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中国文学从古老的历史中走来

Posted 世纪

篇首语:“善与恶皆为上帝的成见。”蛇如是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20世纪的中国文学从古老的历史中走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世纪的中国文学从古老的历史中走来

1.20世纪中国文学史第二版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同样经历了巨变,从延续了几千年的古典文学,转变为崭新的现代文学,这是几千年才有的一变。经过作家、艺术家们百年的共同努力,在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以人类史上少见的规模,广泛吸纳外部世界先进的、新鲜的文化和文学的养料,创造了一批优秀的新文学作品。它们描绘时代的风云,反映历史的大变迁,展现一个世纪里中国人民的精神历程,有的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新增的精神宝藏。本书是对二十世纪文学家和著作文学成就的思考和总结,意在为读者从宏观上把握一百年文学发展的内在理路,理清各种文学之间的关系。

本书是教育部“九五”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研究项目的成果,其特点是将学习称为近代文学的最后十几年,与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合并为一门课。这种合并,是一学科发展的一种趋势;但目前仍多有分别讲授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因此本书编成上下两卷,上卷即现代文学。第一章“前五四时期”文学,即近代文学的末尾,考虑到可能有的学生已学过近代文学,所以这一章的文字不多。主要目的在于让学一知道“五四”新文学的历史渊源,这是很有必要的。下卷即当代文学部分。同时设有20世纪的“通俗文学史”、“少数民族文学史”、“台港文学史”和旧体诗词、戏曲发展历史概况等。

2.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创作成就,从整体上看仍然没有达到

应当说是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幼稚的中国当代文学由于付出了沉重的代 价,而以空前的速度在走向成熟,并迫使对中国当代文学不屑一顾的国际 文坛不得不刮目相看。成熟的标志是:文学现象频繁出现。文学打破了过 去凝固不变、老气横秋的沉闷状态,显示了它内部躁动不安、蓬勃向上的 生命力。它的裂变和出新不断引起读者群的哗然、评论界的惶惑和措手不 及的被动感。这种调整、变形的过于迅速和现象消长周期的过于短暂,固 然也是不成熟的标志,但,它却是走向成熟的不可避免的历史阶段。 隔膜主题、孤独主题、失落主题、惶惑主题、寻找主题等,也不时闪 现于八十年代的文学作品中。这种种主题的出现,固然是由中国现实生活( 文化大革命的摧残带来的精神世界的裂变、现代化生活逼近带来的迷惘心 理)的内部原因所决定,但与外来思想的诱导和引发也是分不开的(特别是 受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对这些主题是褒是贬,完全可以商榷,但这一文 学事实得予以承认,即:它们不完全是自发的,与外力有关。我们能从叔 本华、尼采、萨特、加缪、弗洛伊德等人的哲学著作中找到这些主题的理 论来源。并能从外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看到这些主题是怎样被中国作家根据 中国的实际情况,带上他们的重新理解、重新认识而进人中国文学作品的( 这些主题,实际上已被中国作家化为己有,成为中国化的主题)。可参照的 外国现代文学作品有《局外人》、《鼠疫》(加缪)、《恶心》、《苍蝇》( 萨特)、《城堡》、《变形记》(卡夫卡)、《第二十二条军规》(海勒)、《 等待戈多》(贝克特)、《凯恩号哗变》(沃克)、《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 格)、《荒原》(艾略特)、《百年孤独》(马尔克斯)、《潘达莱翁上尉和劳 军女郎》(略萨)等。 中国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反传统结构、反隋节、反人物、意识流、魔幻 情境、叙述顺序错乱、叙述角度无常、主题流失、语言的感觉性,看上去 是一些艺术手法,究其根源,却同样受到了外来哲学和政治的影响。这些 手法并非是纯粹手法,而是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在艺术手法上的表现。它 们既是手法,也是内容。它们同样体现着作家对世界和人生的态度。 另外,克罗齐、桑塔耶纳等人的美学思想,也通过文艺理论家或由作 家直接接触,影响了新时期的文学。关于客观性和倾向性、再现与表现、展示与揭示等若干问题的论争,与西方现代美学思想对中国原先遵循不疑 的美学思想的冲击密切相关。

————————————————————————————

以上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研究》

3.在中国文学史上,从古至今有哪些文体和流派

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4.中国文学、历史,两性问题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两性风情就像自然界里雌雄求偶一样,原本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男人见到年轻貌美的女人,总想展示自己的能耐与本事,总想试试自己男子汉的风度;而女人也总有吸引男人的欲掣,总渴望得到男人的青睐,于是,心理学家便把两性问的这种下意识的愉悦行为称为风情,即通常所说的调情。

作为一种让两性彼此喜欢、相互吸引的艺术,风情不但是美丽的,同时也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在20世纪的女性作家文本里,我们看到的风情绝大多数不是两性问轻松愉悦的美妙游戏,而是女人单向度的行为。

女人所有的暗送秋波,轻颦浅笑,娇声浪语,摩娑芳唇,以退为进,展示柔弱与性感等诸种诱惑男人的手段,无一不充满了绝望的铤而走险的悲剧意味,烙下很深的性别权力与文化的印痕,包含着深刻的性别形而上的哲学意味。 在男权意识依旧,爱情又不幸从精神圣殿跌入红尘万丈的都市商品色相市场的五四时代,美丽的风情变成了两性问的心智相斗。

《莎菲女士的日记》里的莎菲。面对凌吉士颀长的身躯,白嫩的面庞,薄薄的小嘴唇,柔软的头发,鲜红嫩腻的嘴角和那说不出、捉不到的主仅,难以抑制自己的迷恋、神往和爱慕。

莎菲欲单的滋长标志着自觉的女性目光的生成,说明男女“看”与“被看”的角色规定开始被打破。然而,尽管如此,莎菲也还是在既定的“被看”的文化角色与自我内心欲望的冲突中,陷入了心理痛苦与人格分裂的“疯癫”状态,欲迎还拒,时而喜欢,时而恼怒,时而放肆,时而固守,时而挑逗,时而抵御。

当凌吉士对莎菲表白爱意并亲吻她时,莎菲断然拒绝了凌吉士,随之“陷到极深的悲境里”,最后,莎菲决计南下,在无人认识的地方浪费生命的剩余。因为,莎菲以“充足的清晰的脑力”发现了隐藏在凌吉士爱情背后的色情动机与卑劣灵魂,也发现了自我灵魂的堕落。

莎菲的弃绝、自省与自戕,预示着父权制社会下女性主体意识的艰难生成与两性风情的虚妄。 也许对两性风情更为虚妄的体验来自张爱玲。

在《倾城之恋》里,莎菲以退为进、欲迎还拒的矜持,到了自流苏那里,变成了用尽心力的“谋爱”,因为她遭遇了生存威胁。离婚的流苏在父权社会看来,便是天生的“扫把星”,因此她遭受到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嘲讽、白眼、厌弃与算计,陷入“六亲无靠”的生存困境,为“虚飘飘的,不落实地”的生存恐惧所困扰。

流苏自己也无法摆脱父权社会加诸她身上的种种陈腐观念,如婚姻观、道德观、价值观等的束缚,这就使得流苏既无法在娘家度日,也无法像五四新女性那样选择自立自强的谋生道路,惟有借“谋爱”来谋生,依附男人,在婚姻里苟活。所以,当流苏偶遇范柳原时,便顾不得夺人之美的廉耻,把女人的全部风情与心计都押在了谋取与范柳原的婚姻上。

不幸的是她遇上了一个同样精明与自私的男人,花花公子范柳原无意娶她为妻,只想诱捕她做情妇。于是“一个自私的男人”和“一个自私的女人”便彼此设下圈套、察言观色、旁敲侧击、相互算计,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恋爱智慧考验战”,最后在倾城之祸降临,身陷生死绝境时双双落入情网,成就了婚姻喜剧。

表面看来,女性风情终成正果,从虚妄落到了实处。但是,说到底,这正果不过是在男权中心下女性的一次偶然成功的出售而已,正如张爱玲所说,“是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

流苏因毁城而侥幸得救。一方而映照出男权文化下女性生存与生命的苍凉、辛酸与残酷:即便是在封建父权结构已经松动的20世纪40年代,许多女人也仍然陷落在经济依附、人格附庸与主体沦丧的存在境遇之中;另一方面也涵摄了张爱玲对两性风情寒彻心骨的虚妄的审美体验:“以美好的身体取悦于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也是极普通的妇女职业,为爱而结婚的女人全可以归在这一项下。

” 到了林白的《致命的飞翔》,两性风情的虚妄游戏被置换成两性的战争硝烟。“指望一场性的翻身是愚蠢的,我们没有政党和军队,要推翻男性的统治是不可能的,我们打不倒他们,所以必须利用他们”,于是,李莴和北诺在登陆与秃头利用他们的权力放出钓饵、诱取她们的色相时,她们用自己的色相作诱饵,诱取登陆与秃头的权力。

虽说这是一笔两厢情愿的生意,但这生意又分明充满着“锐利又晦暗”的厮杀意味,暗示、试探、敌进我退、欲盖弥彰,男人怕上女人的当,女人怕吃男人的亏,温情脉脉的两性调情变成了两性致命的飞翔。而在《一个人的战争》里,林白又把两性风情的这种对抗性的悲剧体验演绎为女性孤绝的“一个人的战争”——“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女人自己嫁给自己”。

显然,在这两性的战争或女性“一个人的战争”的书写中,林白极端的女权姿态赫然在日。也许在这种极端的女权姿态背后饱含着林白对两性形而上的悲观体验:异性关系尽管是人的二元性生命本身尤法拒绝的,但由于个体生命在性别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孤独,男人与女人注定是对抗的、无法沟通的。

然而,上述这种女性单向度取悦男人以及由此遭遇的被物化的境遇,到了张抗抗的《作女》那里,仿佛整个被颠了个儿。陶桃沿袭传统女人卖弄风情的方式,企图用容貌、服饰与女。

5.论述五四文学革命对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产生的影响

作为现代文学和文化全面走向现代化的开端,文学革命运动的意义是巨大的。

首先,五四新文化运动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而文学革命作为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以激进的态度否定了以封建思想为其主导的传统文化体系,宣扬了个性解放、人性自觉、自由平等等新思想、新观念,为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展开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次,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它为白话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民族语言奠定了基础。经由晚清的白话运动和文学革命对白话文学的竭力倡导,终于在1920年,作为现代“国语”的白话纳入官方教育体制,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令全国国民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教育统一采用语体文(白话),这无疑承认了文学革命的合法性,更重要的是它成为民族文化转型的契机。

第三,打破中国文学孤立封闭的格局,建立了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文学革命完全改变了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它以极为开放的胸襟持续不懈地翻译和介绍外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思想,形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文化吸收潮流。正是在这种文化引介的潮流中,西方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各种思想和学说,在20世纪初的现代中国找到了通行的市场,不仅影响和构建了现代文学创作的风貌,也影响和构造着中国对现代化的追求和憧憬,直到今天。

6.中国的文学有那久的历史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孙子兵法》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别录》汉代刘向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

《六一诗话》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语的第一部诗话。

《世说新语》是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语法书。

《修辞学发凡》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修辞书。

《文心雕龙》是我国系统的古代文学理论著作。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战争的白话小说。

《明儒学案》是我国第一部学术史。

《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

《女神》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

7.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有什么特点

20世纪其文学短处和它的成就一样鲜明,对20世纪80年代的厌弃(包含对五四文学的高扬策略的厌弃),使它带上了无起点又无终点的“世纪末”色彩,然而莫言的出现却是一个特例,他似乎让中国文学看到了新世纪文学的曙光:地方生活、地方思想、地方语言开始在汉语文学中发光,汉语现代文学由此走向对20世纪启蒙及其代表的西化传统的背离,开始展示自身的更深层的可能性。

20世纪文学作为一个独立断代,其意义和价值,尚未得到文学理论批评界的深入研究。20世纪文学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整体性的农耕书写特征,整体性的启蒙叙事、革命叙事困境,具有主动性反拨的意味。重新认识20世纪文学,我们可以梳理出三种叙事走向:探寻古典文化、皈依身体性属、走向民间话语等,但无论哪一种,都不能算是成功地走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整体困境,它们本质上依然属于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整体性困局范围之内,尽管它们共同的出发点是对启蒙叙事、革命叙事的反思,是对现代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反背。20世纪90年代,作为20世纪的“末世”,其文学短处和它的成就一样鲜明,对20世纪80年代的厌弃(包含对五四文学的高扬策略的厌弃),使它带上了无起点又无终点的“世纪末”色彩,然而莫言的出现却是一个特例,他似乎让中国文学看到了新世纪文学的曙光:地方生活、地方思想、地方语言开始在汉语文学中发光,汉语现代文学由此走向对20世纪启蒙及其代表的西化传统的背离,开始展示自身的更深层的可能性。

相关参考

20世纪历史大事中国

1.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三件大事是什么最大的三件事情应该是1、辛亥革命2、共和国建立3、改革开放这三件事情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其次重要的还有:1、庚子赔款2、袁世凯称帝3、共产党建立4、北

20世纪初期在中国发生的历史事件

1.列举中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的历史事件1、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Opium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Anglo-War)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

20世纪20年代广州香港社会缩影 从香港的搬砖工人到广州的商业街

   120世纪20年代,香港。一个建筑工人正在搬砖,一次搬运四十块砖。  220世纪20年代,广州。沙面溪和英国桥  31921

20世纪重大历史

1.20世纪70、80年代世纪重大历史事件·1970年,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卫星成功。·1970年10月,意大利恐怖组织“红色族”成立,它

谈20世纪中国美国对日6次抵制战

对于抵制日货问题,有一些人自以为很世界、很开放的人非常不屑地说:人家日本怎么没有抵制过日货?其实,这种观点纯粹是不知道历史,在美国历史上抵制他国产品的事情有很多。只不过,因为你不关注而已。无论是英国还

中国文学历史上的所有第一

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

名人和名人之间友谊的故事

鲁迅,从藤野先生的身影里走来葛胜华在中国,稍具文化知识的人,可能不晓得京都奈良,横滨札幌,但鲜有不知道仙台的。只为上世纪初,那里有一所叫“仙台医专”的学校,学校里有一个可敬可爱的老师叫藤野严九郎,他教

匃牙利和中国的历史

1.斯洛伐克与匈牙利,哪个国家在古代的历史和文明更为灿烂相较而言,匈牙利比斯洛伐克的古代历史和文明史料完整从10世纪起直至20世纪初,斯洛伐克一直是匈牙利的一个组成部分,斯洛伐克族人曾受到匈牙利统治阶

新疆是西方白种人起源地

1890年,在中国新疆库车县,英国军官鲍威尔发现古代桦树皮写本,上面文字无人认识。令人意外的是,在此后20年,用这种古老文字书写的文献不断被发现,尤其是20世纪初,德国法国探险队先后在新疆挖出大量残卷

石头建造房屋历史

一、最古老的石块建筑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现的20世纪初,在地中海马耳他岛上的塔尔发掘出一大批神殿,大小共计16座,都是用大块的珊糊石灰石建造的。其中最大的一座叫“巨神之塔”高约8米,蔚为壮观。同时发