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商鞅与李悝什么关系

Posted 贵族

篇首语:一盏一直亮着的灯,你不会去注意,但是如果它一亮一灭,你就会注意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商鞅与李悝什么关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商鞅与李悝什么关系

1.关于高二历史,商鞅变法与李悝变法的内容

李悝变法

第一,提出了“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国策,主张改变旧的世卿世禄制。对于那些国家没有贡献,完全依靠父祖辈的爵禄享有特权的人,剥夺其官职和俸禄,把这些官职和俸禄授予那些对国家作出贡献的人。因此改善了吏治,同时也大大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

第二,编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法典——《法经》,分为盗、贼、囚、捕、杂、具六篇,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但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等方面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提出了“尽地力”的农业政策,革除旧有的阡陌封疆,鼓励自由开垦土地,提倡在一块土地上杂种各种粮食作物,要求农户在住宅周围栽树种桑,充分利用空闲地扩大农户农副业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

第四,实行“平籴法”。在年成好的时候,政府以平价收购余粮食作为储备,使粮食价不至于暴跌;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保证粮价不至于暴涨。用这种方法限止商人的投机活动,保护农民利益。

第五,任用吴起改革军制,精选武士。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卒”,使得“秦兵不敢东向”。

商鞅变法:

经济:1.废井田 开阡陌

2.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政治:1.奖励军功 实行军功爵制 编制什伍组织

2.除世卿世禄制 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

3.改革户籍制度 实行连坐法

4.推行郡县制

5.定秦律 燔诗书而明法令

2.李悝变法和商鞅变法的不同点

相同点:

①背景相同:都是在春秋后期地主阶级取得夺权斗争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到了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促使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势力更加壮大,与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越来越深。

②目的相同: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③措施类似:都是以法律形式废除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并且提出了发展封建经济、提高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措施。

④性质相同:都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⑤结果和影响类似:各国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的奴隶主贵族,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各国在变法中都对旧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进行了改造,使封建制度在各国得以最终确立。同时各国在变法过程中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各国变法后,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蓬勃向上时期。

不同点:

①内容的深度不同:商鞅变法是在更加深刻地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提高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因此提出了诸如“什伍连坐”“重农抑商”“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制”“废分封,行县制”“开阡陌封疆”等更加明确、更加深刻、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

②影响的深远程度不同: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制”“废分封,行县制”“什伍连坐”等制度不但对整个战国秦汉时期,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3.李悝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对比

李悝————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445年~前396年),李悝为相行变法。主要内容有:

其一、废除奴隶主官爵世袭制,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使地主阶级的代表得以牢固地掌握政权。

其二、推行“尽地力之教”。其具体措施是:规定每亩地的标准产量为一石五斗,要求农民“治田勤谨”,达到每亩增产三斗;同时杂种各种粮食作物,并充分利用空闲土地,植树种桑,多种瓜果蔬菜。目的在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封建政权的田租收入。

其三、实行“平籴法”。年成好时,政府以平价购入粮食,灾年再以平价出售,以平衡粮食价格,防止商人垄断粮价,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的经济基础。

其四、李悝作《法经》六篇。这是一部保护封建制度的法典。这部《法经》不仅集以前各国法律之大成,而且是秦汉法律的张本,所以李悝被列为战国时代法家的始祖

商鞅————秦孝公六年(即公元前356年)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奖励耕织,生产多的可以免徭役;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制定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等级的制度;推行连坐法。新法令推行几年后,秦国国势蒸蒸日上,孝公以商鞅为大良造。两年后,秦从雍(今中国中西部陕西凤翔)迁都咸阳,并第二次下达变法令 :推行县制。全国共置三十一县(一作四十一县);废除井田制准许土地买卖;统一度量衡,商鞅的两次变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但也做了焚书坑儒的极端法治。

4.李悝变法为什麽没商鞅变法彻底

先不说别的措施,就是你说的这两句话,其内涵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下面要提到几个概念,希望能区分开来。国君、宗室(以前国君的后代)、贵族(有俸禄或者封地的人,一般是高级官员)、官员(和国君没有血缘,担任官职的奴隶主)

变法之前,宗室和贵族是一回事。另外宗室贵族的儿子还是宗室贵族,官员的儿子也还是官员。

李悝变法后,官员的儿子不能直接做官员。但是不影响宗室贵族的儿子接着做宗室贵族。相反,宗室贵族还事实上占据了官员的位置(魏国后期的大将有一大半是宗室,如公孙痤、太子申、公子卬、公子无忌)。商鞅变法后,宗室不能直接当贵族。事实上后来秦国的将相就没有一个是宗室。

相比之下,在耗费国家钱财的贵族方面,魏国所有宗室都是贵族,而秦国没有天生的贵族。在为国效力的官员方面,魏国一大半的职位留给宗室,秦国全部是选贤任能。这样秦国浪费钱财少而选出的官员质量高,比魏国岂不是彻底多了?

5.历史上卫鞅是如何点评李俚与李俚变法的

魏国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崛起的国家,也是真正意义上法家第一次变法成功的国家。李悝作为法家的先驱,著作了《法经》,奠定了以法家学说为基础的法律条文细则。任何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都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法律条文是否完善,公民是否都具备法律意识。早期的魏国只所以强大,就在于它是第一个开始使用法家学说的国家。(当然在春秋时期,法家学说就有了启蒙,也逐步在发展。)

但作为先驱,自然而然的会遇到相当多的阻力,法律永远都是在不断修正的,以保证法律适合时代的需要性。所以李悝的变法虽然为魏国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魏国君王并没有继续发扬,而是开始搞‘中庸’,玩平衡之术,让将相相互牵制。魏国衰落的原因就是太堤防人才,逼迫人才流失。

吴起、商鞅、孙膑、张仪、范雎、信陵君等等都是最初效力于魏国的,可最后都流失了。

6.商鞅李斯和秦始皇的关系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汉族。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但最后还是死于自己的法。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又对惠王说“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雄才大略,便携同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通过秦孝公近臣景监三见孝公,商鞅畅谈变法治国之策,孝公大喜。前359年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后升大良造。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这时太子犯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太傅公子虔与老师公孙贾。秦孝公十六年(公元前346年),太傅公子虔复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变法日久,秦民大悦。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前340年,率秦赵军败魏国公子昂将军,魏割河西之地与秦,将人民迁居至大梁,此时魏惠王大忿:“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商鞅因功封于商十五邑。

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秦国贵族多怨。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嬴驷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公元前359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课本上“商鞅舌战图”插图,是当时这次大辩论的写照。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姓嬴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华夏族(即今汉族)。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故又赵氏(先秦时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正式登基,“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起第一个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秦汉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朝。定都咸阳。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

综合起来可以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为秦国的霸业奠定了基础,而秦始皇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统的大业.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上变法成功第一人却死于自己之手 李悝

...有位变法者,他的变法思想给商鞅极大的影响,也是中国历史上变法第一人,他就是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战国初期,那时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阶段,封建经济慢慢地已经占据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为了发展新兴...

李悝

时代前驱,敢为世界先的战国变法成功第一人:李悝认识中国汗青的人都知道,中国战国时最有名的变法就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得秦国一下酿成了战国中实力最壮大的国度,也是因为此次的变法,让秦国最终统一了

李悝

时代前驱,敢为世界先的战国变法成功第一人:李悝认识中国汗青的人都知道,中国战国时最有名的变法就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得秦国一下酿成了战国中实力最壮大的国度,也是因为此次的变法,让秦国最终统一了

政治家商鞅简介,商鞅怎么读

商鞅简介商鞅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商鞅是卫国人,又称卫鞅和公孙鞅,后来因为秦孝公封商地,改名为商鞅。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受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商鞅也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抱负。电视剧《大秦

历史上成功的军事改革

1.中国历史上成功的改革春秋战国时期比较多,典型的有齐国管仲变法,魏国的李悝改革、楚国的吴起改革和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虽死而秦不变其法,表明商鞅变法时成功的)。秦汉没什么典型的改革,隋唐的话,选官制度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为何主持变法的商鞅还被车裂

商鞅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商鞅是卫国人,又称卫鞅和公孙鞅,后来因为秦孝公封商地,改名为商鞅。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受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商鞅也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抱负。早年间,商鞅从卫国来...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为何主持变法的商鞅还被车裂

商鞅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商鞅是卫国人,又称卫鞅和公孙鞅,后来因为秦孝公封商地,改名为商鞅。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受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商鞅也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抱负。早年间,商鞅从卫国来...

高洋与李祖娥是什么关系

高洋一生荒淫无道,一辈子只尊重一个女人,那就是他的元配妻子李祖娥。李祖娥出身名门,在他还只是一个太原公的时候就嫁给了他。高洋当上皇帝之后,高家宗室大臣高德正考虑到政治利益,希望高洋能立战功显赫的武威王

历史变法

1.历史上著名的变法或改革运动有哪些中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类型.1.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等.2.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政治改革,如商鞅变法、李悝变法等.3.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

商鞅变法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商鞅变法的目的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为了巩固本国政权,纷纷启用人才,进行变法运动。魏国李悝变法的成功,引起了秦孝公极大的兴趣。秦孝公认为只有通过变法运动,才能使秦国变得更加强大,于是在秦国广纳贤才,希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