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烈路历史

Posted 红军

篇首语:见强不怕,遇弱不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先烈路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先烈路历史

1.缅怀先烈,牢记历史,的演讲稿

我本来打算拿这篇演讲稿去演讲的,我修改到了半夜三点,算了,你拿去用吧,给个满意回答就可以了。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还记得前些日子看过的9.3阅兵,那一画面仿似在昨日回映,整齐的步伐与动作、庄严的主席台,战斗机在长空中划过的一道道彩烟,都在印证着78年前那些不可磨灭的证据。那时,日本侵略者进犯卢沟桥,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回顾历史里的那段战火中的岁月,全民族抗战爆发78周年,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那是一段无比惨痛的历史。七七事变爆发后,短短几十天里,北平沦陷、天津沦陷、华北沦陷。

其后,日本侵略军兵分三路,铁蹄所至之处,烧杀抢掠、民不聊生。仅一年多,祖国半壁河山已落入敌手。

那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将中国推向一个民族觉醒、民族抗争的崭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台儿庄大捷、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淞沪会战、细数这这么多的丰功伟绩,不禁让人联想起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宁死不屈的共产党员。

叶挺,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名字。说他平凡,是因为他出身农家,私塾、小学、中学、求学过程无不一般。

说他伟大,是因为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在南昌起义中,他是前敌总指挥;在广州起义中,他是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他更是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长… 有战争的发生,世界就不可能平静。

战争是阻挡和平的绊脚石;战争既给人类带来重大损失,又带来了心灵上的创伤。因此,挑起战争的国家,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是自私的、可耻的!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应该呼吁和平,倡导和平!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增大,周边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军事安全较量等问题更加凸显,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任务未来将会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

时刻准备着为和平而战、为正义而战,决不允许侵略势力卷土重来,决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一定要树立崇高的理想,高举革命先辈的旗帜发奋学习,铭记历史,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为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书写华美篇章。

2.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历史事件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以后,孙中山先生连续在广东和西南地区策划了多次武装起义。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先生和中国同盟会的主要成员在槟榔屿召开会议,认真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决定集中力量、认真准备,在广州再次举行起义,夺取广州城以后再兵分二路,把革命的火焰燃向全国,最终推翻满清王朝。

1910年秋,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的许多重要骨干集议于庇能(今槟榔屿),召开庇能会议,决定在广州发动新的武装起义。会议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确定以中国同盟会会员为骨干(先锋),广泛发动新军、防管、巡警、会党和民军,并在夺取省城后把革命火焰燃向长江流域和全国。

会后,孙中山到各地募款。黄兴、赵声负责筹划起义,主持了总机关“统筹部”。大批革命党人集中于香港。广州城内建立了约四十个据点。由于情势的变化,起义日期一再变动。当黄兴最终决定4月27日发难时,不得不把原计划的十路并举改为四路突击。

但当举义时,实际上只有黄兴率领的一支队伍直扑两广总督衙门,并分兵攻打督练公所等处。孤军转战,最后不幸失败,喻培伦、方声洞、陈更新、林觉民等约百余人死难。终归因力量悬殊而失败。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生命危险将当初能找到的战死和被俘后慷慨就义的72名革命党人(实有100多名革命党人壮烈牺牲)的遗体葬于广州东北郊,并改红花岗为黄花岗。因此,史称此役革命党人安息之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通称最初安葬的革命党人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扩展资料

黄花岗原名红花岗,潘达微在安葬了烈士后,认为“红花”不及“黄花”一词雄浑优美,因此,在介绍烈士安葬情况的报道上,把红花岗易名为黄花岗。从此改名沿用至今。

1912年,广州军政府拨款10万元在原墓地建烈士陵园,孙中山亲自栽植了青松,并为墓园手书“浩然正气”四个打字。以后墓园还多次扩建。经核实,墓园收殓了喻培伦、林觉民等有姓名、事迹可考的烈士86名。

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陵园建设,筑起围墙,加强整治保护。1961年被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和1986年政府两次拨款维修,使浩气重光,1986年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名“黄花浩气”。陈运和诗《黄花岗》赞“你是部耐读的黄封面的书即使时间从这儿飞逝,但上面的标点仍凝满殷红的血”。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3.草命烈士杨虎成历史

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别名杨忠祥,号虎臣,爱国名将,国民党军陆军二级上将。1910年,在杨虎城家乡组织以打富济贫为宗旨的中秋会。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率会众参加陕西民军与清军作战。1912年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1915年率众参加陕西护国军,在华县、华阴等地截击袁世凯军。1936年,与张学良发动“双十二事变”,后被蒋介石迫害致死。

杨虎城,出生于陕西蒲城孙镇甘北村一户农民家里。父亲杨怀福,母亲孙一莲,以农业为主,家境贫寒。他仅读过两年私塾,便为人佣工。1908年,杨父怀福被清政府绞杀于西安,使杨更加仇视清廷,他便联络贫苦农民,抗御暴政。 1911年,他投身于辛亥革命运动,1917年,参加陕西民主革命早期仅有的一支武装力量——靖国军,后又参加国民军。1924年参加国民党,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先后担任师长、军长、十七路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等职。综观其一生,由蒲城起事,反清抗暴,讨袁护法,转战关中,坚守西安,出师北伐,回陕主政,被迫内战,直到呼吁抗战,张杨合作,实行“兵谏”,逼蒋抗日。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他同其他许多人一样,经历了曲折、复杂的道路;但他也有不少超过前辈和同时代许多人的地方。他特别伟大处,是1936年12月12日,同张学良将军联合一起,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抗日,反对内战,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后,他被迫辞职出国。回国后,过囚禁生活达十二年之久。1949年9月6日,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终年五十六岁。

4.烈士的事迹崔秋白简介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出生在江苏常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从1925年起,瞿秋白先后在党的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机历史关头,瞿秋白主持召开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在会上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当他遭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迫害,而无法在党的领导岗位上继续工作的时候,他并没有因困难而退缩,而是很快在文化战线上打开了新的局面,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转移途中被捕,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如获至宝,采取各种手段对他利诱劝降,但都被他严辞拒绝。他对劝降者说:“人爱自己的历史,比鸟爱自己的翅膀更厉害,请勿撕破我的历史。”

6月18日临刑前,他神色不变,坦然走向刑场,沿途用俄语唱《国际歌》,还唱《红军歌》。到刑场后盘足而坐,回头微笑着对刽子手说:“此地甚好”,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饮弹洒血,从容就义。时年36岁。敌人可以消灭一个革命者的肉体,但是正如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瞿秋白的革命精神和为党为人民的崇高品格是杀不掉的,是永生的!

5.清明节有何历史意义

清明节承载的是一种道德、一种文化,始终以国家统一和宗族团结为目的。清明节要寄托崇敬先人、仰慕先贤的情怀,要起到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精神的作用,要表达对先人的感恩以及对先贤先烈风范的缅怀和景仰。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6.有关红军长征的历史

我们知道,红军先后曾有4支队伍从不同地点参加了长征。

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是其中的一支,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二万五千里”。“二万五千里”是从哪来的呢?1935年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毛泽东根据什么说红一方面军长征有二万余里?他是怎么算出来的?老红军李中权将军回忆,1937年他在抗大亲自听毛泽东在大会上讲的。毛泽东的算法是从1934年10月出发到1935年10月结束,以每天走70里,共25550里,略为二万五千里。

1937年2月编好的《二万五千里》一书有5个附录,其中《红军第一军团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专门有说明,说明指出一军团直属队:“除休息外,行军作战时间,1934年10月12天,11月24天,12月24天,1935年1月22天,2月26天,3月24天,4月30天,5月27天,6月23天,7月10天,8月14天,9月16天,10月19天。”作战的时间加起来共271天。

如果以每天红军行军70里,271天应走18970里,可是编者却将书名定为《二万五千里》。这是为什么?毛泽东在长征中并不是天天行军。

如红军1935年1月7日占领遵义,中央在此停了12天。红军7月底到达四川松潘,到8月底才离开北上过草地,停留了近1个月的时间。

这是两次大的停留,仅这两次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毛泽东对此是很清楚的,他为什么计算里程时没有将此天数扣除?因为他知道中央机关是红军中走路最少的单位。

作战部队除行军外还要打仗,就要不断奔袭、迂回。作战部队走的路常常是机关、后勤部队的几倍。

这里仅举一例:红军为突破第一道封锁线,三军团四师和先头部队十一团占领古陂圩后,敌人撤退逃跑,十一团和十二团乘胜追击,敌人缴械后,他们再返回追红军大部队,一去一回起码140里。部队的这些行动都是奉军委之令,毛泽东对此一清二楚。

他知道在中央停留时,作战部队一直在运动,作战部队行军的里数路线远远超过中央直属队。所以他在计算红军长征里数时,没有扣除中央机关停留的时间。

最早进入陕北的斯诺,于1936年秋采访了许多长征干部,看到《红军第一军团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他说:“红军自己普遍总说是‘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实连所有的转折和走回头路都算起来,从福建最远的一点到陕西的西北隅,长征军中的某一些部队所走的路程无疑要超过上述的数字。

照第一军团所记的一个准确的、一段一段的旅程计,显示了全部路程两倍于美国大陆的宽度———而且这还是主力行军中的最小的里程。我们必须记着,在全部旅程中,都是步行的,他们这样地跨过了世界最难走的通道,爬越了几个最高的山岭,横渡了亚洲最大的河流,而且从头到底就是一个长久的战争。”

重走长征路,今非昔比 李爱德、马普安所走的路线远比当年红军走得少,走得容易,除经济发展,修了大量的公路,自然条件发生变化,环境大为改善外,还有一个原因,他们是在和平环境,得到众人帮助,平安走完长征路的。而当年红军在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之中,为了求得生存,他们要与敌人作战,要寻找敌人的薄弱环节。

什么地方敌人的力量薄弱呢?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在没有路的地方开出一条路来。现在重走长征路,是为学习、体会、宣传长征精神,首先要保证参加者的安全,不能死人,不能伤人,绝对不能让参加者冒险。

这是两个长征的最大的不同。7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人们受时间、体力、交通、经费种种条件的限制,一般只能走最著名的地方,走大的村镇、县城,走容易到的地方。在众多的红军长征路线中,只能选一条路线走。

每一个人很难严格按照长征路走完,更不能真正沿着红军的脚印走。“二万五千里”长征,不容置疑 综上所述,两个外国年轻人走的长征路,只是当年红军长征走过路线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他们所说的红军长征12000至13000里是很不准确的。

但是,没有想到他们随便说的一句话竟然在世界各地的报道有100篇之多,产生的影响如此之大,由此可见红军长征在世界影响之大,关于红军长征的任何一个不同的说法都会引起轩然大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历史上、情感上重要的路线,红军长征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情感上最重要的路线,也是世界上最长、最著名的路线。

红军长征25000里是历史事实,是不容置疑的。红军长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是空前绝后的,即便是科技发达的今天,任何人也不可能完全重走当年长征路,不可能再现当年长征的艰难险阻。

(《解读长征》徐占权编著、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相关阅读 “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 提到“长征”,不少人都把它等同于“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是不准确的。

“长征”的外延较大,是指各支队伍的战略行动的总称。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曾有4支队伍参加长征: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

7.广州动物园的历史发展

广州动物园的前身是1928年国民政府在广州市中山四路建立的永汉公园,面积2.2公顷,展览动物60余种,200多头。

1950年,永汉公园改名为人民公园(今广州儿童公园)。

1955年5月正式命名为广州动物园。

1956年7月,征用先烈路地段的麻鹰岗一带作动物园新址。

1958年10月,新址落成开放。

2006年来,园区先后被认定为广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国家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2007年广州市参加全国科普工作日先进单位。

2009年,广州市政府希望将动物园迁址到帽峰山,但由于搬迁成本过高和市民反对意见居多的种种原因未能搬迁。

2014年8月广州动物园完成了升级改造的设计,升级改造工程总投资8153万元。

相关参考

缅怀先烈,不忘历史宣誓词

明缅怀先烈宣誓词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不会忘记,今天的美好生活,源于昨天你们血与汗的奉献。没有你们的浴血奋战,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安息吧,英雄。心怀最深沉的崇敬,我们走进烈士陵园。聆听那血染的碑文,永远活

清明节时祭奠先烈先贤的方式

最常用的方式:扫墓祭祖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

新中国的诞生,到底牺牲了多少革命先烈

  改革开放前出生的人,对于这样的话语一定耳熟能详:“曾几何时,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共和国的红色江山。”我们更忘不了毛泽东同志那段充满深情而又壮志凌云的号召:“成

新中国的诞生,到底牺牲了多少革命先烈

  改革开放前出生的人,对于这样的话语一定耳熟能详:“曾几何时,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共和国的红色江山。”我们更忘不了毛泽东同志那段充满深情而又壮志凌云的号召:“成

今日清明 緬懷先烈

今天,清明節淮安有這樣一群人自強不息,前赴後繼為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付出青春與熱血他們值得每一個淮安人銘記......驅逐日寇保家園在抗日戰爭期間,淮安所處的淮海地區地處敵、頑、我三方爭鬥中心。這個地區

致敬先烈,致敬那场不屈的抗争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一首《松花江上》,满是山河沦陷的痛楚,更饱含亿万中国人民

渣滓洞里的兵工先烈

郑寄松,又名涤尘,化彪1921年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长江电工解放前的进步青年工人他追随真理向光而行却倒在黎明到来前的至暗时刻生命永远定格在1949年渣滓洞牢房内烈士简介郑寄松参加工厂考试时感言我在外已五

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班会主持词(4人)马上要有6个节目

杨靖宇烈士诗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歌①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乒乓的冲锋杀敌缴械声,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正确的革命信条应遵守,官长士兵待遇都是平等。铁般的军纪风纪要服从,锻炼成无

铭记历史爱国爱疆心得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心得作文1600字缅怀先烈伟绩,感恩幸福生活每年临近清明的时候,心中总会有丝丝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强烈,却也挥之不去,就这样在心头绕着、纠缠着。清明前这几天的天气很是不错,不知道,

王尽美的后人来济祭奠爷爷 亲述革命先烈背后的一段往事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8月24日讯(记者孙杰)8月24日上午,王尽美烈士的孙子王明华、孙女王爱华来到济南革命烈士陵园,在陵园副主任邹德真、刘慧和部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烈士墓区,向王尽美烈士墓、邓恩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