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往事征文――家春秋

Posted 老太爷

篇首语: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国往事征文――家春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国往事征文――家春秋


春秋

民国往事征文――家春秋

熟悉中国近代文学都知道《家?春?秋》是巴金先生的名作,脍炙人口,当属传世经典。其实类似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民国时期,而且绝非空穴来风的杜撰,它就是那一时期的官僚富户家庭的真实写照。就巴金先生的出生而言恐怕有亲身经历的过程,也更有说服力。

这里讲述的也是类似这样的故事,当然这不是我所能经历的。除了年龄,还有就是那一时期的民俗生活对于我们这一代几乎陌生到不可琢磨,恐怕连联想的空间都没有。

偶然认识的黄教授,一个真正的学究老派,一手好字,满腹经纶,70岁出头,退休在家舞弄些书画打发时间。他在不经意间的转述的家庭往事令我吃惊和好奇,没有想到不过百余年时间,许多事情就在不久前发生,而追源却在历史的深处。于此拿出来回味一下这些民国往事,让大家也感触一下那时的民风和生活。因为涉及个人隐私和一些时弊,故此不详细介绍其人其事生平,权当故事听之。

黄教授祖籍安徽黔县,世代经商,在民国时期是江南一带颇有名气的徽商领袖。后举家迁至江西九江,在那一带是名门望族。我去过九江并在那里见过黄教授家的祖业所在地,有意思的是在那一块地方的原住民但凡过80岁的人都认识黄教授,都称他“幺少爷”。我讶异这么多年还能够认识真的不简单。黄教授哈哈笑道:一来我太像家父,一个模子刻出来一般。二来,毕竟在这里出生长大,有空就会来走一走,和老人聊聊家常。。。。。

那是一条商业街,坐落在市中心地带,是当地历史最久的商业中心。基本老房子全都是黄家当年的店铺和茶庄,如今已经拆的差不多了。令人惊讶的是居然在赫赫有名庐山上还有黄家的别墅和产业。如今那别墅早已作为国营的宾馆好多年了,据说已经作为文物单位保护起来了,因为住过许多名人。

其实黄家将家安在九江是出于两个原因:其一,这里风水非常好,依山伴水,临长江,依鄱阳湖,居庐山。那时的商家对风水都非常看重,被视为商道的“地利”。其二,九江是当时内陆最大的航运码头之一。可以将江西,湖北,安徽,浙江等地的土特产如陶瓷,茶叶,丝绸,徽墨等汇集交流或再由陆路转运南下至广州和香港。一通百达,融会贯通,可谓商家必争之地。在安徽黔县老家,黄家仍旧有房产和商铺,当然其命运和九江的产业一样在解放后一并充了公。

谈到此,黄教授倒是淡定从容。他不遗憾这偌大的家业因一夜变革而化成流水,如过眼云烟。天命难违,一切都要随缘才好。黄教授没有因为家境的富裕而享过几天福,相反为了这顶帽子倒是颠沛流离了许多年。

谈到家庭,黄教授有些迟疑。后来才知道涉及到一些家丑,不便向外人表述。

黄家老太爷有三房妻妾。黄教授属于二房的,兄弟姊妹排行最小,都叫他“幺少爷”。虽为商贾之家,家教却非常严格。凡家庭成员都必须按古制行礼和遵守家规。站要笔直且谦恭,坐要挺胸盘膝,走要稳步轻落地。见长辈必须躬身行礼口中称谓恭敬,连吃饭都要按长幼落座,起筷的顺序都不可以错。三岁就要进家族私塾就读,先生不论是谁只要犯错就要掌手。因为老太爷尊师重教,故各房子嗣受责罚连告状都没有人敢。月底,父亲及各房太太还要对孩子们进行考核。优秀者会获得出外游玩的奖励(就是和老太爷到各地巡店),而不用功的则会被禁足,连房门都不让出。如果连续两个月不用功,背写不出指定的文章,这个房的月用钱就要被扣除。所以各房太太都不会偏袒不用功的孩子,相反教育都严苛。

黄教授感慨道:老爷子对于教育的良苦用心其实是给后辈最大的财富。家族兄弟姊妹没有几个是没有文化的,即便再如何变革,生存是没有问题的。古文底子和学习的好习惯就是在那时留下的。

长房为妻,内务基本由长房太太执掌,每月的用钱和衣物等都有长房发放。长房有两个儿子,大的后来因吸食鸦片而早逝。其实老太爷也抽鸦片,那时的富家都普遍有这个嗜好,甚至会作为招待贵客用之。除了彰显地位以外,就是那时的风气如此。后来看儿子因此殒命,老太爷发狠戒掉了,并立下家规:黄家人永远不许碰这个,否则就扫地出门。大房老二是做学问的大家,解放后在北京某大学讲学,我唯一了解就是看过他写的一本《安徽黔县文化追源》,至此方知道那地方在中国历史中如此显赫,而书中的黄家老宅图片居然不亚于“乔家大院”的深邃和庞大。

黄教授所在的二房人丁较旺,有两子两女。长女是燕京大学毕业,后与一位南下干部结为连理,一生都奉献与教育事业。黄教授提到这个姐和姐夫,感触良多。如果不是当初姐夫的帮扶,恐怕兄弟几个连大学都念不了,即便如此也免不了下放七年的命运。二哥是飞机制造工程师,和以上几个都没有呆在九江。只有一个做医生的小姐姐与黄教授一起生活在这个风景美丽的南方水乡之城。

说到三房,黄教授有些避讳。总道家中丑事无需过多的表述。后来才知道,解放后几年三房就带着两个孩子改了嫁,虽然依旧生活在这个城市,可是来往已经很淡了。直到前几年老太太百年,三个房的子嗣才化解了前世的嫌隙,又欢聚一堂。

故事说到这里,我们心中都有同一种感触,就是那时代的家庭永远在纷繁复杂的背景中纠葛。其实脉络是一致的,因为我们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痕迹,但毕竟这一切与经历者相比感触却差之千里。至此,我仅仅将黄教授的家庭搭了一个框架,权当“家”的启示,而“春秋”二字却已经极难表述,因为历史也因为时弊,我只好提点一二,让大家大概了解一二,至少对这个民国时期显赫一时的商贾之家能够尽量清晰的展示出来。

黄家的生意在民国早期做的不可谓不大。大江南北到处有分号,甚至在广州和香港也开有分店。主要经营丝绸,布匹,茶叶,陶瓷,徽墨,端砚,粮食还有当铺等。那时黄教授还非常小,懵懂年纪唯一能够记起的是家里房宅的硕大,人丁的众多。每日的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基本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有客人时,孩子和女眷是不能上席面的,一般是在后院厅堂吃饭或由佣人送到各房屋里。那时基本上都还保持了穿清服的习惯,后来长房二少爷留学回来才慢慢改变了穿着的主流。老太爷经常外出经商,接受外界思想较多,所以比较开化些,也经常西装革履的进出。女人们也由对襟服改穿旗袍,小姐里在外读书的也有穿学生装或西服礼裙的,这在那时真的算是轰动一时,为此家里还特意养了会做旗袍的裁缝。谈到“裹足”,老太爷极不主张裹足,他认为女人读西学就必须放足,并且这也是响应当时女性解放之风。除了大房和二房外,连三房都不曾受这个罪。膝下女孩都没有经历此痛苦的过程。

对于那时富户人家的孩子生活自然是不用愁的,老太爷对子嗣的要求却是出奇的严苛。成年的男丁必须到柜上实习一年当学徒,那时犯了错和普通伙计一样要受到责罚。第二年就要和父亲外出跑货,第三年在账房当跑腿,第四年可以管一个店。受过此经历的也仅有吸鸦片死了的长房大公子,他是指定的接班人。次子因为学业优异后被送出国求学,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有过如此历练的经历,因为黄家在后来的时期不断压缩了自己经营范围。

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能够将一个商业帝国经营日益繁荣实在不容易。老太爷几乎经历了那时所有的战乱,几次历经生死。抗战开始后,老太爷九江生意开始全面压缩,收拢到长江以南。武汉会战和南昌会战期间(民国27年―民国28年),干脆就停业,举家迁到香港。至1941年(民国30年)因为日军占领香港开始了长达3年零8个月的“日治时期”,全家又迁回九江。从那时起,黄家就将外地的商号全部关闭,仅仅在九江,南昌,广州保持一个单线的生意途径。(这是黄氏宗谱记事中引叙)

抗战胜利后,黄家将所有生意变卖,只留房产出租为业。老太爷这样做也没有具体的说为什么。黄教授感触颇深的说:父亲如此做法是因为一来生意越来越难做,连生命都没有保障。二来他也看不清楚世道将如何变化,心中茫然。做了半辈子生意突然就这样放下了令他郁闷不欢,不久身体就有不适,卧病在床,在解放的第二年离开人世。后来的发展证明看这样做是对的,因为黄家几年不经商已经不再显赫。而此时大房二子和二房长女已经参加革命并加入共产党。

解放后,一切如预料又出乎意料。好在黄家有两个子女是在政府任职,一切也就是家财散尽人安乐。可是黄家其余成员的命运就不尽然。本家亲叔叔一个为民国政府任市长,后被当地镇压。一个在国民党军中任职至少将,后随溃败之军逃至台湾,80年代曾经捎信回来报平安。那时的黄家在支离破碎中度过了近半个世纪。

我很荣幸参加了一次黄氏宗亲会的聚首,当时到场老少四代五百余人欢聚一堂,遍布全国各地近二十个省市地区。经历了百年沧桑,这个从民国时期艰难走出的家族如万千类似的姓氏宗亲一样,在中国今天的繁荣中开枝散叶,生生不息!

为了挖掘民国时期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故事、极力还原那个时代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全貌,进而为当今的世人留下一幅有别于正史的民国时期珍贵的草根生活全景图,铁血网携腾讯网、凤凰网、TOM网、西陆网联合开展“民国往事”主题征文。您可以通过您手中的笔,叙述您的祖上在那个年代的生活故事,例如“我的曾祖是这样求职的”、“我的爷爷看病的故事”等等。欢迎参加本次征文,用自己的笔,书写中华民族民国时期的草根史。

相关参考

择 ”可园”而居,话一段青梅往事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林徽因民国才女林徽因,是这个时代耀眼的存在。她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

足球征文600字

足球征文:足球这是一项富有魅力的运动。在那一片绿茵场上,二十二个人,一颗足球。如此的组合时时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上演一场完美的演出,激起人们澎湃的热情。有人说,这是一项集结力量、速度、技巧为一体的运动;也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

1.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铭记历史,圆梦中华中国成立以前,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只有我们中国人民自己心里清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难的民族。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她拥有着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养育了数

黑龙江往事1933年,海伦县农家生活

【海伦县县城外,负责保护外国摄影师的骑兵部队。】清朝康熙七年(1668年),海伦地区成为皇室围场;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隶属于绥化厅。民国元年(1912年),设海伦县。伪满时期,海伦县曾先后隶

合阳故事,传承历史,弘扬合阳精神征文

北辛遗址的发现和北辛文化的命名,揭示了七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此定居北辛文化文物并繁衍生息的生活情形,为中华东方文明找到了渊源。一、从出土的石铲、石斧、石磨盘、石磨棒、鹿角锄、蚌镰和窖藏的谷物来看,当时

晚清才女专挑民国美男下手,张学良追求一生未得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民国往事》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如果评选晚清最美的才女,唐怡莹绝对可以位列榜首,唐怡莹出身于官宦世家,曾祖父更是做到过户部右侍郎,因为光绪的

被质疑的历史事件

1.敢于质疑的名人事例民国四大家族后人:蒋家凋零宋孔陈家低2006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民国“四大家族”的后人聚首上海。一个甲子前,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权倾一时;如今,蒋家凋零落寞,而宋家、孔家、陈

民国修武三名人(县北三荣)

民国时期,修武县北有三个出了名的大户,即李固村的常树荣家、马坊村的岳世荣家和西水寨村的都麟荣家,因为三个大户的当家主事人的名字里都带有「”荣”字,因而被称为县北「”三荣”。特意走访了「”三荣”的后人及

短史记丨公布父亲是侵华日军,村上春树的反思弥足珍贵

文|谌旭彬近日,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月刊杂志《文艺春秋》上发表了长达28页的随笔文章《弃猫,提起父亲时我要讲述的往事》,第一次对外公布了其父亲曾是「”侵华日军”、曾杀害中国俘虏的残忍往事。在文章结尾处,

民国时期的国宝银行, ”中国华尔街”上的闪耀明星

在民国时期,连接渝中老城上下半城,一条短短几百米的打铜街上,竟开设了近150家银行、钱庄等金融机构,因此享有「”中国华尔街”之称。当年,就在这条繁华似锦的街区上,聚集了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川康银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