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象征孔子:竟是因政治失意而名扬四海
Posted 孔子
篇首语: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华文化的象征孔子:竟是因政治失意而名扬四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华文化的象征孔子:竟是因政治失意而名扬四海
2000多年来,孔子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舞台上一直闪烁着不朽的光芒!集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文化巨匠为一体的孔子,早已超越了历史的时空,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与骄傲!但是,孔子并非天生为文化教育而生,做官才是他人生的初衷与志向,“学而优则仕”也是孔子本人的人生坐标,只不过,孔子有政治家的智慧与方略,从政报国的运气与机遇却着实差了点,历史没有给孔子从政报国的机遇。也可以说是仕途的失意,逼迫孔子不得不转行专心从事文化教育事业,而后名扬四海,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因政治失意而名扬四海。
一:早期的孔子办教育不过是曲线救国、想进入政界而已。
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三寸(今1.9米以上,具体是4920px),臂力过人,且骑马射箭,样样精通。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当然孔子还喜欢喝酒、只是不耍酒疯而已!
早期的孔子一心想走仕途,想通过做官实现自己光宗耀祖的目的。当然,这对于知识分子来讲,是很普遍的想法。所以早年的孔子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可惜当时没有科举制,否则以孔子的学问,金榜题名估计不是什么难事。但此时的孔子人微言轻,其想法并没有引起当时权势阶层的注意,尽管孔子20多岁时也先后做过管理仓库和畜牧业的小官,史称“委吏”“乘田”。其实只是个普通的公务员而已!用孔子的话说是“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仅此而已!可见,此时的孔子做的不是官,是寂寞!在这段时光里,孔子虽然与牛羊田地为伴,但他始终在寻找着仕途大发展的机会。
当时的鲁国百家争鸣氛围非常浓厚,各种思想潮流激荡澎湃!孔子以自己的聪颖和勤奋很快就成为闻名乡里的知识分子,于是,孔子终于发现了新事业------教育。不能通过做官影响别人,就用教育(或者说是思想)来影响别人,进而达到曲线进入政坛的目的。人到中年、三十而立的孔子开始广收门徒,传道授业解惑!且门庭若市,学生众多,《史记B孔子世家》记载“弟子弥众、至远方来!莫不受业焉!可见,孔子收学生办教育当时还是很受欢迎的。不仅如此,教育让孔子小有名气,开始引起了权势人物的关注,在孔子40岁的时候,仕途之门悄悄的向孔子打开了。在孔子40-54岁间,曾先后担任中都宰(相对于现在的市长)、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和大司寇(相当于的政法委书记兼公安部长),并代理鲁相职务,孔子逐渐的走向了其政治生涯的巅峰。
二:孔子的确具备一定的从政智商。
在孔子逐步走向其政治生涯巅峰的进程中,屡次显示出政治家的智慧与方略。公元前517年,也就是孔子35岁那年,鲁国发生兵变,《史记・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师击(季)平子,平子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那么在这场严峻的政治斗争中,孔子在干什么呢?他是站在哪一立场上呢?具体从事了什么活动呢?史书没有记载,我们也无从知晓,只知道当时孔子在齐国。或许,这正是孔子的高明之处吧!明哲保身也好,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也罢!以孔子早期的经历看,他应该站在鲁昭公一边,毕竟,儿子出生时昭公曾送鱼庆贺,这点感恩之心圣人孔子应该有之。但这场政治斗争的结局却是昭公惨败,不得不往齐国避难!也许孔子早就看出了斗争双方的胜负,所以以“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从这点看:不亏是老子的学生,此举无异是保全了自己,为后来的崛起积蓄了力量。
公元前500年夏,鲁定公于齐国国君相会于夹谷,孔子奉命以礼仪专家身份随行。会见之后,齐国演出民间舞蹈助兴,深受君臣国礼思想熏陶的孔子当然不能忍受,当众斥之。齐国只好改演宫廷舞,但却表演既不严肃,孔子认为这样的舞蹈犯下“贫民轻视国君之罪”,并让武士把那些男女文艺工作者统统绑起来,砍掉手足,以维护鲁国国威。孔子果断、甚至不失残暴的手段让齐国大为震惊,不仅放弃了挟持鲁定公的打算,还主动将大片国土还给鲁国。这次事件使孔子的政治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公元前499年,孔子官至大司寇,代行鲁相之职,鲁国大治。也许,在他看来,政治上的得意或许比为人师表更具有诱惑力。孔子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作为一代名相名垂青史的机会。
三:历史并没有给孔子仕途的好运。
如果从仕途的角度来说,孔子的确生不逢时,年轻时才华横溢的孔子没有科举制度的眷顾,渊博的学识却无施展空间。孔子40岁之后才开始在仕途上真正起步,50岁以后才真正的有了治理国家的权位,但就是这样,历史依旧没有给孔子仕途的好运。公元前498年,也就是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本来叔孙氏和季孙氏为削弱家臣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但这一行动却遭到孟孙氏家臣的强烈抵制!后来堕三都的行动未能最终成功,但对强公室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孔子杰出的执政能力让齐国倍感威胁,于是为了挤走孔子,公元前497年春,齐国送了上120匹良马和80名女乐给鲁国诸侯。鲁国国君沉溺于此,多日不理朝政,不按时举行祭祀仪式,孔子只有唱着“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遏,可以死败”的歌来抒发心中的寥落。
相关参考
时代:孔子(前551-前479)-春秋孟子(前372-前289)-战国背景:仁在实践效用和境界层次上。孔子-理想博大而精深、切实而崇高,重视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等大论题。孟子-着眼现实的政治议题,极欲解
秦灭六国,天下一统> ■确立皇帝名号>>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各代秦王都礼贤下士、励精图治。由此,秦国渐渐具备了统一六国的经济、政治基础。而其他六国彼此倾轧,不能一心抗秦,更加速了秦统一天下的
孙膑与庞涓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对军事奇才同出一师,却又相杀相残,既让人倍感不解又让人心生叹惋。那么,孙膑与庞涓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孙膑与庞涓的友谊小船又是怎么打翻的呢?同拜一师,同出一门孙
孔子是韩国人?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中华文化的思想也是从很早的时候就诞生了,由于每个人与每个人的思想观念都不同,所
美味糖醋鲤鱼的由来,竟是源自于专诸的一场刺杀。今天的江南一带有一道脍炙人口的名菜叫作“糖醋鱼”,殊不知,这道菜曾经暗藏杀机,在春秋时期的一次著名暗杀事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暗杀的策划者,正是吴国公
导读:诸城大地从来人才辈出,不少传奇人物不但闪耀在诸城的历史上,更闪耀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在2500多年前的诸城大地上,就有一位奇特的人物,传说他能够听懂鸟语,并因此而获罪入狱,同样因为懂鸟语而被无罪
范仲淹 都说当上天为了关上一道门的时候一定会在另一个地方为你开一扇窗,古代许多文人对官场都有执着的向往和抱负,但往往不得意,但是也因此在文学上建造了一番天地。 宋朝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对于许多因
春秋时期虽然是一个礼乐崩坏的动荡时代,但同时也产生许多影响深远的圣人,其中以提出儒学的孔子先生最为出名。近年来关于学习孔子的文化热潮再一次掀起,让不少人重新对孔子这位圣人有了新的看法,他桃李满天下,弟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说起《三国演义》里的刘备,恐怕很多人的脑海里会先想到忠厚一词。这倒也是,不管是哪一版的电视
就在春秋时期,楚庄王北伐时借助着讨伐陆浑之戎的机会,在周王室的南郊附近展开了大型的阅兵仪式。这一件事被记录在《左传》之中,然而这一次的阅兵来着不善,不但是我们看出来了,当时的周定王也看出来了。为了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