覆首要是针对司马牛小我
孔子弟子高柴高柴是孔子的坐下弟子,是齐国人。关于高柴这一人物,他很有政治才能。曾在20的时候就被子路派去当“费宰”,在孔子周游列国时曾担任管理刑狱一职。历史上的他更是一名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
原宪居鲁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之一,是七十二贤中的一位。当孔子在鲁国任司寇时,原宪是他的家宰,也就是管家。而等到孔子去世,原宪就在鲁国的一个小巷子住了下来,建的茅草屋有小又破却安贫乐道,所以“原宪居鲁”说的
冉雍(前522-?),字仲弓,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曹叔振铎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人称“犁牛氏”,受儒教祭祀。《冉氏族谱》称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颜
导读:卜商,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四十四岁。以文学著名,与孔子论《诗》,独阐精微,孔子赞曰:“商始可与言《诗》已矣。”在孔门弟子中,子夏不像颜回、曾参之辈恪守孔子之道,而是颇具独创精神和异端倾向。孔子
孔子与颜回的故事孔子是一代大儒,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与颜回是老乡,也是师生,孔子一生中据说有弟子三千,但是孔子却称颜回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言语之中处处表现出对颜回的喜爱,对颜回的评价非常的高,称其为“三
孔子的介绍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周游列国到了郑国与弟子走散了,孔子在城墙东门旁发呆,郑国有人对子贡说:「”东门边有个人,他的前额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产,不过自腰部以下和
顾雍(168-243),字元叹,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弱冠为合肥长,后转娄、曲阿、上虞,皆有治绩。孙权为会稽太守,不至郡,以雍为郡丞代行太守事,吏民归服。权为吴王,迁雍大理奉常,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后为丞相十九...
孔子与颜回的故事孔子是一代大儒,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与颜回是老乡,也是师生,孔子一生中据说有弟子三千,但是孔子却称颜回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言语之中处处表现出对颜回的喜爱,对颜回的评价非常的高,称其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