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七條遺囑寫的是什麼
Posted 妻子
篇首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魯迅的七條遺囑寫的是什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魯迅的七條遺囑寫的是什麼
談及魯迅先生,中國人民一定都不會陌生,他是中國最為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在近代文壇享有極高的聲譽。在那個動蕩革命的年代,他用鋒利的文筆一次次地鞭打著沉睡中的無知國民,用弱小的身軀拯救著一個時代的沉淪。當然,為我們大多人所熟知的是他的《吶喊》、《彷徨》等作品集,其實在魯迅先生晚年間,也有著不少傑出的作品,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品讀魯迅先生臨終前的最後一篇隨筆,感受下一代文豪洞穿生死的氣魄。
這篇隨筆名為《死》,寫於魯迅先生病重之時,大概在寫完一個月後先生便與世長辭,而這篇表達臨終之言的「遺書」也就成了他的絕筆之作。文章由七小句構成,表達的是對生死的態度以及為人處事的道理,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這篇絕筆之作,一起體會下我們不知道的大家風采吧。
對喪事:但求平靜、簡單
在前三點中,魯迅主要交代了自己對喪事,死亡的看法。第一點是:「不得因為喪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錢。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這裡是魯迅先生為了防備國民黨借喪事加以發揮而寫下的,這是其中之一,既是為了讓家裡好交代些,也是著實不想收受錢財,除了關係較好的老友,其他人便不必走些形式過場了,從中看出魯迅先生著實了解人情冷漠,也不屑於這些虛情假意,死便死了,也不要這些有的沒的了。
第二第三點都是魯迅先生提出的關於葬禮的要求,分別是:「趕快收斂,埋掉,拉倒」,還有:「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情」。與古代大操喪禮的風俗不同,他要求家裡人在自己死後趕緊埋了自己,也不要舉辦什麼喪禮,屍體處理了便算是妥當了。在他看來,與其在乎那些繁雜禮節,倒不如家裡人簡簡單單處理了,以後的日子照常進行,也不必悲傷難過。字裡行間有著鮮明的現實主義情懷,倒果真是很現實的一個人,可見,虛有其表的表面形式著實是被他所看不起的。
告親屬:普通平凡的活著
遺書的第四點是魯迅先生專門留給妻子許廣平的,原文是:「忘記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塗蟲」,他希望妻子在自己死後好好的活下去,不要因為自己的離去而傷心難過,難為了自己的身體那才是真正愚蠢的做法。傲嬌的語氣也夾雜些許的責備與,想必他定是了解妻子的品性,為了讓對方好受些才有了這般調侃,其實他自己又怎會捨得呢,不過生死難測,他能做的也只有讓活著的人好好活下去了。
除了給妻子,他還給孩子留了一句話,這便是第五句:「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對待孩子,魯迅不希望他能有所作為,擔當大任,只願他不要去追求名利,弄一些空有其表的東西,平凡的過完一生也就足夠了。其實,他不是看不起文學家與美術家,只是當時頗有一群烏合之眾打著藝術家的幌子做著不為人知的勾當,他是希望兒子以此為誡,不要好高騖遠,做個普通的平民百姓便可以了。
勸世人:不「虐」己,不信人
他的最後兩條是留給世人的警告與建議,其一是:「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這是告訴人們不要輕信他人,不可依靠他人。不是說人與人之間沒有信任,只是它太罕見了,正如我們今天所說「除了自己,誰都別信」一般,最親近的朋友都有可能背叛出賣,更何況絕大多數人本就是泛泛之交,隨口的承諾便不要當真了,對人切不可過於信任。
最後一條是:「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很多人說魯迅先生的這句說法過於苛刻了,有失君子的風範,其實並不是,不論什麼社會,總有些人藉以善意的由頭損人利已,反過來還用不夠寬容大度挾制對方。對於這種人,魯迅先生勸誡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禮讓,做人的基本是不虧待自己,禮儀那是準備給有需要之人的,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所以,我們也不要濫用自己的善良,該記的仇就記下,該有的報復自然也不能落下。
縱觀魯迅先生絕筆的七條之作:對死亡,他坦然待之,拒絕一切繁文縟節;對親人,他笑著調侃,只希望他們以後普通快樂地生活下去:對世人,他加以告誡,人生本就不易,好好做自己便可以了。所以啊,在臨終前,他心繫的依舊是家國天下,毫不擔心自己的安危,這是一種怎樣的理性與坦蕩,又是何等的氣魄與從容。
相关参考
魯迅先生曾有一篇文章名字叫做:"論他媽的",在這篇文章中魯迅先生把"他媽的"稱作中國的國罵。但是爲什麼中國人罵人喜歡問候別人的母親呢?國罵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第一,宗法制中國古代社會秩序的建立,要追
問起學生中學語文的難處,相信很多人上學時都會害怕看見魯迅先生的文章,大多是認為他的文章難以理解,或是覺得敘事的筆觸與我們現在習慣的方式不同,且總是出現一些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話。魯迅的文章算是教材中的釘子
說老實話,上學時,不大喜歡魯迅,因爲他的課文,太難學了。而今,我人到中年了,卻愈發喜歡上了魯迅的文字,因爲夠實在,也夠深刻。正如楊絳那句話:“年輕的時候以爲不讀書不足以瞭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瞭
魯迅先生是一名中國人非常敬重的思想家、文學家,執筆為刀,狠狠地刺破舊中國的黑暗腐朽。無數墮落麻木的靈魂都懼怕魯迅先生的文字和思想,這樣一位偉大的革命戰士,他的文章就算放在今天也毫不過時,每每讀來,都令
魯迅先生是一名中國人非常敬重的思想家、文學家,執筆為刀,狠狠地刺破舊中國的黑暗腐朽。無數墮落麻木的靈魂都懼怕魯迅先生的文字和思想,這樣一位偉大的革命戰士,他的文章就算放在今天也毫不過時,每每讀來,都令
在我們研究魯迅的時候,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在魯迅的一生中,有一個女人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然而這個女人從一開始到結束,一直不斷努力去爭取魯迅的愛,卻始終沒有任何迴應,這個人就是魯迅的正室妻子朱安。朱安的
在我們研究魯迅的時候,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在魯迅的一生中,有一個女人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然而這個女人從一開始到結束,一直不斷努力去爭取魯迅的愛,卻始終沒有任何迴應,這個人就是魯迅的正室妻子朱安。朱安的
魯迅先生,我們大概沒人不知道吧,我們上學的時候也肯定學習過他的文章,但是他的文章其實大多都艱澀難懂,別說學生了,甚至很多老師對魯迅先生的文章都無法解釋完全,那麼這到底是爲啥呢?我們要先從魯迅所處的時代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漢丞相諸葛亮受先主托孤之重,北伐卻未成功。臨終前,諸葛亮留下一條遺囑:我死後,就埋在定軍山吧。成都有個武侯祠,最早是蜀漢昭烈帝劉備的昭烈廟。後來,“武侯祠堂常鄰近
日本原本沒有名字。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自稱其爲“八大洲”或“八大島”等。據《後漢書》記載,我國古代稱日本爲“倭”或“倭國”。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定名爲“大和”。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使根據中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