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沉淀
Posted 历史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的沉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的沉淀
1.沉淀的历史
沉淀(precipitation)是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了不溶于反应物所在溶液的物质。这里所说包含科学术语沉淀、歌曲名沉淀和大学生原创刊物《沉淀》。
定义
从字意上理解就是指有一种物质由于密度比它所在的溶剂或溶液大且又不溶于它们从而沉了下去。
事实上沉淀多为难溶物(20°C时每100克水中溶解的克数小于0.01克)。
如果是要文章,如下所示:
沉淀的历史
历史,真叫人沉重。
从一开始,心便无端地凝重着。
喜欢在泛黄的历史里寻觅,组装那些似曾相识的文字;喜欢看黑白底片的历史中看王室兴衰,看到前人一声浮沉,喜欢在历史老师上下翻起的板书中失落,沉重,哀痛……兴奋。
曾经寻找苏东坡歌赋赤壁的那方碎砾,曾经多次梦回岳飞。昨天还高唱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唱饮匈奴血。”何等壮志豪情!“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既然选了精忠报国,纵然马革裹尸,纵然出生入死,但又何妨!一生兢兢业业,只可惜那秦桧一记拳一折奏,便毁了他一生风云。而今,他只悲吟着“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又怎怜得“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固然无用。他的生命,也便如一尘沙砾,慢慢飘落,不断被历史压缩,最终沉淀成浪费一阕《满江红》,升华了岳飞庄重悲凉的灵魂。
一次次随着历史慢溯,看关山日落,看威武扬鞭,登幽台,听陈子昂一曲高歌……历史沉淀了前方的尘路,沉淀了烽火狼烟的喧嚣,沉淀了众多不屈的魂灵……最后,抹平了历史的沧桑。
历史只是一记散沙,是时间,沉淀了历史,将他绵延成了一河流沙,亘古不息,一代代,传承着,记录着,流逝着……
2.中国的屈侮历史
中国屈辱的历史 九月,与许多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让国人刻骨铭心! 1842/8/29,《南京条约》签订 1856/9/2,天京变乱,韦昌辉突袭东王府 1926/9/6,英国制造“万县惨案” 1901/9/7,《辛丑条约》签订 1894/9/15,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 1894/9/17,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殉国 1931/9/18,“九一八事变” 1898/9/21,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还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的…… 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
历史终归是历史,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流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留住历史,可以温故而知新。
人类社会日新月异,没有记载,任何伟大的东西,就会从地平线上消失。但人们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但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
历史总是不断沉淀的,历史是民族和人类的集体记忆,如果一个民族不知道“从哪里来”,就不知道“到哪里去”。 以往的历史与其说是句号,不如说是感叹号,甚至是更多的问号,并应该少用些省略号。
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侧面或片段,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 ,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
我们中的不少人似乎选择了沉默。不知道沉默的理由是什么,但愿不是因为麻木,也不是因为健忘,依某些国人的观念,对于过去,尤其是痛苦,就会采取“过去了就过去了,再提它有什么用”轻率态度,这些年来,一些亲痛仇快的现实,还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常常让我们深感“遗忘文化”在一些国人头脑中颇有市场。
一些商家不顾历史的伤疤,以“南京大屠杀”作为电脑游戏;把日本军刀、军服作为卖点;一些艺人竟然把军旗装穿在身上招摇过市等等。如果“集体健忘症”过于严重,人们将容易越来越浅薄、轻浮、狂躁、极端和急功近利。
我们的同胞中,对战败之耻和对割地赔款之痛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个民族,若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也就等于失去了民族的记忆功能;失去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它会在今天的纷纭变幻的世界大潮中,失去方向,随波逐流,更会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错误。
不是从沉没中爆发就在沉没中死亡。据说,冰心老人晚年曾构思写作一部反映甲午战争的纪实大作,但是每每提笔,“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
(贾国荣:《冰心的遗憾》)。 “历史的灾难无不以历史的巨大进步来补偿”。
只有我们一起来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叩问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灵。绝不允许无耻者别有用心地扭曲历史,绝不允许屈辱的旧梦再现,绝不允许重蹈践踏人权、亵渎文明和破坏正义的覆辙。
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育和教化每一个公民对其国家、其历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认同感、自尊感、尊严感、耻辱感,亦即形成“国民意识”。历史意识构成国民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事关走向世界的新世纪公民培育的大计。
历史认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学习历史的意义主要有丰富自我、发展个性、减少失误、加速成长、承担使命、自觉人生。
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学乃是一门塑造民族整体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的重要学术,应当将“真”、“情”、“思”、“行”统—为一个整体,这些都历久弥新地给人们以感染、启示、鞭策和思考。 然而,以往的宠儿如今却失落了,史学危机的话题并非危言耸听,历史教育的延误、式微和堕落的困境令人揪心,我愿与大家一样为之关注、探索和分享。
我试图让历史教育不再尴尬,不再窘迫,不再令人藐视,于是从彷徨到呐喊、困惑到醒悟;从疑惑到求索。我力求让历史能够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补品,让学生在成长中通过历史的学习而唤醒自己,认识自己,张扬自己,营造一个有血有肉、情理交融特别是有独立人格的“人”。
由此,我有了执着的信念要从四十岁重新开始,克服松懈、安逸或畏难心理,力争做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立志要把课上出味道来,教出历史的深沉、宽厚与博大,尽情展现其宽阔、生动和精彩,发掘真善美的内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人都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
任千古风流人物,无一例外都成为匆匆的世间过客。对历史不断触摸和反思的过程,就是文化沉淀的过程。
历史是永不间断的时间长流,人们在现实中感知的只是这一发展长河中的一段,多少兴亡盛衰,唤起人们对星转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叹,从那些已经。
3.经过千年的历史沉淀,经过千年的风雨洗礼说的哪个城市
南京历史悠久,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六朝都城建康金迷纸醉,佛寺穷极宏丽。唐朝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咏叹。
清代,康熙、乾隆皇帝都曾6次到南京巡游视察。鸦片战争,清政府于1842年在南京下关江面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
建都朝代:东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五代·杨吴(西都)、五代·南唐、南宋(行都)、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
相关参考
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的英文怎么写Alonghistoryandbroadandprofoundculture。1.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着几千年文化知识的沉淀。culture
1.高中文综历史主观题怎样拿高分一是知识的沉淀,没有相应的知识是不可能想到那么多的。二是分析,学会分析,做出恰当的联想。三忌背答案,背的话应该是答题的格式,有些题是有格式,如原因题,有客观原因,主观原
我国历史悠久,有上下五千年的人文沉淀。由于年代久远、科技落后、每个朝代发生的事情都是通过书籍或者简来记载。很多大事奇事并没有被完全记录下来,考古队为了一一揭开千年前的历史真相,一直在努力挖掘史料、想要
历史的天空五千年的岁月悠悠,逝去的是如风的往事,沉淀下来的则是那记载华夏人民智慧与勤劳的浩瀚书卷。它们,将会和这时光一样,流传千年,永不垂朽。手捧一卷泛黄的诗经,传透过历史的窗户,似乎又看到了那薄雾弥
俗话说「”中华上下五千年”,自盘古开天地、黄帝战蚩尤的神话传说至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我们始终以「”五千年”来衡量和代指整个中国的一生。作为唯一流传有序的四大文明古国,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沉淀已经足以使世人
寿县是个充满历史厚度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安徽,能与之比肩的恐怕也只有亳州和桐城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底蕴,是数千年的积累一点点沉淀下来的,而不是光靠着什么“大拆违”、“大建设”就能立竿见影的,相比之
国家因她而亡,只生一个儿子遭到惩罚?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探索历史的奥秘,带领我们穿过漫长悠绵的历史长河,迈进辉煌宏伟的历史宫殿,一起领略我巍巍中华浓厚沉淀的五千年文化历史魅力,发掘不为
中国是一个历史极为悠久的国家,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逐渐形成了一些影响深远的传统节日,其中就包括清明节。据记载,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现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有多少
张学良不抵抗主义再评价 口老道 与整个二十世纪同呼吸共命运的张学良将军仙逝已六年。从九一八后被骂为卖国贼,到今天被敬称伟大的爱国者,尊卑荣辱世态炎凉,岂容今人辨析。是罪人好是功臣,留待沉淀的历史去
一是知识的沉淀,没有相应的知识是不可能想到那么多的。二是分析,学会分析,做出恰当的联想。三忌背答案,背的话应该是答题的格式,有些题是有格式,如原因题,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