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武帝武帝一紙詔令,就能兵不血刃化解千年危機
Posted 朝廷
篇首语: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為什麼漢武帝武帝一紙詔令,就能兵不血刃化解千年危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為什麼漢武帝武帝一紙詔令,就能兵不血刃化解千年危機
在古代封建時期,有一個問題困擾了歷代統治者近一千年,那就是中央對於地方的管控問題。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怎樣確保偌大的國家統一聽中央指揮?怎樣保證地方勢力不發生叛亂?歷代帝王絞盡腦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在失敗中總結經驗。就這樣過了快一千年……摸石頭過河,中央與諸侯的博弈
西周採用分封制。除了天子所管轄的地區,其餘土地全部分封給宗室或功臣。於是,土地就像劃切糕一樣,一塊塊全部分了出去。他們在各自封地上,有一套獨立的行政系統,還可以培養自己的軍隊,像個小國家一樣在一定程度上獨立自主,這就是諸侯國。
中央這樣做的初衷很簡單,就是找一些靠譜的人幫著自己管理地方,各自管好自己的地盤,天下就太平了。原則上,諸侯國要服從中央指令。理想是美好的,而現實是殘酷的!這裡有個漏洞,隨著諸侯勢力不斷壯大,直到大過中央,天子鎮不住他們,諸侯就不那麼聽話了,甚至想取而代之,東周就是這樣滅亡的。
而後來的秦國吸取東周的教訓,未避免重蹈覆轍,採用郡縣制,不再分封諸侯。這樣全國土地都歸中央所屬。但這一樣有漏洞,某個地方發生叛亂,朝廷孤軍奮戰,連個諸侯隊友都沒有,最終輕而易舉滅亡。
為什麼歷經兩朝幾百年歷史,中央還是敗給了地方?難道分封制和郡縣制都不可取嗎?在國家成立初期,地方上往往有很多不穩定因素。比如剛打下來的江山,多少有一些前朝殘餘勢力。而面對遼闊的疆域,朝廷有時鞭長莫及,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管理到位。所以要在中央可控的範圍內,適當放權給地方,由諸侯鎮守。但同時要避免諸侯做大,又需要另一股力量進行掣肘,即隸屬中央的郡縣。由此可見,分封制和郡縣制都有可取之處。
到了漢朝,高祖劉邦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採用了一種更高明的手段——「郡國並行制」,即結合以上兩種方法,土地一部分分封給諸侯,一部分隸屬中央。這的確是個折中的好辦法。高祖在世時鎮得住諸侯。起初效果還不錯。可隨著時間推移,諸侯勢力不斷擴張,這種平衡被打破,朝廷又一次受到威脅。
一道政令暗藏的「陰謀」,勝過千軍萬馬
漢文帝時期,終於有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大臣賈誼在《治安策》中提出了一種方案——「眾建諸侯而少其力」,這回終於說到點子上了。意思就是在諸侯國內多建國,讓他們內部分化,勢力逐步削弱。漢文帝表面上未做表態,可實際上悄無聲息地行動起來。只是考慮到天下尚未穩定,動作幅度沒那麼大。文帝將目標瞄準當時的大國齊國,趁齊國叛亂,將它一分為六,把齊王在世的六個兒子均立為王。
而到了漢景帝時,步子一下邁大了。景帝在老師晁錯的建議開始削藩。可當時時機成熟嗎?高祖皇帝分的諸侯國你說裁撤就裁撤?人家好好的諸侯國會拱手相讓嗎?況且有些諸侯王輩分比皇帝還高,比如吳王劉濞,是景帝的堂伯父,吳國是當時最強大的諸侯國。人家會束手就擒嗎?削藩的結果顯而易見,各路諸侯被逼得集體叛亂,吳王還自立為帝與中央分庭抗爭。這就是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朝廷不得不動用武力鎮壓叛亂。雖然最後朝廷取勝,但裡面有賭的成分。當時諸侯實力不小,況且抱團在一起,朝廷沒有足夠的把握取勝。萬一輸了呢?漢室江山易主,甚至滅亡。好在景帝也算是個明君,總體部署得當,重用太尉周亞夫平定叛亂,最終化險為夷。
這場仗雖然打勝,但是太過冒險激進。其實,本可以用一種溫柔的方式解決。最後,景帝還是用分化的方法來對付諸侯國。他弟弟梁孝王死後,景帝把他的五個兒子都封了王,梁國一分為五,這樣又少了一個大國。有趣的是,竇太后看到自己小兒子的後代都封王了,還挺高興。可見這種方法還是拿得上檯面的,表面上看是件好事,你沒理由拒絕!
西漢史上最強陽謀,推恩令的巧妙之處
到漢武帝時期,為了開疆拓土,首先要穩定國家內部。當務之急是徹底剷除這些尾大不掉的諸侯國。
大臣主父偃提到一個非常好的點子,美其名曰「推恩令」。其實就是之前賈誼提過的。諸侯王是世襲制的,遵循嫡長子繼承的原則,封地由嫡長子一人繼承,其他王子沒有機會。而推恩令要求諸侯把自己的封地也分給其他兒子。這裡面就有貓膩了。封地這塊蛋糕本來就這麼大,如果諸侯王死後,他的兒子們都過來分一塊,就等於把封地給瓜分了。而且,一代代以此類推,蛋糕越分越小,最後就剩芝麻綠豆那麼大點了。而分化後的諸侯國必將分崩離析。再有,分化的小國到侯國這個級別時,就相當於縣了,要歸屬中央的,這樣國家輕而易舉地收回了諸侯封地。
然而,諸侯王也不傻,不會看不到裡面的利害關係。推恩令得以順利進行,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這道政令本身就是一個攻心計謀。它抓住了人性貪婪的弱點。除了中央受益以外,那些非嫡長子,原本沒有繼承權的王子們也成了受益者。畢竟他們以前什麼都分不到,按照新政令,卻能成為一方諸侯。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這些王子們必然力挺中央的決策,寧可與他們老爸諸侯王和嫡長子對抗。不用說,自己就窩裡鬥了。這樣中央把他們拉到了統一戰線,致使諸侯國內部人心離散。很巧妙地把朝廷與諸侯的矛盾轉嫁到諸侯國內部的矛盾。
此外,漢武帝一上台又推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指導思想,宣揚忠君的觀點,在思想上、輿論上做了有力的引導。
二是執行推恩令的前提條件是中央軍實力能碾壓地方諸侯。經過祖輩幾代的努力,武帝繼位時已具備這個條件。而且平定「七國之亂」時,漢景帝已經用行動證明了這一點。
之後的漢宣帝、漢昭帝又繼續實行推恩令。此後,各諸侯國逐漸衰落,直至徹底消失。
推恩令,被譽為史上最強陽謀。貌似施恩,實則分化,變相瓦解諸侯國。它用一種簡單而溫柔的手段,解決了複雜的政治鬥爭。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謀。
參考文獻:
[1] 司馬光,《資治通鑒卷第十四·漢紀七》[2] 司馬遷,《史記》
相关参考
在衛青死後漢武帝對衛家就沒什麼好態度,甚至在最後直接誅殺了整個家族,為什麼在衛青死後,漢武帝要殺了衛青全家呢?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強權皇帝,容不下朝堂之中有勢力太過龐大的家族,而衛青他們一家幾乎掌
今天來講一講東方朔與董偃的故事。一、被漢武帝看重的男寵先把這段關係給理一理,方便理解。董偃,是竇太主的一個男寵。而竇太主又是漢武帝的姑母、丈母娘兼妹妹的婆母。在上一篇寫陳皇后的文章中,我們講到了,在漢
漢武帝的帝王之術,笑里藏刀,綿里加針,一紙推恩令,諸侯變平民
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感謝支持青年講歷史。提到漢武帝,總讓人不由而然的肅然起敬,漢武帝在位時期,政治上加強集權,思想上獨尊儒術,經濟上進行幣制改革和開通絲綢之路,外交上北擊匈奴,開疆拓土,犯
漢武帝的帝王之術,笑里藏刀,綿里加針,一紙推恩令,諸侯變平民
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感謝支持青年講歷史。提到漢武帝,總讓人不由而然的肅然起敬,漢武帝在位時期,政治上加強集權,思想上獨尊儒術,經濟上進行幣制改革和開通絲綢之路,外交上北擊匈奴,開疆拓土,犯
漢武帝最終在確立劉弗陵這個小兒子為他的接班人後,便殘忍地賜死了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那時候,劉弗陵才八歲,還是個小孩,需要人照顧。於是,劉弗陵的異母姐姐鄂邑公主便擔任了撫養劉弗陵的責任,一直到漢武帝去
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圖像能教給我們有關COVID-19的什麼信息?美國國家檔案館保留了豐富的「西班牙流感」圖像,顯示其與今天的危機驚人的相似之處——從口罩到急救醫院。遺憾的是,1918年的流感大
嘉靖皇帝怎麼會是明朝第一明君,這到底是為什麼?先說說嘉靖皇帝的主要特點吧!一是在位時間很長。在中國古代200多位封建帝王中,按在位時間排名,嘉靖皇帝排第5名,康熙最長,61年,乾隆60年,漢武帝54年
自東漢佛教傳入中國以來,中國的傳統文化與佛教可以相互補充,在中國迅速發展,並傳播到朝鮮和日本。佛教中有許多傳說是無法科學解釋的。例如,死去的僧侶的遺物被火化以生產佛教遺物。此外,還有一些高僧死後會成為
在中國歷史上,許多帝王的陵墓始終逃不過一些貪婪者的覬覦。其中,漢武帝的茂陵被搬空,唐太宗的昭陵被掃蕩,康熙的景陵多次被“掃倉”……而武則天的乾陵,雖然也有許多盜墓者打過它的主意,但最終都無功而返。那麼
在中國歷史上,許多帝王的陵墓始終逃不過一些貪婪者的覬覦。其中,漢武帝的茂陵被搬空,唐太宗的昭陵被掃蕩,康熙的景陵多次被“掃倉”……而武則天的乾陵,雖然也有許多盜墓者打過它的主意,但最終都無功而返。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