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历史知识

Posted 公元

篇首语: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惠州历史知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惠州历史知识

1.关于惠州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在惠州一带繁衍生息,从事捕捞、狩猎和原始的农耕,创造了惠州的远古文化。

博罗葫芦岭、苏屋岗、何屋岗等贝丘遗址,出土石锛、石斧、石矛和敲砸器,以及大量饰有绳纹、方格纹、云雷纹、夔纹等纹饰的夹砂、泥质陶片。 春秋战国时期,惠州一带的文化已有一定的发展水平,并与中原文化息息相关。

在博罗散屋村出土过一组大小相近、形制、纹饰相似的7件青铜甬钟;博罗的苏屋岗遗址曾采集和出土了青铜斧、矮圈足陶豆以及一批以夔纹为特征的印纹陶器,在其附近还出土过两件战国青铜编钟。据史料记载,在今惠州市区及博罗北部一带,战国时期曾出现过一个名叫“缚娄”的小国,但不久即在诸侯兼并战争中消失。

近年曾挖掘出规模较大的“缚娄遗址。” 秦统一岭南之后,在今惠州一带设置傅罗县,吴末甘露元年(265年)改傅罗为博罗,另割置欣乐县,此为归善县的前身。

东晋咸和元年(326年),从南海郡分置东官郡,博罗等县属之。 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改东官郡为梁化郡,郡治设在原博罗县治(在今惠东梁化),博罗县治迁至浮碇冈(今博罗县城)。

这是今惠州境内首次设置的郡治。 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梁化郡,设循州总管府,辖粤东的循、潮二州。

总管府建于“?木山之阜”,即今惠州市中山公园。 隋炀帝即位后,将循州改为龙川郡。

刘岩建立南汉之后,设祯州管辖归善、博罗、河源、海丰四县,州治所在惠州。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因避太子赵祯之讳,把州名改为惠州,惠州之名从此沿用至今。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惠州历史悠久,历来是名宦、文人墨客荟萃之地。 自晋至清,对惠州影响较大的历史人物有480多人,其中如葛洪、牛僧儒、李商隐、陈尧佐、陈称、苏轼、唐庚、刘克纲、陈鹏飞、林复、杨万里、刘克庄、吴潜、留正、文天祥、祝允明、陈恭尹、伊秉绶、宋湘、丘逢甲、梁鼎芬等,皆名重一时,他们或诗或文,或创办书院,或修堤筑路,兴修水利,对惠州文化、经济的发展贡献殊多。

他们当中,对惠州影响最大的当推北宋大文豪苏轼。 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同年10月2日携侍妾王朝云、三子苏过抵惠。

在惠期间,他先后写下了160首诗词和几十篇散文、序跋。其诗文歌咏惠州风物,使惠州名扬四海,诚如江逢辰所言:“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 惠州于淳佑四年(1244年)建聚贤堂,10年后改为丰湖书院。明清时期,惠州文风更盛。

丰湖书院是惠州的最高学府。自创立以后,虽屡经兴衰,但“从者云集,人竞向学”,培养出颇多有成就的学子,对惠州的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岭南著名的书院之一。

据府志记载:惠州府于宋代中进士者53人,明代44人。清代以来,惠州更是人文蔚起,名士辈出,在诗文、书画、金石等各方面都取得较大的成就。

2.伦敦和惠州的历史有什么不

惠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之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深圳、香港,北连河源市,东接汕尾市,西邻东莞市和广州市。

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等2区3县,并设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属珠三角经济区。 [1] 秦始皇三十三年,惠州境内设有博罗县;隋开皇十一年,岭南设有广州、循州(今惠州)两个总管府统领诸州;唐代时粤东只有潮、循二州;五代南汉乾亨元年为祯州治所,宋真宗天禧四年为避太子赵祯讳,改“祯”为“惠”。

元代置惠州路,明、清为惠州府。 1970年称惠阳地区(简称惠阳)。

惠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一直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誉。 从唐到清末1000多年间,有430多位中国名人客寓或履临惠州,留下了96处遗址和2100多件文物。

孕育了叶挺、廖仲恺、邓演达、叶亚来等杰出人士;惠州是中国近代抗争史的前沿阵地,曾建立华南抗日战争的主力部队—东江纵队。2013年7月1日,舷号为596号惠州舰入列驻港部队。

惠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旅居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居客家四州之首,被称为客家侨都。

3.惠州梅莱有哪些来历

惠州梅菜,是惠州独有的传统特产。

历史悠久的惠州梅菜是惠州乡 间民用新鲜的梅菜经晾晒、精选、漂盐等多道工序制成。惠州梅菜一般 用梅菜心做原料。

上好的梅菜心,只有三寸多长,粗细如栂指,顶上带 花,状如秋菊。因菜心不见阳光,吃起来格外脆嫩,加上精工腌制,菜心 色泽金黄透亮,不但味道清香爽脆,而且营养丰富。

自苏东坡来惠州后, 用这种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被民间传 为正气菜的梅菜做成的梅菜扣肉名扬四海。由于梅菜不仅可独成一味,又可以作配料制成梅菜蒸猪肉、梅菜蒸 牛肉、梅菜蒸鲜鱼等菜肴,因此,越来越受岭南、港澳、东南亚一带的人青 睐。

人们购买梅菜,除自己吃外,还经常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现在,久负盛名的惠州梅菜经惠州人的开发,产量、品种、制作工艺 等都得到了改进,更适合作为送礼的佳品。

4.

伦敦历史1949年的皮卡迪里广场 伦敦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和重要城市已经有差不多两千年的历史。

伦敦最早的起源在历史上并没有确切记载。不少人认为伦敦是罗马人建立的。

不过,考古研究显示,在罗马人到这个地方之前,这里已经有人类耕作、生活、埋葬死者等活动的痕迹。 至公元一世纪,罗马人在皇帝克劳狄(Claudius)的领导下正式在公元43年征服了这个后来成为英国的地方。

他们在泰晤士河畔建筑了一个聚居点,取名为“伦底纽姆”(Londinium)。后来,罗马人在此修筑城墙,并且在城墙包围的地区逐步建立一个具规模的城市。

虽然Londinium看来像是拉丁文的名字,但有学者认为,此字源于本来在这个地方生活的凯尔特人(Celts)所用的语言,意思可能是荒野地方,或者河流流经的地方。 伦敦诞生(公元50年) 在《罗马书》中有关伦敦的记载是从公元50年,伦敦(London)这一名字是来自凯尔特语的Londinium。

凯尔特人在公元43年入侵英国,之后他们修建了一座跨越泰晤士河的桥梁,此后他们发现这里有利的地理位置又修建了一座港口。公元50年前后,罗马商人又在桥边兴建了一个城镇,伦敦由此而诞生。

公元61年,布迪卡女王(Boudicca)带领民众反抗罗马人的统治,她所领导的军队进军到伦敦。 伦敦在战火中被毁,战乱后伦敦又被布迪卡女王重建。

城中的富人们用石头和砖瓦来建造房屋,而大多数的穷人们只能住木屋。 荣辱兴衰(公元2世纪) 2世纪后叶,在伦敦修建了6米高的环伦敦石城墙,此时的伦敦人口已经增长到英国当时最大的城镇。

公元407年,随着最后一批罗马军队撤离了英国,伦敦城镇也开始衰落。 大批居民离城而走,住在城墙内的居民也仅剩少数的渔民和农民。

伦敦也失去了城市的功能。但不久伦敦就又重新发展起来,在伦敦文特哥登的城墙外科出现了一座新城。

新城不大,人口也仅有10,000人左右。 597名来自罗马的修道士来到伦敦,他们是从撒克逊人转教的基督教徒。

604年,一名主教被派往伦敦。640年伦敦开始铸造银币。

842年和851年,丹麦人两次入侵英国,抢劫和烧毁了大多数的城镇。侵略军占领了包括伦敦在内英国北部和东部领土。

收复伦敦(公元886年) 878年,丹麦人被阿尔弗烈德大帝所击败,英国的国土被分为两部分,丹麦人拿走了英格兰的东部领土,包括伦敦。 而阿尔弗烈德大帝则保持住了南部和西部地区的土地。

通过和平谈判,阿尔弗烈德大帝于886年重新收复伦敦,他重新修整了破败的旧罗马城的城墙。为了得到保护,居住在罗马城以外的伦敦人在阿尔弗烈德大帝统治时期又从新搬回到城里来居住。

994年,伦敦人击退了丹麦人并迫使他们撤离此地。 争夺之地(11世纪) 继盎格鲁撒克逊人之后,在英国历史上留下深深印记的是来自法国西北部的诺曼人(Normans)。

他们的领袖威廉声称因血缘关系有权继承盎格鲁撒克逊人王帝爱德华(Edward the Confessor)的王位而大举发动进攻。 公元1066年,威廉军事行动成功,成为英格兰的君主威廉一世,号称“征服者威廉”。

虽然此时英格兰的首都设于伦敦西南部的温彻斯特(Winchester),但是威廉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在伦敦东部修筑了坚固的伦敦塔以防御反抗者的进犯,这也作为宣示自己权威的一种手段。 在诺曼人的统治下,伦敦终于在公元12世纪成为了英格兰的首都。

中古时代(12世纪) 学者一般认为,在诺曼人的统治开始之后,英国步入了所谓的“中古时代”。 这段时期的特点包括王权逐步的巩固,以及基督教会的权力的扩大。

伦敦也在这个时候逐渐发展,演变成为现在的两个城合组为一个伦敦市的模式。 在东面,在古罗马人的古伦敦城的基础上建立起伦敦市(City of London)。

这个地方后来发展成为现在的伦敦金融城。在西面,威斯敏斯特市(City of Westminster)成为了王室和政府的所在地。

在这个时期,王室陆续在伦敦建筑王宫,而教会也修建了不少教堂和修道院。 伦敦市方面,其市长的权力也越来越稳固,商业发展迅速。

伦敦不少著名建筑物的前身就是在这个时期兴建的,其中包括著名的伦敦桥(London Bridge)。它是在公元1176年开始建筑,到1209年完工,其后屡经拆建。

王宫方面,著名的宫就是修筑在这个时期。 后来由于大火,王宫大部分建筑被毁。

现在的英国议会就是建筑在威斯敏斯特宫的遗址上的。古代的王宫只余下现在仍可见到的威斯敏斯特大堂(Westminster Hall)以及在议会大楼对面,王宫旁边的珠宝塔(Jewel Tower)。

教会在这个时候的发展也留下了足迹。 在这个时代兴建的著名教堂计有前身为修道院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圣巴塞洛缪(Great St Bartholomew)等。

此外,不少修道院也在这个时期建筑起来,其中著名的例子是加图先修会(Carthusian Order)的切特豪斯修院(Charterhouse)。 天灾人祸(14-17世纪上半叶) 伦敦在第14到17世纪之间和欧洲大陆一样的受到瘟疫之侵袭。

致命的黑死病瘟疫大流行让伦敦的人口急剧减少。据估计,只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存活。

1642年,英国议会党人与保皇党人之间的战争开始。1643年保皇。

5.有谁知道惠州在三国时代的渊源(历史、名人、文物等)

书中关于天花、恙虫病的治疗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对肺痨病的认识也比国外早100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

他所说的“点飞升抽”就是现代化学的升华和蒸馏的方法;他发现的“丹砂烧之成水银,即公元前214年。当时在惠州设置了傅罗县。

后来在三国吴末期,萌发栖山养性之念。建兴四年(公元3l 6年)返回故里,在茅山抱朴峰下筑庵炼丹修道。

东晋政权建立。 葛洪也是古代著名化学家,他在长期的炼丹过程中,即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改傅罗为博罗。

此外,另置欣乐县,任将兵都尉。次二县即为当今惠州之前身。

东晋人葛洪(284~364,或281~341),一身历经西晋东晋,对道教的丹鼎派有重大影响;在罗浮山设庵授徒;他还发现硝,可以说和三国时代的末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曾与惠州有不解之缘。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人称“葛仙”。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到临安宝石山西岭结庐修炼。晚年。

葛洪是岭南道教开创者,东晋丹阳句容人。少年时家贫,求为勾漏(今广西北流)令。

携子侄迁于广州,止于惠州罗浮山修道炼丹并从事著述,闻交趾盛产丹砂。 葛洪还是见识卓著医学家。

其著作《肘后备急方》被后世称为古代的中医诊疗手册,但才识过人,曾师从祖父葛玄的高足郑隐学道炼丹。司马睿为丞相时,任咨议参军等职。

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因破石冰有功,升为伏波将军,积变又还成丹砂”的方法。永兴元年(公元304年),赴洛阳搜求异书。

时值“八王之乱”惠州于我国历史中的身影,最早见于秦始皇33年,成为世界化学史上最早的分解化合试验、美学、文学方面、硫、碳混合燃烧的现象,促成了黑色火药的发明,在机械制造,葛洪也颇有成就,司马睿当了皇帝,一生著述甚丰,撰写的《抱朴子》确定了战国以来的道教理论体系,赐葛洪爵关内侯,开岭南道教一派。

相关参考

从惠州学院怎样去惠州市潮运海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九龙峰旅游区导游带领启蒙馆-榄子树-龙峰祖庙-文昌宫-“郗盂呒展览馆-龙通寺-石阶段莲花山脉西部的14公里惠东县,一个高大的山峰,由于九岭北侧的希望如龙,名为“九龙峰”。由于主峰挺拔,如笔尖,也被称为

古色古香 盤點文化惠州的歷史遺存

大自然恩賜的山水靈氣造就了惠州這一毓秀鐘靈的福地。然而惠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那些風流才子、英雄豪傑留下的遺存還在,只是經歷一千多年的滄桑,惠州顯得更厚重些。推薦一:龍華古村嶺南味道龍華鎮有不少古村,名

古色古香 盤點文化惠州的歷史遺存

大自然恩賜的山水靈氣造就了惠州這一毓秀鐘靈的福地。然而惠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那些風流才子、英雄豪傑留下的遺存還在,只是經歷一千多年的滄桑,惠州顯得更厚重些。推薦一:龍華古村嶺南味道龍華鎮有不少古村,名

惠州太守江国霖与晚清名臣曾国藩

  写下这样的题目,笔者颇费踌躇。原因在于,最高官做到广东巡抚的江国霖,尽管在任惠州太守的两年间,捐出俸银,普救灾民。力倡筑城,让年久失修无险可守的惠州城垣焕然一新。然而,听说过他的人却恐怕不多。而那

1900年日本驻台总督为何助孙中山发动惠州起义

 1900年日本驻台总督为何助孙中山发动惠州起义   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直隶?穴今河北?雪两省兴起,孙中山乘机在广东积极筹划惠州起义。  当年9月25日,他独自从日本到达

惠州:这些人你认识吗

当我们到了一个特别的地方,又或者是遇上了特别的日子时,总喜欢拍摄几张照片,用作纪念。每一张小小的照片,都记录着一个人在生命中某一个阶段的生活和状态,为我们珍藏那段回不去的时光。最近,市民刘先生就获得了

东莞近代历史

1.东莞近代的历史事件1840到1949年,200字东莞市(官方音译:Dongguan,传统外文:TUNGKUAN),是中国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西临珠江口,与广州市、深圳市、惠州市接壤。东莞为“广

涨知识;这12条历史冷知识,你全部知道吗?

1、宋朝时,街头有卖一种叫做“冰酪”的冷饮,诗人杨万里曾用“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米盘底碎,雪到口边消”这样的诗句来赞美冰酪。2、道光二十八年,38岁的曾国藩为证清白,当众脱掉衣服,光着屁股走进银

涨知识:关于历史上的10条冷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1.“风筝”名字的由来。我们大家都知道,风筝在古代被称作纸鸢,还有一种称呼就是“鹞”。直到晚唐时期,人们才开始将其称做“风筝”。当时人们还会别出心裁地在纸鸢上加上哨子或是竹笛,飞上天后被风一吹,能发出

古代历史知识问答

1.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竞赛题目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竞赛题1、春秋时代,以的出现为标志,表明社会生产力获得显著的发展。文化空前发展,诞生了孔子、老子等伟大的思想家;天文历法、数学及医学等科技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