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戰為何八十萬大軍不敵八萬人

Posted 王朝

篇首语: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淝水之戰為何八十萬大軍不敵八萬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淝水之戰為何八十萬大軍不敵八萬人

淝水之戰為何八十萬大軍不敵八萬人
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3年,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併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交戰,但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那麼,為什麼兵力多於對手十倍的前秦會潰敗呢?
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分裂為後秦和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在淝水之戰之前,苻堅重用漢人王猛之後,國力強大,在相當短的時間之內東滅前燕,南取梁(漢中)、益二州,北并吞鮮卑拓跋氏之代國,西方兼并前涼,遠征西域,一統北方。東晉大權臣桓溫的篡位的陰謀經過王謝兩家的努力和平化解,並且謝安積極緩和士族之間的關係,穩定國民的情緒。雖然東晉偏安一隅,但是百姓仍舊以東晉為華夏正統,上下安和。公元383年,苻堅力排眾議,御駕親征,親率步兵80萬大軍從長安南下,東晉王朝在強敵壓境,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以丞相謝安為首的主戰派決意奮起抵禦,以謝玄為先鋒,率領八萬北府兵北上,迎擊秦軍主力。派胡彬率領水軍5千增援戰略要地壽陽(今安徽壽縣)。又任命桓沖為江州刺史,率10萬晉軍控制長江中游,阻止秦巴蜀軍順江東下。
戰前苻堅還想避免兵戈,所以派朱序前去勸降。朱序到晉營後,不但沒有勸降,反而向謝石提供了秦軍的情況。他說:秦軍雖有百萬之眾,但還在進軍中,如果兵力集中起來,晉軍將難以抵禦。現在情況不同,應趁秦軍沒能全部抵達的時機,迅速發動進攻,只要能擊敗其前鋒部隊,挫其銳氣,就能擊破秦百萬大軍。謝石起初認為秦軍兵強大,打算堅守不戰,待敵疲憊再伺機反攻。聽了朱序的話後,認為很有道理,便改變了作戰方針,決定轉守為攻,主動出擊。謝玄派譴勇將劉牢之率精兵5千奔襲洛澗,秦將梁成率部5萬在洛澗邊上列陣迎擊。劉牢之分兵一部迂迴到秦軍陣後,斷其歸路;自己率兵強渡洛水,猛攻秦軍。秦軍驚慌失措,勉強抵擋一陣,就土崩瓦解,主將梁成和其弟梁雲戰死,官兵爭先恐後渡過淮河逃命,1.5萬餘人喪生。洛澗大捷,極大鼓舞了晉軍的士氣。
謝玄和謝石的大軍推進到了淝水,懼於前秦軍隊的強勢,不再前進。。謝玄就派使者去見苻融,用激將法讓苻堅使軍隊稍向後退,待晉軍半渡過河時,再以騎兵衝殺,這樣就可以取得勝利。於是,指揮秦軍後撤。但秦兵士氣低落,結果一後撤就失去控制,陣勢大亂。謝玄率領8千多騎兵,趁勢搶渡淝水,向秦軍猛攻。朱序則在秦軍陣後大叫:秦兵敗矣!秦兵敗矣!秦兵信以為真,於是轉身競相奔逃。前鋒的潰敗,引起後續部隊的驚恐,也隨之潰逃,形成連鎖反應,結果全軍潰逃,向北敗退,苻堅也中箭負傷。
在王猛死前,一直阻止苻堅的南進政策,且勸苻堅不要攻擊東晉王朝,因為他認為前秦的國力雖比東晉強,但由於前秦剛剛才統一北方,速度也非常快,而且也非常順利,這樣很容易滋生輕敵的念頭。創業容易守業難,此時內部集權程度不高,因此王猛勸苻堅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雖然東晉偏安一隅,但是百姓仍舊以東晉為華夏正統,且上下安和,加上東晉有長江天險,時機並不成熟。前秦經過長期的征戰,國內軍民皆厭戰,且國內有太多不穩定因素。而且苻堅個人急功近利,想完成最後的統一大業,便劍指偏安一隅的東晉王朝。淝水之戰慘敗,苻堅嫡系部隊銳減,不僅統一天下的夢想破滅了,北方原本和平的局面也隨之解體。

相关参考

薑維憑借一座劍門關,為何能擋住鍾會15萬大軍

公元263年8月,執掌曹魏大權的司馬昭發動了魏滅蜀之戰。此戰,曹魏總共派出了18萬大軍。當然,這18萬大軍一開始沒有集中在一起,而是兵分三路來進攻蜀漢。其中,鄧艾率領3萬多兵馬,進攻遝中一帶的薑維,諸

坐擁八十萬禁軍,一戰不如一戰,宋朝為何被小小西夏吊打

導語公元1038年,黨項首領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西夏與宋朝關係徹底破裂,很快陷入戰爭。從1040年到1042年的三年時間內,雙方爆發多次大戰,從三川口之戰到好水川之戰,再到定川寨之戰,宋軍竟三戰三

長平之戰滅趙國是舉手之勞,可秦國為何突然就放過趙國了

據歷史資料記載,長平之戰中秦國出動大軍40萬,趙國也派出了45萬大軍迎戰,可最終的結果是趙國被豬隊友趙括坑得不輕,大軍幾乎全部被坑殺,只有240名年幼的小卒被放回了趙國。此戰過後,趙國損失大軍45萬,

晚清對內平息了太平軍的百萬大軍,爲何打不過八國聯軍兩萬人

首先這個問題問的幾乎沒意義,兩個參照物差距太大,就好比一個是羔羊,一個是大象或豺狼虎豹。首先,太平天國不過是一羣信仰神教的農民發起的運動,想要建立這樣一個理想國度罷了。不管是首領還是普通士兵都具有極強

晚清對內平息了太平軍的百萬大軍,爲何打不過八國聯軍兩萬人

首先這個問題問的幾乎沒意義,兩個參照物差距太大,就好比一個是羔羊,一個是大象或豺狼虎豹。首先,太平天國不過是一羣信仰神教的農民發起的運動,想要建立這樣一個理想國度罷了。不管是首領還是普通士兵都具有極強

淝水之戰東晉以8萬人完勝前秦80萬人,北府兵戰鬥力真這麼強

中國歷史上湧現了很多有名的軍隊,比如秦國的鐵騎,東漢末年的陷陣營、飛熊、虎豹騎,大唐陌刀隊,戚家軍等等。而在戰亂紛飛的南北朝,也有一支戰鬥力強悍的軍隊,就是北府兵。在整個歷史長河中北府兵的知名度是排在

鰲拜手握40萬大軍,為何早不下手推翻康熙,落得個階下囚的下場

鰲拜不推翻康熙,是因為他其實對清朝忠心耿耿,直到康熙設計擒拿他之前,他都沒想過要謀反,等到康熙動手之後再想已經來不及了。更何況,清朝初年也不存在鰲拜謀反的土壤。康熙是怎麼抓的鰲拜?金庸小說《鹿鼎記》里

郭松齡的七萬大軍,浩浩蕩蕩兵臨奉天城下,為何最後敗得那麼慘

郭松齡是民國時期的奉軍骨幹將領,與張學良關係要好,是亦師亦友的關係。有一定的軍事才能,在奉軍內部慢慢形成一個以陸軍畢業為首小派系,當時稱為陸大派,而郭松齡就是這個派系的首領。除此之外,奉軍內部還形成了

七千對十八萬,睢陽之戰用悲壯慘烈的方式為唐朝續命

唐朝最慘烈的戰爭——睢陽之戰如果要討論華夏文明的帝國文化,那么誰也否認不了「”開元盛世”;如果要討論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那么誰也回避不了「”安史之亂”;如果要討論「”安史之亂”有多亂,那么誰也必須正

七千對十八萬,睢陽之戰用悲壯慘烈的方式為唐朝續命

唐朝最慘烈的戰爭——睢陽之戰如果要討論華夏文明的帝國文化,那么誰也否認不了「”開元盛世”;如果要討論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那么誰也回避不了「”安史之亂”;如果要討論「”安史之亂”有多亂,那么誰也必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