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相和集体记忆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学问是心灵的慧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真相和集体记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真相和集体记忆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口述历史与城市记忆金光耀口述历史

(1)作答本题注意划线句中的“因此”,根据这可知答案就在前文,本题对应的答题区间就是文章的第三段.根据语段内容可以概括出答案:可以丰富历史记忆的细节;可以深化甚至改变对历史本身的认识;可以记录和保存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信息. (2)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关键在于联系前后文.“尽管这个群体中的个体间的口述存在差异、矛盾甚至冲突,这些不同的叙述却会产生抵消效应,从而可以提供较为接近历史真相的叙述”“摸象者提供的信息是相互矛盾的,但综合起来却是关于大象的较为完整的信息”,根据这两个句子可以理解句子的含义.(3)概述文章的论述思路,要用“首先…其次…接着…最后…”等词语连接.本文是首先,论述口述历史的价值和作用;其次,指出口述历史也会有误差或失真(偏差和失误)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最后,呼吁开展口述历史的工作. 答案:(1)可以丰富历史记忆的细节;可以深化甚至改变对历史本身的认识;可以记录和保存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信息. (2)群体中的个体间的口述存在差异、矛盾甚至冲突,但综合起来却是关于历史的较为完整的信息,提供较为接近历史真相的叙述.(3)首先,论述口述历史的价值和作用;其次,指出口述历史也会有误差或失真(偏差和失误)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最后,呼吁开展口述历史的工作.。

2.《历史真相》读后感800

《历史的真相》读后感

这本书的书名是历史的真相,但是一开始却从科学的发展开始写,后来把科学史和史学史穿插起来写,并且相互比较,再到后来分析美国史以及后现代主义和史学的多元化。 书中首先写了科学英雄主义,所谓的科学英雄主义,就是指把科学等同于理性,认为科学是不讲私利、不偏袒的,而且如果严格遵循它的指示,将保证我们这个世界不断进步。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挟政治改革与工业之助,发明了英雄主义的科学范型,科学是他们反抗教会与国家制度的最有威力的武器。科学定律是绝对的真理,而且大大不同于中古时代的自然观,这使人们的思想摆脱了西方基督教化以来的旧有知识专制,使得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和进步。这些主要归功于牛顿的《原理》,牛顿对科学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正如牛顿所说,科学家之所以能看的更远,是因为他们站在前辈巨人的肩膀上。在这些前辈巨人中,培根的经验主义把自然界的经验与寻求实用性相结合,笛卡尔把自然界的每一运动或改变看成是机械力的作用,牛顿的工作则巩固了从数学与机械角度理解自然界的新科学方法。靠着诸多助力,牛顿科学成了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的关键要素,到后来,因为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使科学在后人眼中看起来绝对无误,而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也开始以怀疑的态度对待神学和天启宗教,这些引发了对抗宗教的战争。 后来,孔德信仰科学的绝对真理性,提出了实证主义思想。在其影响之下,形成了在西方影响巨大的实证主义史学。这些学者们认为历史具有规律性,历史学在揭示历史规律时理应表现为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科学性;他们从文献与文献所揭露的事实入手,然后按照科学范型归纳出普遍性结论。达尔文使用实证的方法归纳出他的自然选择法则。在美国,主流史学多为实证主义的。正是因为实证主义的影响,人们开始试图寻找在科学家的环境里起作用的更重大的利益旨趣和价值观。就这样,科学的英雄倒下了,就像牛顿。在17世纪,牛顿一直被看作是理性的化身,人们以牛顿科学为武器去抨击神学以及教会。但是,人们通过研究那些未曾发表的牛顿文稿发现,不论是在研究太空星球或是微量化学物质,牛顿都是为了证实上帝的创造力与永续威力,而且牛顿把他私下进行的炼金实验看得同物理学研究同样严肃。牛顿的成就完全是宗教价值观所驱使的结果。 而现在的科学呢?是“披着无私心的中立外衣的核物理科学,一直在为冷战斗士们服务。”?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到底产生了什么后果呢?是的,科学导致机械时代的到来,导致立宪、共和民主制的到来,同样导致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可以说,现在我们之所以可以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靠的全是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些只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方面,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掌握这些科学的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中的实力派,控制了本民族内部的利益分割,构成了对其他民族的利益的威胁与侵略。可以说,科学的外表装饰掩盖不了毫不留情的利益追逐。 和科学类似,对于历史,我们看到的只是历史书上所写的东西,但并不代表这就是真正的历史。以美国的历史学为例,美国一直在以历史学为工具向世人树造自己的自由、民主、进步的形象。事实上,那些主流史学的制造者们却一直在撒谎,至少是有意识地隐瞒或忽略了许多历史事实。美国作为一个成立较晚的独立国家,起初是缺乏民族精神的。于是,一些曾经目睹美国革命的老前辈门意识到,美国人虽然缺乏古老的传统,宗教的统一,共同的世系,却可以用付诸文字的美国革命历史来弥补缺憾,他们用历史刻意去创造出美国所欠缺的“记忆的神秘心弦”,但是这些历史大部分忽视了来到美洲的两万名欧洲清教徒的贡献,且抹杀了白人对印第安人的奴役与驱逐。乔·班克罗夫特在19世纪中期出版《美国史》,就是这么一本书回避了奴隶制,把美国在北美大陆的扩张说成是为侍奉上帝与完成国家目标而进行的民主的民间运动。只有美国才能承担率领全人类的大任。还有,关于南北战争,就像书中所写的一样,主张白人至上的南方人虽然解放了奴隶,却以暴力和恐怖手段迫使已是自由之身的非裔美国人重新回到奴隶般的状态,私刑变成普遍用来惩治非裔美国人的法律,到20世纪初,私刑的总数以千计,然而,“南北战争以后的历史学家都很谨慎地将这种可耻记录掩盖起来”。 并且这种情况并不是唯一的,相信每一部史书所写的东西都不是完全正确的,毕竟每个统治者都希望能让自己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所以流传下来的史书所写的并不全部是真实的, 就历史而言,历史著作只是关于历史的话语或文本,人们无法认识真实的历史。但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人们渐渐发现了之前读过的历史书中的不真实,现在史学正在想着多元化发展,在每一个知识和生活领域,过去那种一统性、封闭性和规范性均已失效。这种多元性强调而不是企图抹杀或消灭差异,主张的范式并行不悖、相互竞争,因此它是一种彻底的多元性。

3.如何分析历史事实的背景和意义

中学历史教材实际是由历史上一个个重大事件串成的.因此,对学生而言,要理解教材实际就是尽可能透彻了解教材上的一桩桩史实,而对高中学生来说,要理解历史那就得学会分析史实的背景和意义,从中找出前因后果.首先,我们要学会分析历史背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高中学生的阅历还很浅,理性思维能力还相当欠缺.他们常常机械地记忆教材中有关历史背景的大段内容,囫囵吞枣似的学习这些重点,结果导致考试时记忆混乱,张冠李戴,笑话百出.有很多学生为此极苦恼,感觉自己花了时间,费了精力,可效果就是不让人满意,以至对自己能否学好历史感到很困惑.确实,历史背景的分析(而不是机械记忆)需要学生具备相当的逻辑分析能力,对学生来说这确实有一定难度.如何突破这一问题?笔者教学生是这样理解的.历史上每个事件的发生都事出有因,那些直接或间接导致事件在某一特定的时空里发生的所有因素都包含在广义的历史背景里.从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来看,历史背景有时划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有时划分为国内、国际因素(如五四运动的背景);有时历史背景部分又包括历史条件(如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导火线或借口(如两次鸦片战争)……分析所有这些事件的历史背景可以归纳发现:历史背景虽然包罗方方面面的内容,但从导致事件发生这一角度看,它不外乎是提供了事件得以发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可以这样理现实中存在对历史行为实施者的不利因素,不解决这些问题,历史行为的实施者将无法继续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是不利的现实迫使他们不得不采取措施解决这些存在问题.比如:分析鸦片战争的必要性时,我们认为战争行为的主动者是英国政府,因此从英国政府的角度分析,其必要性就是“现实的不利因素是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这阻止了作为‘世界工厂’的英国向它大量出口商品.英国政府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再比如: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必要性时,历史行为的实施者是中国共产党,从执政党的角度分析,必要性就是“现实的不利因素是‘文革’中的‘左’倾错误并未纠正,‘两个凡是’ 继续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言行,这使中国的前途仍令人堪忧.党必须领导人民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其它如中国近代各阶层人士的抗争、探索等大大小小的所有历史事件,大到象太平天国运动的出现,小到如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的背景都可以套用此法.当然,历史行为实施者认定的必要性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在分析时我们要注意辨别立场,区分正误.如列强发动六次侵略战争时认定的必要性、毛泽东当初发动‘文革’的必要性等等就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就犯有阶级的或认识的错误.许多回答原因的题目都与必然性有关.可能性则这样理历史事物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转化为现实,可能性就是提供了史实能够顺利实现的有利因素的现实.这些有利的现实因素中包含了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是外在于历史行为实施者、但对其是有利的社会因素;主观条件自然就是历史行为实施者自身具备的有利于历史行为发生的主观努力和准备.比如:分析鸦片战争的可能性时,从战争行为的主动者英国政府的角度考虑,可能性是:主观方面“英国建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完成了工业革命,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强大.具备通过任何一种手段打开清朝大门的有利条件”;客观方面“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对外闭目塞听.”同样再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可能性是“邓小平复出,党的工作出现前进.这是有利于党召开一次重大转折会议的推动力量和有利现实”.同样,分析历史上众多的史实都可以套用.许多回答原因、条件、前提的题目与可能性相关.再谈谈历史意义的分析.教材中介绍历史意义常常是洋洋洒洒,大篇幅出现者有很多.分析时我们同样进行分解.所有的意义都不外乎包括这些内容:性质、作用、影响三方面.性质反映的是史实的内部联系,它是事物的本质,相当于人们对必然性或规律性程度的认识深度.它往往涉及到史实的阶级属性、民族属性等深层次的内涵.比如:义和团运动是农民反帝爱国性质;抗日战争是中国各阶层联合进行的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质;四五运动是人民反“左”拥邓的群众运动,等等.题目中的性质、本质、实质属于一个类型.作用主要指史实在当时对各派政治力量强弱对比的冲击.教材中多用“打击了,削弱了,增强了”等词.比如: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也指史实在当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如农村实行责任制的作用是“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影响主要是指史实对未来产生的积极作用或消极影响(相当于后果).同样如国民大革命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是“宣传了共产党的主张,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使共产党开始掌握部分武装,使群众普遍受到革命的洗礼”.再如二月抗争被污蔑为“二月逆流”,其后果是中央政治局被中央文革小组取代.另外,意义中还可能包括特点、地位等内容.这些主要是将史实放在历史长河中,与不同时期的同类史实相比较而言的.分析这部分内。

4.【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何联系和区别

古传说和历史事实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这要从两个方面去对待,一方面,不能把传说当作真实的历史,否则就失去了历史学的真实性、科学性.另一方面,又不能用历史事实去衡量远古传说.科学的做法应该是从神话传说中找出合理的成分,从点滴中去寻找历史现象的客观存在.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炎帝、黄帝时代的传说,不仅在《史记》中的《五帝本纪》有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所证实.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相关参考

战国时《将相和》的历史故事

将相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8课共6个含义《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将相和》这出故事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

将相和的历史背景

在战国的时候,在赵国发生了一个将相和的故事。那么,这个将相和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呢?这个故事发生在完璧归赵与渑池之会之后。在秦国提出要与赵王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的时候,蔺相如作为使者去了秦国。他看出了秦

少年对话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把声音传得更远

陈德寿老人讲述当年遭遇。1213将至,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从战时到战后再到今天,始终在延续和传承,它经历着从个人记忆、集体记忆、城市记忆,到国家记忆、世界记忆的过程。随着时间流逝,幸存者正陆续凋零,

”将相和”真的是历史的真相吗

咱们都在中学课本里学过《将相和》,说的是战国时代,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利用自己的机智,勇敢和忍让,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破坏了秦国试图霸占和氏璧的阴谋,在外交上维护了赵国的尊严,也让心高气傲的

赵王重用蔺相如背后的玄机是什么呢?

老实说,仅从史料来看,蔺相如真看不出有什么天大功劳,可以当上卿,并超过廉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的主要事迹有三件,一是完璧归赵,一是渑池会,一是将相和。将相和发生时,蔺相如已经是上卿了,

将相和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不少于三十

战国时期,将相和故事发生在“完璧归赵”与“渑池之会”之后。在秦国提出要与赵王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的时候,蔺相如作为使者去了秦国。他看出了秦王并不是真心的想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个和氏璧,便使计将和氏璧

中华历史故事新讲完璧归赵 将相和(2)

上一集我们讲到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回国之后,相如一时名声大噪。赵王认为蔺相如此行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功劳很大。觉得他是个智勇双全的贤能之人。就任命蔺相如做上大夫。此后秦国没有给赵国城池,赵国也没

西楚霸王真勇敢――巨鹿之战

  秦国统一天下后,百姓以为可以过上好日子,结果却恰恰相反,他们的生活非常艰难。秦朝统治者的残忍行为令百姓们厌恶,最后百姓实在是无法容忍了,便集体反抗,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陈胜和吴广领导

赵王重用蔺相如背后的玄机是什么呢?

...的主要事迹有三件,一是完璧归赵,一是渑池会,一是将相和。将相和发生时,蔺相如已经是上卿了,因而他的功绩主要体现在前两处。先说完璧归赵,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之前,他只是别人家的一个门客,无官无职。...

真迷信与假愚昧真精明 太平天国与义和团区别

过去一般著述谈到义和团,都视为晚清社会上“反洋教”斗争形成的最高潮。但从辛亥时起,一直有人认为庚子拳民的“奉旨造反”是另有主因的。近年来这种声音逐渐成了主流。例如最近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集体大工程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