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三戒是什么 孔子尊师事迹分享

Posted 孔子

篇首语: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孔子三戒是什么 孔子尊师事迹分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孔子三戒是什么 孔子尊师事迹分享

孔子三戒

孔子不仅是历史上的思想家、政冶家、教育家,而且对于养生还是有一套的。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不仅进生活质量差,而且还经常缺衣少药,人均寿命也很短,而孔老夫子却能享年72岁,在那个时代也算是长寿了。那么,孔子为什么能活这么大岁数呢?

孔子图像

追溯相关的《论语》记载,其中就有一篇关于养生的文章就是《三戒》。其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告诫君子不能做的三件事情,他们分别是: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在这里面,,孔子劝告人们在少年时期到老年时期的时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简单的从字面上来看,他提出来的“三戒”看似针对的人群是少年、青年、壮年、老年。但实质上这一理论对于身处补货之年的男性老说,更为重要一些。同时他也是在提醒大家要戒的东西往往是我们自己最喜欢,最在乎的东西。在年轻的时候认为爱情是最在乎的,可以为了爱情抛弃所有,甚至可以是生命。中年时期,认为最在乎的就是事业,为了名利而斗得你死我活。老年时期,金钱无疑是那些老人或半老人最在乎的东西。所以孔子在这里提出《三戒》就是让人们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善待自己,不要到老了才后悔。或许正是这样的原因,孔子才会比那时的人长寿。

孔子尊师

孔子是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创始人,孔子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例如,尊师重道。孔子经常教导弟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并不只是教导弟子而已,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着这句话。

孔子雕像

从前有一天,一名叫冕的大乐师来看孔子。孔子闻报后,就出来迎接他,乐师冕是一个盲人,孔子看见乐师后,态度立显肃敬,上前疾走几步,搀扶着乐师,防止乐师跌倒。当上台阶时,孔子恭敬的提醒着乐师,进房间后,孔子依旧恭敬地对乐师说:“老师,您脚下是席子,您请坐吧。”于是,孔子扶着乐师冕坐在了席子上,等大家都落座后,孔子恭恭敬敬的对乐师介绍:“老师,子贡在您的左边,前面是颜回,右面是子路。”一一道来,不厌其烦。待乐师走后,子贡问到孔子:“老师,您这样恭敬的待盲乐师,处处提醒,待乐师之道就要这样吗?”孔子说:“对,不仅是盲乐师,对一切盲人都要这样,更何况他是我们的老师呢。

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孔子尊师重道的好品质,也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孔子,尊敬老师,尊敬不只有在学校的老师,还有在生活中的老师。在待人处事上秉着学习的态度,恭敬有礼对待他人。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应当虚心请教他人,不耻下问,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都有我们值得学习和尊敬的地方。

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是个怎么样的人,历史上儒生都将孔子看作是极其伟大的圣人,对孔子的言行都极为推崇,就好比西方人信奉上帝那般信仰孔子。的确,孔子在各方面的成就之大足以被世人尊称一声圣人,然而其实孔子也是一个人,他也会有犯错,也有不足之处。

2010版《孔子》孔子剧照

孔子是历史上著名的伟大人物,在思想、教育等各方面的成就都无比巨大。他为实现政治理想坚持游历各国十余年,即使碰壁,即使多次差点丧命,他也不曾放弃他的政治理想,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个坚持、乐观、积极向上的人;他主张与人为善、热心助人的人生观,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热心的人。他曾拜师于与他学识相差不远的老子为师,多次不远千里问礼于老子,据传他还曾拜七岁儿童为师,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个热爱学习、虚心向学的人。

孔子优点无数,但其实他也有缺点。孔子不光彩的身世与少年时期上门去鲁国一贵族府上讨吃喝却被轰出府的受辱经历使他有了自卑感,而他的自卑感使得孔子在他爬上高位后用杀人的手段来巩固地位时变得专横、独断;从孔子问礼于老子后辞行时,老子赠给他的几句忠言中,也可以看出孔子喜好揭穿别人的缺点,为人有点自我的缺点;从历史记载中孔子繁复奢华的生活方式中可以看出孔子其实比较虚荣,比较看重别人对他的看法。

虽然孔子的缺点有不少,但是那掩盖不了他的优点、他的成就,总而言之,孔子担得起圣人这个尊称。

孔子的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年,即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79年,即鲁哀公十六年),名孔丘,字仲尼。庚戌年戊子月庚子日甲申时,孔子出生于春秋末期的鲁国陬邑,也就是当今的山东省曲阜市。他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集大成者,是儒家学派思想的始祖。孔子是从宋国逃出来的殷遗贵族的后裔,宋国夏邑是其祖籍,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市。

孔子雕像

孔子自小过着清贫的生活。三岁时,父亲就离开人世。母亲颜氏就带着他离开出生地尼山,来到阙里。生活拮据的他,做过许多工作来补贴家用。虽然经济上困难,但也抵挡不了孔子对求学的热情。孔子聪明早慧,对知识非常的渴求,经常去拜访各位名师,请他们指教,向他们学习。

17岁时,孔子的母亲颜氏离开人世。孔子多方打听才将父母亲合葬在一起。19岁时,给贵族担任职事,管理东西。不久,迎娶了亓官氏,后一年便有了第一个儿子孔鲤。23岁,孔子开始招收徒弟,在民间进行讲学,开设了私人讲学之风,提出了因材施教等教育方法。还到各国去周游讲学,推广“仁”“礼”的思想,传播教育文化,开创了儒家思想。除此之外,曾担任国家官职,与权贵斗争;虽然多次遭遇艰险,但还是有幸的存活下来。

晚年被接回鲁国,虽未得到重用,但在期间,他专心编著了《春秋》等书籍。73岁逝世,死后葬在了泗水。他多姿多彩的传奇一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孔子的著作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集大成者,是儒家学派思想的始祖。他把一生全投入到教育事业上,促使鲁国文化达到了巅峰。其主要著作为《春秋》,《诗》《书》《礼》《乐》《易》。

孔子著作

孔子出生在礼崩乐坏的鲁国,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从小勤奋好学,拜读多位名师门下,自身的学习勤奋加上后来的身体力行,周游列国,给他收获了不少知识、文化思想。感悟到各国的民俗风气,礼乐文化及政治制度,为他的著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期,孔子就著作了《春秋》,编写《诗》《书》,修订《礼》《乐》,序《易》。关于孔子著作的关系,在学术界有两种分歧。一方认为,他的著作都是与他有关系的;另一方则认为,除了《春秋》外,《诗》《书》《礼》《乐》《易》都与他没有关系。究竟哪一方的见解才是正确的,还值得我们深究。不管孔子与著作是否存在关系,但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孔子开创了私人学习风气,跟随他学习游历的学生不可胜数。流传至今最著名的儒家思想代表作《论语》,虽然由有他的学生整理出来,不是他本人的著作。但却与孔子本身有极大的关系。《论语》中包含这孔子的生平言行,小小的言语行为里蕴含无限的大智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论语》也不乏是孔子身体力行的著作。

相关参考

孔子典故分享 孔子老婆是谁

孔子典故孔子也并不是从刚出生就是圣人,他也是经历了一些磨难才会有今天的成就,才会成为我们伟大的圣人。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就要数他拜师的故事了。孔子拜师的典故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

孔子生平事迹简介 孔子是怎样在逆境中学习的

孔子幼年丧父,受尽磨难,却一直有慈母颜徵守护在身边,尽管环境困苦,母亲却一直都教导孔子要做一个心存理想、不断进取的人。母亲日夜为家务操劳,终因体力不支,病倒了。可是,就在母亲卧床休息的第四天,孔子就被

君子三立、四不、三樂、三德、三戒、三畏、三愆、三態、九思

君子觀念在中國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對之極爲重視。雖然,在人格塑造的理想中,儒家有聖人、賢人;道家有真人、至人、神人,究其境界均似高於君子,然而聖賢究竟不世出,真人、至人、神人尤其高遠而不易攀及,世間完

君子三立、四不、三樂、三德、三戒、三畏、三愆、三態、九思

君子觀念在中國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對之極爲重視。雖然,在人格塑造的理想中,儒家有聖人、賢人;道家有真人、至人、神人,究其境界均似高於君子,然而聖賢究竟不世出,真人、至人、神人尤其高遠而不易攀及,世間完

1分钟历史故事

孔子尊师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

孔子世家指的究竟是什么

孔子世家“孔子世家”指的并不是孔子的家族,《孔子世家》是一篇记载了圣人孔子的生平事迹与他一生所达到的成就的文章,文章中对孔子的记载极为详细,是一篇世人用于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章。孔子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

儒家创始人――孔子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事。  总结三代的礼制,整理了《书传》,上起唐尧虞舜,下至秦穆公,编定了他们的事迹,传说这些都是出自孔子之手。  古时《诗》有三千篇。孔子根

为何庄子中里面用了很多孔子故事

请问一下有人可以告诉我庄子内篇中为何会用到很多关于孔子的故事或是事迹?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还是说庄子其实也有某种程度上认同孔子?庄子书中有的地方轻薄儒家,痛骂孔子,如杂篇中的盗、渔夫等篇;但有的地方却

请问孔子的老师是谁啊

孔子的老师周大夫苌弘墓明万历碑重见天日河南报业网讯昨日下午,在偃师市山化乡化村,一通明朝万历四十三年(西元1615年)所立的周大夫苌弘苌弘是周朝著名政治家,生年无考,死于西元前492年,其事迹见于《左

美国历史书上出现的中国人,只有两人不是皇帝,一人是孔子

如果一个外国人出现在我们的历史书上,那他一定是在世界历史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同理,如果我们中国人出现在外国的历史课本当中,那也证明着,他们的事迹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在美国的历史教科书当中,出现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