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潮的历史
Posted 年代
篇首语: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单身潮的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单身潮的历史
1.历史上都有哪些单身潮
“第四次单身浪潮已经来了。”
在广东省妇联日前举办的“华人社会和谐家庭论坛暨第九届全国家庭问题学术研讨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陈亚亚在提交的大会论文《都市单身女性的生存状态考察》中提出,主动选择单身的“单女”明显增多,而且还带动了“单身经济”,据调查,30.35%的单女在“攒钱买房”,比例超过了“买衣服和美容”。 单身潮并不是第一次出现的,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三次单身潮了,现今是第四次了…… 新中国第一次单身潮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
1950年5月,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随之而来的是波及全国的离婚潮。 上世纪70年代末,第二次单身潮来袭。
“文革”结束后,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城市里迅速聚集起一批大龄单身青年,其中 主要是女性。因为很多男知青在下乡时接受了当地的女青年,恋爱成家。
可从大城市来的女 青年却很难接受当地的男青年,宁肯单身也不愿“下嫁”。 “文革”前(1949—1965年),废旧立新的“正当理由论”离婚观这一时期为建国初期 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大的革命,旧的封建的、资产阶级的婚姻观被新 型的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的婚姻观所替代,男女平等的观念正式从制度上予以确立。
1955年以前,由于1950年《婚姻法》的宣传贯彻,广大妇女视离婚为解放。虽然我国废 除封建婚姻的时间不长,经济文化水平还较低,婚姻的不可离异思想还占有一定市场,封建思 想残余还在束缚着一部分人的头脑,有些社会舆论往往对提出离婚一方不表同情,但大多数人 认为离婚是正当的、合理的。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法院处理离婚案件中突出强调“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向法 院提供夫妻有重大冲突的证据,或一方在政治上或其他方面犯有严重错误的理由,想解除婚姻 关系是非常困难的。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
婚姻质 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人们在徘徊、思考中寻求建立在个人幸福基础上的集合与离异。 “50年代与知青返城时期的单身浪潮和现在是不同的”学者张念告诉记者,前两次可以 说是国家行为,而这一次更多的是个体原因。
1932年国民go-vern-ment颁布了废妻妾制度,而50年 代婚姻法的颁布,更多的是为了再次肃清废除妻妾制度,同时也是为了通过离婚和再婚的方 式来整合土地资源。而知青返城时期,和农村女孩在当地结婚的城市男青年其实并没有想象 中那么多,未婚的城市男青年和女青年的人数大致是平衡的。
过去,结婚后,妇女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很有限的,所以也没有更多的可比信息。但是现 在的信息发达,女性有更多的信息来源和渠道。
所以自然会增加女性的选择。 上世纪90年代前后,当时,追求自由、快乐的思潮在青年男女中爆发,1980年《婚姻 法》修改后,“感情破裂”这种很难量化定性的指标可以作为离婚的合适理由,离婚人口突 然剧增。
第三次单身浪潮袭来,让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卷入其中。城市单身女性如今正逐渐成为 一个独立群体,一个社会符号。
除了一般人印象中的有文化、收入好、独立性强,这个群体还有什么你未知又想知的特点呢?她们的单身生活是惬意还是焦虑呢?看了这个“中国城市单身女性排行榜”网上调查,你也许会更清晰地认识她们。 据介绍,由时尚杂志《男人装》策划发起,联手新浪网女性频道等媒体共同主办制作的“中国城市单身女性排行榜”调查,从3月中下旬开始,将历时8个月,从不同侧面展现这个庞大女性群体及其赖以生存环境的风貌。
此次活动将评选出“100位最值得约会的城市单身女性”、“50大单身女性明星”等。 这份调查问卷一共设置了35道题目,涉及外貌评价、个人资产、月花费用、工作状况、性生活状况、购物习惯、单身原因等多个方面。
截至昨日下午3点,新浪网上的调查问卷已经有5928人参加答题。 在反映经济状况的题目里,有近五成的人表示自己有房产,超过两成的人有私家车,证明现代单身女性经济上越来越独立。
在每月花费方面,只有不到一成的人是“月光族”,月支出占到收入的100%以上或超过200%。而上月花费最多的物品,有44%的人选择了服装,女性对购买衣服的狂热可见一斑。
在对待性的态度方面,“离这次调查最近的一次性生活是多久以前的事情”,回答“太久了,不记得了”和“一周内”的人各占34%,只有13%的人回答是“白垩纪”。也就是说接近九成的女性虽然是单身,但性生活并不空白。
那么“和性伴侣上床时平均认识了多长时间”呢?回答“半年以上”的有四成,但令人意外的是回答“个把月”的也有三成。“与你发生过性关系的人数”,回答“1个”的占36%,而回答“2~9个”的达到48%,超过“1个”暂列首位。
对于保持单身的最主要原因,有六成多的人表示是“没有合适结婚对象”,看来大多数单身女性并不是不想结婚,而是仍然在“挑剔选择”中。值得注意的是,有接近4%的人表示单身是因为“性取向”,或许女同性恋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可以从中粗略看出。
第四次:本世纪初到现在 一组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目前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单身男女已。
2.中国第一第二第三单身潮各是什么时候和原因
据北京晨报报道,一份人口普查的数据称,目前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单身男女已经冲破百万之众。而在1990年,北京30岁至50岁单身人数约为10万人。有关专家指出,中国第三次单身潮正来临.
新中国第一次单身潮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革命年代,很多人无暇顾及个人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是遵从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1950年5月,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随之而来的是波及全国的离婚潮。
上世纪70年代末,第二次单身潮来袭。“文革”结束后,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城市里迅速聚集起一批大龄单身青年,其中主要的还是女性。因为很多男知青在下乡时接受了当地的女青年,恋爱成家。可从大城市来的女青年却很难接受当地的男青年,宁肯单身也不愿“下嫁”。
1984年,中央甚至还专门召开过一次会议,讨论30岁以上未婚青年问题。 相对于前两次“单身潮”,没有人再把如今的“单身问题”称为一种危机,更没有政府组织专门为如今的单身男女来“解决问题”。如今单身潮的主角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二十八岁到三十八岁,收入颇丰,工作繁忙,有情趣、有期待。单身,越来越成为个人的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生活选择,而并不是“自身条件困难”。 与中国大城市的白领相比,中国广大中小城市青年的婚恋并没有酿成所谓的婚恋危机。在那里,人们的生活和竞争压力更小,他们过惯了稳定的生活,自然希望有一个家庭来让自己的生活更为规律,而他们相对来说要面对的诱惑也更少,他们的个人目标不会像大城市的青年那样,有时候看起来有些虚无,而是更为实际一些。
当专家宣告中国正在经历第三个单身高潮时,广东却已进入第四次单身潮,“未婚人口老龄化”与“离婚人口年轻化”并存,未婚率和离婚率逐渐上升。如果说上个世纪人们对单身的定义还仅限于那些适婚、大龄未婚者,称谓里充满了对独身境况的焦虑,和对二人 世界、三口之家的向往。那么在峰回路转的今天,单身表达的是现代人对无拘无束的写意人生的洋洋自得,“单身贵族”似乎成了现代人这一身份的褒誉。
3.光棍节的单身潮
1950年-1953年
特征:男性“困难户”居多
标志: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
革命年代,很多人无暇顾及个人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是遵从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但并没有和伴侣共同生活,只有形式婚姻。1950年5月,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随之而来的是波及全国的离婚潮,那时的离婚率与现在相比都是最高的。
1980年前后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特征:城市女青年过剩
标志:知识青年返城
上世纪70年代末,第二次单身潮来袭——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城市里迅速聚集起一批大龄单身青年。特殊历史原因导致一批青年人单身,其中主要的还是女性。因为很多男知青在下乡时接受了当地的女青年,恋爱成家。可从大城市来的女青年却很难接受当地的男青年,宁肯单身也不愿“下嫁”。1984年,有关部门甚至还专门召开过一次会议,讨论30岁以上未婚青年问题。
21世纪初
特征:从被动单身到主动单身,越优秀越单身
标志:形形色色的婚介所、单身俱乐部、酒吧交友、单身旅游团大量涌现
相对于前两次“单身潮”,没有人再把如今的“单身问题”称之为一种危机。更没有政府组织专门为如今的单身男女来“解决问题”。如今单身潮中的主角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二十七八到三十七八岁,收入颇丰,工作繁忙,有情趣、有期待。单身,越来越成为个人的一种价值趋向,一种生活选择,而并不是“自身条件困难”。 城市房价高
没房子,没妻子!房价跟找对象这件事之间,悄然建立了某种关系。单身男性中因为没有婚房而成为“剩男”的也占绝大多数。网友“fey”:我和女朋友相处3年,已到谈婚论嫁的地步,然而,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无法解决房子问题。女友家里人的态度大转变,坚决不同意,我就剩下了……
恋爱经历少
根据岭南人士喝铁观音的经验:“一泡水来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那么,牵牵小手、打打kiss的恋爱看来也最好谈个三到四次,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爱情的真谛。
网友“萝卜青菜”:本人,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自认也不是恐龙,追女孩容易没自信,被拒绝一两次,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社交圈子小
甭提“我没有遇上合适的那个人”这种没营养的借口,就算你是宅男宅女,每天上下班途中也能遇到千千万万的人。
网友“飞翔的烤翅”:社交圈子太小了,无法认识我的那个Mr.Right。
4.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单身狗
玄奘法师、法显和尚、张三丰等著名的出家人,既然身侍神佛,无论从制度上还是心理上,他们都迈不出那一步,一生没有机会婚娶,把多余的精力奉献在了学理上,他们值得钦佩,但不值得效仿。

生理有问题的人群当然也必须面对无法结婚的困境,这部分人群中的大多数,来自于同一个职业——太监。
不管是搞出造纸术的蔡伦,还是率领船队下西洋的郑和,他们的出身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好在他们失之桑榆、得之东隅,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写的一笔。

除了上述人群,也有一部分文人看淡人世、寄情山水,选择了独身路线,女性中,有创作了“我住长江头,居住长江尾”的宋代李之仪,有创作了“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的宋代林逋,还有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的薛涛。
5.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单身潮吗
如果说人头攒动的相亲角折射的是父母对于子女婚姻的焦虑,那么近些年爆发式增长的各类互联网交友平台则是年轻人自身单身的焦虑。
有调研数据显示,当下,国内的单身成年中未婚人数达1.4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中,适婚青年的单身率甚至达到了30%以上。
毫无疑问,中国正在经历新一轮波涛汹涌的单身潮。 虽然“脱单逃避”一度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洒脱标志,但实际调查中,92%的人都并非真正享受单身状态。
中国适婚人群中,无论是作为第一代互联网用户的80后,还是作为移动互联网原生用户群的90后,都更加倾向于从移动互联网上寻找与认识自己的婚恋对象,仅2017年,市场上婚恋交友APP月用户规模已达千万。 也许,焦急的父母正在相亲角彷徨时,孩子已经撩遍全网的小哥哥、小姐姐了。
从发布的《2017年应用行业趋势报告》中看到,年轻网友们对陌生人社交并不拒绝,只是比起直白的相亲方式,他们更乐意在网上通过图文、语音交朋友。来源:央广网。
相关参考
张议潮和他的归义军(02)——张议潮的沙州起义,为何能够速胜?上文《张议潮和他的归义军——沉默中的等待》中讲到,吐蕃在公元764—776年,三年间,先后占领了凉州(甘肃武威)、甘州(甘肃张掖)、肃州(
张议潮的归义军,从来就没有稳定控制过凉州(武威)!真正长期、稳定控制(150余年)凉州的,是吐蕃人建立的「”凉州温末”政权!现代人(尤其是汉族人)有感于张议潮「”手捧河西归大唐”的伟业,很喜欢夸大归义
“单身贵族”之说早在千年前的宋代就有了。宋代一般人十七八岁就成家生子,当时绝无“同居”之说,怎么会冒出众多剩男剩女呢?原来宋人的晚婚,根源在于科举制度和禁欲主义。宋朝是我国科举制度最完善的朝代,考试取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有专家做过统计,从炎黄时期到1911年清朝灭亡,这4500余年的时间里,我国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战役共发生了3791次,也就是每14个月打一次仗,远高于世界每31个月
“单身贵族”是个令人向往的称谓,代表着自由、活力和尊贵,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词逐渐被“单身潮”所替代,有统计数字表明,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的“单身”数量已分别突破百万。 有关专家
估计你身边也有这样一种人,聚会吃饭很积极,却相当的抠门,从不主动买单,整天想混吃混喝,脸皮比树还要厚。人不可貌相,千万不要小瞧这类人,或许他们日后的作为让你大吃一惊。古代一位相士在家中设宴,40岁单身
导读:中国古代的姬妾制度,堪称世界奇观。此一制度,自从母系氏族消失那天起,便开始萌芽了。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中国式的“姬妾制度”,是一种极度没有人性、极度残忍的制度。因为它将“阶级”带进了家庭、带进了
中国史纲要类型的书,对宋朝的描写基本上就是,宋太宗与辽两战,败,真宗,都不敢打仗,要不是因为寇准这些人,仁宗,七年宋夏战争,输多赢少,硬生生靠比偏远地区的西夏有钱有粮一些才让西夏求和。在雍熙北征失败后
光棍节前不少人想“脱单”,你有没有发现身边有这样的人,他们可能有以下这些优点:善良敦厚、举止温和、善解人意、体贴入微,平常也还算是讨人喜欢。但是不是他们一说到恋爱、社交,就总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而且...
母胎单身的女生,100%身上都有这3个特点,网友:说的是我?不知道大家的身边有没有母胎单身的人,小编身边就有这样的,那么你们知道母胎单身的人身上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吗?小编接下来就跟你们分享下这些特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