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迈历史和传说

Posted 王朝

篇首语:不磨不炼,不成好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迈历史和传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迈历史和传说

1.谁能给我点关于清迈的历史资料

清迈 ①泰国北部的府。北邻缅甸。全国最大的行政区。面积20107平方公里。人口128.6万(1986)。首府清迈。多山。东部为坤丹山脉,西部为英坦昂山脉,山峰多在2,000米以上,主峰英坦昂峰是全国最高峰,海拔2,576米。中部为宾河流域。森林面积16,700平方公里,占全府土地73%。十三世纪时,建有兰那(或称“南掌”)王国,多历史文物。产烟叶著名,产量居全国第一。其他有柚木、稻米等。有纺织、碾米、卷烟等厂。矿产有石油、钨、银、锡等。

②泰国北部第一大城,清迈府首府。泰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宾河两岸。人口10.2万(1980)。市郊土地肥沃,农产富饶。1296年起曾为兰那王朝(或称“南掌”)都城。旧城在河西,新城在河东,有两座桥梁相连。以手工艺著名,有珠宝首饰、银器、陶器、木雕、丝绸等。工业有柚木初步加工和锯木等。交通发达,为北线铁路终点站,距曼谷752公里。设有机场。有清迈大学、工艺学院、农学院等大专院校。市内寺庙约百座,有建于十三世纪的清门寺。市郊素贴山,有建于十六世纪的佛寺,为各地佛教徒朝拜圣地。旅游业发达。

清迈素以“美女和玫瑰”享誉天下,手工艺品名闻全国,远销国外,是泰国北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也是泰国第二大城市。距曼谷700公里,位于海拔300米的高原盆地,四周群山环抱,气候凉爽,景色旖旎,古迹众多,商业繁荣,是东南亚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

清迈是泰国古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建于1296年。1296年4月14日清晨4点,清迈在曼格莱王(King Mengral)的领导下落成,伏着良田千里、滨河(Maeping)护卫,清迈成为泰国黄金时期的根据地,并逐渐成长为现今泰国最大的一府、第二大城。

在清迈的府会厅前有一座三王雕像,述说着清迈城是得到了另外两位国王的帮助。传说曼格莱王在一次打猎时发现这里出现被视为吉祥象征的白色水鹿、白鹿与白老鼠,因此决定在此建城。曼格莱王与素可泰的蓝坎亨王(King Ramkhamhaeng)、帕尧(Phayao)的南蒙王(King Ngam Muang)互结友好条约,形同兄弟,在建造清迈城时,得到二王非常大的帮助,集结了9万人参与城市的兴建。建好后的清迈城绕着一条18公尺的护城河,是一个长方形,东西宽1800公尺,南北长2000公尺。

清迈的黄金时代是在提洛卡拉王在位期间(西元1441到1487年),他盖了柴尤寺(Wat Chet Yot)、完成了柴迪隆寺(Wat Chedi Luang),并于西元1455年在柴尤寺举办了第八次的世界佛教会议,将兰那的文化带到全盛时期。

现今的清迈府总共有将近150万的人口,面积10,107平方公里,有台湾的1/3大,但是观光客多半还是仅参观位于清迈府西方、占地360平方公里的清迈古城及其近郊。清迈城处海拔310公尺的盆地上,距离曼谷700公里,凡是北部的宗教、文化、经济、教育和运输都以此为中心,它与曼谷有着天壤地别的时空感,曼谷炫丽又忙碌,清迈则纯朴悠闲,是泰国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城市。

2.介绍下泰国的历史和文化 谢谢各位了

泰国目前之地方,于几千年前即有人居住,但并不是泰族。

据一般的了解,泰族是发源于中国的南部,而于公元第十一与十二世纪才移居到目前的泰国。考古学家在泰国东北部的曼清发现许多古老的遗迹,证明泰国的文化起源于大约五千年前的青铜文化期。

史前正确的资料至目前仍然不明,因为泰国的风俗和残存的文化一直在变动,而且很少记载下来,尤其在第十八世纪,由于受到外族的侵略而毁了不少早期的文物。 公元第十三世纪末,泰国史上的第一位最英明的国王---孟莱大帝,就在目前泰国北部的清莱与清迈一带建立了一个繁荣的社会,当时所兴建的庙宇显示受到佛教很大的影响。

一般而言,泰国除了受到印度佛教的影响外,孟族、高棉族对泰国的影响也不少。 泰国最大的民族是泰族,这些住在北部的民族,早期己够自给自足,但他们的军事力量却相当薄弱,在公元十三世纪初,终被邻国吴哥王朝的高棉族所征服,不过,这段入侵时间并不长,泰族在1238年打了一次胜仗,从高棉人手中夺回素可泰城,并建立起泰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定都素可泰。

素可泰在巴利文里的意思是“幸福的黎明”。当时,泰国还没有统一的文字,因此用“素可泰”作为第一个王朝的年号,以表明新时期的开始。

素可泰王朝的君主为兰甘杏大帝,他被泰国人尊称为“泰国之父”。其最大的贡献,是将国内通行的真腊(即高棉)文字,改创成泰国自己的文字,约在1283年,泰文开始在全国流行。

兰甘杏大帝受人尊重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团结各族,以平等方式对待泰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如高棉、马来人和华人。他本身亦崇尚佛教,并派信徒至锡兰(今斯里兰卡)学习佛经,让他们回国后宣扬小乘佛教教义。

素可泰王朝建立后,国泰民安,其势力开始向湄南河盆地流域扩展。到公元十四世纪初期,素可泰王朝的势力,己经影响整个马来半岛和老挝(即寮国)一带。

兰甘杏去世后,强盛一时的王朝逐渐衰弱下去。此时,泰国东部的一股泰族势力,正在日益壮大,很快蔓延到中部地区。

1347年,一名太守的女婿拉玛铁菩提,结集兵力在湄南河和巴塞河的汇合地方,建立了一座新城,取名阿育他(华人称之为大城),并立号为王,这就是后来的大城王朝。 拉玛铁菩提称王后,立即展开外交和军事攻势,有意占领整个湄南河流域,包括北部的素可泰王朝。

他的精明思想和治国才能,为大城王朝的基业奠定了基础,且取代了素可泰王朝的地位。 大城王朝维持了四百多年,经历三十三位君主。

十五世纪末,绕非洲好望角至东方之航线开辟后,欧洲人开始前往泰国通商。首先到来的是葡萄牙人,他们占领了马六甲一带后,于1512年抵达大城,从此,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亦相继而来,企图在泰国这块富饶土地上获得利益。

此外,泰国与邻国缅甸在这一时期经常发生冲突,持续了一段很长时间。 1767年,缅军再次攻入大城,城内的王宫、佛寺、民房和艺术宝藏均被摧毁。

昔日的辉煌殿阁,如今只存残垣断壁,荒草遍地,仅供游人凭吊而己。 大城王朝的京城在1767年陷落后,缅军仍留下士兵驻守,以镇压泰国人的反抗。

但在泰国东南沿海一带,却崛起了一支抗缅部队,这支部队的主将原是大城王朝的将领郑信(在中国史书称郑昭)。郑信是华人后裔,其父郑镛原籍广东澄海,由于家贫才往泰国谋生,并与一泰族女子结婚,于1743年诞下郑信。

郑信当日在大城被侵时,率领随从逃出大城,于泰国东南的罗勇府建立基地,组织力量,半年后部队分乘战船,沿湄南河而上,首先攻破了西岸吞武里,继而乘胜追击,到大城与缅军展开血战,最后络于收复沦陷的大城。 郑信进城,目睹昔日首都大城只留下一片焦土,故决定迁都湄南河西岸的吞武里,建立起泰国的第三个王朝---吞武里王朝,并削减了据地称雄的其势力,收复失地,统一泰国。

然而,宫廷内部的争权夺利,很快又再次出现。郑信在政后期传说因妃嫔争宠而精神错乱,并于1782年一次倒戈事件中被杀。

另一说称郑信被乱党困于宫中,后死在囚中,时为四十八岁,吞武里王朝就此覆灭,为时只有十五年。 后人为纪念郑王的丰功伟绩,特在吞武里区域内建立郑王庙,并在大罗斗圈广场中央为郑信塑造了一座纪念碑,碑上耸立着郑信的骑马戎装铜像,策马挥剑,极之英武。

每年12月28日即郑王加冕之日,循例在铜像地区举行郑王朝祭大典,并封锁附近公路,举行两昼夜的文娱活动。 郑信的王朝被推翻后,其手下部将昭披耶节基登上王位,他就是拉玛一世王(拉玛是取自泰族民间传说的一位英雄人物),也就是目前泰国的王朝,即当今皇上蒲英蓬大帝(拉玛九世王)之先祖。

由于地方太小,加上国防上的理由,拉玛一世王把国都从吞武里移到昭拍耶河东岸,于是曼谷就成了泰国史上的第四个国都。至此泰国开始得到安定,曼谷王朝或称节基王朝或拉玛王朝至今仍然是曼谷。

拉玛二世王,1809年登基,在位十五年,曾遗使卦北京二次,时为清朝道光及嘉庆年间。 拉玛三世王(在位公元18424年至1851年)开始又对西洋各国开放,甚至当时美国也派了首任官员出使泰国,接着美国的传教士也来了,他们同时也带来了印刷术,经过。

3.泰国的历史有多少

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原名暹罗。

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

从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殖民主义者的入侵。19世纪末,曼谷王朝五世王大量吸收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

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从而使暹罗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1932年6月,人民党发动政变,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1938年,銮披汶执政,1939年6月更名为泰国,意为“自由之地”。1941年被日本占领,泰国宣布加入轴心国。

1945年恢复暹罗国名。1949年5月又改称泰国。

4.清迈的历史沿革

清迈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早在13世纪,孟莱王就定都于此。

1296年4月14日清晨4点,清迈在曼格莱王(King Mengral พญามังราย)的领导下落成,伏着良田千里、滨河(Maeping River แม่น้ำปิง)护卫,清迈成为泰国黄金时期的根据地,并逐渐成长为现今泰国最大的一府、第二大城。以后长期成为兰纳泰王国的都城,除其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外,还邻近位于南部的古丝绸之路的一个分支。

在清迈的府会厅前有一座三王雕像,述说着清迈城是得到了另外两位国王的帮助。传说曼格莱王在一次打猎时发现这里出现被视为吉祥象征的白色水鹿、白鹿与白老鼠,因此决定在此建城。

曼格莱王与素可泰的蓝坎亨王(King Ramkhamhaeng)、帕尧(Phayao)的南蒙王(King Ngam Muang)互结友好条约,形同兄弟,在建造清迈城时,得到二王非常大的帮助,集结了9万人参与城市的兴建。建好后的清迈城绕着一条18公尺的护城河,是一个长方形,东西宽1800公尺,南北长2000公尺。

清迈的黄金时代是在提洛卡拉王在位期间(西元1441到1487年),他盖了柴尤寺(Wat Chet Yot วัดเจ็ดยอด)、完成了柴迪隆寺(Wat Chedi Luang วัดเจดีย์หลวง),并于西元1455年在柴尤寺举办了第八次的世界佛教会议,将兰那的文化带到全盛时期。近代来不断涌入这里的外国人则是因清迈是泰国手工艺品中心的缘故。

这里的手工制作的雨伞、珠宝(特别是银器)和木雕享誉海内外。清迈位于山区地带,四面环山,萍河从城市中穿过,早时候的对外贸易是经过水路来进行的。

通过这个贸易通道将从中国和缅甸的货物送往暹罗海湾。这里的山谷宽阔、土地肥沃,粮产丰富,所以历史上兰那王国时代非常鼎盛,清迈一度成为政治和经济的中心。

考古发现,在清迈地区,远在2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和生活,但到了1296年才由兰那王朝的曼格莱王(King Mengrai) 建立为泰国的首都。并成为当时泰国北部王朝的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

曼格莱王时代清迈逐步发展成一个强而有力的泰北王国,大兴土木,人民富泰,也兴建了不少寺庙建筑佛像,还兴建了护城河。用以防御和抵抗缅甸军队的入侵。

1556年,清迈被缅甸军队攻克,缅甸人占据了清迈,直到1775年塔克辛王(King Taksin)将缅甸军队赶回到泰缅边境,清迈被重新夺回。由于缅甸军队占领清迈很长一段时期,缅甸的文化、宗教、建筑、语言、烹饪等对清迈都有很大的影响。

18早期至和19世纪期间,当地的一位名为“chao”的地方君主名义上统治这座城市,当时的清迈并不受曼谷暹罗王朝的统辖。1874年,朱拉隆功(拉玛五世皇)登基后收回了对清迈的控制权利,1939年清迈正式成为泰国王国的一部分。

并为泰国北部的行政管理中心。1996年,清迈举办了建市700周年纪念和庆祝活动。

现今的清迈府总共有将近150万的人口,面积10,107平方公里,有台湾的1/3大,但是观光客多半还是仅参观位于清迈府西方、占地360平方公里的清迈古城及其近郊。清迈城处海拔310公尺的盆地上,距离曼谷700公里,凡是北部的宗教、文化、经济、教育和运输都以此为中心,它与曼谷有着天壤地别的时空感,曼谷炫丽又忙碌,清迈则纯朴悠闲,是泰国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城市。

5.泰国大皇宫的传说或故事

曼谷大皇宫壁画的故事内容:

描写是“罗摩王历险记”,根据印度古典史诗《罗摩衍那》为题材的故事,用一幅幅壁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附有泰文译诗。

《罗摩衍那》的故事情节:

史诗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表现了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因其间穿插了不少神话传说和小故事及描绘自然景色、战斗场面等花费了过多笔墨,故而篇幅宏大。情节大体如下:阿逾陀城国王十车王有3个王后,生有4个儿子,长子罗摩。罗摩通过比武获胜,娶了弥提罗国公主悉多。十车王年迈,决定立罗摩为太子,继承王位。但他的第二个王后吉迦伊受侍女怂恿,竟提出流放罗摩14年和立她的亲生儿子婆罗多为太子的非分要求。由于十车王有诺言在先,必须应允王后的要求。罗摩为使父王不失信义,甘愿流放。悉多为了夫妻之情,十车王的小王后亲生子罗什曼那为了兄弟之谊,都甘愿随同流放。他们3人离开都城不久,十车王即抑郁而死。当时,婆罗多不了解内情,被召回举行父葬和继承王位。他得知真相后,痛斥母亲,举行完父亲葬礼后,亲自去森林寻找罗摩,让他继位。但罗摩坚决不肯,一定要等流放期满再回去。婆罗多只得带回罗摩的鞋子供在王座上,代为摄政。罗摩3人在森林中历尽艰险。楞伽岛十首魔王罗波那劫走悉多,罗摩与猴国结盟,猴王坐下有一神猴哈努曼神勇异常,(也为中国西游记孙悟空原型)在神猴哈奴曼及猴群相助下,终于战胜魔王,救回悉多。但罗摩怀疑悉多的贞操,使她投火自明。火神从熊熊烈火中托出悉多,证明了她的贞洁。夫妻团圆,流放亦期满。罗摩回国登基为王,阿逾陀城出现太平盛世。但波折又起,罗摩听到民间又传悉多不算贞女,为不违民意,忍痛把怀孕在身的悉多遗弃在恒河岸边。悉多得到蚁垤仙人的救护,住在净修林里,生下一对孪生子。后罗摩举行马祭,蚁垤安排孪生子与罗摩相会,并向罗摩辩明悉多的贞节,但罗摩仍认为无法取信于民。悉多无奈,向大地母亲呼救,说如果自己贞洁无瑕,请大地收容她。顿时大地裂开。悉多纵身投入大地怀抱。最后罗摩兄弟都升入天国,复化为毗湿奴神。

全书写的是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篇幅之所以这样大,有两个原因:第一,同印度其他古籍一样,插入了不少的小故事;第二,描绘自然景色、战斗场面等花费了过多的笔墨。

曼谷的大皇宫是由一组布局错落的建筑群组成,凝聚了绘画、雕刻、和装饰艺术的精华。

玉佛寺四周长廊的墙上,共有178幅壁画。

6.泰国的历史

泰国的历史 泰国曾称“暹罗”。

是一个文明古国。很早就有人类在此生活。

历史上,泰国存在过四个封建王朝,即素可泰王朝(1238年-1350年)、大城王朝(1350年-1767年)、吞武里王朝(1767年-1782年)和曼谷王朝(1782年-)。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

1350年当素可泰王朝日益衰败时,乌通王乘机独立,建立阿瑜陀耶王国,从此开创了历时417年的阿瑜陀耶王朝(也称大城王朝)。它实行郡主制,全国各省均隶属中央封建政权。

各省的统治者都由国王任命。同时,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和法律制度。

1767年阿瑜陀耶王朝被缅甸所灭。郑信以收复河山、匡复暹罗为口号,招兵买马,经过几年的争战,于1776年重新统一了泰国,建立了吞武里王朝。

吞武里王朝历时虽然只有短短的15年,但确是泰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1781年,吞武里王发生宫廷政变,当时被郑信派去出征柬埔寨大将昭披耶却克里闻讯后赶回吞武里,趁机处死郑信,然后自立为王,建立了却克里王朝,成为拉玛一世。

之后迁都曼谷,因此,却克里王朝又称曼谷王朝,延续至今(现国王普密蓬是这个王朝的第九世国王)。19世纪泰国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的入侵。

1851年,拉玛四世蒙库继位,与英、法签贸易协定,允许英、法享有治外法权。与此同时,泰国开始实行改革,拉玛四世还聘请西方顾问帮助实现国家现代化。

1868年拉玛五世继位,继续推行改革计划,大量吸收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对泰国的历史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从而使泰国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

1932年6月,人民党发动政变,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不管怎样变化,国王始终是泰国最高统治的象征。

泰国几乎一直处于不断更迭的军人政权的控制之下。立宪议会政府的建立,经常是短命的。

1938年,銮披汶执政,1939年6月改称泰国,意为“自由之地”。1941年被日本占领,泰国宣布加入轴心国。

1945年恢复暹罗国名。1949年5月又改称泰国。

1957年9月16日,因执政的军人集团内部分歧,陆军司令沙立•他纳叻发动政变,推翻披汶•颂甘政府。1963年沙拉去世后,他的副手他侬•吉滴卡宗接替了他的职位,并把这个军人政权维持到了1973年。

在此期间,泰国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然而,由于政府采取独裁专断的政治手段治理国家,最终导致了1973年的10月的大规模学生运动。于是军人专政中断,泰国又恢复了议会制度。

1975年大选,克立•巴莫和社尼•巴莫先后出任总理。但以后的数年里,泰国政变依然迭起。

1977年10月以沙鄂•差罗如为首军人发动政变,组成以江萨•差玛为总理的内阁。1980年江萨辞职,国防部长兼陆军司令炳•延素拉暖出任总理。

尽管政府数度更替,但经济却始终未受到重大冲击。1991年2月23日,泰国又发生了政变,推翻了1988年民选产生的差猜•春哈旺政府 ,成立了由军人组成的国家委员会。

3月6日,临时政府成立,阿南•班雅拉春担任总理。1992年4月7日,国王批准没有参加竞选的素金达为总理,遭到四党联盟的反对,蛤蚧群众对此反应强烈。

20万群众集会游行,并与军警发生冲突,造成流血事件。素金达被迫宣布辞职。

同年9月13日再次举行全国大选民主党主席川•立派出任总理。

相关参考

远征军与毒穴“金三角”

金三角紧靠缅甸、泰国、老挝的边境。具体指的是缅东北的大其力、万宏、果敢、兴城、景栋、佤邦;泰北的清莱、清迈、清盛、米湄;老挝西北的会晒、孟赛、丰沙里、南塔,总面积五十万平方公里。过去,金三角的鸦片非法

关于伦敦塔桥的历史和传说

伦敦塔桥的历史:1885年,议会法案授权通过伦敦金融城公司建伦敦塔桥。工作在1886年四月开始,1889年这座桥已经完成了,但出现了困难且议会两次要求延长完成工作的时间。该桥最终于1894年6月30日

胶州大沽河历史和传说快快快快

大沽河为省辖河道,古称“姑水”。发源于烟台市招远阜山西麓偏西方向500米处的山溪之中,自招远市由北曲折南流,途径招远、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城阳等市(区)流入胶州湾。全长179.9公里,属常年性河流

吴哥窟的历史和传说

在公元9世纪之前,柬埔寨地区居于爪哇国的统治之下。公元9世纪初,高棉国王阇耶跋摩二世统一了柬埔寨地区,自封为“神王”,这一政教合一的传统延续了近千年,西哈努克国王是柬埔寨最后一位“神王”。阇耶跋摩二世

尧舜禹是传说还是历史,尧舜禹是传说还是历史

尧舜禹是传说还是历史尧舜禹说他是传说也很对!说他是历史也不错!正确答案是历史不是传说!由于尧舜禹所处的年代和现在的社会比较遥远咱们现代人都没见尧舜禹生活的年代!才说尧舜禹是传说,历史吗?在历史课本上都

湖南有什么传说故事和风俗习惯

一、故事:苏仙传说“苏仙传说”是历史悠久的地方民间传说故事。苏仙,名耽,桂阳人。苏耽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一年瘟疫流行,他与母亲用桔叶、根、井水配马岭山桃石熬制汤剂,救治了病人。后随道士出游,民间

大禹治水的方法和范围是什么

尹玲玲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鲧禹治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上古时期的神话故事与历史传说。神话传说的背后蕴涵了一定的历史真实。故而,历史学界往往不满足于停留在传说时代的神话解释层面,更希望能在认识传说时代

桥与桂树的历史传说

有关与桥的故事和传说当阳桥前救赵云,喝退曹操百万军。昔日里,后汉三国,桃园三结义。大爷姓刘名备,字玄德,家住大树晏(yan4)桑。二爷姓关名羽,字云长,家住山西蒲州解凉县。三爷姓张名飞,字翼德,家住涿

苏妲己的历史,苏妲己的传说故事

苏妲己的传说故事传说妲己是一个蛇蝎美人,千古淫恶的罪魁祸首,具体的事实约有:第一,纣王为了讨好妲己,派人搜集天下奇珍异宝,珍禽奇兽,放在鹿台和鹿苑之中,每每饮酒作乐,通宵达旦。第二,严冬之际,妲己遥见

世界历史上关于狼人的传说是如何开始的

美国演员格伦·斯特兰奇(1899-1973)在1942年的电影「”疯狂的怪物”中变身为狼人。来源:(照片来自档案照片/盖蒂图片社)大多数神话和传说事实都有一些基础。例如,以狼人的传说为例。据说,这个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