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与印度历史上的战争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西藏与印度历史上的战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西藏与印度历史上的战争
1.中国和印度历史上发生过什么战争
中印战争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
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一、英国种下中印边界纠纷的祸根 1911年,中国发生辛亥革命,西藏地方处于混乱的局面,英国殖民主义者认为这是向中印边界东段——从阿萨姆平原的边缘向喜马拉雅山进行侵略扩张的大好机会。
于是,英印政府除了派遣“讨伐队”向中国这部分地区的部落种族进行武力镇压、金钱引诱以及所谓订立契约外,还派大批测量探险队,化装成僧人、商人、探险旅行者,窜入西藏东南部中印边境地区,偷偷地进行大量的侦察、测绘(偷测)等活动,为英印政府外务大臣麦克马洪画一条侵占中国西藏大片领土的所谓印藏边界线作技术上的准备。 1914年趁“西姆拉会议”之机和辛亥革命鼎革之际,策划中、英、藏三方会议,于1913年10月至1914年7月在印度西姆拉召开,企图把西藏从中国领土分裂出去,由于中央政府代表未在正式条约上签字,英国阴谋未能得逞。
英国代表麦克马洪及其助手贝尔诱惑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夏扎,背着中国中央政府代表在德里进行私下秘密交易。麦克马洪等人以赠给西藏5000支枪、50万发子弹,支持西藏“独立”,帮助西藏赶走汉军等条件为诱饵,胁迫夏扎在秘密换文上签字,骗夺中国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1914年3月24日,麦克马洪在德里交给夏扎秘密换文,换文的附件以粗略红线划了一条划分印藏边界东段边界线的地图,要求夏扎在上面签字盖印。麦克马洪在换文中,对此图既没有文字上的描述,也没有说明是依据什么原则,条件画出的,而仅划在比例页为1英寸等于8英里的地图上。
当夏扎在签字时,表现推诿、迟疑不决,贝尔马上变了脸色,发脾气,夏扎在威胁利诱之下,在“麦线”图上签字。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员内维尔 •马克斯韦尔曾指出:所谓“麦克马洪线”是一九一四年西藏一个代表团与印度政府外交秘书亨利•麦克马洪爵土在德里所作的一桩未经授权的秘密交易的产物,麦克马洪以威逼利诱(表示愿意支持西藏反对中国中央政府)的手段,说服西藏人同意了一种边界线的划法——把边界线向北推移了大约一百公里。
1987年5月英国《南方》月刊,载《中国藏学》1989年第2期。麦克马洪划的这条粗略红线,西起不丹边境,向东伸延至西藏察隅。
其范围包括西藏在南之门隅、珞瑜和下察隅三大地区,把历史上长期属于中国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有着丰富的矿物、生物和水利资源)划归英属印度。划定后的印度东北边界,就从喜马拉雅山足向北推到了喜马拉雅山的山嵴。
对于这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中国历届政府从未承认。后来,英国给西藏提出的两个承诺并未能实现,因此西藏地方政府对“麦线”也不承认。
英国知道炮制这条“麦线”的非学性,所以英国政府长期对此保密,不敢公开。然而,英国侵略者既做贼心虚,又贪婪成性,在时隔20多年后,于1938年又故态复萌,干起偷偷模模的不光彩勾当来,采取伪造证据、偷梁换柱的手法,重新出版1929年的《艾奇逊条约集》第14卷,篡改该卷中关于西姆拉会议的原始记录,伪造有关“麦线”内容,塞进该卷的西姆拉公议内容之中,重新出版该卷,而出版日期仍用1929年原版日期。
这样,1938年印刷的标明1929年出版的《艾奇逊条约集》第14卷伪本中,出现了“麦线”秘密的非法文件。伪版本出版后,英印政府即下令把1929年的原版本大量销毁了。
与此同时,英印政府在出版《西藏高原与周围国家的地图》中,第一次改变过去同中国主张的传统习惯边界线相同的画法,用“未经标定”的符号,画出了“麦克马洪线”。这样,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就炮制出来了。
由此可见,“麦线”是非法的,失效的,但从此埋下了中印边境东段争端的祸根。
2.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发生了几次战争
一次,即1962年中印战争。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对侵入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Battle of Walong)。因为解放军在进入西藏后,与印度领土接壤而产生一系列领土问题。
在双方会谈破裂后,1959年的达赖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护,中印两国开始交恶,后来一连串交火冲突更使印度开始进军藏南地区建立军事据点,并出兵造成此次战争。美国的古巴导弹危机和此次战争几乎于同一时间爆发。
扩展资料:
中印战争发生的部分原因:
1、英国埋下中印边界纠纷祸根
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有着长期的交往和传统友谊,两国的地图均按照传统习惯线标划边界,两国人民共同遵守这条传统习惯线。但是,在英国统治了印度以后,英属印度当局,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中国的西南和西北边疆地区,英印政府利用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的为由,擅自划定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对中国西藏和新疆进行侵略扩张活动,从而埋下了中印争执的祸根。
2、印度独立后的多次侵占中国领土
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后,不仅要中国政府承认“麦克马洪线”,而且要侵占中国政府管辖下的中国领土。
印度独立后,西藏地方政府认为印度脱离了英国的管辖,西藏同样也应从英国侵占的特权下摆脱出来。为此,西藏地方政府与印度驻拉萨“代表处”进行了交涉。对西藏地方政府的合理要求,印度政府却以大国主义的傲慢态度宣布,要继承英帝的“麦克马洪线”的划定。英国侵略者虽然炮制了“麦克马洪线”,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未敢侵入中印传统习惯线以北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1962年中印战争:中印战争的原因与始末
百度百科-中印战争
3.西藏历史上哪两次抗日战争
抗战时期日军没有到过西藏
抗英国侵略有两次分别是
第一次藏军抗英战争
19世纪下半叶,英国先后将尼泊尔、哲孟雄(今锡金)、克什米尔、不丹纳入其殖民势力范围,并在大吉岭(今属印度)设立军事基地,准备入侵中国西藏。西藏地方政府派兵200人在隆吐山(今锡金龙头山)设卡戍守,英国却无理要求限期撤卡,并于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3月20日出兵数百人,向隆吐山发起进攻。藏军以火铳、弓矢等简陋武器奋起抵御。24日,英军攻占隆吐山,进而又占纳汤(今属锡金)。西藏地方政府调民兵和藏军万人齐集亚东(今属中国西藏),准备反攻。可是,清政府竟进行阻挠,不许藏军出击。9月24日,英军2000余人攻占捻纳(今属锡金),继占则利拉(今则里拉,亚东西南入锡金通道)、亚东等地。西藏军民第一次抗英战争失败。1890年,中英签约,划则利拉一带山顶为藏哲边界,使中国失去了大片领土。
第二次藏军抗英战争
20世纪初,英国决定再次侵藏。1903年6月,英少校荣赫鹏率兵200人,以谈判为名进入西藏干坝(今岗巴)。西藏地方政府派兵700人赶赴干坝设防。12月中旬,英军2000余人在司令麦克唐纳指挥下,越过则利拉山口,占领春丕(今亚东南)、帕里(今亚东东北)。藏军3000人赶至曲眉仙角、古鲁(均处亚东至江孜通道)一带设防。1904年3月,英军主力由堆拉(今乃堆拉)北进,行至曲眉仙角藏军阵地附近时,一面佯装"谈判",一面暗中调兵抢占山头,并突然发起攻击。藏军依托拦阻墙与敌搏斗,前线指挥莱丁色等官兵700人壮烈牺牲。4月13日,英军占领江孜,为减轻运输压力,留500人扎营于年楚河畔,大部返回春丕。西藏地方政府动员民军万人集于江孜附近。5月4日,日喀则民军得悉江孜英军大部东犯卡罗拉,立即以1500人直插江孜,控制市区,并对英军营地发起围攻。6月26日,英援军4000人抵达江孜,与民军展开逐村逐屋争夺战。7月6日,英军攻占民军坚守的宗政府,江孜重沦敌手。8月3日,英军进入拉萨。9月6日,西藏地方政府被迫与英签订《拉萨条约》,使西藏实际上成了英国的殖民地。后迫于中国人民的反对和世界舆论的压力,1906年4月,中英重新签约,英国承认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其变西藏为其殖民地的阴谋未能得逞
4.中国和印度在历史上发生过哪些战争
一共是三次
1、(648-649)公元641年,中国唐王朝与印度卡瑙季王朝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公元647年,唐皇太宗派遣使团觐见印度国王。使团到达时,发现原国王已经驾崩,阿周那(公元7世纪中期在位)篡夺了王位。新国王收下赠品,却阴谋杀死全部中国官员。唐朝使臣王玄策(活动时期公元7世纪中期)和1名使团成员设法逃往尼伯尔,在那里招募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部队。在中国骑兵的支援下,王玄策率部进入卡瑙季,围困并攻陷其王都,俘获阿周那,将其披枷带锁押回长安(今西安)。
2、(1221-1329)中国蒙古汗国入侵印度,与其蒙古进行的其他战争不同,入侵印度由始自终都没有周密的计划。第一次是因为追赶花剌子模王子札兰丁(卒于1231)1221年蒙古人在印度河战役取得辉煌成果。1241年、1292年及1299-1308年间,蒙古人又多次入侵印度,战争主要在帝遮普的拉合尔附近进行。1329年,蒙古人兵临德里城下。至此中国蒙古汗国及中国元朝对印度的战争完全结束。然而蒙古民族对印度的征战却只是刚刚开始。70年后贴木儿大举入侵印度德里城被毁,1526年4月25日年贴木儿的第五代(父系)和成吉思汗的第14代(母系)后裔“雄狮”巴伯尔入通过一系列征战进入印度德里以自己的名义在清真寺读诚图白(阿訇讲道用语)成为印度莫卧尔王朝(莫卧尔即蒙古人的意思)的开国皇帝,他的子孙则逐步征服了整个印度,莫卧儿王朝为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3、(1959-1962)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即声称其与中国之间的边界线为英国人划定的边界线。而中国人的立场是,由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划定的边界线是非法的,应重新予以协商。双方有争议的地区是克什米尔东部的阿克赛钦高原——印度坚持认为该地区性拉达克山的一部分,以及“麦克马洪线”沿线地区。50年代末,中国修筑了穿过阿克赛钦高原直至西藏西部的公路直到1959年印度才得知这一情况,并发现中国武装部队已经牢固占有该地区。随后,双方不可收发室免的发生了交火事件。由于印度对中国实力的低估,谈判解决问题的努力归于失败,印方甚至认为自元朝即为中国固有法定领土的西藏也应脱离中国。1962年,其时中国刚刚结束三年自然灾难,印度政府命令军队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中国对此表示抗议。由于印军拒不撤回实际控制线印方一侧,中国部队发起反击。印军惨败撤回。中国即宣布停火,并从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后撤数英里。
望采纳
5.历史上印度跟哪个国家发生过战争
很多了.首先是雅利安人吧.古印度文明神秘消失,后来雅利安人东支进入印度,他们算最早入侵者,但也算是当今印度人的祖先.在古代,主要是西北印度地区,与波斯(伊朗)各个时期的国家、希腊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帝国)、大月氏人(还在西北印度建立了贵霜帝国)、阿拉伯帝国等都打过,与吐蕃也发生过战争.另外,蒙古西征的时候,也进入过西北印度,蒙古帝国之后的帖木儿帝国,也攻入了印度,其后裔征服了整个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近代,主要是英法,后来英印军队进入缅甸,与日本人作战.中国和印度,也有很多战争.唐朝时,吐蕃就与印度有过冲突.此外,唐朝使节王玄策出使印度时,正赶上戒日王死,内乱爆发.王玄策从吐蕃等过借了一点兵,然后迅速平定了这次内乱.更为华丽的一场战争,是60年代初那一次.。
6.我国的藏南地区的历史
无论印度采取移民,或是加强军事存在的动作,都无法改变中国对藏南地区拥有主权的事实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于冬发自北京“鹦鹉知晓千情,千万不要泄密。
杜鹃来自门隅,带来故乡气息。 ”1706年5月的一天,厌倦了流亡生活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在途经青藏高原上的措那湖畔时,不禁想起魂牵梦绕的故乡藏南门隅。
如今,三百多年过去了,仓央嘉措却依旧难以魂归故里——中国藏南地区正被印度以各种手段非法控制着。 尽管中国取得了1962年中印战争的胜利,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军事上的胜利并未被转化为中国对藏南地区的实际控制力。
历史和政治的恩怨纠葛造成了中印之间悬而未决的边界争议问题。 设“邦”强化行政管辖 “胜利者和失败者是十分明确的。
但是,经过了近30年之后,结合现在再来看那场战争及其结果,却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了——胜利者除了没有失败的名义,却具备了失败者的一切”。军旅作家金辉在《墨脱的诱惑》一书中如是夸张地说道。
而印度历届政府反而利用中国的这份宽容,加强了对中国藏南地区的行政管辖。1954年,印度成立了“东北边境特区”管辖中国藏南地区,同年出版的印度官方地图首次把“麦克马洪线”从1936年以来注明的“未标定界”改为“已定界”;1972年,印度将该特区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又过了14年,印度议会立法将“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升格为“邦”。
目前,“阿鲁纳恰尔邦”不仅设有地方议会、警察、法庭等机构,还开设了近百所中小学校,教育内容也以印度传统教育为主。 向边境地区大批移民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南亚问题学者蓝建学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印度最新的2001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阿鲁纳恰尔邦”人口已达110万左右,在短短的10年间增长了26.2%,远远高于印度本国的人口增长率。
据估算,这其中至少包括30万至45万印度移民。 “印度政府在有意识地向藏南地区移民,打破了藏南地区的人口平衡。”
他说。这些移民来源非常复杂,大多来自印度本土,还有少数孟加拉人、尼泊尔人,甚至一批追随达赖喇嘛的“流亡分子”也被默许定居该地区。
如今,这些印度移民已经有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子女,总人口接近60万。而中国在藏南地区的传统居民珞巴族、门巴族等,总人口只有35万人左右。
强化军事占领 而印度加强对中国藏南地区控制的最直接手段,则是强化军事占领,不断蚕食这一地区。 40余年来,印度陆军第4军一直是侵占我藏南地区的主力部队。
该军下辖全部经过特殊训练的山地作战,其中拥有1.65万人的第5山地师部署在“那加兰邦”,直接威胁中国边防重镇察隅。除第4军外,第33军作为“第二梯队”部署在锡金,第15军部署在中印边界靠近克什米尔地区,这两支部队以“钳”形阵势挟持着中印边界争议地区。
为增加中印边界谈判筹码,印度近来又“大炫军事肌肉”。《印度时报》此前透露,印度先后向藏南地区增派了总数约6万人的山地师,并调集了苏-30战机、俄制T72主力坦克以及新型装甲运兵车等先进装备,目前印度在该区的总兵力已有10万人之众。
对此,《简氏防务周刊》分析称,“中印边界争端吸引了印度三分之一的军力”。 大肆公关谋求国际支持 印度暗度陈仓实施一系列侵占我藏南地区的举动之余,也不忘图谋获取国际承认。
拉拢国际组织介入中印边界纠纷是印度政府最常用的方法。联合国统计资料表明,印度政府几乎每年都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申请教育、扶贫或文化多样性保护等项目,但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
今年6月15日,亚洲开发银行也被印度瞄上。亚行在印度游说下,通过了涉及中印领土争议地区的《印度国别伙伴计划(2009-2012年)》文件,该贷款项目总额高达29亿美元,其中包括6000万美元的“阿鲁纳恰尔邦”水务治理和卫生改造项目。
对此,《印度快报》等媒体喜形于色,声称“印度赢得了重大的外交胜利”。 此外,印度还借助“旅游业”为侵占我藏南地区打“国际广告”。
记者发现,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政府网”正对欧美、日韩等国的旅行社声称,“阿鲁纳恰尔保留着丰富的印度文化遗产”,欢迎外国游客前来观光。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7.中国和印度在历史上发生过哪些战争
一共是三次 1、(648-649)公元641年,中国唐王朝与印度卡瑙季王朝建立睦邻友好关系。
公元647年,唐皇太宗派遣使团觐见印度国王。使团到达时,发现原国王已经驾崩,阿周那(公元7世纪中期在位)篡夺了王位。
新国王收下赠品,却阴谋杀死全部中国官员。唐朝使臣王玄策(活动时期公元7世纪中期)和1名使团成员设法逃往尼伯尔,在那里招募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部队。
在中国骑兵的支援下,王玄策率部进入卡瑙季,围困并攻陷其王都,俘获阿周那,将其披枷带锁押回长安(今西安)。 2、(1221-1329)中国蒙古汗国入侵印度,与其蒙古进行的其他战争不同,入侵印度由始自终都没有周密的计划。
第一次是因为追赶花剌子模王子札兰丁(卒于1231)1221年蒙古人在印度河战役取得辉煌成果。1241年、1292年及1299-1308年间,蒙古人又多次入侵印度,战争主要在帝遮普的拉合尔附近进行。
1329年,蒙古人兵临德里城下。至此中国蒙古汗国及中国元朝对印度的战争完全结束。
然而蒙古民族对印度的征战却只是刚刚开始。70年后贴木儿大举入侵印度德里城被毁,1526年4月25日年贴木儿的第五代(父系)和成吉思汗的第14代(母系)后裔“雄狮”巴伯尔入通过一系列征战进入印度德里以自己的名义在清真寺读诚图白(阿訇讲道用语)成为印度莫卧尔王朝(莫卧尔即蒙古人的意思)的开国皇帝,他的子孙则逐步征服了整个印度,莫卧儿王朝为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3、(1959-1962)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即声称其与中国之间的边界线为英国人划定的边界线。而中国人的立场是,由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划定的边界线是非法的,应重新予以协商。
双方有争议的地区是克什米尔东部的阿克赛钦高原——印度坚持认为该地区性拉达克山的一部分,以及“麦克马洪线”沿线地区。50年代末,中国修筑了穿过阿克赛钦高原直至西藏西部的公路直到1959年印度才得知这一情况,并发现中国武装部队已经牢固占有该地区。
随后,双方不可收发室免的发生了交火事件。由于印度对中国实力的低估,谈判解决问题的努力归于失败,印方甚至认为自元朝即为中国固有法定领土的西藏也应脱离中国。
1962年,其时中国刚刚结束三年自然灾难,印度政府命令军队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中国对此表示抗议。由于印军拒不撤回实际控制线印方一侧,中国部队发起反击。
印军惨败撤回。中国即宣布停火,并从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后撤数英里。
望采纳。
相关参考
1.西藏山南市山南:是西藏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鲁藏布江干流中下游地区,北接西藏首府拉萨,西与日喀则毗邻,东与林芝相连,南与印度、不丹两国接壤,是西藏古文明的发祥地
新中国还在胎动的时候,毛泽东就以其战略家的眼光,开始筹划解放西藏的谋略:「”经营西藏,不吃地方”。要重视做达赖等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1951年终于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办法「”十七条协议”。第一条就是要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印度一直在西藏拥在大量特权甚至有驻军。新中国当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清除印度在藏特权稳定西藏各派势力而不是去加强与印度的争夺。民国时期军阀长期混战不止北洋政府时期几乎对西藏不闻不问国民
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东起唐古拉山脉以西,与藏北旅游区相连;西和南面抵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克什米尔、印度、尼泊尔等地区和国家毗邻;东南临藏南旅游区;北倚昆仑山南麓,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阿里地
“孔雀多生印度东,娇鹦工布产偏丰;二禽相去当千里,同在拉萨一市中。” 据称这是西藏著名诗人仓央嘉措留下来的一首诗,这位神秘的诗人,据传也是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从诗中隐约可见当时西藏与毗邻的印度地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在中国地理割据和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恒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怒江的发源地,可以说是亚洲的水塔。在历史上
錫金在古代名爲哲孟雄,曾是西藏的藩屬國。清朝時期,錫金遭到了廓爾喀軍隊的入侵,國王被迫逃亡西藏,後來乾隆將廓爾喀軍隊擊潰後,錫金才保留了其核心領土,免於滅國。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開始,英國逐步蠶食錫金,並
中国文联主办的《作家文摘》于2002年11月26日第16版刊登了《古印度史诗中的高科技战争》一文,文中指出古印度史诗详尽的描述了发生在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的一场战争,战争中所用武器居然和现在的核武器
西藏“野人”之谜是“世界四大谜”之一,历来被各界人士所关注。早在1784年,我国就有西藏野人的文献记载。近年来,在喜马拉雅山区不断有人目击野人活动,并发现有女性野人强行抢走当地男人婚配生子做性奴之事。据看...
西藏“野人”之谜是“世界四大谜”之一,历来被各界人士所关注。早在1784年,我国就有西藏野人的文献记载。近年来,在喜马拉雅山区不断有人目击野人活动,并发现有女性野人强行抢走当地男人婚配生子做性奴之事。据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