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曾运用现代经济学理念化解两次危机

Posted 范仲淹

篇首语: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范仲淹曾运用现代经济学理念化解两次危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范仲淹曾运用现代经济学理念化解两次危机

2、文学家范仲淹曾运用现代经济学理念化解危机

范仲淹曾运用现代经济学理念化解两次危机

提起范仲淹,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确,在人们的心目中,范仲淹是以文学家的形象为人们所熟知的。但其实,范仲淹不但有文学才华,还很有经济头脑,他在杭州太守任上,曾运用现代经济学手段化解了两次经济危机,显示出了非凡的经济才能。

范仲淹主政杭州时,适逢浙江地区发生饥荒,谷价飞涨、百姓叫苦不迭。按常理,作为官府来说,这个时候就应该运用行政手段平抑物价,然而,范仲淹的举动却很令人费解,他不但不去平抑物价,反而张榜要求商贩将谷价增加到每斗一百八十钱。众人都不理解范仲淹的所作所为,但也不敢多问。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意料:杭州谷价提高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四面八方,许多外地粮商一见有利可图,就不分昼夜地纷纷将谷米运往杭州;市场饱和之后,价格自然就回落了,使杭州百姓平安度过了荒年。

原来,这正是范仲淹的高明之处,因为他懂得:什么东西少了,价格就会高;一旦量多了,价格就会走低。范仲淹发现的这种规律,在经济学上叫“完全竞争”,又叫“纯粹竞争”,是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商品的价格完全受市场调节,量少了价格就走高;量大了价格就走低。范仲淹当然说不出“完全竞争”这个名词,但显然他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宋神宗时期,江浙一带再次发生大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荒。按理说,作为太守的范仲淹应该多方筹集钱粮、加大救济力度才对,可是,范仲淹却又做出了一些让人想不通的事情:大灾当前,他竟然组织起了各种形式的划船比赛,举行盛大的仪式,他自己还天天乘船来往于江河湖海之间,观看赛事。在他的组织、提倡下,划船比赛搞得热火朝天,从春到夏,江河湖海上热热闹闹,赛事不断;很多富商大户信佛,范仲淹就召集各寺庙的主持,动员他们修葺寺庙,他说:“灾荒之年,工价便宜,有利于搞工程,兴土木。”于是,各地的寺庙便开始大规模搞工程建设,翻修寺庙。有些大户见工价如此便宜,便也开始修粮仓、房屋……

范仲淹的做法,遭到很多人的反对,认为他在大灾之年,置百姓疾苦于不顾,却大搞赛事、大兴土木……有一些人更上奏朝廷,弹劾范仲淹。

朝廷接到奏折后,让范仲淹做出解释。范仲淹说:“大灾之年,流民遍地,为长久计,必须为灾民找出路,想办法让他们有活做,能自己赚来一份糊口钱,这才是上上策。我提倡、鼓动划船比赛,是因为比赛中要用到船,主办比赛的商家就要拿出钱来造船,造船就需要用工,而灾民就有活做了。比赛过程中,也需要人工,这样又能给灾民找到一份工作。我大兴土木,也是这个道理,通过工程建设,可以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这样一来,那些没饭吃的灾民就有工可做,不就解决了吃饭问题了吗?”

朝廷接此奏报后,才明白了范仲淹的良苦用心,于是,不但没有责罚他,反而表扬了他。范仲淹的这种做法,用现代经济学来概括,就是“拉动内需”,在那个时代,就懂得通过拉动内需这种现代经济学理念来救灾,即使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也是十分前卫的。

文学家范仲淹曾运用现代经济学理念化解危机

在人们的心目中,范仲淹是以文学家的形象为人们所熟知的。但其实,范仲淹不但有文学才华,还很有经济头脑,他在杭州太守任上,曾运用现代经济学手段化解了两次经济危机,显示出了非凡的经济才能。

“完全竞争”令谷价回落

范仲淹主政杭州时,适逢浙江地区发生饥荒,谷价飞涨、百姓叫苦不迭,按常理,作为官府来说,这个时候就应该运用行政手段平抑物价了,然而,范仲淹的举动却很令人费解,他不但不去平抑物价,反而张榜要求商贩将谷价增加到每斗一百八十钱;众人都不理解范仲淹的所作所为,但也不敢多问。

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意料:杭州谷价提高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四面八方,许多外地粮商一见有利可图,就不分昼夜地纷纷将谷米运往杭州;市场饱和之后,价格自然就回落了,使杭州百姓平安度过了荒年。原来,这正是范仲淹的高明之处,因为他懂得:什么东西少了,价格就会高;一旦量多了,价格就会走低。所以,他发告示要求所有的米商都必须高价售米以后,四面八方的米商便闻风而动,纷纷把米运到杭州来卖,市场饱和了之后,米价自然就降了下来。范仲淹发现的这种规律,在经济学上叫“完全竞争”,又叫“纯粹竞争”,是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商品的价格完全受市场调节,量少了价格就走高;量大了价格就走低。范仲淹当然说不出“完全竞争”这个名词,但显然他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拉动内需”让人民自食其力

宋神宗时期,江浙一带再次发生大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荒。按理说,作为太守的范仲淹应该多方筹集钱粮、加大救济力度才对,可范仲淹却又做出了一些让人想不通的事情:大灾当前,他竟然组织起了各种形式的划船比赛,举行盛大的仪式,他自己还天天乘船来往于江河湖海之间,观看赛事。

在他的组织、提倡下,划船比赛搞得热火朝天,从春到夏,江河湖海上热热闹闹,赛事不断;很多富商大户信佛,范仲淹就召集各寺庙的主持,动员他们修葺寺庙,他说:“灾荒之年,工价便宜,有利于搞工程,兴土木。”于是,各地的寺庙便开始大规模搞工程建设,翻修寺庙。有些大户见工价如此便宜,便也开始修粮仓、房屋……范仲淹的做法,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有一些人更上奏朝廷,弹劾范仲淹。

朝廷接到奏折后,让范仲淹做出解释;范仲淹说:“大灾之年,流民遍地,为长久计,必须为灾民找出路,想办法让他们有活做,能自己赚来一份糊口钱,这才是上上策。我提倡、鼓动划船比赛,是因为比赛中要用到船,主办比赛的商家就要拿出钱来造船,造船就需要用工,而灾民就有活做了。比赛过程中,也需要人工,这样又能给灾民找到一份工作。我大兴土木,也是这个道理,通过工程建设,可以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这样一来,那些没饭吃的灾民就有工可做,不就解决了吃饭问题了吗?”

范仲淹的这种做法,用现代经济学来概括,就是“拉动内需”,在那个时代,就懂得通过拉动内需这样的现代经济学理念来救灾,即使是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也是十分前卫的。

相关参考

曾运用经济学理念化解两次危机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

竟运用经济学理念化解了两次危机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

新四军司令部丢失密电 刘少奇如何化解危机

核心提示:刘少奇明察秋毫的分析与准确果断的结论,使所有在场的人们当即如释重负,脸上露出了欣慰与感激的笑容。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汤雄,原题:《揭秘:刘少奇如何处理新四军司令部丢失密电

奸商岳凤叛明投缅的,明廷又是如何成功化解这一危机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田毓馨岳凤,本江西临川人。岳凤的父亲当时到云南做生意,因为投靠宣抚多士宁为记室,所以得到多士宁信任,与陇川宣抚司多士宁交往甚厚。加上岳凤自小就十分聪明,也因此娶了陇川土司的妹妹

满清功臣范文程:一纸檄文使入侵清军变“义师”

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或“危机公关”,如今已热得发烫,其实在历史上却早已有之,实在不算新鲜,而且运用之妙,可谓炉火纯青!清朝初年大臣范文程,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第十七世孙,因其及时而恰当的舆论引导,让他成

1953,毛泽东化解高岗阴谋的重重一击

向苏联学习经济  经济不是毛泽东的长项。(注:1956年12月毛在同企业界人士谈话时说:“在经济上,我是个外行。”)  就在夺取全国胜利前不久,毛公开说过他首先关注的是经济。“我们必须学会我们原来不懂

同样是变法失败,为什么范仲淹被称一代名相,王安石却背上骂名

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是北宋两次著名的改革运动,由于两次变法的领导者分别是范仲淹和王安石,这两次变法也被称为范仲淹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不论是范仲淹,还是王安石,都是北宋的名臣,他们不论是才学、能力还是品德,

用情色化解战火解救百姓

她曾是整个北京城视觉的中心,话题的焦点。她有着由花船上的雏妓,一跃而成为公使夫人,并陪同夫君出使欧洲的奇特经历;八国联军进北京的一场浩劫,又将她造就成为乱世女杰。一个风尘女子,一生中竟两次与历史风云际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

1.、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额……这个就是所谓的狗急跳墙,不过真正能影响后世的并不是简单的金融危机,而是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并存的一个非常纠结的经济时代,称之为“

明末的经济危机有多严重

你真的了解明朝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640年,这是一个不太安分的年份。这一年距离大明王朝的灭亡不过4年的时间,虽然大明还能支撑4年时间,可一系列的危机已经显现出这座长达两百多年的大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