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宁姓名人

Posted 大夫

篇首语:无论你有多少知识,假如不用便是一无所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的宁姓名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的宁姓名人

1.历史上姓宁的都有什么人士

宁赓: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唐代官吏。僖宗广明中黄巢起兵,赓与弟宁衮统乡兵拒之,守饶、歙二州。官至御史大夫。

宁涛: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宋代画家。善画,师范宽,多作关右风景,以精雅称。

宁智:绛州曲沃(今属山西)人,北宋学者。举乡贡进士。通《五经》,教授晋绛。其德性学问,为时所重。

宁时凤:饶州浮梁(今属江西)人,南宋官吏。进士出身,官蕲春主簿。金兵至,众皆惊惧,独时凤慷慨陈词,卒死于难。

宁玉: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元代将领。膂力绝人,从世祖渡江有功,授百夫。后攻襄樊、灭南宋,累官浙西道都元帅兼沿海上万户。

宁正:凤阳府寿州(今属安徽)人,明初将领。沉着有胆略,随朱元璋征讨四方,并屯田数万顷,兵农饶足,积功至四川都指挥使,后守云南。

宁钦:湖广衡阳(今属湖南)人,明代官吏。正德时为御史,谏武宗南巡。又奏革吉王府渔税,定递马之制,减带征之数。

宁完我:辽宁辽阳人,清初大臣。天命间归降后金,后隶汉军正红旗。皇太极授为参将。后抚明朝百姓,主张仿明制,访六部、言官,又献灭明之策,皆被采纳。顺治时起为大学士、《明史》总裁官等。

宁调元:湖南醴陵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诗人。留日期间入同盟会,民国成立后,任广东三佛铁路总办。后因参加二次革命,被袁世凯所杀。有《太一遗书》。

2.历史上有那些姓宁的伟大的人物

宁姓历史名人:

宁俞:卫国大夫,就是大名鼎鼎的卫武子,贤明忠勤,于卫文公有道之时,无事可见,当卫成公无道之日,却不避艰险,被孔夫子极口赞美为“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戚:春秋初期卫国人,修德不用而商贾,宿于齐国的东门之外。有一天,率先称霸诸侯的齐桓公夜出,听到他饭牛扣牛角而歌,从歌词中,知道他的贤德,就命管仲迎拜为齐国的上卿,表现得果然高明,后来还进一步继管仲为齐相,千古垂名。

宁越:战国时中牟人。他家世代种田为生,但他感到种田太辛苦。便问朋友说:“怎样才能免除种田的辛苦?”他的朋友说:“如果你能立志求学,苦读30年,就不用再种田了。”他说:“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不休息,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我苦读15年,应当有所成就。”他刻苦读书15年,因为品学兼优,周成公就聘他为师。终于实现了他的志愿。

宁成:西汉官吏,南阳穰县(今河南省邓县)人。他任济南都尉时,执法严厉。后来任关都尉时,出入关的人都哀叹:“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后辞官回乡经营,果然大富大贵,家族昌盛。

宁玉:元朝将军,能拉强弓,力大过人,为朝廷立功而当大官,他虽是武将,但很有修养,谦虚待人,深受赞扬。

宁原悌:史学家。钦江县人,出生宦海门第,曾祖为廉州刺史,父封谏议大夫。少年时勤奋好学,才识过人。唐武后永昌元年(689年)会试考取进士,又参加宫廷贤良策试,当时应试者有1000多人,以成绩优异排名第九,朝廷内外为之惊异。武后时授职校书郎,后累次升迁为谏议大夫。唐景云二年(771年),睿宗的两个女儿入道,要为她们建立华丽寺观,原悌以先朝为鉴,上书力谏,睿宗遂纳而停建寺观。在任职期间,积极参与国事谏议,其见解深得睿宗赏识。唐玄宗时,原悌以谏议大夫兼修国史,他胸怀坦荡,秉笔直书。玄宗审阅所修史稿,见直书李建成、李元吉被李世民所杀的事,便晓喻说:“白马求卿,黄金赎罪,以为如何?”原悌答曰:“周公诛杀管叔、蔡叔,季友鸩杀叔牙,虽然太宗不得已杀掉建成、元吉,这也是他们自取灭亡罢了。”由是得罪玄宗,被罢官还乡。

宁完我:明清之际辽东辽阳(今属辽宁)人,字公甫。天命年间投后金(清),隶汉军正红旗。天聪在文馆办事,建议设六部,为皇太极所采纳。后以好赌被免职。顺治元年(1644年)起用为学士,不久擢弘文院大学士。曾三次任会试主考官,充《明史》、《清太宗实录》总裁官。十年授议政大臣,次年因争权夺利,排陷陈名夏致死。后以年老休退。

宁调元:字仙霞,别号大一。湖南省醛陵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次年创办《洞庭波》杂志(后更名《汉帜》)。萍例醛起义爆发,回国赶往参加,在岳州(今岳阳市)被捕。三年后获释,至北京办《帝国日报》。武昌起义后在两湖从事革命工作。民国元年(1912年)在任上海《民声日报》主编,旋任广东三佛铁路总办。民国2年宋教仁被暗杀,到汉口秘密活动讨袁,被黎元洪逮捕,在武昌遇害。年40岁。有《太一遗书)留世。

宁协万:字楚禅,号邦和,湖南省长沙人。华兴会会员,民国12年应蔡元培之聘任国立北平大学教授。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辞去职务,编写史料和法学著作。著有《国际公法》、《最近政治史》、《宁卢讲义录》、《现行国际法》、《西征记事》、《柏林旅次》等。

3.有姓宁的历史名人吗

1、宁戚

宁戚(生卒年不详)(应作甯戚,“宁”氏系后世讹传),春秋卫惠公(公元前686年-前669年在位)时人,姬姓,甯氏,名戚,是现代甯(宁)姓始祖,卫国(今河南卫辉)人,早年怀经世济民之才而不得志。公元前680年,齐桓公拜宁戚为大夫。后长期任齐国大司田,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

2、宁调元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

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3、宁成

南阳穰(今河南邓州)人,西汉酷吏。贪暴残酷,武帝时任内史,后畏罪解脱归家。再起为关都尉。人说:“宁成治,如狼牧羊。”他任济南都尉时,执法十分严厉。后来任关都尉时,出入关的人都哀叹:“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后来宁成辞官回乡经营,居然也大富大贵,家族昌盛。

4、宁越

(生卒年待考),中牟人(今河南中牟)。著名战国时期周朝大夫。宁越家世代种田为生,但他感到种田太辛苦,便问朋友说:“怎样才能免除种田的辛苦呢?”他的朋友说:“如果你能立志求学,苦读散失年,就不用再辛苦种田了。”

宁越说:“那么,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不休息;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我苦读十五年,应当有所成就吧。”果然,宁越从此刻苦读书十五年,因为品学兼优,周王室的成公就聘他为老师。终于实现了他的志愿。

5、宁喜

又称宁子、宁氏,谥悼子,宁殖之子。著名春秋时期卫国卿大夫。卫献公姬衎三十~三十一年间(公元前547~前546),宁喜担任卫国卿大夫。早在周灵王十三年(卫献公十八年,公元前559年),卫献公被宁喜的父亲宁殖驱逐出国。

到了周灵王二十五年(卫献公三十年,公元前547),逃亡在外的卫献公派使者悄悄告诉执政上卿宁喜:“苟返,政由宁氏,祭则寡人。”于是,宁喜遂设计谋杀了卫殇公姬秋,迎卫献公返卫国。

当时,老子的弟子、著名政治家文子听说此事后就尖锐地指出:“宁氏要有灾祸了!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他用“举棋不定”的围棋术语来比喻宁喜在政治上的优柔寡断,指出其必因此而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宁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宁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宁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宁调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宁戚

4.姓“宁”的名人有哪些

宁俞:卫国大夫,就是大名鼎鼎的卫武子,贤明忠勤,于卫文公有道之时,无事可见,当卫成公无道之日,却不避艰险,被孔夫子极口赞美为“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戚:春秋初期卫国人,修德不用而商贾,宿于齐国的东门之外。有一天,率先称霸诸侯的齐桓公夜出,听到他饭牛扣牛角而歌,从歌词中,知道他的贤德,就命管仲迎拜为齐国的上卿,表现得果然高明,后来还进一步继管仲为齐相,千古垂名。

宁越:战国时中牟人。他家世代种田为生,但他感到种田太辛苦。

便问朋友说:“怎样才能免除种田的辛苦?”他的朋友说:“如果你能立志求学,苦读30年,就不用再种田了。”他说:“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不休息,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我苦读15年,应当有所成就。”

他刻苦读书15年,因为品学兼优,周成公就聘他为师。终于实现了他的志愿。

宁成:西汉官吏,南阳穰县(今河南省邓县)人。他任济南都尉时,执法严厉。

后来任关都尉时,出入关的人都哀叹:“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后辞官回乡经营,果然大富大贵,家族昌盛。

宁玉:元朝将军,能拉强弓,力大过人,为朝廷立功而当大官,他虽是武将,但很有修养,谦虚待人,深受赞扬。 宁原悌:壮族历史上最早的史学家。

钦江县人,出生宦海门第,曾祖为廉州刺史,父封谏议大夫。少年时勤奋好学,才识过人。

唐武后永昌元年(689年)会试考取进士,又参加宫廷贤良策试,当时应试者有1000多人,以成绩优异排名第九,朝廷内外为之惊异。武后时授职校书郎,后累次升迁为谏议大夫。

唐景云二年(771年),睿宗的两个女儿入道,要为她们建立华丽寺观,原悌以先朝为鉴,上书力谏,睿宗遂纳而停建寺观。在任职期间,积极参与国事谏议,其见解深得睿宗赏识。

唐玄宗时,原悌以谏议大夫兼修国史,他胸怀坦荡,秉笔直书。玄宗审阅所修史稿,见直书李建成、李元吉被李世民所杀的事,便晓喻说:“白马求卿,黄金赎罪,以为如何?”原悌答曰:“周公诛杀管叔、蔡叔,季友鸩杀叔牙,虽然太宗不得已杀掉建成、元吉,这也是他们自取灭亡罢了。”

由是得罪玄宗,被罢官还乡。 宁完我:明清之际辽东辽阳(今属辽宁)人,字公甫。

天命年间投后金(清),隶汉军正红旗。天聪在文馆办事,建议设六部,为皇太极所采纳。

后以好赌被免职。顺治元年(1644年)起用为学士,不久擢弘文院大学士。

曾三次任会试主考官,充《明史》、《清太宗实录》总裁官。十年授议政大臣,次年因争权夺利,排陷陈名夏致死。

后以年老休退。 宁调元:字仙霞,别号大一。

湖南省醛陵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

次年创办《洞庭波》杂志(后更名《汉帜》)。萍例醛起义爆发,回国赶往参加,在岳州(今岳阳市)被捕。

三年后获释,至北京办《帝国日报》。武昌起义后在两湖从事革命工作。

民国元年(1912年)在任上海《民声日报》主编,旋任广东三佛铁路总办。民国2年宋教仁被暗杀,到汉口秘密活动讨袁,被黎元洪逮捕,在武昌遇害。

年40岁。有《太一遗书)留世。

宁协万:字楚禅,号邦和,湖南省长沙人。华兴会会员,民国12年应蔡元培之聘任国立北平大学教授。

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辞去职务,编写史料和法学著作。著有《国际公法》、《最近政治史》、《宁卢讲义录》、《现行国际法》、《西征记事》、《柏林旅次》等。

5.有没有姓宁的,我想知道宁氏家族的历史,宁

有,宁姓,中国姓氏,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位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五。

宁姓始祖宁俞。即宁武子,春秋时卫国人,卫文公、成公时大夫。

成公无道为晋所攻,失国奔楚、陈,卒为晋侯所执。宁俞不避艰险,周旋其间,卒保其身,而济其君。

孔子曰:“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因宁俞机智果敢,忠心耿耿,故后世宁姓尊宁俞为其得姓始祖。宁姓繁衍播迁宁姓发源于春秋时卫国之宁邑,得姓不久,便风光显赫,见诸史册者有宁俞(宁武子)及其子宁相,宁殖(宁惠子)及其子宁喜(宁悼子),宁速(宁庄子)等均为卫大夫,另有被放逐于秦的卫国大夫宁跪,这样宁跪子孙和秦宁公之支庶便在陕西相融合,另宁戚仕于齐,子孙便落籍山东。

战国时,有周威王师、赵国中牟(今属河南)人宁越,秦时有魏(今河北临漳)人宁昌,东阳(今安徽天长)人宁君,西汉时有东平亢父(今山东济宁)人宁寿,南阳穰(今河南邓州)人宁成,东汉有朝歌(今河南淇县)人宁季,广汉(今属四川)人宁叔。这些史实表明,在两汉时宁姓已分布于今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等黄河中下游省份,并有进入安徽、四川等南方省份者。

魏晋南北朝时,宁姓曾繁盛于今山东济南一带,故后世宁姓有以济南为其郡望堂号的。当然,这一时期的宁姓也同其他中原士族一样,有避乱南迁进入今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份者,就连祖国西南端的广西也有了宁姓人家的足迹。

隋唐两代,宁姓名人再次多见于史册,一改魏晋南北朝时期沉顿的局面,使宁姓发展呈现新局面。两宋以后,宁姓人南迁者渐渐多起来,并逐渐播迁于广东、福建。

明初,山西宁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山东、河北、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有河北、京津等地之宁姓进入山海关以北繁衍生息,并有四川、广西之宁姓入迁云贵。

张献忠屠川后,有湖南、湖北之宁姓填四川。清康乾年间以后,山东、河北、河南之宁姓随闯关东的风潮进入辽宁、吉林等地,并有闽粤沿海之宁姓入居台湾,山西之宁姓入迁内蒙,陕西之宁姓进入甘肃。

如今,宁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吉林、陕西、湖南、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六省之宁姓约占全国汉族宁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宁姓名人宁戚:卫国人,春秋时齐国大夫。

他怀才不遇,隐于商贾,宿齐东门外。桓公外出他正在喂牛,叩角而歌。

桓公闻而异之,谋于管仲。管仲根据他的擅长,向桓公推荐,遂任为大田(农官),后拜为大夫。

宁戚为大夫后,管理农事,奖励垦种,薄取租赋,为齐国的富强和齐桓公的霸业起了重大作用,著有《相牛经》一卷。 宁戚仕齐国四十余年,死后葬于胶水之东,其墓称“宁戚冢”,位于今山东省的青岛市所辖平度市马戈庄镇冢东村。

宁喜:(公元?~前546年待考),又称宁子、宁氏,谥悼子,宁殖之子。著名春秋时期卫国卿大夫。

卫献公姬衎三十~三十一年间(公元前547~前546),宁喜担任卫国卿大夫。早在周灵王十三年(卫献公十八年,公元前559年),卫献公被宁喜的父亲宁殖驱逐出国。

到了周灵王二十五年(卫献公三十年,公元前547),逃亡在外的卫献公派使者悄悄告诉执政上卿宁喜:“苟返,政由宁氏,祭则寡人。”于是,宁喜遂设计谋杀了卫殇公姬秋,迎卫献公返卫国。

当时,老子的弟子、著名政治家文子听说此事后就尖锐地指出:“宁氏要有灾祸了!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他用“举棋不定”的围棋术语来比喻宁喜在政治上的优柔寡断,指出其必因此而亡。后孙林父以其采邑戚(今河南濮阳)在反叛,并将宁喜谋杀卫殇公之事诉之于春秋霸主晋国。

于是晋平公姬彪即纠集了鲁襄公姬午、宋国大夫向戌、郑国大夫良霄、曹武公姬胜(曹滕),组成联军在澶渊(今河南濮阳)讨伐卫献公,在击败卫军之后,抓捕了卫献公、宁喜、北宫等人,押至晋国看管起来。后来,卫献公再次复位,在周灵王二十五年(卫献公三十年,公元前547年)起任命宁喜担任卫国卿大夫。

不久,卫献公厌恶宁喜恃傲专权,于是在第二年(公元前546年)借大夫公孙免余之手,杀死了宁喜,并将其陈尸于朝。宁越:(生卒年待考),中牟人(今河南中牟)。

著名战国时期周朝大夫。宁越家世代种田为生,但他感到种田太辛苦,便问朋友说:“怎样才能免除种田的辛苦呢?”他的朋友说:“如果你能立志求学,苦读散失年,就不用再辛苦种田了。”

宁越说:“那么,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不休息;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我苦读十五年,应当有所成就吧。”

果然,宁越从此刻苦读书十五年,因为品学兼优,周王室的成公就聘他为老师。终于实现了他的志愿。

宁成:南阳穰(今河南邓州)人,西汉酷吏。贪暴残酷,武帝时任内史,后畏罪解脱归家。

再起为关都尉。人说:“宁成治,如狼牧羊。”

他任济南都尉时,执法十分严厉。后来任关都尉时,出入关的人都哀叹:“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

后来宁成辞官回乡经营,居然也大富大贵,家族昌盛。钦州宁氏原居住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

南朝宋明帝泰始五年(。

6.有姓宁的历史名人吗

1、宁戚 宁戚(生卒年不详)(应作甯戚,“宁”氏系后世讹传),春秋卫惠公(公元前686年-前669年在位)时人,姬姓,甯氏,名戚,是现代甯(宁)姓始祖,卫国(今河南卫辉)人,早年怀经世济民之才而不得志。

公元前680年,齐桓公拜宁戚为大夫。后长期任齐国大司田,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

2、宁调元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

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

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 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

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

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

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3、宁成 南阳穰(今河南邓州)人,西汉酷吏。

贪暴残酷,武帝时任内史,后畏罪解脱归家。再起为关都尉。

人说:“宁成治,如狼牧羊。”他任济南都尉时,执法十分严厉。

后来任关都尉时,出入关的人都哀叹:“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后来宁成辞官回乡经营,居然也大富大贵,家族昌盛。

4、宁越 (生卒年待考),中牟人(今河南中牟)。著名战国时期周朝大夫。

宁越家世代种田为生,但他感到种田太辛苦,便问朋友说:“怎样才能免除种田的辛苦呢?”他的朋友说:“如果你能立志求学,苦读散失年,就不用再辛苦种田了。” 宁越说:“那么,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不休息;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

我苦读十五年,应当有所成就吧。”果然,宁越从此刻苦读书十五年,因为品学兼优,周王室的成公就聘他为老师。

终于实现了他的志愿。 5、宁喜 又称宁子、宁氏,谥悼子,宁殖之子。

著名春秋时期卫国卿大夫。卫献公姬衎三十~三十一年间(公元前547~前546),宁喜担任卫国卿大夫。

早在周灵王十三年(卫献公十八年,公元前559年),卫献公被宁喜的父亲宁殖驱逐出国。 到了周灵王二十五年(卫献公三十年,公元前547),逃亡在外的卫献公派使者悄悄告诉执政上卿宁喜:“苟返,政由宁氏,祭则寡人。”

于是,宁喜遂设计谋杀了卫殇公姬秋,迎卫献公返卫国。 当时,老子的弟子、著名政治家文子听说此事后就尖锐地指出:“宁氏要有灾祸了!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他用“举棋不定”的围棋术语来比喻宁喜在政治上的优柔寡断,指出其必因此而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宁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宁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宁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宁调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宁戚。

7.历史上的管姓名人

管公明:三国时期魏国学者。

管仲:名夷吾。春秋时期齐国人,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把鲍叔牙认为是自己的知音。后来经过鲍叔牙的推荐到了齐国任宰相,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他执政四十余年,实行了改革,使齐国不断富强,使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著有《管子》86篇。

管师复:宋朝诗人,龙泉人。为人讲义气、勇敢,擅长于写诗。宋神宗想要授给他官职他没有接受。称为卧云先生。著作有《白云集》。

管道升:元代著名女画家。吴兴人。被封为魏国夫人,也叫做管夫人。善于画梅兰竹,山水也画得很好。她在书法上也很有成就,擅长于书写行楷。

管师仁:宋代吏部尚书,龙泉人,进士。作官时政绩颇佳。 35作文网

管宁:三国时期魏国学者,字幼安,朱虚人。游学天下,学问很高。

管宁:三国时学者,东汉末,黄巾军起义,他逃避到辽东,聚众讲《诗》、《书》三十年之久。魏文帝想让他当官,他没有答应。明征帝让他出来做官,他又没有同意。著作有《姓氏论》。

管及:宋代官吏,全州人。崇宁间,黄庭坚被贬到宜州,当时管及在宜州任职。他不避权势,与黄庭坚交往甚密。黄庭坚于是写了“折桂亭”的牌匾送给他,并且对他说:“你的儿子肯定有登进士科的。”后来果然灵验。

管湛:宋代官吏,字定夫,龙泉人。侨居临川。三迁至大理少卿,政绩显赫。著作有《定斋类稿》甲、乙集。

8.姓宁的人主要分布在中国那几个省份

宁姓姓氏源流 宁(Nìng 甯)姓源出有三: 1、出自嬴姓,以谥号为氏。

据《姓纂》和《急就篇》记载:"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姓。"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襄公有曾孙去世后谥号"宁",其支庶子孙有以其谥号"宁"为氏,世代相传姓宁。

2、出自姬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上古周朝时,卫国有位公族叫卫成公,卫武公将其儿子姬季亹(Wěi 音伟)封于宁邑(今河南省修武县)。

他的子孙便以封地名为姓,称宁氏,世代相传姓宁。据《元和姓纂》四十六:"甯,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弟顷叔生跪,跪孙速生武子俞,俞生殖,殖生悼子喜,九世卿族。

"又《潜夫论》引《世本》云:"甯氏出自卫武公子季亹,食采于甯,因以为氏。"再《姓氏考略》:"甯,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以邑为氏。

望出齐郡,又与宁通。汉甯成,史记作宁城。

"据此,宁氏发祥于春秋时代距今两三千年前的河北、河南一带古老家世,始祖卫康叔是周武王同母弟,当时被封为诸侯的周文王众多子弟之中,相当出类拔萃。卫武公则为卫国第二任国君,其在位时间相当于公元前812-758年。

3、出自满族复姓所改。清满族有宁佳氏、宁古塔氏,入关后有从汉姓习俗,改单姓为宁氏。

得姓始祖:季亹。宁氏的远沮乃是周文王第九子姓姬名封,因他初封于康,后人称他为康叔。

周武王灭商后,把殷民七族和商故都(今河南省安阳)周围地区分封给他,国号"卫",定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成为西周卫国的始祖。传至卫成公时,其子姬季亹分封于宁邑(今河南省修武县),后来他以邑为姓氏,其后裔世代相传姓宁,这便是宁姓的来源。

到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其后裔宁相、宁渝、宁喜等,皆为卫国史籍有名的大夫。其中一名宁戚者,从卫国迁去齐国的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居住,也当上齐桓公的大夫,后来世代为官。

故宁氏后人尊季亹为宁姓的得姓始祖 宁姓迁徙分布 (缺)宁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宁姓出自姬姓:春秋时期,卫成公将小儿子季亹封在宁(今河南省获嘉县,一说今河南省修武县),季亹的后代中有的以封地名作为姓氏,称宁氏。

宁姓郡望堂号1、郡望据《姓纂》记载:"卫康叔之后,至卫成公生季亹,食采于宁,以邑为氏。"望出齐郡。

齐郡:西汉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今在山东省淄博市。 2、堂号 宁姓的主要堂号有:"齐郡堂"、"达孝堂"、"笃亲堂"、"成德堂"等。

宁姓历史名人 宁俞:卫国大夫,就是大名鼎鼎的卫武子,贤明忠勤,于卫文公有道之时,无事可见,当卫成公无道之日,却不避艰险,被孔夫子极口赞美为"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戚:春秋初期卫国人,修德不用而商贾,宿于齐国的东门之外。

有一天,率先称霸诸侯的齐桓公夜出,听到他饭牛扣牛角而歌,从歌词中,知道他的贤德,就命管仲迎拜为齐国的上卿,表现得果然高明,后来还进一步继管仲为齐相,千古垂名。 宁越:战国时中牟人。

他家世代种田为生,但他感到种田太辛苦。便问朋友说:"怎样才能免除种田的辛苦?"他的朋友说:"如果你能立志求学,苦读30年,就不用再种田了。

"他说:"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不休息,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我苦读15年,应当有所成就。"他刻苦读书15年,因为品学兼优,周成公就聘他为师。

终于实现了他的志愿。 宁成:西汉官吏,南阳穰县(今河南省邓县)人。

他任济南都尉时,执法严厉。后来任关都尉时,出入关的人都哀叹:"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

后辞官回乡经营,果然大富大贵,家族昌盛。 宁玉:元朝将军,能拉强弓,力大过人,为朝廷立功而当大官,他虽是武将,但很有修养,谦虚待人,深受赞扬。

宁原悌:壮族历史上最早的史学家。钦江县人,出生宦海门第,曾祖为廉州刺史,父封谏议大夫。

少年时勤奋好学,才识过人。唐武后永昌元年(689年)会试考取进士,又参加宫廷贤良策试,当时应试者有1000多人,以成绩优异排名第九,朝廷内外为之惊异。

武后时授职校书郎,后累次升迁为谏议大夫。唐景云二年(771年),睿宗的两个女儿入道,要为她们建立华丽寺观,原悌以先朝为鉴,上书力谏,睿宗遂纳而停建寺观。

在任职期间,积极参与国事谏议,其见解深得睿宗赏识。唐玄宗时,原悌以谏议大夫兼修国史,他胸怀坦荡,秉笔直书。

玄宗审阅所修史稿,见直书李建成、李元吉被李世民所杀的事,便晓喻说:"白马求卿,黄金赎罪,以为如何?"原悌答曰:"周公诛杀管叔、蔡叔,季友鸩杀叔牙,虽然太宗不得已杀掉建成、元吉,这也是他们自取灭亡罢了。"由是得罪玄宗,被罢官还乡。

宁完我:明清之际辽东辽阳(今属辽宁)人,字公甫。天命年间投后金(清),隶汉军正红旗。

天聪在文馆办事,建议设六部,为皇太极所采纳。后以好赌被免职。

顺治元年(1644年)起用为学士,不久擢弘文院大学士。曾三次任会试主考官,充《明史》、《清太宗实录》总裁官。

十年授议政大臣,次年因争权夺利,排陷陈名夏致死。后以年老休退。

宁调元:字仙霞,别号大一。湖南省醛陵人。

9.历史上章姓名人

章 邯:秦朝将领。

镇压陈胜、项梁起义军战功赫赫,后在巨鹿为项羽所败。不久投降项羽,被封为雍王,建都废丘(今陕西省兴平南)。

前二零五年,被韩信击败后自杀。 章 敦:字子厚(1035-1105),建州浦城(今福建省)人,北宋大臣。

进士出身,曾被王安石派去处理少数民族问题。哲宗亲政后,被任为宰相,由于改变对西夏的政策,导致战争再起,与哲宗议立嗣问题时,认为徽宗轻佻不可立,又严厉打击守旧派。

徽宗即位后,屡被贬黜。 章 衡:章敦族侄,北宋大臣。

仁宗年间高中状元,历经仁宗、神宗、哲宗三朝,久任地方官而频繁转换,其敢于指摘时弊,曾任赴辽使臣,其文韬武略令辽人惊叹。 章 悦:北宋大臣。

王安石实行新政,是宋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而当时以博学善文见称的福建浦城才子章悦,就曾在这件大事中担任过重要的角色。 章 鉴:隆兴府分宁(今江西省修水)人,南宋大臣。

咸淳十年,累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其为人宽厚,凡事无所不可,人称“满朝欢”。

居官清廉,家贫如洗。 章 溢:浙江省龙泉人,明初大臣。

与刘基、宋濂、叶琛并称四先生,为朱元璋所敬重。累官至御史中丞兼赞善大夫。

章 潢:明代经学家,字本清,南昌人,庐山白鹿洞书院洞主、顺天府(今北京市)儒学训导。他品行高洁,学问也好,与利玛窦相识之后,时有往来。

有一天,利玛窦生了病,但是来拜访他的朋友依旧络绎不绝,章潢眼见他应接不暇,对身体的康复不利,出于善意的关心,因此要利玛窦“告诉佣人对来访的客人就说我不在家”,利玛窦说:“我们一般不说假话,且不能撒谎。”此言一出,更是赢得了众多朋友对他的尊敬。

章 镳:清代学者,章学诚之父。据《章氏遗书》载:“少孤,先祖遗书散失,家贫不能购书,则借读于人……孜孜不倦。”

经过多年的苦学,终于考中了进士。然而,考中进士的章镳因为为人耿介,不善钻营,朝廷并未授予他一官半职。

直到九年后的乾隆十六年(1751年),因朝廷同乡举荐,章镳才被授予湖北应城县县令,开始了他在应城、天门等地长达十年的为官、任教生涯。 章 煦: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朝大臣。

乾隆年间进士,历任内阁中书、陕甘学政、湖北布政使、湖北巡抚、礼部尚书等职。累官至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

章 鋆:鄞县(今浙江省宁波)人,清代大臣、诗人。咸丰壬子恩科状元,累官至国子祭酒。

著有《望云馆诗稿》等。 章昭达:吴兴武康(今属浙江省)人,南朝陈将领。

其心情严刻,善于将兵,因军功历任定州刺史、都督、镇军将军、车骑将军等职。 章全益:唐代东蜀涪城人。

他从小丧父,由哥哥章全启抚养。他母亲病了,章全启割下大腿上的肉给母亲吃,母亲的病果然好了。

过后章全启出门旅游,死在旅店里。章全益感激哥哥的恩情,制作了丧服,又因为章全启曾割自己的肉给母亲吃,他便用火烧自己的手指,以重复体验哥哥的疼痛。

他还用银字书写《法华经》一部,早晚阅读朗诵。领会其中的道理。

后来他在成都的府楼巷,建造了一座房屋,里面设置一座炼丹的炉子。他不用仆人,独自住在这间屋子里,炼丹得钱。

数目达到一两金子,便刻一座佛像。 章成缅:字道正,章忠祥子,生、卒无考。

唐代浙江省桐庐人,为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富阳市)章氏始祖。以孝行称,人称孝标先生。

一日,游东节度李绅幕中,恰值天雪,兴而赋诗,为绅所赏。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举进士及第,授校书郎。

唐文宗太和中(约831年左右),官唐山东南道从事,试大理评事,仕终秘书正字。著有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章得象:浦城(今属福建省)人,章仔钧玄孙,北宋大臣。进士出身,仁宗时任相八年,对于宗党亲戚一概不用,而对范仲淹等推行的改革持缄默态度,以至无所建树。

章卿孙:元代蜀人,本姓刘氏。幼为章提刑养子,遂姓章。

与母富氏相失三十八年,辗转遍访于江西诸郡,迎归养之。 章学诚:字实斋(1738-1801),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人,清朝著名思想家、史学理论家、方志学家。

乾隆进士,曾官国子监典籍,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后人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协助编纂《续资治通鉴》等书。

著有《文史通义》、《史籍考》等。 章炳麟:号太炎,浙江省余杭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学者。

初名学乘。后改名绛,号太炎。

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中国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朴学大师。

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曾参加维新运动,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

并参与组建光复会,后参加同盟会。其对中国近代哲学、文学、历史学和语言学均有较高造诣。

有《章氏丛书》、《章书丛书续编》、《章氏丛书三编》等。 章士钊:湖南省长沙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学者。

早期办报鼓吹革命,与黄兴组建华兴会。后参加二次革命、护国、护法运动。

曾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司法总长等职。解放后任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

有《甲寅杂志存稿》、《名家小说》、《逻辑指要》等。

相关参考

历史上的那姓名人

在历史上张姓的名人翻开历史长卷,张氏名人跃然纸上,有运筹帷幄的张良,凿空西域的张骞;有勇冠三军的张飞,血洒睢阳的张巡;有抗金名将张浚,抗倭英雄张经;还有在抗日战争中以身殉国的国民党军将领张自忠,有在解

历史上的管姓名人

管公明:三国时期魏国学者。管仲:名夷吾。春秋时期齐国人,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把鲍叔牙认为是自己的知音。后来经过鲍叔牙的推荐到了齐国任宰相,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他执政四十余年,实行了改革,使齐国不断富强

历史上的邓姓名人

1.历史上邓姓的名人有哪些邓姓的始祖,是被颛顼赐姓为曼姓的金天氏的后裔。曼氏,是我国最早的少数原始姓氏之一。传说几千年前,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曾赐少昊金天氏的一个有功德的儿子为曼氏。曼氏开姓之后,世代

历史上的德姓名人

德振副编审,男,满族,吉林省吉林市人,1929年2月出生,大学毕业。原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任副编审。德木其格男,一九四九年七月出生,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右后旗人,蒙古族,中共党员。一九六八年毕业于乌兰察布

历史上的皮姓名人

中国姓氏里有姓皮的吗姓氏起源皮氏起源有二:春秋时,一是周卿士樊仲皮的后代,以父名为姓,相传姓皮;二是郑大夫子皮的后人,亦以父名为姓,相传姓皮。聚集地汉置天水郡,现在甘肃省通渭县。据《姓谱》记载:“出郑

历史上的田姓名人

1.历史上姓田的名人有哪些【田姓得姓始祖】田完。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他追封前代圣王后人——舜的后裔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传到胡公满十世孙妫完时,陈国宜公杀太子御寇,妫完与御寇私交相厚

人间地狱般的宁古塔披甲人,实际上犹如世外桃源被人误解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人间地狱般的宁古塔披甲人,实际上犹如世外桃源被人误解”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在清朝,满清十大酷刑大多时候用来威慑,而真正的惩罚是流放,有一句口头语:流放宁古塔,与披甲

历史上姓丁

1.历史上姓丁的名人历代丁姓名人简介丁姓是当今中国第四十六大姓。历史上的丁姓名人主要有以下一些:秦末项羽部将丁固,汉初大将丁复,东汉经学家丁恭,三国时吴国大将丁奉、魏国名士丁仪,唐代太常卿丁公著,清代

中国历史5000年肖姓名人

上下5000年姓周的历史人物朝代姓名备注西汉周勃沛(今江苏丰县)人,西汉开国武侯,被刘邦赐予列侯的爵位,时称:“绛侯”。周亮工明末清初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字元亮(今江苏南京)。崇祯十三年进士,官至

历史周姓名人有哪些

1.周姓的历史名人周勃:江苏省沛县人,西汉时开国武侯,被刘邦赐予列侯的爵位,时称:“绛侯”。周瑜:三国时吴国名将,安徽省舒城人。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数十万大军,火烧赤壁,大败曹军。周处:晋朝阳羡(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