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論語大門的鑰匙——《微子篇》略說
Posted 孔子
篇首语: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打開論語大門的鑰匙——《微子篇》略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打開論語大門的鑰匙——《微子篇》略說
《論語》每一章,都是璀璨的明珠,但因為體例(語錄體)所限,在整體上又不夠系統。很多章節,其出處已經無從考證,給解讀也帶來了麻煩。相對而言,《論語·微子篇》的主題相對集中、故事相對完整,研究起來有跡可循、講解起來饒有趣味,所以筆者講《論語》,往往將《微子篇》作為第一課,以便讀者更直觀地了解孔子、理解孔子。《微子篇》共十一章,我們逐章分析。
18.1.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本章提及三個歷史人物,分別是比干、箕子、微子。傳說紂王無道,比干力諫,卻被挖心致死;箕子也勸諫紂王,卻被貶為奴隸;微子知道無法規勸紂王,於是選擇離去。孔子說:「這是殷商王朝的三位仁者啊。」
按照時間順序,應該是比干諫而死,箕子為之奴,微子去之,但《論語》的順序卻正好相反,這是為什麼呢?答案是,這個順序源自《易經》——《易經·明夷》的爻辭就是這個順序。
一般認為,《明夷》的初九「君子於行,三日不食」、六二「夷於左股,用拯馬壯」、六四「入於左腹…於出門庭」等爻辭描寫的都是微子離去時的場景,而六五「箕子之明夷」則明寫箕子。所以《易經·明夷》的順序就是微子、箕子、比干。
《論語》陳述「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完全符合《易經·明夷》的順序,一方面說明孔子對文王、周公的繼承(爻辭為文王、周公所作),一方面也表明了孔子的操守和志向(這個問題,下文還會反覆論述)。
18.2.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柳下惠當法官,屢次罷官。有人建議他:「為什麼不離去呢?」柳下惠說:「如果我堅持直道,到哪都是罷官;如果我不堅持直道,有何必離開祖國呢?」
「直道」一說,在《論語》里反覆出現,比如「以德報德,以直報怨」,比如「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論語》中的直道,不能簡單地解釋為「正直之道」,或許《說文解字》中的「直,正見也」更接近答案,為慎重起見,這裡不加翻譯。
《論語》為什麼要舉柳下惠的例子呢?柳下惠是魯國的先賢,孔子既推崇他,又批評他;柳下惠的兩難境遇,孔子同情他,又不同意他。柳下惠選擇無論如何留在魯國,但孔子決定離去。
18.3.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齊景公講到對待孔子的打算時說:「如果讓你享受季氏那樣待遇,我還做不到,我準備給你低於季氏高於孟氏的待遇。」過了一段時間,他又說:「我老了,不能用你了。」於是,孔子離去了。
要明白這段話,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季氏、孟氏?季氏、孟氏、叔孫氏是魯國的三個家族,因為他們的先祖都是魯桓公的兒子,所以合稱「三桓」。
三桓的勢力很大,已經僭越了魯君的權力(這在《論語》中曾反覆提及)。魯昭公為了收回君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卻最終被三桓趕出了魯國。魯昭公流亡齊國,最後客死異鄉,終身未歸。在這次動亂中,孔子帶著弟子前往齊國,並受到齊景公的款待。
在魯國,季氏是執政,相當於後世的宰相,孟氏、叔孫氏的地位都要低一些。所以齊景公這段話的意思是,他無法任命孔子為宰相,但也比普通臣子地位尊貴。
但齊景公的想法遭到了宰相晏嬰的反對,晏嬰認為:孔子奉行的周禮繁瑣而不切實際,齊國需要的是富國強兵之策,而非消耗國力的繁文縟節。齊景公隨後改變了主張,並通知了孔子,孔子
只得離開齊國返回魯國。
18.4.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孔子返回魯國後,卻陰差陽錯地步入仕途,一步一步成長為魯國的司寇,並且在魯國實行改革。作為鄰國,齊國眼看魯國的改革有聲有色,擔心魯國強盛了威脅到齊國,就假借夾谷會盟企圖
逼迫魯國就範,卻被孔子有禮有節地逐一化解。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齊國向魯國贈送了女樂———這在周代是嚴重違禮的,所以他們沒有將人送進國都,而是在城外搭了一個檯子天天跳舞。然後,季桓子就悄悄過去觀看了,還找個理由向魯君請假,天天都去看,接連幾天都沒上朝。
子路就對孔子說:「咱們走吧!不值得和這種人共事啊。」孔子說:「再等等,馬上就是郊祀了,郊祀後要將祭肉分給大夫,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就留下。」結果郊祀之後,並沒有分發祭肉。孔子失望至極,決定離開魯國,從此開始了他這一生最為漫長的流亡生涯,《莊子·讓王》總結為:「再逐於魯,伐樹於宋,削跡於衛,窮於商周,圍於陳蔡之間。」以下三章,都是孔子師徒在流亡過程中遭遇隱士的情景。
18.5.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孔子帶著弟子周遊列國,其實非常艱難,但也偶有轉機。比如,楚昭王聽說孔子在陳、蔡之間,就準備迎請孔子前往楚國任職。楚昭王是孔子的粉絲,孔子對楚昭王的印象也不錯,照說應該是一拍即合,但事實沒有那麼順利———在楚國內部,也有重要的人物不歡迎孔子。
那個不歡迎孔子入楚的人是子西,他是楚國的令尹(宰相)、楚昭王的哥哥。當年晏嬰勸齊景公不用孔子,是覺得孔子學說大而無用。但這些年來,孔子師生的能力已經被證明了,子西當然不會揀晏嬰的老話頭說,他一口氣問了楚昭王四個問題:「王之使使諸侯有如子貢者乎?王之輔相有如顏回者乎?王之將率有如子路者乎?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
這四個問題什麼意思呢?簡而言之,就是:「我們楚國各個領域的人才,比得上孔子的弟子嗎?」這是一個誅心之問,楚昭王聽完子西的問話,思考了片刻之後,就明白了子西的擔憂——孔子師生這麼厲害,將他們請進來還安排職務,不等於讓他們接管楚國嗎?
然後,楚昭王將孔子師生晾了起來——安置在楚國邊境某地後,既不逐客,也不迎客。孔子師生住得久了,不免生疑:楚昭王究竟什麼態度?要不要咱們自己去拜見楚昭王,探一探虛實?孔子遇見楚狂,大概就在他們離開駐地前往楚國國都的途中。
楚狂,是指楚國的狂士;接輿,是指他的手接觸或接近了車輿。他和後面的長沮、桀溺、荷蓧丈人一樣,都只有代號,沒有姓名。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隱士。
孔子師生驅車前行,然後楚狂出現了,他快步走來,抓著車輿和孔子齊頭並進,同時唱了一首歌:「鳳凰啊,鳳凰啊!你為什麼這麼倒楣?過去的無法挽回,未來的尚可追趕。算了吧,算了吧,現在的執政者就是這個樣子。」
翻閱古籍,我們知道,老子、接輿等,都曾將孔子比作鳳。現在我們習慣龍鳳並稱,但在古代,龍鳳分別有不同的寓意。龍主潛藏,故多喻隱逸之士(孔子即稱老子猶龍);鳳主飛騰,故多喻濟世之才。
楚狂是楚人,或許已經知道某些內幕,他擔心孔子師生前往國都吉凶難測,所以特意趕往提醒。孔子智慮過人,馬上明白了楚狂的用心,他準備下車和楚狂深談,但楚狂既已達成了提醒孔
子的目的,也就不再留戀,一路小跑躲開了,所以孔子最終沒能和他多說一句話。但中華文化史,卻留下一段佳話。
18.6.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
子路曰:「為孔丘。」
曰:「是魯孔丘與?」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問於桀溺。
桀溺曰:「子為誰?」
曰:「為仲由。」
曰:「是魯孔丘之徒與?」
對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
子路行以告。
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這是第二隱士故事,長沮、桀溺,當然還是代號,因為他們在水邊耕作,所以代號里都有三點水。這兩個人看起來非常和諧,並排耕作。孔子一行從他們身邊路過的時候,孔子馬上注意到他們——或許是因為這兩個人氣象非凡,不像普通的農民——於是,孔子讓子路上前,詢問臨近的渡口在哪裡。
長沮停下勞作,不回答問題,卻反問子路:「這駕車的是誰?」
子路說:「是孔丘。」長沮又問:「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說:「是啊。」長沮說:「那他一定知道渡口在哪裡。」言下之意,明明知道卻來問我,我才懶得理你。
那麼,孔子真的知道渡口嗎?這其實不重要。因為,孔子讓子路上前,真實的意圖也不在問路;所以長沮拒絕回答渡口在哪,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
子路在長沮那裡吃了一個閉門羹,並不就此灰心,轉而去問桀溺。桀溺和長沮一樣,也不回答問題,也是一頓反問:「那麼你又是誰?」子路說:「我是仲由。」桀溺又問:「是魯國的孔丘的學生嗎?」子路說:「是啊。」
桀溺並沒有告訴子路渡口在哪,而是發表了一段長篇大論,桀溺說:「像洪水那樣的壞東西,滿天下都是,你們又準備和誰一起去改變他們呢?況且,你與其跟隨孔丘那樣躲避壞人的人,還不如跟著我們這樣躲避不好的世道的人。」
桀溺說完,看子路沒有什麼反映,就和長沮一起,繼續耕田了。
子路無奈,回到隊列,將剛才的對話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孔子。
孔子悵然所失地感嘆道:「我們是人類,總不能和鳥獸為伍吧?不和人群打交道,又和誰打交道呢?如果真的天下太平,我也不會帶著你們一起試圖改變世道人心了。」
這一章非常重要。前幾章寫「孔子行」,意在說明孔子與政客的不同———政客眼中只有利益,而孔子有理想;這一章則說明了孔子與隱士的不同———隱士認為世道人心太亂了所以要避世不合作,而孔子認為恰恰是因為世道人心亂了才需要努力去改正。
《論語·憲問》里記載,晨門評價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確是非常準確。相比隱士的「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莊子語),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多了一份擔當,也多了一份歷史使命感。
18.7.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
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這是第三則隱士故事,荷蓧丈人仍然是代號。子路掉隊,遇上一個老丈,用拐杖挑著一個竹編的農具。子路向他打聽:「您看見我老師了嗎?」荷蓧丈人回了一句:「四肢不夠勤快,五穀分不清楚,誰是你的老師!」很顯然,荷蓧丈人知道子路口中的老師是誰,因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很符合孔子的實際——樊遲問孔子如何稼穡,孔子就說「我不如老農」——所以這八個字也曾經作為批判孔子不事勞動最有力的證據。
荷蓧丈人隔空教訓了孔子後,就扶著杖抓著蓧在那耘地。子路見他是長輩,也不反駁,而是恭恭敬敬地拱著手站在一旁。天晚了,荷蓧丈人邀請子路留宿,還殺了雞、煮了黍米飯招待子路,並且讓自己的兩個兒子出來和子路見面。
荷蓧丈人向子路展現了寧靜和諧的田園畫卷,相比長沮桀溺口頭上讓子路留下來更具吸引力,但子路對孔子的信心非常堅固,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子路就辭別了荷蓧丈人,繼續前行。子路很快趕上了孔子一行,孔子聽完子路的介紹,評價道:「這是一個隱者啊。」
孔子讓子路回去拜見荷蓧丈人,可能還帶了話,但當子路回到原地的時候,荷蓧丈人一家都不見了。子路抱怨說:「不出來工作是不對的。長幼之間的倫常,當然不能廢棄;君臣之間的倫常,難道就可以廢棄嗎?說起來是潔身自好,實際上廢棄了大的倫常。君子出來做事,是完成他應盡的責任。大道為什麼不得施行,我已經知道為什麼了。」言下之意,還不是那些有能力改變世道人心卻不負責任的人太多了嗎?」
18.8.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在這一章里,羅列了七個逸民(被遺落的人才)。這七位逸民具體的事迹,這裡就不展開了。
孔子將這些逸民分成三類,一種是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也不辱沒自己的身份;一種是降低志向辱沒身份,但言語合乎法度、行為經過思慮,其實不過如此;還有一種,隱居起來,說著不著調的話,身家清白,不慕權位。
最後孔子評價自己說:我和他們都不同,沒什麼可以,也沒什麼不可以。
通觀《論語》,孔子也是有隱居情結的,但他以出世之心積極入世,也就是他不同於隱士和逸民的地方。
18.9.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鞀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于海。
這一章提及了一群人的歸處,這些人都曾是魯國的樂師。魯國是周公之後,禮樂較其他諸侯國為盛。《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中「季札觀周樂」一段,再現了魯國禮樂的盛況。
但就是這樣一個讓季札嘆為觀止的魯國樂隊,卻不知為何解散了:有的去了齊國,有的去了楚國,有的去了蔡國,有的去了秦國,有的去了黃河邊,有的去了漢江邊,有的去了海邊。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唏噓?
這一章沒有「子曰」,完全是陳述事實。為什麼會記錄這一段呢?這裡看起來是樂師的流失,實際上是文化的衰敗。在孔子看來,春秋列國中,以魯國的文化最為繁盛;但即便是魯國文化,也已經呈現衰敗之象。冷冰冰的陳述所體現的,實際上是孔子巨大的失落。
18.10.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最後第二章,借周公對魯公的囑託,展現了孔子心中理想的施政方略。周公是周代禮樂的制定者,是孔子心目中的聖人;魯公是周公的長子、魯國的創立者。
周公對魯公說:「君子不怠慢他的親族,不讓大臣抱怨不被信任。老臣故人如果沒有大的過失,就不要拋棄他們。不要對某一個人求全責備。」
18.11.周有八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
最後一章,羅列了八個人名,其生平事迹,歷來語焉不詳。這一章看起來非常突兀,細細觀之,可知其另有深意。
何晏《論語集解》引用包咸之說:「周時四乳生八子,皆為顯士,故記之耳。」
朱熹《論語集注》解釋說:「或曰成王,或曰宣王時人,蓋有一母四乳而生八子也,然不可考矣。」
顯然,這兩位注家也不知道周八士究竟是何許人,至於「四乳」究竟是四個乳房,還是四胎(《屍子》云:胎生曰乳)?我更傾向於後者。
確實,很多腦洞大開的讀者認為,周八士應該是同父同母的四對雙胞胎——這絕對可以算作生命奇蹟了。
為什麼會認為是雙胞胎呢?因為他們的字。按照古代取字的規則,長子曰伯(庶長曰孟),次子曰仲,幼子曰季,其他孩子統一曰叔。如果不是雙胞胎,又是親兄弟,應該稱為:伯達,仲適,叔突,叔忽,叔夜,叔夏,叔隨,季騧。實際上,周八士的排行是伯伯、仲仲、叔叔、季季,所以很可能是四對雙胞胎。
那麼,有沒有關於周八士更多的記載呢?答案是,有的。
據《漢書·古今人表》,周八士為周初人士。《逸周書》的《和寤》《武寤》兩篇,都提及「尹氏八士」。孔注、程樹德《論語集注》都認為周八士是周武王賢臣。也就是說,周八士(尹氏八士)是尹氏家族的四對雙胞胎,他們在商周之際,協助周武王翦商。有人認為,伯適就是周初名臣南宮适。
李學勤《新見簋與「周有八士」》指出,簋的銘文提及了周八士,原文如下:
子,壬辰彡,咸播王賞
作父辛尊彝,才十月
惟王八士,聽用祀彡
看來,周八士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在簋銘文及《逸周書》《論語》等典籍都有記載,雖然事迹不詳,但應該是周朝的開國功臣。
至於,《論語·微子第十八》將「周有八士」作為最後一章,也並非無緣無故。《微子篇》第一章是「殷有三仁」,但這三仁的結局都很悲慘。
兩相呼應,「殷有三仁」代表了王朝末期,有志之士報國無門的真實遭遇;「周有八士」則是王朝開端,有志之士大有可為的美麗寄託。現實雖然殘酷,但不影響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以革命樂觀主義的姿態面對之。
本文選自拙作《論語三反——舉一反三學論語》
相关参考
提示:點擊↑上方天黑就回家關注我!無論是在過去港劇林正英系列殭屍電影,還是在現實生活中,銅鏡是民間最爲廣泛流行的一種驅鬼辟邪手段。其具體做法是在住房大門的門帽上端或窗戶的窗根上,高懸一面鏡子,以避鬼驅
含着金鑰匙長大,她三歲就帶八十克拉的鑽石,100歲生日當天逝世
「”做一個明媚的女子。不傾國,不傾城,只傾其所有過自己要的生活”。做這樣的女子,何其難何其累,但是就是有這樣一位女子,生在民國年代,病逝百歲生日,嫁給外交高官卻能堅持自我的生活方式,離婚收場,大度包容
含着金鑰匙長大,她三歲就帶八十克拉的鑽石,100歲生日當天逝世
「”做一個明媚的女子。不傾國,不傾城,只傾其所有過自己要的生活”。做這樣的女子,何其難何其累,但是就是有這樣一位女子,生在民國年代,病逝百歲生日,嫁給外交高官卻能堅持自我的生活方式,離婚收場,大度包容
微子,名启,是纣王的同胞兄弟,“微”是微子的封地,他最开始封地在山西潞城市,后来前往山东梁山,所以潞城和梁山也称为微。微子去殷的历史背景是商朝末年,纣王残暴无道、骄奢无度,听信奸臣和妖姬的谗言,残害忠
隋朝,短暫而強盛,公元581年楊堅打開了隋朝的大門,但可惜的是,他所創建的王朝僅有短暫的38年,隨後公元618年,一個以隋朝為基礎的盛世王朝強勢躋身而來,也是基於此,後人常常將二朝稱為「”隋唐”。值得
隋朝,短暫而強盛,公元581年楊堅打開了隋朝的大門,但可惜的是,他所創建的王朝僅有短暫的38年,隨後公元618年,一個以隋朝為基礎的盛世王朝強勢躋身而來,也是基於此,後人常常將二朝稱為「”隋唐”。值得
在悠長久遠的人類歷史文明中,總會有一些不為我們現今熟知的物品出現,而創造它們出來的人們,有著不同於常人的智慧和前衛的思想觀念。我們通過考古發掘打開時代大門,通過研究文物獲取時代密碼,現今留存下來的所有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論語一共20章,512條目,其中談及君子的將近84條,可見君子在《論語》之中的分量。君子是什麼呢?君子原指“君王之子”,以顯示其社會地位之高;後來則演變成了道德水平很高的人。在《論語》中,君子是儒家思
《論語》作爲孔子所代表的古典教育之經典著作,其對於中國教育的重要性毋庸贅述。不斷地回到《論語》,尋求對孔子及其教育思想的理解與解釋,無疑是創生當代中國教育學話語體系的不可繞過的起點與基礎。學習之道與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