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奇葩的藩王叛亂,一百人就平定了,功臣還是個病人

Posted 皇帝

篇首语: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奇葩的藩王叛亂,一百人就平定了,功臣還是個病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奇葩的藩王叛亂,一百人就平定了,功臣還是個病人

明王朝在經歷過弘治中興後,進入了正德朝。咱們這位正德皇帝朱厚照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有個性的皇帝。他做事情講究無拘無束,不拘小節,充分釋放個人的天性,討厭一切束縛,追求個性解放。
這如果擱現在,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文青」加「憤青」,但是作為一國之主那是絕對不可取的,甚至是很危險的。在他當朝的十幾年間,一改前朝孝宗兢兢業業治國的政治習慣,取而代之的是整日吃喝玩樂,不問政事,生活極度奢靡腐朽。
正德皇帝不僅如此,而且還重用大太監劉瑾,以及寵幸號稱「八虎」的佞臣小人,一時間鬧得朝野上下烏煙瘴氣。因此明王朝的中央政權秩序長期處於混亂狀態,一些地方藩王便自以為有機可乘,在地方大搞「小動作」,有的甚至發動叛亂,例如今天侃哥要跟各位講的安化王朱寘鐇,以及他所組織的一場「奇葩」叛亂。
一、起因是竟然是一個「不安分」的太監
正德年間主政的不是朱厚照這個正牌皇帝,而是咱們這位劉瑾劉公公。當時民間就有這樣的童謠「天下不知朱皇帝,只知有個劉皇帝」,由此可見,當年劉瑾的權勢之盛。
劉瑾還是有別於前朝那些得勢的大太監,不僅僅只會貪污受賄,大肆斂財。他立志要做一個有理想、沒道德、有抱負、沒人性的明朝「好太監」。因此他準備要針對明朝中期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所存在的種種弊端,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你沒聽錯,就是改革,劉瑾身殘志堅,他要開中國歷史之先河,進行「太監變法」。這是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由太監主導的「變法」。雖然咱們這位劉瑾讀書少,但是這一點都不影響,他所主導的「變法」步伐。
他首先對社會一些弊端,進行了變法:1、寡婦可以改嫁,任何人不得阻攔;2、大力推行火葬,以節約土地資源。此舉一處朝野嘩然。這兩條如果放到現代社會裡,沒什麼奇怪的,但各位不要忘記了,那可是在明朝,這就太離經叛道了。
當時朝野上下對劉瑾的這兩條社會變法措施,都無法理解。結果劉瑾的社會變法在一片反對聲中,不了了之。劉瑾為了變法立威,準備在土地分配方面「大顯身手」,因此他便向各地派遣御史進行度田。
雖然劉瑾土地變法的目的是好的,他是要解決老百姓生計問題,同時增加國家的稅收,但是這些派出去的御史多是些貪腐之輩,到了地方多是虛報或是偽報土地數量,結果鬧得怨聲載道。安化王朱寘鐇的封地也來了一個御史名叫周東,此人貪暴異常,大肆虛報田畝數,更可氣的是,他還欺辱當地士兵的妻女。
二、叛亂開始了
「不作死,就不會死」這句話放在周東身上那是再合適不過了,他在安化不過數月,整個地方的軍民沒有一個不恨他的,大小官員對他的所作所為也非常不齒。說白了,只能怪這傢伙的吃相太難看!
不過此時的安化王朱寘鐇對這位周大人,那是「感恩戴德」。因為他為咱們這位安化王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朱寘鐇終於可以反度田、反劉瑾、反朝廷為理由,聯絡了一大批死黨,準備大舉反叛。
正德五年(1511年)安化王於府邸宴請封地上的大小官員,席間突然發動兵變要求在場官員追隨自己造反。絕大多數官員在他威逼利誘之下,不得不參與叛亂,個別不從的官員,不是當場被殺,就是隨後被關押起來。
至於劉瑾的死黨周東卻對此叛亂毫不知情,很快他便被安化王宰了,用以鼓舞軍心。此時安化王已經控制自己封地上所有的軍政大權。不久叛軍正式頒布了討劉瑾檄文,公之於天下,頓時朝野大嘩!
三、叛亂以超乎人們想像的速度被平息了
上文說到追隨安化王朱寘鐇叛亂的官員中有一大半都是被迫的。畢竟誰都不傻,以安化這一偏遠之地,去與整個大明王朝爭鋒相對,那純粹是找死。不過只有匪首朱寘鐇一個人看不明白罷了!
在這些被脅迫的官員中有一個叫做仇鉞的中級武將,他卻醞釀著一個驚天大計劃。他先是裝病,暗中在自己府邸里集結近百名敢死之士,意圖在關鍵時刻倒戈一擊。不久這個機會來了。
幾日後,朱寘鐇準備誓師討伐劉瑾(純屬找死),派人去叫仇鉞參加。使者來到仇鉞的府邸後,被仇鉞的僕人拿類似現在的鐵鎚(鐵骨朵)當場擊殺。仇鉞立即召集百餘名死士,衝進安化王府,將朱寘鐇以及他的家眷統統俘獲。至此持續十幾天,朱寘鐇叛亂就此謝幕。
結 語
這場持續十九天叛亂,不!應該叫做「鬧劇」才對就這樣結束了。其實這場以安化王朱寘鐇為首的,效仿當年明成祖朱棣的「靖難之役」的鬧劇,從一開始就充斥著諸多各種各樣的「不靠譜」因素!
首先從兵力準備上來說,造反最需要的就是兵力。而咱們這位安化王總共兵力也不過5000餘人,而且許多都是臨造反時,匆匆忙忙抓來的。這些士兵的忠誠度和戰鬥力都十分堪憂!反觀靖難之役時的朱棣,手中兵馬至少十萬以上。兩廂一比較,各位讀者不難看出,安化王朱寘鐇要想通過叛亂成功上位,純屬痴人說夢!
其次安化王造反的基礎不是薄弱,而是太薄弱了!安化王的封地是在甘肅省慶陽縣,在明朝時,那裡很貧瘠,也沒有什麼物產,因此註定了安化王手裡沒有太多的物資錢糧。而對比明成祖朱棣的根據地北京城,那裡不僅是前朝的大都,而且還是明朝的北方重鎮,這些都是朱寘鐇無法比擬的。
最後一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叛亂領袖的才幹。安化王朱寘鐇平時驕橫不法(其實明朝大多數藩王都是這一個「尿性」),在地方魚肉百姓和官員,早已失去了人心。他本身就是一個不學無術,文武不通,好惡鬥恨的這麼一個主。讓這種人領導軍隊叛亂,純屬是找死;而當時明成祖朱棣就不同了,早年隨明初大將李文忠遠征漠北,擁有非常高的軍事指揮才能。單從這一點朱棣就可以秒殺朱寘鐇「好幾個來回的」了。
即便是朱棣擁有世人公認的文韜武略,還尚且在造反的路上,差點「翻船」!更何況咱們這位「四六不通」的安化王朱寘鐇,他造反那就是純屬來找死的,「蚍蜉撼樹,自不量力」
最後補充一點,大太監劉瑾也因為安化王叛亂,最後被明武宗凌遲處死了!中國有史以來,絕無僅有的一次「太監變法」也就此落下了帷幕了。

相关参考

七擒孟獲是史實還是傳說

我們愛歷史【三國】「七擒孟獲」算是《三國演義》中濃墨重彩的章節。公元225年春,蜀國為平定南中地區的叛亂,由諸葛亮帶兵南征。雙方開戰,首戰便擒獲南蠻的首領孟獲。孟獲失敗後不服氣,諸葛亮便放了他,約他再

七擒孟獲是史實還是傳說

我們愛歷史【三國】「七擒孟獲」算是《三國演義》中濃墨重彩的章節。公元225年春,蜀國為平定南中地區的叛亂,由諸葛亮帶兵南征。雙方開戰,首戰便擒獲南蠻的首領孟獲。孟獲失敗後不服氣,諸葛亮便放了他,約他再

朱元璋處心積慮建立起來的藩王制度,為何朱允炆一上台就要撤藩

文|方圓文史建文帝朱允炆的失敗,主要敗在兩件事情上:其一是更定官制,其二便是削藩。而這兩件事情,最後也成為朱棣發動靖難之變的借口,稱建文帝「”更改祖制”。當然了,朱棣的之所以要發動叛亂,主要還是為了奪

朱元璋處心積慮建立起來的藩王制度,為何朱允炆一上台就要撤藩

文|方圓文史建文帝朱允炆的失敗,主要敗在兩件事情上:其一是更定官制,其二便是削藩。而這兩件事情,最後也成為朱棣發動靖難之變的借口,稱建文帝「”更改祖制”。當然了,朱棣的之所以要發動叛亂,主要還是為了奪

汉武帝最信任的哥哥,生了一百多个儿子,推恩令对他完全不起作用

西汉王朝传到汉武帝,虽然国力蒸蒸日上可是外有匈奴环伺;内有藩王作乱,虽然汉景帝上将周亚夫以平定「”七王之乱”。可是这些王爷尾大不掉,所以汉武帝在即位之后制定了「”推恩令”。此举就是削弱藩王的势力让皇权

康熙平定 ”三藩之乱”后,除了吴三桂,另两个藩王结局如何

清朝入关后33年,清朝迎来最大一场叛乱,此乱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藩之乱”。所谓的「”三藩”就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其中吴三桂是领头羊,但尚可喜未参与叛乱,其子尚之信响应吴三桂参

安史之亂後,唐朝繼續存在了一百多年,為何無法重回巔峰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這場叛亂相較於整個大唐的歷史僅僅八年時間,可誰也沒有想到正是因為這場叛亂,導致唐朝一蹶不振,最終走向滅亡。,在不少人看來安史之亂是唐朝衰敗的開始,可之後的唐朝依然存在了一百多

安史之亂後,唐朝繼續存在了一百多年,為何無法重回巔峰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這場叛亂相較於整個大唐的歷史僅僅八年時間,可誰也沒有想到正是因為這場叛亂,導致唐朝一蹶不振,最終走向滅亡。,在不少人看來安史之亂是唐朝衰敗的開始,可之後的唐朝依然存在了一百多

朱元璋爲何登基後大肆屠殺開國功臣

朱元璋後來當上皇帝之後的殘忍手段令人驚愕。不管處於那個時代的人,還是現在的我們多多少少都會覺得朱元璋是個卸磨殺驢、過河拆橋、兔死狗烹、總找茬屠殺功臣的魔鬼,可是朱元璋殺功臣背後的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小

明朝亡国时,开国功臣的后代们都在干嘛?

明朝亡国时,开国功臣的后代们都在干嘛?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大明王朝不是一天建成的。明太祖朱元璋以一介贫民发家,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最终力摧豪强,驱逐胡虏,平定天下。这一切,离不开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