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餐館刷碗,58歲攻克世界難題,慶幸自己身在美國
Posted 天才
篇首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北大才子餐館刷碗,58歲攻克世界難題,慶幸自己身在美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北大才子餐館刷碗,58歲攻克世界難題,慶幸自己身在美國
十九世紀世界科學巨人,法國偉大的化學家和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曾經說過這樣一句擲地有聲的話:"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
每一個科學家,不管他的事業在哪裡,不管他走過了一段什麼歷程,都有生他養他的地方,那就是自己的祖國。
中國有句話叫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人無論有多大能耐,人生多麼輝煌,都不能將故土抹去。
可是也有的科學家取得成就之後,就諱言自己的祖國,自己的出身就成了一個禁區,不想對別人再提起,似乎那是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美籍華人科學家張益唐老先生他在58歲的時候破解了數學領域一個世界性的難題,面對鮮花和掌聲,面對如潮的好評,張先生在接受華文知名媒體採訪的時候,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我要是在中國,怎麼會取得這麼大成就"。
張先生說出這樣的話實在叫人費解,難道他的成長曆程跟中國無關,跟他北大畢業的經歷也無關嗎?難道中國的土壤里就沒有出過偉大的數學家,難道中國會阻礙你成功的道路?
事實到底如何,讓我們循著張益唐老先生的人生軌跡,看看他都經歷了什麼,看看他為什麼會說出那樣的話。
1955年張益唐出生於上海,和同齡人相比,他是非常幸福的。
父親是電氣工程系教授,母親是機關幹部。
他從小聰明伶俐,酷愛讀書,記憶力非常好,可以說是過目不忘。
5歲就能熟練背出100多個國家的首都所在地,6歲就能背出中國全部朝代的年號和皇帝名字。
7歲就看完了《西遊記》、《三國志》、《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原著。
可是他的童年又是非常不幸的,1959年的運動中,他的家庭沒有倖免,遭受了難以想像的沉重打擊。
在機關工作的母親,不知道為什麼突然精神崩潰,生活都難以自理,每天蓬頭垢面、頭髮散亂到處喊叫,不能再給他母愛。
父親也整天陰沉著臉,情緒低落,一回家就鑽到書房,不知道給誰寫檢查。
天塌了,家在一夜之間面目全非,外婆成了這個五歲孩子的避風港。
可是這一切並沒有改變他好學的天性,8歲那年過春節,外婆給他零花錢之後,他不買零食也不買玩具,而是買了一本《十萬個為什麼》。
書中提到了幾個世界級的數學難題,而書中最後一段的內容是:
"看來這些問題,只能讓未來的科學家來解答了,讀者同志們,努力吧。"
當時他就在心裡暗下決心,自己一定要當未來的科學家,解決這些難題。
多年之後,他的願望真的實現了。
正是《十萬個為什麼》激發了他對數學的強烈興趣。
初中上數學課的時候,老師講的是勾股定理,他不好好聽講,老師批評的時候,他不以為然地說,我九歲就會證明了。
老師讓他上課堂演示,果然所言不虛。
1966年,他被接到北京,"越讀書越反動",看書要偷偷看,一不小心書就會被沒收,很多書籍都扔進垃圾堆。
那段期間,大學制度被取消了,大學靠推薦,像他這樣出身有問題的人是沒有被推薦資格的。
於是張益唐只能去北京一家鎖具廠當工人,在那個廣闊天地跟鎖具打交道。
1977年,改革春風開始徐徐吹來,一個特大喜訊傳來:大學不再推薦,可以直接參加高考,而且不問出身了。
他像范進中舉一樣欣喜若狂,淚流滿面,跑到小商店買了一掛爆竹,噼里啪啦放了起來。
高考,對於這個天才來說,根本就不是個事,也可以說是易如反掌。
通知書下來了,張益唐一腳邁進了中國頂級學府,北京大學的校門。
在北大,他是同學們的榜樣,老師們的寶貝,女生的偶像,因為他的確太牛了,同班同學的生日他幫忙登記過一次,馬上就全部倒背如流,他還擔任了學生會主席。
北大畢業後,後來的北大校長、時任北大數學系主任的丁石孫,對他非常欣賞。
國家政策放開後,丁石孫不由分說推薦他去美國跟著導師莫宗堅留學。
不久之後,張益唐拿到了公費名額,遠渡重洋踏上美利堅國土,到普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七年之後,張益唐終於獲得了博士學位,這個過程有點長,是因為他有一次發現了導師莫宗堅的一個錯誤論斷,由此捋了導師的虎鬚,得罪了莫宗堅,導致畢業證書遲遲沒拿到,即便是拿到之後,他也很難找工作,因為導師莫宗堅不給他寫工作推薦信。
別小看這個推薦信,在美國沒有這個就等於你沒有資格證書,不能在學術界立足,沒有哪個科研機構敢用你,因此這個數學天才就開始了漂泊生活,長期在餐廳打工,洗盤子。
這期間,北大導師、同學,都向他伸出雙手,召喚他回國效力搞研究,但他寧願在異鄉落魄,住貧民窟,宿地下室,靠朋友救濟,四處蹭飯,也決不回國。
有人說他崇洋媚外,有人說他數典忘祖,而他不置可否,始終沒有對此做過任何解釋。
叫人敬佩的是,無論生活如何艱難,他卻始終不忘初心,那就是對數學的執著,對數學難題的鑽研。
光陰荏苒,一晃又是七年過去了。
1999年,當時在美國Intel實驗室工作的北大學子唐朴祁找到他,跟探張益唐討一個數學難題。
這個問題困擾唐朴祁多年,很多同事都不能解答,可到了張益唐這裡,只用了兩周就迎刃而解。
"天才,不愧是天才!"唐朴祁目瞪口呆地的說。
洗盤子整整七年,怎麼還有如此強勁的實力,這樣的人才不用就是暴殄天物了!
在唐朴祁和另一位在美國工作的北大學子的共同努力下,張益唐成為新罕布希爾大學一名代課講師。
張益唐告訴自己的學生:如果你有理想,我建議你不要輕易放棄你的理想,為了理想不要怕承受孤獨。
張益唐用行動踐行著,自己就從未放棄過理想,而為了理想,他也一直堅守著孤獨。
直到48歲,他才和一個華裔姑娘結了婚,有了溫馨港灣,從此更加努力在數學王國遨遊,立志要完成夙願,攻克那個難題。
那個難題非常難,被稱為災難性的難題,它叫孿生素數猜想。
孿生素數這個難題已經存在有200年左右的歷史,1900年,德國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提出了23個最重要的數學問題,跟孿生素數猜想一起被提出的,還有"哥德巴赫猜想"和"黎曼猜想",它們都是舉世公認的難題。
儘管兩百多年來,不知道有多少學者,經過多少努力,依舊兩手空空、一無所獲。
還是那句話,功夫不負有心人。
2013年,一月開始,張益唐用幾個月的時間向難題發起總攻,一鼓作氣完成了《素數間的有界距離》。
2013年4月17日,他把論文提交給了《數學年刊》,他成功了!
回國開研討會的時候,不斷有媒體和官員如此詢問他:你為什麼以前不回國發展呢?
他索性直率回答:如果我當初回國,可能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張益唐的意思並非是中國出不了科學家,而是出不了他這樣性格的科學家。
他喜歡靜,不希望有塵世的喧囂,不希望有世俗的騷擾。事實上他這一次的學術突破,也正是在好友的鄉間別墅邊的樹林里,看到一隻梅花鹿悠閑地踱步,才忽然產生的靈感。
這樣的環境,只有美國才會有。
張益唐一方面是在國外沒混出樣來,覺得灰溜溜回國意義不大,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一方面,他雖然經濟不寬裕,但總覺得國內的氣氛並不適合搞一些不容易出成績的基礎性的研究,是非紛擾太多,不會有利於他的學術研究工作,這一點其實也無可厚非。在美國生活再貧寒,畢竟不需要為五斗米折腰,也少了一些人事爭鬥,可以把全部心思都撲到學術上。
理解了張益唐的「苦處」,我們還是應該體諒,他所謂的「回國就不會出成績」的言論,其實並非攻擊指責,也並非忘恩負義,事實上,張益唐近些年也多次提到了他有可能回歸中國的心愿,而且在去年也擔任了北京大學的客座教授。
在中國的北大學子成百上千,不止張益唐一個,只要在外國不出賣祖國利益,時刻想著祖國,他們都是好樣的,都是華人的驕傲。
相关参考
丁武選在開國少將中算是年齡比較大的,參加大授銜的時候已經58歲高齡,在十大元帥中只有朱老總、劉伯承、賀老總這三個人的年齡比他更大,所以很多軍銜比他高的人見到他的時候都要喊一聲大哥。丁武選還是一個非常耿
他15歲考入北大25歲自殺,死前寫下一詩,火了幾十年,你一定會背
他15歲考入北大25歲自殺,死前寫下一詩,火了幾十年,你一定會背1989年,山海關,一位詩歌天才在鐵軌上隕落,被呼嘯的列車帶走了年輕的生命,留下的揹包裏只有四本書:《新舊約全書》、《瓦爾登湖》、《孤筏
他15歲考入北大25歲自殺,死前寫下一詩,火了幾十年,你一定會背
他15歲考入北大25歲自殺,死前寫下一詩,火了幾十年,你一定會背1989年,山海關,一位詩歌天才在鐵軌上隕落,被呼嘯的列車帶走了年輕的生命,留下的揹包裏只有四本書:《新舊約全書》、《瓦爾登湖》、《孤筏
26歲小伙娶58歲舅媽,為真愛不顧32年齡差,相愛21年卻突然鬧離婚
雖然在當今社會真愛難尋,在人們的眼中真愛似乎只存在於電影和小說里,可是一對老少配還讓大眾看到真愛的痕迹,他們相差32歲,當初也是頂著外界的壓力走到了一起。這對備受爭議的夫妻攜手走過21載,就在外界已經
中國繁榮和強大是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有目共睹的,就比如中國航天事業來說,從1999年到2005年,六年時間,六艘飛船,六次飛躍,令世界稱奇。除此之外中國已經成功地進行了不載人飛船的發射試驗,推出了神舟號、
我出下聯:【螞蟻開餐館,誰人敢吃】我對上聯:【狐狸當迎賓,哪個會進】友對上聯:期待中。。。。。。。
她出身名門卻漂泊一生,24歲嫁給55歲才子,晚年她道出婚姻的遺憾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社會環境曾經發生過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便是在清末民初之時,大量西方文化湧入中國,使得中國的傳統封建思想有了一定的鬆動,也對男尊女卑這種糟粕思想進行了強烈的衝擊。因此,在這段文化衝突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金庸必定是很多中華兒女都非常熟悉之人,此人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了一個武俠世界,讓人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而在金庸的作品中,《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是一套作品,也有著很多相通之處,後
一、大家看过《狙击手:身在瞄准镜》没历史频道:狙击手身在瞄准镜编辑《历史频道:狙击手身在瞄准镜》是2009年上映的纪录片。由EmreSahin执导。向观众介绍世界上最高超的狙击手和他们在战场上的故事。
民國不僅僅是國家動盪的時期,還是新舊文化互相交替的重要時期,在那時出現了很多寫文章拯救國家的才子,更是出現了很多才華橫溢的才女,像是我們熟知的林徽因。那個年代的年輕女子不會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她們喜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