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上进退自如,善始善终的王翦,王翦简介
Posted 将军
篇首语: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上进退自如,善始善终的王翦,王翦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上进退自如,善始善终的王翦,王翦简介
历史上不知道多少名将浑浑噩噩栽在了意王的疑心上,然而也有那么几个名将,不仅帮助常主成就了万世伟业,更难得的是保全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名号。秦国大将王翦就是这样的人,王翦虽是在晚年的时供才开始活跃的,但这丝毫没影响到他的功缋。这与他的老谋深算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出身将门,屡立战功
在中国历史上,王翦这个人不仅没有李广、项羽的传奇浪漫,也没有白起、李牧的战功赫赫,更谈不上袁崇焕、文天祥的忠贞为国。但在他身上却体现着中国人的性格——老俏圆熟。与其他将军相比,王翦身上缺乏一种振奋人心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魄,但却具备了中国政治环境的理性认识。对于云波诡谲的政治气候他总能巧妙地把握,他一生中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也从来不奢望为了炫耀自己而做出格的事儿,他总是小心翼翼的行事,严肃认真的审视。当他想要一件事时,除非万无一失才会有所行动,这样的政治头脑是其他人所望尘莫及的。这也是他之所以能够在秦始皇的手下做了几十年的将军始终能够屹立不倒,圣眷颇隆的原因。
王翦这种性格是不幸的,因为会有许多人讨厌这个满脸城府,乖巧灵活的老头。但是处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这同样是一种幸运。司马迁说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正是这种性格,使王翦在当时环境中屡立战功,名扬天下。这样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以下让我们从其平生所历事件中一一来看。
王翦是秦朝杰出的军事家,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王翦是战国时期频阳东乡人(今陕西铜川),那时诸侯争雄,为了争夺土地和人民,各国勾心斗角,战乱不断,烧杀抢掠,战士白骨曝野,百姓生灵涂炭。在王翦很小的时候,他看着满目疮痍、哀鸿遍野的大地,残遭荼毒、流离失所的百姓,心里十分难过。他决心练习好武艺,熟读兵书,将来报效国家,平定天下,因此少年时期的王翦十分喜爱兵法。在《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曾记载,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在他刚满十八岁时,就报名应征,驰骋疆场,后来一直事奉秦始皇征战。由于王翦作战勇敢,智勇双全,屡建奇功。秦始皇很快擢升他为大将,统率几十万大军。公元前235年,秦王A政任用王翦为大将领兵攻赵国,打败赵军,攻陷九座城池。始皇十八年(前229),王翦领兵攻打赵国,赵国名将李牧领兵迎战,双方相持不下。王翦于是一面提议言和,又一面收买赵王的宠臣郭开,施行离间之计,散布流言说李牧要降秦,使赵王撤换了李牧。三个月后,王翦发兵猛攻赵军营垒,赵军大败,赵国都城被秦军攻占,赵王当了俘虏,赵国的疆域变为秦国的邯郸郡。第二年,燕国派荆轲到秦国谋杀秦王,秦王派王翦攻打燕国。燕王喜逃往辽东,王翦终于平定了燕国都城蓟胜利而回。秦王派王翦儿子王贲攻击楚国,楚兵战败。掉过头来再进击魏国,魏王投降,最后平定了魏国各地。王翦从此威名大振,听其名诸侯各国莫不胆寒。
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灭三晋,数破楚军,燕王逃亡。秦始皇欲灭楚,倾心于年少壮勇的秦将李信,认为他贤能果敢。李信曾领兵数千,追击燕太子丹至衍水,终破燕军虏获太子丹。一天,秦始皇问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由将军估计调用多少人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道:非六十万不可始皇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史记 王翦白起列传》)秦王认为王翦年老胆怯,未听取他的意见,派李信和蒙恬将兵二十万向南伐楚。王翦的话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这时的秦军在李信的率领下攻平与(今河南平与北),蒙恬攻寝丘(今河南临泉),大破楚军。李信又乘胜攻鄢、郢,均破之。于是引兵向西与蒙恬军会师城父(今河南平顶山市北)。其实,楚军正在跟踪追击他们,连着三天三夜不停息,结果大败李信部队,攻人两个军营,杀死七个都尉,秦军大败而逃。
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明白王翦的确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于是亲自到频阳向王翦谢罪,说:我没有听从将军的话,李信终使秦军受辱,如今楚军逐日西进,将军虽有病在身,怎能忍心背弃寡人?王翦辞谢说老臣疲弱多病,狂暴悖乱,希望大王另择良将。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说: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
楚军听说王翦集六十万大军前来,也尽发集中兵力以抗秦。王翦抵达战场,构筑坚固的营垒采取守势,不肯出兵交战,楚军屡次挑战,秦军始终不出。王翦每日要求士兵休息洗浴,安排美好饭食安抚他们,同时与士卒同饭同食,意在养精蓄锐,消耗敌军,以待最后殊死一战。过一段时间,王翦派人询问士兵中玩什么游戏?回来报告说,正在比赛玩投石头,看谁投的远。于是王翦说,士兵可以派用了。楚军数次挑战而秦军不出,楚军引兵向东,王翦趁此遣兵击,大破楚军。秦军追至蕲南(今安徽宿县东),全奸楚军,逼得楚将项燕自杀。公元前223年,王翦率兵攻入楚国都城寿春(今安撤寿县),俘楚王。接着,秦军在王翦指挥下,马不停蹄地渡过长江,占领了吴越之地。第二年,王翦便平定了楚国的属地,统一了长江流域。
秦在楚地设南郡、九江郡和会稽郡。
王翦胜师回到咸阳后,秦王为他举行庆功宴会,会上王翦便向秦王要求告老还乡。此后,他便回到家乡,过着农耕生活,终老于家。
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次经典战役,它向我们阐述了战争能够取胜的真谛,那就是以逸待劳,再厉害的军队都会有身体疲惫战斗力不足时,以自己最好的状态去和对手的最差状态打,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此外,从以上故事中可证明王翦是一位深谋远虑之人。大家都熟知秦始皇是一位雄才大略,好大喜功的皇帝。好大喜功的人往往目光远大,野心勃勃,积极进取。不过,有时他们做出的计划往往缺乏周密、稳健性。
在灭燕的过程中,秦国年轻的将领李信大大的刺激了秦始皇的虚荣心。在征讨楚国之前秦始皇在心中虽然已决定让李信灭楚,但为了显示君主体念老臣之心,于是就装模作样地先咨询了一下老将军,王翦那时已是年过六旬,白发苍苍,他对于秦始皇喜新厌旧的心理早就有所洞察。但由于问到了自己,却又不能不说,于是据实回答说六十万军队才能消灭楚国。秦始皇又问李信,李信年少气盛,放言二十万便可以彻底击败楚国。秦始皇大为兴夸李信有男儿胆色。这时,王翦本可以继续向秦皇进言,说二十万大军肯定会全军覆没。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深知秦始皇这时正处于一种盲目自大、顾盼自雄的非理性状态中,如果此时进言,不但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因为给秦始皇的兴头上浇冷水而触怒这位不可一世的帝王,于是他选择了告老还乡。或许有些人认为王翦这种退让是一种保全自己的圆滑,其实,这一决定更体现出了他的明智和清醒。王翦告老还乡后并不是优游林下享清福,他一直都在思考研究打败楚国的方略,楚国是大国,广有沃野五千里,地大物博,兵多将广。要想打败楚国不能追求速战,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准备。最终,也证明出王翦这种举动是明智的,以六十万大军轻而易举地灭了楚军。所以王翦的那种聪明不是一种圆滑,而是一种理性,一种综观全局的眼光。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秦军战胜的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战国后期,楚国虽非昔日可比,但俗话说:瘦死的胳蛇比马大,楚国的实力仍非燕、韩等国所能比,要想一举将其灭掉也绝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是王翦所以非要六十万兵马不可的原因所在。最终证明,王翦的估计是合乎实际的。
第二,虽然王翦得到了六十万人的兵力,但丝毫没有麻痹轻敌。恰恰相反,他依然老成持重,谨慎从事,决不贸然出战。因为他心里十分清楚,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大国的倾国之兵。这充分表现了一个久经沙场、深谙兵机、胸有成算的老将军的谋略。
第三,秦始皇在这场战争中虽然不起眼,但是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用人不疑,历史上很多国家就是因为君臣之间的矛盾,而导致内乱,大量人才外流,所以不可低估秦始皇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二、大智若愚,得以善终
王翦是我国战国末年最为杰出的一位将领,因为得到秦王A政(即秦始皇)的重用,他驰骋疆场,带着秦的虎狼之师先后率军赵国、燕国和心腹之患楚国,立下赫赫战功,后封武城侯。在秦灭六国时,王翦功不可没。
在君主集权的时代,君臣关系是非常险恶的,稍不留意,就会大祸临头。为了解除君主的怀疑和猜忌,大臣们无不战战,如履薄冰。王翦却能善终,这是为什么呢?
《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王送至霸上,王翦请美田宅甚众。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怛。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一个猜忌心很重的人,又深信法家的学说,认为君臣之间是利害关系,没有丝毫仁义可言。当初,他虽然把六十万秦军交在了王翦手里,但六十万秦军几乎是秦国倾国之师,如果万一王翦有个非分之举,那将是不可收拾的!于是他为了笼络王翦,遂将宗室华阳公主许配给王翦,与之结为姻亲。当王翦从频阳前往咸阳赴任的路上,就遇到了一支花团锦簇的秦国禁军,簇拥着一顶富丽华贵的彩轿,鼓乐喧天,喜气洋溢。朝廷礼官当即向王翦宣读秦王的诏令,华阳公主与王将军在相遇处成婚,于是一场别具风韵的婚礼在路途中举行。消息纷纷传开,普天之下无不为王翦深受秦王器重、赏识而羡慕。
但机智的王翦并没有为其来的恩典所陶醉,相反这更引起了他的警觉。他意识到秦王此番举动乃是对他即将统帅六十万秦军不放心而施出的笼络之计,秦王的猜忌之心暴露无遗。他想:我率倾国之师伐楚,君主对我疑忌重重,万一有人从中挑拨,不但我的性命难保,更重要的是不能成就伐楚之功,坏了国家大事。所以必须想个办法解除秦王的猜忌之心,只有这样,才不会打破伐楚成功的计划。
于是,在王翦率六十万秦军出征之日,始皇送将军至灞上。君臣分别前,王翦向秦王说:臣下有一请求,不知大王能否应允?秦王爽快地回答道:将军有话但说无妨。王翦从袖口里抽出一张单子,递给秦王,说:臣别无所求,惟希望大王将所列赐予臣下。秦王接过来一看,只见单子上写的是咸阳附近上等的田地以及几所精美的房舍,不觉心里暗喜,说:将军灭楚归来,寡人愿与你共分天下,同享富贵,区区田宅,何足道哉!王翦趁此机会说:为大王部将,虽立战功却终不得封侯,所以趁大王亲近臣下之时,多求良田屋宅园地,为子孙置业。秦始皇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心想,这位老将军未免太小气了。后来,当王翦的军队行至关口后,又五度派使者回朝求良田。在攻楚的过程中,王翦又频频要求秦王多给他赏赐。有人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王翦说:这么说不对。秦王粗暴又不信任人,如今倾尽全国兵力,交付给我,我只有以多请田宅作为子孙基业的方法来稳固自家,打消秦王对我的怀疑。
其实,王翦是秦国一位非常忠贞廉洁的将领,他之所以不担心破敌,反而担心起自己的良田屋宅园地,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赏赐,正是为了安秦王的心。秦王以倾国之师交付给他,必然存有戒备之心,更何况秦王又是一个猜忌心很重的人。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盛名之下,诋毁日至。王翦带兵在外,若朝中有人在秦王面前进谗言,他不仅难立灭楚之功,就连身家性命恐怕也难以保全。因此为了解除秦王的疑虑,他采取了大智若愚的策略,始而装病避战,直待秦王亲临府上多次敦请,才答应愿意领兵出战,继而又不厌其烦地向秦王索要田宅,这就给秦王造成这样的假象:这位老将军以年迈之身领兵出战只是为了良田美宅,为子孙后代谋福利,并无任何政治野心。这样,王翦就取得了秦王的充分信任,掌握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解除后顾之忧,全力以赴,专心灭楚。有些人认为王翦这样做是多此一举,其实这正是老将军过人之处,历史上不知道多少名将浑浑噩噩栽在了君主的疑心上,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呢。等王翦凯旋归来,秦王早已将今日流曲、美原方圆百里良田赐给王翦。因为这儿土地平坦,地质肥沃,历称美田,美原也由此得名。姜还是老的辣,后来,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多次邀功,丝毫不疏忽,滴水不漏的取得了秦王的绝对信任,最后终得善终。
在中国历史上,像王翦这样杰出的武力和优越政治头脑兼具的将领是屈指可数的。或许只有姜子牙可与其一比。其余诸如白起、李牧、韩信、卫青、霍去病等人勇则勇矣,但要比起政治头脑来,与王翦实在相差太远了。不信,从其下场就可以看得出来:王翦是功成名就之下,退隐山林、安享富贵病故而亡的,其余中华历史上的名将又有几人如他这般逍遥昵!白起被赐死、李牧被赵王所杀,韩信被吕后所斩,卫青最后郁闷不得志而死,霍去病过劳而早逝……悲乎,名将多舛,以至于此!
在中国历代名将中,被自己主君杀死的不在少数,或因功高震主,或是猜忌生恨……不过也有那么几位名将,不仅帮助君主成就了万世伟业,更难得的是保全自己,写下完美人生,王翦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他勇猛如虎,却又忠诚如狗,狡猾如狐,却又谄媚如猫。他极善于中伤自己,不断的要良田美宅,显得十分贪财,让皇帝觉得其人没有野心,可以放心使用,这才能够备受恩宠,直至老死。
王翦不仅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政治生涯上也是进退自如的治世能臣,实在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楷模和典范!
相关参考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人,秦国三大干将之一,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中国十大名将之一。王翦一生历经侍奉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几代秦王,但他成名很晚,直到始皇时期才开始展露头角,第一次出现在史记上是
秦国在春期战国时期绝对是一个最出彩的国家,且不论秦国最后一统六国时候的辉煌,秦国之所以能够达到今天的程度,全要仰仗于秦国辈出的英雄豪杰们,比如那个历史上被称为战神的白起,绰号人屠,是多少人心中的超级大
王翦是战国时期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也是秦国的三大名将之一。司马贞对王翦曾经做过这样的评价:白起、王翦,俱善用兵。递为秦将,拔齐破荆。赵任马服,长平遂坑。楚陷李信,霸上卒行。算是对他一生的战绩,做了一个
可以说秦灭六国,其中就有5个是王翦父子所灭,虽然说王翦只是灭了三个国家,其中他灭的两个国家实力都算雄厚的,无人敢说赵、楚弱,因此他的功劳是当之无愧的。在公元前229年的时候,虽然在此之前王翦曾带领士兵去攻...
在古代,军事将领是个危险性颇高的差事:既要运筹帷幄又要冲锋陷阵,刀剑不长眼,医学不发达,技不如人就死路一条;天时、地利、人和,一个标准不达标打了败仗,也死路一条;好容易打了胜仗,一将功成万骨枯,但被政
王翦简介王翦是怎么死的? 王翦简介:战国时秦国名将,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出身于世代将门,少年时喜爱兵法,青年时投入军旅。公元前235年,秦王嬴政任用王翦为大将领兵攻赵国,大败赵军,攻陷九座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历朝历代的名将,下场都无外乎被君王猜忌,最后不得善终。所谓伴君如伴虎历史上既有功勋,又能得以安享晚年的开国功臣实在是少得可怜。王翦能够在功高震主的同时,能够功成身退,实在令人佩服其智
王翦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末期秦国名将。在秦王嬴政打算出兵灭楚时,已是老将的王翦一口咬定非60万大军不可。这几乎是当时秦国兵力的总和。另一位年轻将军李信则表示,灭楚只需20万兵马。嬴政听后,非常欣赏
王翦、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此四人是战国时期最出名的四员大将,而这几位大将并非也只是会带兵打仗,他们良好的品行和长远的军事、政治眼光,都是名列四大名将之一的理由。当然这四人当中,白起是最
王翦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在秦始皇平定六国、一统六合的过程中,王翦居功甚伟,功绩卓著,秦始皇都尊他为师!需要注意的是,王翦还是中国少有能够善终的军神。众所周知,范蠡帮助卧薪尝胆的勾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