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成功的军事改革
Posted 军事家
篇首语: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成功的军事改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成功的军事改革
1.中国历史上成功的改革
春秋战国时期比较多,典型的有齐国管仲变法,魏国的李悝改革、楚国的吴起改革和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虽死而秦不变其法,表明商鞅变法时成功的)。
秦汉没什么典型的改革,隋唐的话,选官制度的改革(科举),国家机制的变化(三省六部制)。
宋有宋神宗时的范仲淹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但应该说都是失败的(主要是后来的变法中的措施基本废除)。
明代的张居正改革,总的来说,张居正活着时改革是成功的,死了后就基本没执行了。
还有一些除了政治方面的改革,比如黄道婆改良棉纺织技术。
中国近现代的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不过是失败的。
三大改造以及改革开放都是成功的。
2.历史上有多少次军事变革
迄今为止,关于世界军事变革次数,有三次论、四次论、六次论、十一次论等不同分期。
可以确定的世界军事变革分期,综合古今中外各国军事变革的理论与实践,我认为,可以将其进程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次(13~19世纪末期),由冷兵器向热兵器战争时代的变革。西方国家爆发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军事变革。
其主要标志是出现火枪兵、炮兵、工程兵等新兵种,线式与散兵作战先后成为主要作战方式,军事理论开始形成体系。在其进入关键阶段时,中国处于明朝末年至清朝时期,封闭的小农经济社会和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使整个朝野固步自封、妄自尊大、不思改革,国家由强盛转为衰退,错过了军事变革的大好时机。
第二次(19世纪末期~20世纪末期),由热兵器向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变革。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机械化战争形态完全形成,这一次世界军事变革基本结束。
其主要标志是火力、动力机械与电子技术等相结合,军队由陆海空部队构成,合同作战方式与各种新军事理论体系问世。在其关键时期,旧中国积贫积弱、民族危亡,丧失历史机遇,再次被甩到世界军事变革的大潮之外。
第三次(20世纪末期至今),发生机械化战争形态逐步向信息化战争形态转化的重大变革。其主要标志是信息化武器系统逐渐主宰战场,出现知识密集型信息化军队,采取一体化作战方式,其军事理论及其体系彻底革新。
这次以“信息化”为标志的军事变革,在越南战争中已初露萌芽,在海湾战争中基本成熟;而伊拉克战争,则完全体现了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时不我待,我们要顺应这个历史大潮,迎头赶上,不可错过军事变革大好时机。
3.史上最成功的改革
1.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前338年):战国中期政治家、思想家,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
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亦称为卫鞅、公孙鞅。
公元前340年,因有功于秦,被秦孝公封于商。商鞅少时即好刑名之学。
最初在魏国当差,怀才不遇。适逢秦孝公招贤,离魏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强国。
协助秦孝公理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商鞅变法的巨大成就使秦国日益强大,但他也因此得罪了贵族势力。
另外,商鞅在秦孝公病重期间,独揽军政大权,使秦国内部权力斗争激化。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
公子虔等人便罗织罪名,诬其谋反。秦惠文王下令追捕。
商鞅无处藏身,回到封地商邑,组织人马抵抗秦军。终因寡不敌众,被俘。
后被秦惠文王施以车裂之刑。2.秦孝公(公元前381年-前338年):姓赢,名渠梁。
战国时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前338年执政。秦孝公一生以两件事名垂青史。
一是迁都咸阳,二是商鞅变法。西汉初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对秦孝公有较客观的描述:“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可见当时秦国的实力。二.变法背景我国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有一个过渡时代,那就是封建领主制时代。
战国时代正是我国封建领主制经济瓦解和封建地主制确立的时期。处在这一社会制度转型的关键时期,各诸侯国对外扩张的野心都暴露无遗,于是群雄林立、狼烟四起成了战国时代最显著的特征。
在群雄逐鹿,争做霸主的同时,思想界关于未来社会模式的讨论也如火如荼。代表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思想家们,分别站在本阶级、本阶层的立场上,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他们采取各种方式向统治阶级表明自己的观点,希望自己的观点成为未来社会治国的根本。在这场论辩中,以“儒法斗争”最为著名。
儒家尚“仁”,提倡以“仁”治国。他们认为,为君者要以“仁”待民,为臣者要以“忠”事君。
主张重建古制,遵循古法。法家认为,治国之本在于“法”,强有力的制度才是治国的基础。
他们主张丢掉诗书,告别旧文化,彻底摧毁世袭贵族制度,鼓励耕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法家的这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想是有着较强战斗力的。
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秦孝公接受了商鞅,使商鞅的治国方略得到了实践的机会。在商鞅变法以前,秦国的经济实力是相对较弱的。
促进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的赋税改革也较晚。秦国的“初租禾”(公元前408年)比鲁国的“初税亩”(公元前594年)晚186年。
铁制农具的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然而旧体制、旧制度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越来越明显。打破旧制度,建立新体制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这种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下,秦国张榜招贤,希望因此找到富国强兵的良策。商鞅应招自魏入秦,宏伟抱负得以实现。
三.变法内容商鞅变法是分两次进行的,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6年,第二次开始于公元前350年。两次变法涉及了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1.第一次变法内容①实行什伍制度在原来自然形成的居民点基础上,重新编制、登记户籍。
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什伍之内实行连坐,即一家犯法,别家必须告发,如不告发同受重罚,告发者则可以赐爵一级。
②推行小家庭政策所有男丁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分家自立门户,否则加倍缴税。禁止父子兄弟(成年)同室居住。
分家以后,各自照料生活,互不干涉。这一政策,一者有利于赋税、徭役的征收,也有利于人口的增殖。
同时可以对家族制中的父权产生限制作用,使君主的地位更加明确。③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级爵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是商鞅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法制定了“奖励军功,严惩私斗”的制度,规定凡立功者按功劳大小受爵赏;私斗者则按犯罪轻重受罚。有功劳的,可享受荣华富贵;无功劳的,虽家财万贯,也不得铺张。
同时将爵位分为二十个等级,按功劳受封。宗室贵族无军功的,不得授爵位。
二十级爵为: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一至八级为民绝;第九级以上为官爵,其中十至十八级为庶长,十九、二十级为诸侯。
爵至二十级才有食邑。④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凡努力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凡从事工商及游手好闲者,全家没入官府,罚为奴婢。重农抑商不仅使秦国人民专心耕织或英勇作战以求富贵,而且使工商业成了国君垄断行业。
在这一政策之下,文学游士也被归入末业,在抑制范围。⑤严刑峻法治国有功必赏,有罪必罚,以严刑峻法为治国之本,使秦国人民迫于法度的严厉,不得不循规蹈矩。
2.第二次变法内容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以县为地方基本行政单位,全国分为四十一个县,由县令主政,县丞辅助。县以下管辖都、乡邑、聚落等。
以后,秦又在其新占领地区设立郡,由郡守主政。
4.中国历史上改革成功的案例有哪些
1、李悝变法
李悝变法是指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当政时,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李悝在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
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
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3、刘裕改革
刘裕改革,指刘裕从东晋义熙年间到刘宋永初年间进行的各项改革。也有义熙改革的称号。刘裕从公元405年开始,针对东晋以来的政治、社会各方面的问题进行的一系列的改革。
包括实行土断法,恢复秀才、孝廉策试的制度、整顿赋役制度、取消苛捐杂税、禁止豪强封固山泽、抑制兼并、赈济穷人、振兴教育、精简侨州郡县、削弱士族权力、强化中央集权等等。进一步打击了腐朽、黑暗的贵族、士族势力,改善了政治和社会状况,对劳动人民的痛苦亦有所减轻。
4、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5、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洋务运动主要指导思想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 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悝变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鞅变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裕改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魏孝文帝改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务运动
5.俄罗斯历史上的三大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真正意义上的军事改革在俄罗斯国家的历史上只有三次:彼得一世的军事改革,亚历山大二世的军事改革,以及1925年的苏联军事改革。
依照常规,要进行军事改革得需要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或是得有一个巨大的推动力。19世纪后半叶,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这就为亚历山大二世的军事改革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和外部推动力。当时国家的财力完全能负担起这场军事改革,并且广大民众也都支持军事改革。那时的青年男子(包括贵族)都踊跃参军,他们不计较职位的高低,只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和富强。亚历山大二世的军事改革有两个重要成果:在全俄领土上依据地域原则划分了军区,开办了具有民主气息的军事院校,而且这两个成果一直影响到现在。
1925年,尽管人民的生活还很艰苦,但国家的经济正在逐渐复苏,这就为军事改革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再加上民众热情很高,当时的口号就是:“青年——参军吧”和“青年——到前线去”。1925年的军事改革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堪称俄罗斯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6.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军事成就有哪些
新中国成立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对新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做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加强现代化的陆军,并建设空军和海军,以巩固国防。”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会时的讲话中也郑重地强调了“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
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一,人民解放军已经由单一军种的军队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的强大军队新中国成立时,人民解放军只是单一陆军,没有空军,没有海军。陆军也基本上是步兵,炮兵和装甲兵部队极为有限,军队武器装备基本上是在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中缴获的日军和国民党军队的武器装备,性能落后,型号繁杂,威力弱小。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在这样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建立了海军、空军等军种和陆军的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等技术兵种部队,并都形成了作战能力,空军和陆军各技术兵种都有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66年组建了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
此后,随着军事技术发展,又相继组建了电子对抗部队和陆军航空兵部队。60年来,人民解放军全面履行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的根本职能,胜利完成了保卫国防作战任务,严密守卫边防、海疆,依法履行香港、澳门防务职责,震慑、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各种分裂、破坏活动,为国家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参加抢险救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支援国家建设,有力支持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参加国际维和、反恐、公海护航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多次精简整编和60年的现代化建设,人民解放军已经规模适度,结构明显优化,现代化水平和作战能力大为提高,形成了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等诸军兵种合成的强大人民军队。此外,还建立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建立了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后备力量体制。
第二,建立了完整的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体系新中国成立时,国防工业的基础也极为薄弱,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创建并发展起来的根据地兵工厂,共有94座,职工9万余人。这些工厂条件简陋,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一般只能生产枪弹、手榴弹、地雷、中小口径迫击炮弹等,也生产少量枪械和小口径火炮;另一部分是接管的原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工厂68座,职工10万人。
这些企业的设备条件和人员的文化技术水平都比共产党自己创办的兵工厂好得多,但中国的整个工业水平和技术水平低,这些企业也只能从事旧杂式武器装备的修配和小批量生产,不能生产坦克、大炮、飞机、舰艇等武器装备。新中国的国防工业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
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156个建设项目中,有41个是国防工业建设项目,到50年代末,中国就建成了包括兵器工业、航空工业、船舶工业、电子工业等一大批军工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先后仿制飞机、坦克成功。其间,决策研制导弹、原子弹,制定了《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工作(1958─1967年)规划纲要》。
1964年10月至1970年4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首次导弹核武器发射、第一颗氢弹爆炸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先后试验成功。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改革开放后制定了“863”工程计划,军队信息化建设在指挥自动化建设基础上,已由分领域建设为主转为跨领域综合集成为主的全面建设,军事综合信息网已开通,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建设取得进展。地地洲际导弹试验、潜地导弹发射成功,导弹核潜艇建成下水,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广播卫星、气象卫星先后发射成功。
从1999年12月1日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到2008年9月25日,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先后发射成功。2007年10月24日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2008年11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
这一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向世界宣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这“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除空军一部分飞机和海军一部分舰艇是购买的外,陆军和第二炮兵武器装备基本都是自行研制的,我国自行建造的航空母舰已经下水。 第三,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军事法规体系新中国成立伊始,如何建设国家,如何建设国家军事,都没有经验,都是向苏联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1952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
7.历来的军事变革都非常突然,人类历史上共发生几次军事变革
一共发生了四次变革:
1、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
2、热兵器向机械化武器转变;
3、机械化武器向核武器转变;
4、核武器向信息化武器转变。
冷兵器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阶段。时间主要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热兵器最早出现在12世纪时的中国南宋时期。热兵器随后首先在欧洲普及,到了16世纪欧洲首先进入了热兵器时代。
扩展资料
火的发现和使用,基本扭转了人与动物之间战争的不利局面,并加速了人类向更智慧方向进化的过程。这一阶段的结束实际上是另一阶段的开始,当绝大多数动物对部落不构成威胁的时候,部落之间的相互威胁便产生了,从此,以冷兵器为战争工具的时代开始了。
人类的文明史,大多数时间是冷兵器作战的历史,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时期,利用枪炮等武器不紧密接触便可大规模杀伤敌人时,热兵器时代才来临。
8.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军事家
中国古代最卓越的13个军事家:
孙武、吴起、孙膑、白起、韩信、刘裕、拓跋焘、李世民、李靖、岳飞、成吉思汗、朱元璋、努尔哈赤
1、孙武(约前535-?)伟大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我国军事理论的奠基者,我国古代军事谋略学的鼻祖,被后世誉为“兵圣”。
2、吴起(?~公元前381)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继孙武之后,既善于用兵同时又具有高深军事理论的第一人。
3、孙膑(约前380-前320)中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点评:孙膑无论是指导田忌赛马还是指挥桂陵和马陵之战,都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战略上能正确地选择作战时间、空间,在战术上因势利导,制造假象,用围魏救赵、批亢倒虚、减灶示敌等谋略使敌产生错误判断而自动就范,在中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特别是其创造的“围魏救赵”的战法,为历代兵家所借鉴。
4、白起(?—前258)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统帅。白起是继孙武之后,中国战争史上又一个伟大的军事统帅,也是秦国历史上战功最为卓著的将领。白起一生善于用兵,征战沙场达37年之久,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歼敌百万,未尝败绩,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史学家司马迁称赞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 。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对敌人发起进攻。
5、韩信(?—前196年)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兵灵活,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
6、刘裕(363.4.16—422.6.26)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两晋南北朝时期两个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之一(另一个是北魏太武帝拓拔焘)。与很多历史人物不同的是,刘裕是从一个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用二十年的时间,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所以更令人钦佩。刘裕的军事生涯,指挥了无数次作战,最大的特点是以少胜多,而且作战中常身先士卒。刘裕的北伐,是中国战争史上最成功的北伐之一,就成就上而言,仅次于朱元璋北伐。此外,刘裕还长于水战。
7、拓跋焘(408~452.3.11)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拓跋焘雄才大略,聪明雄断。借二世之资,一举统一了中国北方,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饮马长江的少数民族统帅,当时也是北魏武功鼎盛的时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中国历史也极为罕见。
8、李世民(599.1.23—649.7.10)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统帅。李世民雄才大略、智勇兼备。精于战法,善于运用骑兵,出奇制胜。临战身先士卒。
9、李靖(571—649)唐朝伟大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统帅。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他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
10、岳飞(1103.2.15—1142.1.27)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他数次北伐中原,特别是最后一次大规模北伐中原的军事行动,使金军遭到沉重打击。“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是金军对岳飞部队的高度评价。
11、成吉思汗(1162-1227.8.25)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统帅。戎马生涯近50年,在战争中充分显示了其雄才大略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其特点为军事、政治、外交综合运用。成吉思汗创造了震撼世界的业绩,他的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12、朱元璋(1328.10.21~1398.6.24)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其军事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13、努尔哈赤(1559-1626)中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努尔哈赤自二十五岁以遗甲十三副起兵,经过36年的艰苦征战,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最终统一了女真各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用了21年)。其驰骋疆场四十多年,一贯以少胜多。
相关参考
一、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家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
历史上的马略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当时罗马军团的战斗力。但马略改革的副作用就是罗马精英阶层的军阀化与独裁化,并且推进是非常迅速的。那么简单的军事改革,为何会对整个社会造成这么巨大的影响?马略改革一开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不断,光绪帝在康有为等人建议下推动了戊戌变法,包括经济、军事、政治等层面都有深入改革,然而最后却仅历经103日就告终。有网友就提问,若当年戊戌变法成功中国会如何,话题也引起讨论。该网友
1.吴姓的历史上的名人吴姓是当今中国第十大姓,在台湾排名第七。吴姓在南方人中所占比例较高。历史上吴姓的名人有:吴起,战国著名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
管仲乐毅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而登上历史舞台。历史上管仲无疑是一个具有改革精神的人物,他在齐国担任相国的时候,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使得齐国迅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原因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作为北魏第六位皇帝,在看到北魏统治的弊端后,为了加强统治,使北魏更加的强大,开始推行改革。孝文帝雕像因为北魏的崛起与强大,统治者统治手段的弊端日益暴露,为了巩固统
2004年1月,交大铭泰(北京)信息技术公司,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7年来,为适应客户和市场的需求,何恩培和他的公司不断调整业务方向和公司理念,公司名称也因资本的介入而几次变化。有人批评何恩培和他企业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为何年纪轻轻就抑郁而终?自古家国难两全北魏孝文帝是一个敢于革新,带领鲜卑民族走向富裕精彩的好皇帝,虽然他的改革在实行之初不能得到本族人的理解,可是后来人们也都认可了他是对的。既然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昭示我们,保守就会落后。军事改革,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既是机遇,亦存挑战。当新技术革命引起的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之时,新的生产方式迅速传遍了欧洲大陆,带动军事革命发生质
子产的家族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都掌权郑国。公元前563年,郑国的子驷、子国、子耳、子孔在朝执政,这年十月,郑国发生了叛乱,尉止、司臣、侯晋等人率领叛乱者攻入宫中,杀死了子驷、子国、子耳,并劫持了郑国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