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历史认识

Posted 民族

篇首语: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新疆历史认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疆历史认识

1.给我介绍一下新疆的历史

新疆历史 新疆,古称西域,意思是中国西部的疆域,这一名称自汉代出现于我国史籍,一直沿用到清朝统一新疆,之后改称新疆。

近代新疆各地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还在大约距今二三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天山南北各地,诸如哈密的三道岭、七角井、吐鲁番盆的阿斯塔那、乌鲁木齐县的柴窝堡,以及木垒、奇台、伊犁、库车、巴楚、且末、于阗、皮山等地都已出现人类祖先活动的遗迹,其石器型制、打刻技术以及共存的陶器色彩、花纹与我国甘肃、内蒙、宁夏等地相近。 新疆位居东西交通孔道,历史上十分频繁的民族迁徒和交往,导致了新疆古代居民错综复杂的种系族属和民族关系。

西域同中原地区的交往联系源远流长。 很早以前,我国的丝及丝织品便中经西域远销南亚和欧洲,古希腊人称中国为 “ 丝国 ” 。

沿此以往,这条横贯东西的贸易通道被后人统谓作 “ 丝绸之路 ” 。我国古史中对于西域地理历史的真实具体记载当始自汉代,同样也在汉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各地开始设置地方政府机构,所以,自汉代以后,西域便已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我国古史中对于西域地理历史的真实具体记载当始自汉代,同样也在汉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各地开始设置地方政府机构,所以,自汉代以后,西域便已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至西汉初年,天山南北各地社会经济已有很大发展。

西汉王朝统一西域大业是从讨伐匈奴开始的。匈奴是秦汉之际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活动的一个实力强盛的游牧民族,初弱,后强盛。

匈奴对北方地区,包括西域的统一管辖,结束了该地区长期以来诸游牧部落不相统属的分割局面,为后来全国性的统一局面形成创造了条件。 汉武帝刘彻为了打败匈奴,巩固其统治,决定 “ 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 ” 。

为此他先派张骞两度出使西域,以加强同西域诸地的联系,共同对付匈奴。张骞西使加深了中原地区对西域的了解,密切了两地之间政治、经济联系,扩大了汉朝在西 域诸地的政治影响,为汉朝统一西域创造了条件。

张骞 第一次出使西域后不久,公元前121年汉朝大将军霍去病大败驻牧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汉朝在此置武威、酒泉两郡(后改为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从而切断了匈奴同氐、羌诸部的联系。尔后汉朝同乌孙的联盟使匈奴在西域更显孤立,公元前109年,汉军将领赵破奴等率部西征攻破楼兰、姑师等西域重镇。

前102年,汉军攻破大宛城(今费尔干纳),汉朝在西域各国中的威望大增。翌年,汉朝在西域的轮台、渠犁等地驻兵屯田,并置使者校尉统领之。

使者校尉是汉朝政府设在西域的最早的地方官员。 公元前60年,驻扎西域的日逐王贤掸降汉,天山南北诸地均归汉朝中央政府统属。

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西域诸地自此成为我们统一多民族伟大祖国的组成部分。汉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了西域同中原地区的关系。

西汉末,外戚作乱,王莽篡权,内地政局不稳天山南北各地复陷入分裂割据状态。东汉初年,匈奴南下,重新统治了西域各地。

公元73年,东汉王朝派遣大军攻伐北匈奴,其中汉将窦固、耿忠等率部出酒泉,于天山一带击败匈奴呼衍王部,占据伊吾(今哈密市)。同时,窦固部将、时任假司马的班超受命顺天山南麓西行收复失地,班超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家才干,在西域各地人民大力帮助下,南征北战,有力地稳定了西域的政治局势,后受封为西域都护 “ 定远侯 ” 。

班超在任期间,还派甘英等人于公元97年出使大秦(东罗马帝国),其使团足迹曾抵达波斯湾,使东西方之间的交往联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西汉时期,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传播,极大地带动促进了西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西域的农作物胡麻、蚕豆、石榴、大蒜、葡萄、苜蓿等相继传入内地,被誉作 “ 天马 ” 的大宛马、乌孙马、各种毛皮也通过 “ 丝绸之路 ” 源源不断地进入到中原地区。同时, 原地区的丝绸和丝织品也传入西域并经此西传欧洲。

此外,伴随着屯田士兵而传入西域的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农业经验,如铁铧、铁锄等铁制农具及代田法,还有掘井技术和冶铁技术等。 西域的手工业,如陶器制造,毛纺织品,玉石制造业技术工艺俱有相当高的水平。

汉代新疆广泛流行汉朝的五铢钱,和田马钱以及安息银币等说明了该地区蓬勃发展的商业水平。现有的石窟壁画和大量的汉文记载都说明当时西域的音乐舞蹈艺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并给内地很大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出现了社会大动荡和民族大融合的局面。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

唐朝统一了西域,并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大都护府和北庭大都护府,以及回鹘西迁,是这一时期西域历史上的两件大事。北宋时期,西域存在着高昌回鹘王国、子阗王国、喀喇汉王朝三个并立的地方政权。

到了南宋时期,于阗王国并入喀喇汗王朝,但又出现了西辽王朝。1206年,蒙古汗国建立,1271年改国号为元。

蒙元时期西域大部分地区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明代,西域在东察合台汗国统治之下。

明朝中叶,东察合台汗国演变为叶尔羌汗国。元、明两代,西域各族人民为保卫和开拓祖国。

2.大学学习新疆历史的意义

1、了解新疆的历史,倍加珍惜今天。

进一步让全疆各族群众正确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正确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正确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了解新疆的历史,就能热爱新疆,就能区分真假,就不盲从。

进一步澄清模糊认识,增进团结,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3、学习新疆历史,总结经验,提高政治鉴别能力。

增强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不辜负各族人民群众对我们的重托,承担起历史的责任。

3.【怎样认识各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中华民族是历史融合的产物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正如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见《费孝通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602页.) 中华民族是历史融合的产物.早在新石器晚期,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已经出现了许多部落和部落联盟,产生了互不相同又互相影响的文化.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战胜炎帝、击杀蚩尤,炎、黄联合战胜太昊、少昊,以及尧、舜、禹禅让,都是中原先民各部落在向外发展中互相冲突、融合的历史痕迹. 考古发现已证明,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下游的新石器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已经对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后继者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发生相互渗透的联系.与河南龙山文化阶段大体相当的良诸文化(长江下游)与山东龙山文化关系更为密切. 夏、商两代,汉民族的发展已具雏型.据有的史学家考证,夏的先民是从长江下游发展至黄河下游,商的先民是由辽河下游发展至中原,周的先民是由渭水流域向黄河下游发展.夏、商、周三代已经形成统一的分封制的奴隶制国家.中华民族的先人,在一万年前已有百万之众.至夏初(公元前21世纪)已有1 355万人口.在西周(公元前11—前8世纪)全盛时期人口约达2 000万左右.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中华民族的融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过500多年的战争兼并,原来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都与中原华夏族相互融合,形成“五方之民共构天下”的局面.原来的秦、楚、吴、越,都已华化.尽管战争连绵不断,由于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加上疆域的扩大,到西汉初年(汉平帝元始2年,即公元2年),人口数已达5 959万人.汉代继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实现了空前的统一.汉族在汉代已基本形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不仅中原地区的居民融合程度更深,而且西北和北方的大量少数民族与中原进一步融合.五胡十六国时期,由匈奴、鲜卑、羯、氐、羌5个少数民族先后建立的13个政权,使东北、内蒙、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居民与中原居民得以广泛深刻地交往、融合.至唐代(公元618—907年),中华民族的活动疆域和人口,都空前地扩大和增加起来.盛唐时期,人口总数约8 000万左右. 宋、元、明、清(公元960—1911年)的近千年时间里, 中华民族的发展更趋成熟.宋代(公元960—1279年)北方先后建立的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使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得以进一步统一、融合.其中女真人建立金国(公元1115—1234年)曾将势力推至淮河以北,先后在北京、开封建都.元朝(公元1271—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朝代,清朝(公元1644—1911年)是由满族建立的朝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扩大和密切了他们和汉族的关系,还带动了其征服地区各族和汉族的融合. 元代的疆土极其广阔.在元朝统治下,不仅中原居民、北方居民得以进一步融合,而且西北、西南的民族和中原民族的关系也得以进一步密切.同时,在中国还涌入了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居民,以他们为主体,在吸纳土著居民的基础上,形成了人口众多的回族.清代已形成今天中国的版图(因清末被列强侵占许多领土,当时的疆域比现在要大).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由几十个民族共同形成的中华民族已发展成熟.清代乾隆31年(公元1766年)的人口已达到20 809万,至道光 13年(公元1833年)增长到近4亿人(39 894万人). 近代(公元1840年以来),在与帝国主义列强的斗争中,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更加觉醒,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四万万同胞共赴国难、共御外侮”,成为一致的呼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更标志中华民族的完全成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56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实现了国家的彻底统一和民族的真正平等,各民族的融合也发展到崭新的阶段.这是一个既有鲜明个性又有深刻共性的民族共同体,这是一股积蓄了近万年而形成的伟大力量. 二、中华民族历史融合的特点 世界上所有历史较久、人口较多的民族,都是长期广泛融合的产物,也都有共同的规律.而中华民族的融合,更具有典型性.中华民族的历史融合,至少有以下四个特点: 1.融合的向心性 综观近万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其融合的腹地是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其融合的核心是华夏族,继而是汉族. 春秋战国之前,是夷、戎、蛮、狄竞相伸入中原,最后为华夏族所融合,“五方之民,共构天下”,汉族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 秦汉之后,是更遥远的地方,主要是塞北、西域的少数民族入侵乃至入主中原.最后,他们也大部甚至全部被汉化,使汉族在数量上扩大、质量上提高,中华民族得以在此基础上形成.汉族人口占中华民族总人口的90%以上,这是因为汉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先后融合了大量其他成分.因这种融合,汉族的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 2.内容的深刻性 华夏族最先是由黄河中下游以种稷等旱田作物为主的部落及部落联。

4.帮我找篇论文:如何正确认识新疆历史

新疆历史上是多个民族聚居、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无不与民族宗教工作密切关联。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新疆历史,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对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确认识新疆历史是发展新疆、繁荣新疆的根本前提 坚持一切从历史事实出发,这是人们了解和认识历史的基本原则,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

在新疆历史问题上,从上个世纪的30、40年代起,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就以各种方式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和新疆民族、宗教发展演变的历史。其实质就是为把新疆从祖国大家庭分裂出去制造历史混乱。

因而,我们要正确宣传新疆发展的历史,以肃清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散布的种种谬论和影响。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一员。

史书载明,自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新疆与中原地区就已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央王朝于公元前60年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将新疆正式纳入中央王朝政府的统辖范围。此后两千余年的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虽历经多次改朝换代,但新疆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事实始终没有改变。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地处欧亚大陆通道的新疆,是古代东西各民族迁徙流动的必经之地。

除古老的土著民族外,东方中原和漠北草原的黄种人和西方印欧大陆的白种人早在史前已纷纷向新疆迁徙,如伊兰、月氏、羌、乌孙、匈奴等,汉以后坚昆、鲜卑、高车、突厥、吐蕃、契丹、处月、回鹘、黠戛斯、蒙古、汉人等也迁入新疆。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民族的大迁徙和大融合,提高了民族素质,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原始宗教萨满教自西汉前就存在,它是由原始自然崇拜逐步发展而成的,曾经与佛教长期共存达2000年之久,至今新疆仍有部分居民信仰萨满教和佛教。

景教于隋唐时代传入,与其他宗教并存约1000余年。伊斯兰教在公元10世纪初传入,又长期与其他宗教并存近千年。

祆教、摩尼教、道教、天主教、喇嘛教、东正教也先后传入新疆,与其他宗教并存。目前新疆仍然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天主教、东正教、萨满教、道教8种宗教并存。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统一、发展和稳定,关键在于它内在的经济联系、文化传统和民族交融的向心力、凝聚力。两千多年来新疆始终统一于中国的史实,是与各民族间的交融、各民族间日益剧增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密不可分。

做好民族工作是建设繁荣和谐新疆的保证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培养各类少数民族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进一步保障了各民族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

人才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多年来,新疆通过院校学习、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途径,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和培养,为新疆的发展和稳定提供了人才资源和组织保证。

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真正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目标。目前在新疆各地广泛开展的“双语”(少数民族语与汉族语)教育教学,如“民汉合校工程”、对广大老师进行“双语”教育教学的培训、在内地设立新疆高中班等措施,就是提高少数民族全民文化水平、解决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要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展民族文化事业,打造民族文化产业,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 严厉打击“三股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进行的分裂破坏活动,确保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新疆地处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的最前沿,周边地区局势复杂多变,境内外“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始终没有停止。因而我们同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将是长期、艰巨的,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警惕。

我们与分裂主义的矛盾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从实质上讲,是敌我矛盾。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科学论断,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的严打高压态势,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

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开展“四个认同”的宣传教育,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要长期坚持深入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中心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强化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个认同”教育,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

做好宗教工作是新疆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做好宗教工作,事关新疆稳定和发展的大局。我们必须结合新疆的实际,依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地观察和处理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

一是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信教群众宗。

5.新疆的历史你有什么看法怎么写

新疆最原始的称呼是柱州,古称西域,意为中国的西部疆域。

清统一其地,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合称回疆,设伊犁将军。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设省,并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政权与西域各城邦建立了联系。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在乌垒(今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自此西域正式列入汉朝版图。

清乾隆后期改称西域为新疆,1884年正式建立新疆省,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市)。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设在乌鲁木齐(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从西汉开始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疆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新疆的发展史是什么样的

天山山脉将新疆分为南北两大部分。

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 在新疆人眼中,南疆与北疆是截然不同的:北疆意味着高山和草原,意味着喀纳斯和那拉提草原;南疆则意味着沙漠和戈壁;北疆意味着草原文化,南疆则意味着农业文明;北疆意味着哈萨克和卫拉特蒙古,南疆意味着维吾尔和塔吉克;北疆意味着骏马和歌声,南疆意味着木卡姆和舞蹈。

今天新疆大部分从中国西汉一直到西晋都属于中国版图,唐朝再次纳入中国版图,元朝在今伊犁河流域曾设置阿里麻里(阿力麻里)行省,但不久就并入察合台汗国。又在阿姆河南岸曾设立行省。

今乌鲁木齐一带曾设置别失八里行省,后一度被察合台汗国占据,后期重新成为元朝的辖地。元朝时部分为蒙古族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地,清朝时再次纳入中国版图。

7.大学学习新疆历史的意义

1、了解新疆的历史,倍加珍惜今天。进一步让全疆各族群众正确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正确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正确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了解新疆的历史,就能热爱新疆,就能区分真假,就不盲从。进一步澄清模糊认识,增进团结,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3、学习新疆历史,总结经验,提高政治鉴别能力。增强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不辜负各族人民群众对我们的重托,承担起历史的责任。

8.谁知道新疆的历史

新疆,古称西域,丝绸之路从境内穿过。

历史上长期受游牧民族如匈奴、突厥、蒙古控制。中原王朝强盛时,也在此开设官府进行地域管辖,并对一些绿洲城市国家进行羁縻。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驻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 640年,唐军击败随突厥反唐的高昌王朝,于该地置西州,又于可汗浮图城(今吉木萨尔)设庭州;同年在高昌设安西都护府,后迁至库车,改置为安西大都护府。

702年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后又升为北庭大都护府,管理天山北麓及新疆东部地区的军政事务,而安西大都护府管理天山南部和葱岭以西的广大地区。唐玄宗年间,唐朝又在两大都护府之上设碛西节度使,是当时全国八大节度使之一。

非汉民聚居区,则设置羁縻府州。同时,还在龟兹、于阗、疏勒、碎叶(一度是焉耆)设军事建制,史称安西四镇。

五代宋辽金时期,因中原大乱而无暇顾及西域,西域出现了几个地方政权并列的局面。其中主要有高昌、喀喇汗王朝和于阗等地方政权。

840年漠北回鹘汗国覆灭高昌与喀喇汗王朝后,由西迁西域的回鹘人汇同其他操突厥语诸族建立地方政权。于阗是古老的塞人居地。

唐朝以后,于阗尉迟王族执政,与中原地区往来密切,因曾受过唐朝册封而自称李姓。 元朝前后,察合台汗国系王侯控制当地人民。

1757年,清朝征服长期割据西北的准噶尔政权。两年后,清朝平定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大、小和卓反叛,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统一行使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辖。

1875年,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就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到1877年底,清军陆续收复了中亚浩罕汗国阿古柏侵占的天山南北诸地。

1881年,清政府收复被沙俄占领长达11年之久的伊犁。1884年设立新疆省,由巡抚统管全疆各项军政事务,新疆政治中心由伊犁移至迪化(今乌鲁木齐)。

1911年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在伊犁策动起义,成立新伊大都督府。后来在乌鲁木齐成立比较独立的新疆地方政府。

1949年9月25日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在王震将军率领下进驻乌鲁木齐,新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1955年改为自治区。

相关参考

新疆问题的历史

一、历史上新疆的问题有哪些新疆地区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但“新疆”这一名称的出现,是在清代。自西汉以后的2000多年来,我国历代的官私文书及各种史籍均将今天山南北及其以西的中亚等地区称为“西域”。而清政府

新疆抓饭历史考证

1.新疆抓饭的介绍抓饭,维吾尔语称“波劳”,是新疆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人民喜爱的一种饭食,多净手掇食,故汉语称为“抓饭”。抓饭营养丰富,具有食补的功效,是维吾尔民族过节、待客的必备食品之一。因为最初

新疆喀什历史人物列表

一、新疆的历史人物1、张格尔张格尔,清朝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大和卓波罗尼都之孙,是逃居国外的伊斯兰教封建贵族。后回国发动叛乱,失败后被杀。张格尔从嘉庆二十五年,一直捣乱到1831年(道光十一年)。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学ppt

1.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重点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新疆地方发展史及民族发展史,新疆多种宗教演变史;二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三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宗

有关新疆历史的视频下载

一、有谁给我讲下新疆喀什的历史啊,这个视频在历史课,地理课上都很喀什地区位于中国西陲,地理坐标东经73°20′-79°57′,北纬35°20′-40°18′。东临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依喀喇昆仑山与西藏阿

《新疆历史民族宗教源流述略》txt全集下载

《新疆历史民族宗教源流述略》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1921年7月,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早期领袖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数年的酝酿准备,以*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在上海

新疆历史上的白人 ”塞种人”,究竟来自哪里

1980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罗布泊古楼兰地区出土了一具女干尸。其身高1.55米,毛发呈黄棕色,眼大窝深,鼻梁高而窄,下巴尖翘,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种特征。这就是著名的「”楼兰古尸”,距今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历史

天池古称瑶池,唐太宗时曾在博格达峰下设立过“瑶池都护府”;“天池”大约出现在不到两百年前,可能是取天镜、神池两词各一字合成的,曾名海子、龙潭、瑶池、神池等;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新疆都统明亮曾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3答案有木有·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3试卷总分:100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第1大题、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10题,共20分)

寻找新疆红星·国营8022厂|历史记忆

导语:全国的三线红星厂已经写了两篇了,记录了9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的红星厂,这也是笔者所有想到的,其实这也是中国历史的一种特有的文化。那个岁月里「”红星”「”红卫”「”红光”还有「”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