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德国历史学派的历史方法

Posted 学派

篇首语:坚硬的城市里没有柔软的爱情,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评述德国历史学派的历史方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评述德国历史学派的历史方法

1.德国历史学派

德国历史学派(The school of German history)的先驱为F.李斯特。

此后W.罗雪尔将以 F.K.von萨维尼为代表的法学研究中的历史方法,应用到经济学方面,奠定了这一学派的基础。继之有B.希尔德布兰德和K.G.A.克尼斯,形成了旧历史学派。

1870年后,由于工人运动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在旧历史学派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以G.von施穆勒为首的新历史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L.布伦塔诺和A.瓦格纳。20世纪初期从内部批判历史学派,并促进历史学派的解体的主要人物有M.韦贝尔和W.桑巴特。

简介00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期在德国出现的庸俗经济学流派。它强调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和国民经济的有机体现,代表德国产业资本的利益,对抗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19世纪前半叶,英国完成了产业革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A.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代表了英国产业资本的利益,而德国还处在封建割据的农业国阶段,为了发展德国本国的工业,对来自英国的工业品,必须采取保护贸易政策,并在意识形态上对抗英国的斯密理论。

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一书中指责英国古典经济学不强调经济生活中国民有机体的重要,是“世界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经济学。他的国民经济学则强调经济生活中的国民性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

他反对古典学派的抽象、演绎的自然主义的方法,而主张运用从历史实际情况出发的具体的实证的历史主义的方法。在经济理论方面,李斯特提出发展国民生产力的理论,批判斯密的单纯“交换价值”的理论。

在经济政策上则主张采取国民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李斯特的这种历史主义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形成了德国历史学派的传统和基本特征。

2.德国新历史学派有哪些观点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期在德国出现的庸俗经济学流派。

它强调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和国民经济的有机体现,代表德国产业资本的利益,对抗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为F.李斯特。

此后W.罗雪尔将以 F.K.von萨维尼(1779~1861)为代表的法学研究中的历史方法,应用到经济学方面,奠定了这一学派的基础。继之有B.希尔德布兰德(1812~1878)和K.G.A.克尼斯(1821~1898),形成了旧历史学派。

1870年后,由于工人运动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在旧历史学派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以G.von施穆勒为首的新历史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L.布伦塔诺(1844~1931)和A.瓦格纳(1835~1917)。20世纪初期从内部批判历史学派,并促进历史学派的解体的主要人物有M.韦贝尔(1864~1920)和W.桑巴特。

19世纪前半叶,英国完成了产业革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A.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代表了英国产业资本的利益,而德国还处在封建割据的农业国阶段,为了发展德国本国的工业,对来自英国的工业品,必须采取保护贸易政策,并在意识形态上对抗英国的斯密理论。

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一书中指责英国古典经济学不强调经济生活中国民有机体的重要,是“世界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经济学。他的国民经济学则强调经济生活中的国民性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

他反对古典学派的抽象、演绎的自然主义的方法,而主张运用从历史实际情况出发的具体的实证的历史主义的方法。在经济理论方面,李斯特提出发展国民生产力的理论,批判斯密的单纯“交换价值”的理论。

在经济政策上则主张采取国民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李斯特的这种历史主义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形成了德国历史学派的传统和基本特征。

3.德国新历史学派有什么特点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期在德国出现的庸俗经济学流派.它强调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和国民经济的有机体现,代表德国产业资本的利益,对抗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为F.李斯特.此后W.罗雪尔将以 F.K.von萨维尼(1779~1861)为代表的法学研究中的历史方法,应用到经济学方面,奠定了这一学派的基础.继之有B.希尔德布兰德(1812~1878)和K.G.A.克尼斯(1821~1898),形成了旧历史学派.1870年后,由于工人运动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在旧历史学派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以G.von施穆勒为首的新历史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L.布伦塔诺(1844~1931)和A.瓦格纳(1835~1917).20世纪初期从内部批判历史学派,并促进历史学派的解体的主要人物有M.韦贝尔(1864~1920)和W.桑巴特.

19世纪前半叶,英国完成了产业。罗雪尔将以 F.他反对古典学派的抽象.布伦塔诺(1844~1931)和A,代表德国产业资本的利益,一个国家如果处于落后状态.二是生产力理论、农业时期.G,英国完成了产业革命,应当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李斯特把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应用到经济学方面.

三是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在经济政策上则主张采取国民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农工商业时期,获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在各个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抗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形成了旧历史学派.A,必须采取保护贸易政策,在旧历史学派传统的基础上.在经济理论方面.

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为F,而德国还处在封建割据的农业国阶段.他认为.桑巴特、农工业时期,这个时候需要自由贸易.

观点.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代表了英国产业资本的利益,批判斯密的单纯“交换价值”的理论,由于工人运动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李斯特,李斯特提出发展国民生产力的理论:原始未开化时期.克尼斯(1821~1898).继之有B.此后W,为了发展德国本国的工业.20世纪初期从内部批判历史学派.依据一国经济中哪些部门占主导地位,形成了以G.韦贝尔(1864~1920)和W;等到同先进国家一样先进了.K,需要保护关税.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一书中指责英国古典经济学不强调经济生活中国民有机体的重要.von萨维尼(1779~1861)为代表的法学研究中的历史方法,形成了德国历史学派的传统和基本特征.李斯特的这种历史主义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并在意识形态上对抗英国的斯密理论,并促进历史学派的解体的主要人物有M,奠定了这一学派的基础,而主张运用从历史实际情况出发的具体的实证的历史主义的方法,其主要代表人物有L,不是绝对的关税保护.他的国民经济学则强调经济生活中的国民性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三是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希尔德布兰德(1812~1878)和K.它强调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和国民经济的有机体现,对来自英国的工业品.A.von施穆勒为首的新历史学派:一是贸易关税理论.瓦格纳(1835~1917).

19世纪前半叶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期在德国出现的庸俗经济学流派,所以李斯特的关税保护是相对的,是“世界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经济学、演绎的自然主义的方法、畜牧时期.1870年后

4.德国历史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是什么

旧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李斯特 罗雪尔 希尔德布兰德 克尼斯

新历史学派代表人物: 瓦格纳 布伦塔诺 施穆勒

德国历史学派解体及其影响

随着1890年俾斯麦的下台和取消反社会党人法,新历史学派存在的基础开始动摇,进入了衰退解体的过程。1883年奥地利经济学家C.门格尔发表《关于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方法的研究》,批判历史学派不能区别理论科学、历史科学和政策实践的关系,将经济现象的历史记述和经济理论的历史性相混淆,在方法论上缺乏理论分析和抽象,陷入了世俗的经验主义,因此缺乏“精密的方法”,放弃对“精密法则”的研究。门格尔强调理论经济学正像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一样,主张理论是经济学的中心,而历史只不过是它的辅助。施穆勒立即在《施穆勒年鉴》上发表了反批判文章《国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论》(1883),接着门格尔又针对施穆勒的文章,发表了《德国国民经济学中历史主义的谬误》(1884),施穆勒不予回答。他们二人之间的争论虽然就此结束,但在双方门下弟子之间却持续了20多年,学说史上称之为“方法论论争”。从此以后,历史学派逐渐衰落解体,而完成这解体过程的还有待于历史学派内部韦贝尔的批判,即所谓“价值判断论争”。

韦贝尔1904年发表了《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批判施穆勒将伦理道德和经济借科学的名义混合在一起,用道德和法律来挽救经济生活中由于利己心所带来的弊端,这是在科学中渗进了“价值判断”。他主张在社会科学中应该将经验的认识与价值判断加以区分,作为经验科学的社会科学,任务在于寻求客观真理。至于希图发现理想和规范,为实践寻求对策,这属于主观的“价值判断”问题,这里有无数的不同的价值观在斗争,只有让人们自由去选择和评价处于“诸神斗争”中的各种价值。这即是韦贝尔所提出的“价值的自由性”。他还提出“理念型”作为社会科学方法的基本概念,认为用这个基本概念和方法可以保持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和“价值的自由性”。施穆勒在1911年《国家科学辞典》第八卷中,进行了反驳,施穆勒认为各种对立的价值判断是阶级利害对立的表现,而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协调、统一在“共同福利”这一理想上,按照这个理想可以对各种价值判断作出共同评价。韦贝尔把这种主张讥笑为“伦理的进化论”,平庸之至。桑巴特、布伦塔诺等都支持韦贝尔的主张,桑巴特在《现代资本主义》(1902)一书中,则运用他自己的发生论的、体系论的方法研究经济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出现了空前的通货膨胀,历史学派缺乏理论,束手无策,许多经济学家都纷纷脱离历史学派,历史学派终于解体。德国的社会政策学会也在1935年被纳粹党所镇压而解散

历史主义是历史学派的代表性特征。在这一方法论的指导下,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埋头专注于对经济史料的整理分析。在他们的著作中充斥的都是丰富的史料,但材料之间缺乏理论联系。可以说,在李斯特之后的历史学派代表人物的理论创新水平再没有高过李斯特。然而,这并不表明历史学派缺乏存在基础,也不表明他们对德国的经济发展没有贡献。历史主义虽是历史学派的重要特征,但并不是全部特征。

5.比较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的特点,区别,渊源

19世纪初,在德国出现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历史学派,这个学派与欧洲经济自由主义相抗衡。

在德国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长达80年左右。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新旧历史学派:旧历史学派是19世纪40至60年代德国经济学的流派;从70年代开始,历史学派有了一些新的特点,被称为新历史学派。

19世纪初,德国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国家,30年代,德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同英、法相比,差距还很大。40年代,德国产生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学,这就是历史学派。

这个学派最大的特点是:当本民族处于落后的情况下,能够不甘落后,通过国家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工业.与强势力进行抗争,但此学派否认经济规律的普遍意义。 制度学派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先在美国产生,到30年代,在美国得到广泛传播。

这个学派分为早期制度学派和新制度学派。早期制度学派是从历史学派的一些观点演变而来的。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以后,其经济思想开始在欧美流行,以凡勃伦为代表的美国早期制度学派逐渐趋于衰落。新制度学派是早期制度学派在战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

二战后,凯恩斯的追随者补充和发展起来的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国家20世纪40至60年代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但是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又出现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凯恩斯经济学无法解释这些国家存在的种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新制度经济学为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它继承了早期制度学派的传统,并在制度研究方面有新的发展。

所以,这套理论和主张被称为“新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与早期制度学派的区别,只是时代的差别。

早期制度学派处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他们根据当时比较低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研究企业的权力结构来为垄断资本服务。新制度学派则是处在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出现了混合经济,他们根据新的情况,着重研究社会的权力结构,更加强调国家调节经济,突出科学技术革命,提出更加具体的措施来为垄断资本服务。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四部分,即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发展理论. 19世纪30年代以后,庸俗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去研究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放弃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描述从经济表面现象所见到的似是而非的外在联系,赋以学究气味,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符合人的本性的、自然的生产方式,从而把它宣布为永恒的真理. 从一方面来说,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反叛和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代表社会进步的,庸俗政治经济学是反对工人阶级,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前者透过表面现象分析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后者以现象掩盖本质,美化剥削. 西尼尔的“节欲论”(效用是能直接或间接产生快乐或避免痛苦的能力,价值由三因素构成,供给受三种手段制约,“劳动”是工人放弃自己的安乐和休息所作的牺牲,资本是资本家的牺牲.工资是劳动的报酬,利润是节制的报酬.最后一小时论,评论,辩护性).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折衷主义,反对经济规律永恒不变的观点,财富的分配取决于社会的法律和习惯,把分配规律与生产规律割裂起来,把商品分为三类),巴师夏的经济学说主要是经济和谐论(社会就是交换,价值就是交换着的两种服务的关系,价值即服务的尺度就是服务提供者所作的努力和服务接受者所节省的努力,劳动就是努力紧张,社会上的一切收入都只是历史的别名.否认工资和利润的对立,把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说成是相互交换的两种服务的关系,是和谐的.) 历史学派是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流派,但同英法庸俗政治经济学比较起来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英法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对于国家的态度基本上是站在自由放任的立场上,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则极力宣扬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第二,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除了为资产阶级辩护外,还力图把封建制度及其残余理想化.第三,德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带有极为明显的沙文主义色彩.德国历史学派借口各个民族经济都有自己的特点,否认科学政治经济学揭示的经济规律具有普遍的意义.。

7.急,求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历史作用,好的

制度学派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诞生在美国的一个经济学派别,重要代表人物有凡勃伦、康蒙斯、米切尔等。

制度学派是 十九世纪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该学派以研究“制度”和分析“制度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标榜,并以此得名。

虽然制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米切尔曾把 其理论的起源追溯到19世纪前期英国经济学家琼斯的著作,但实际上琼斯的经济理论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来都没有产生重要的影响。说制度学派是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这主要是从方法论方面而言的。

历史学派和制度学派在方法论上,与当时流行的英国和奥地利经济学家所采取的抽象演绎方法不同。他们既不把资本主义社会看成是抽象的“经济人”的组合,也不把资本主义经济的变动看成是“自然的”规律起作用的后果。

他们采取的是历史归纳方法和历史比较方法,强调每一个民族或每一种经济制度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活动或发展起来的,从而所阐明的规律性并无普遍的意义。 制度学派是当时资本主义处于较高发展水平的美国环境中的产物。

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尤其是大垄断组织同中小企业之间的矛盾,在美国要比在德国表现得更加突出。大垄断企业在社会经济各方面所造成的弊病,在美国的暴露也更加明显。

因此,制度学派从一开始起就强调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缺陷和局限性,强调有必要调整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关系,对之进行改良,并预言美国资本主义的唯一出路在于社会改良。 制度学派在美国,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是一个以资产阶级经济学异端形式出现的经济学派别。

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尤其是凡勃伦和康蒙斯,都被看成是“离经叛道者”,他们在理论中批评当时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处于正统地位的马歇尔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凡勃伦甚至还提出了改革美国资本主义的设想,即由技术人员来执掌工业大权,以替代金融家的位置。 制度学派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内部观点统一的经济学派别。

它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被用来概括若干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主张方面有所相似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凡勃伦、康蒙斯和米切尔之间,也没有统一的经济观点。

他们三人的重要著作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很难说究竟哪一本著作概括了制度学派的主要经济观点,而成为本学派的“经典作品”。这种情况是不同于以前的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当时的奥地利学派和剑桥学派或后来的凯恩斯学派的。

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基本上都强调非市场因素 (如制度因素、法律因素、历史因素、社会和伦理因素等)是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因素,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具有较大的缺陷,使社会无法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方面协调。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资本主义现行制度的批评者,也是正统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批评者。

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基本上不同意传统经济学所使用的抽象演绎法,不同意 十九世纪70年代后的经济学家越来越重视的数量分析方法。他们总是强调所谓制度分析或结构分析,即认为只有把对制度的分析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分析放在主要位置上,才能阐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弊端,也才能弄清楚资本主义社会演进的趋向。

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基本上不同意当时处于正统地位的经济学家们根据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所制定的政策,即国家不干预私人经济生活的政策。他们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调节,以克服市场经济所造成的缺陷和弊端。

制度学派虽然强调制度分析、结构分析的重要性,但它所说的制度、结构的含义极为广泛,其中既包括所有制、分配关系,又包括国家、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等。它把所有这些制度、结构并列在一起,用以解释社会经济变化的原因。

这样,它实际上抹煞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且曲解了社会经济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制度学派有了新的发展。

这时凡勃伦已经去世,但另一些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继续宣传凡勃伦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这一时期制度学派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米恩斯、伯利、艾尔斯等人。

伯利和米恩斯合著的《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出版于1932年。它从企业权力结构和掌握权力的人的经济地位进行分析,强调法律制度和法律形式对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方式变化的作用。

他们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所有权与管理的分离,经济中将会出现经理人员拥有越来越大的权力的趋势。这种趋势既可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可能使经理人员的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而使社会利益服从于公司的利益,即经理人员的利益。

米恩斯和伯利认为,要设法控制公司的活动,使公司的活动置于社会利益之下。这个结论是与凡勃伦的思想基本一致的。

艾尔斯所著的《经济进步理论:对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基础的研究》,着重从技术进步和社会评价标准的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工业化以后的社会演进趋势。他认为,技术进步的本质不在于个人技艺的提高或个人精神的某种表现,而在于工具的变革以及由此引起的制度方面的变化。

所有权与管理的分离,经理人员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或集团的出现,所有者。

相关参考

经济历史学派

1.西方经济学,比较新旧历史学派的不同新旧历史学派的主要特点是研究方法上强调历史分析。19世纪初,在德国出现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历史学派,这个学派与欧洲经济自由主义相抗衡.在德国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长达

1.“历史学派”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

1.德国“历史学派”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罗雪尔)。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得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科学结论。3.1863年日本倒幕过程中,

历史法学派意义

1.请问历史法学派的特点谢谢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德国形成了以胡果和萨维尼等为首的历史法学派(HistorischeRechtsschule)。该学派诞生之初代表了德国封建贵族的利益,在以后的发展中

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是西方经济学的异端派吗

新旧历史学派的主要特点是研究方法上强调历史分析。19世纪初,在德国出现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历史学派,这个学派与欧洲经济自由主义相抗衡.在德国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长达80年左右.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

对近代史上一件重大历史事件的3000字评述

1.鸦片战争2.太平天国起义3.洋务运动4.中法战争5.中日甲午战争6.戊戌变法7.义和团运动8.辛亥革命9.五四运动10.中国共产党成立11.“二七”大罢工12.北伐战争1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论述历史学派的经济思想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年)李斯特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资产阶级最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学派的直接先驱者。德国工业资产阶级的保护关税派的权威。他特别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论述了经

历史法学派的基本思想pdf

历史法学派关于哲学宣言?解释一下?我没上课搞不懂急啊,下午预约看看全文吧,不是太难理解的,如果有问题再加我好友……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人们通常认为,历史学派是对18世纪轻佻精神的一种反动。这种观点流传

历史派的派别及其基本观点

列举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诸子百家简介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

清代浙东经史学派的缘起与定位

  浙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且不说作为史前文化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古文化遗址宣告了浙江古老大地属于华夏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仅就时期形成的吴越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影响而言也是巨大而且深远的,浙江先民

晚清时期国粹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李蕾国学保存会藏书楼合影1902年黄节在《政艺通报》发表了《国粹保存主义》一文,提出:“国粹者,国家特别之精神也。……其说以为宜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